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和专业建设
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具备形成学科的外部条件,与之相关的工作实践及探索一直在进行。1982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达成共识;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提出有条件的高校“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1983年暑假,教育部召开了专业论证会以落实上述精神,确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5]经历30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推进逐渐成熟,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其下属的6个二级学科之一。在专业建设上,经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办落实,1988年除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列入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外,还批准10所高校开始招收硕士生;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专业。[6]截止到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已经有博士点75个、硕士点282个、本科办学点271个,共招收培养硕士生5.9万人、博士生7900多人,学科领域涵盖了学士、第二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各学位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7]这标志以学科为中心、辐射到专业建设、招生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阵地架构基本形成。
(二)课程和队伍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已经开始探索,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于这一时期,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对学生必修课作了具体规定;在1956年,对文理学科和本、专科公共必修课也做出具体安排。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探索以“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为主线逐步清晰完善: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的要求;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后,教育部决定单独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1998年,报请党中央研究同意的“两课”课程设置正式公布实施;2004年初,胡锦涛同志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批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提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8]“05方案”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载体更加成熟。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教学队伍、管理队伍和理论研究队伍,教学队伍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走进课堂的问题,管理队伍侧重于思想引领、事务管理等,研究队伍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研究。
(三)基地和载体建设
基地和载体建设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以及相关工作载体为主。教育部2007年确定的首批21个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07年以来,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浙江大学)每年都开展系列培训,涉及辅导员危机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充分发挥了基地功能。载体建设包括工作载体、宣传载体、研究载体。工作载体以党团建设为抓手,宣传载体以网站、报刊、期刊等为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加强理论研究和舆论引导。目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校辅导员》等是专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杂志。理论研究载体上,相关基金和课题申报都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项目,尤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思政项目单列,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有积极意义。
通过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和队伍建设以及基地和载体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阵地不断充实完善。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的纵向考察,有利于在新时期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叙事实践提供指导和经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