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在论及意大利民族和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中的政治领导权问题时提出“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前开始行使‘领导权’(这就是赢得政权的首要条件之一);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是牢牢掌握住了政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1]。他认为工人阶级可以通过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来瓦解资产阶级的集体意志,这一论断蕴含丰富的话语权思想。
同样,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实质是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高地加强话语权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说服力的活动,具有使用话语进行交往、说事达到教育目的,提升教育效果的特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拥有自己的话语。[2]“自己的话语”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叙事方式和策略。统治者需要以叙事表现来维系一个合法的传统。个人或集体的记忆都借着叙事而建构,脱离了叙事架构,民族认同、阶级认同、自我认同都不可能。[3]可见,叙事与叙事策略与话语权的紧密关系。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真理与权威,道德与规范的高度宣扬,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和叙事形式上都成为一种宏大叙事。[4]这种宏大叙事显然不利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叙事策略需要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