首页 理论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为根本要求,把党的阶级性

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为根本要求,把党的阶级性

时间:2023-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断扩大群众基础是当代世界政党的普遍做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引发的社会阶层变化、重组,在巩固执政基础上做出了适应性调适。有效的组织建设和政治吸纳策略是增进中国共产党适应性调适的基本着力点。

(一)对党的性质标准做出新判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新认识

1.正确处理了党的性质与党员成分的关系,成功地拓展了传统党建理论关于党的组织基础理论,使党的性质理论得到重大发展。一是侧重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要素上定位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2]二是注重从先进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动态要求确立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作为是否符合党员条件的必要条件,使我们对党的性质的认识重新回到了“思想建党”的科学路线,创造性地解决了党的成分与党的性质的关系这一困扰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难题。

2.在非公领域党建实践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了党的阶级基础的结构,形成了党的性质与阶级基础的新理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是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3]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坚持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新时期以来,工人阶级内涵和外延、工人阶级内部的构成以及劳动方式、阶级价值观层面等都有深层次的变化,党的阶级基础出现了新情况。在探索回答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怎么看”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优秀分子入党条件问题与社会阶层构成变化结合起来认识,整合工人阶级内部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和增强自己的阶级基础,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立足于社会,并获得新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阶级基础理论的新认识。

3.拓宽传统党建理论关于群众的范畴,形成了党的群众基础的理论,使党的性质理论得到又一次重大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十分注意团结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群众,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极大提高了党的威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群众基础是当代世界政党的普遍做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引发的社会阶层变化、重组,在巩固执政基础上做出了适应性调适。通过吸收私营企业主优秀分子入党,解决了党员组织招募面临的实际问题,扩大了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影响,拓宽了党的群众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巩固了这一领域党的群众基础,解决了党的建设中“唯成分论”“关门主义”的“左”倾困扰,规避了“全民党”的“右”的倾向。

(二)创新了组织设置的模式,丰富了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一是创新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践逐步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实现了党建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区别于“支部建在连上”“支部建在村、企业、机关里”等传统模式下,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创造性地摸索出“支部建在楼上、建在园区内、建在市场上、建在一条街上、建在产业链”等新的模式,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党建构架的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党组织等多方联建的方式,标志着基层党组织开始从“单位”走向“市场”,从“体制内”转入“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最终走向“社会”,在开放式建党的过程中成就开放型政党。二是创新了基础党组织活动形态转型。有效的组织建设和政治吸纳策略是增进中国共产党适应性调适的基本着力点。非公党建创造性地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在“无行政权力依托”的情况下,如何嵌入公司治理的功能,实现基层组织“政治化”与“生活化”相融通,推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功能结构的转换,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组织发挥好“战斗堡垒”“政治核心”“政治引领”的方法和途径。

(三)在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摸索中,深化了执政内涵的新认识

1.通过非公党建的利益整合,探索了“党如何领导社会”这一战略问题,形成了基层党组织统合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执政取向。政党是“冲突的力量和整合的工具”,“无论政治结构如何,政党有助于把一些地方社团整合到一个国家之中,因而总被视为是进行动员的基本力量”。[4]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就是执政党利用各项资源,吸收、组合、协调民众的利益取向,通过政策和行为来实现民众的利益要求,从而统合整个社会。在非公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和政治诉求。在非公企业外部,存在着企业之间的利益竞争,企业与社会、与国家间的利益调和。协调企业主、职工和党组织利益、组织和价值,避免“阶层区隔”和阶层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秩序和谐稳定,是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当前,一些非公企业开展的“活力和谐企业”的党建目标,正是在市场经济中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党改变资本与劳动力分离、对立的状态,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实践。这种以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为轴心的功能转换,对于重新架构社会整合机制,把全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整合起来,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稳定局面和尽可能广泛的执政基础,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出发点,探索了“党如何在非公领域执政”这一战略问题。譬如通过政治吸纳、“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方式,合理解决了企业党组织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融合的问题;制定了“灵活、务实、高效”的组织设置原则,解决了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方法问题;通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力与资本有机结合,规范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内容,解决了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衔接等问题。

3.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探索了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如何治理”这一重大课题。一是通过政策服务这种间接性的治理形式来实现党对非公企业的规范引导和制度吸纳,有效拓展党的“活动空间”;二是党通过在非公企业服务功能的探索,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回归社会、回归群众、回归基层,从而实现政党功能的本位回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