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案例
拆汽车的青年
几十年前,一位青年居住在美国犹他州的首府盐湖城。他是一个勤勉的人,工作非常努力,生活非常节俭,他的所有朋友都对他的良好习惯非常称赞。然而有一天,他做了一件一反常态的事,使得许多人都怀疑他的判断是否明智。
他将银行里的4000多元积蓄全部取出来,到纽约市汽车展销处,买了一部新车。在人们看来,仅此似乎还不足以显示他的“愚蠢”,他把新车直接开到家中的车库,顶起4个车轮,便开始动手拆卸汽车,一件一件地拆,直到整个车库到处都是七零八落的汽车零件。他仔细地检查了每个零件,然后又把汽车装好。人们觉得他简直是疯了。他对别人的怀疑不以为然,一次又一次地拆卸汽车,再一次次地把汽车装好。大惑不解的人们开始嘲笑他了。然而几年后,那些嘲笑过他的人不得不改变对他的看法,并深信不疑。这个反复动手拆装汽车的青年就是美国著名汽车品牌“克莱斯勒”的创始人沃尔特·珀西·克莱斯勒。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的,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一、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实践概念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各派哲学家都曾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实践概念,但都未能赋予它科学的规定。唯心论实践观的主要错误是从根本上否定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将之理解为纯粹的精神活动。主观唯心论则把实践归结为主体情感、道德和意志的主观活动,或指个人的“修身养性”,或指个人的主观奋斗,或指生物式的本能活动。客观唯心论把实践看作独立于人脑之外的精神实体的合目的性活动。黑格尔第一次从主体客体关系去理解实践,把它看作宇宙精神通过人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达到真理的一个认识环节。旧唯物论实践观的主要缺陷是抹杀实践的能动性、社会性和缺乏整体观,要么把实践理解为单个人的日常活动和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如费尔巴哈;要么把实践狭隘地归结为某些特定活动形式,如培根和狄德罗强调的“实验”。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实践概念之所以都不科学,就在于它们割裂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汲取了旧哲学关于实践思想的积极因素,总结了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唯物论基本立场出发去考察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对实践概念做出了科学的规定: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是感性的、物质的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实践首先是一种能为人们感官直接或间接感知的物质活动,因而有别于抽象的观念活动。实践过程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构成实践的要素——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外部世界)和实践的手段(工具为主),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后果(事实及其影响)也外在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地存在着;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始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与主观相联系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而有别于动物的生物本能活动和世界本身的自发运动。自觉的主观能动性正是人为“万物之灵”而区别于物或禽兽的基本特征。
(3)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主体、客体、范围、规模和方式的确定,说到底,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并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实践活动中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实践发展的历史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手段的不断更新,实践对象和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科学对实践指导作用的不断加强。因此,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孤立地、抽象地考察单个人的一时的个别的活动,也就不能真正地理解实践,理解实践本身具有的客观现实性和自觉能动性。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活动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社会实践的形式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其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生产实践。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变革自然的活动,是人类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利用和改造自然客体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生产实践之所以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因为:首先,它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和能量以解决衣食住行等生存问题的唯一途径,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生产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正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形成其他社会关系,引起种种社会分工;再次,生产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最后,生产活动也是人类认识的最基本源泉。
2.社会变革。这是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和调整社会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的活动。社会关系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活动有各种形式,其中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社会变革活动,制约着其他的非基本社会活动。社会变革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不适合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的活动,根本变革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和旧上层建筑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反过来又给生产实践以巨大影响。社会变革的驱动力是利益的再分配,社会的转型可以采取暴力斗争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和平改革的形式。
3.科学实验。这是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经过科学设计和一定程序,运用一定科学工具和科学方法,以发现自然事实、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具有高度自觉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重要的实践形式,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相联系而逐渐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由于科学实验要求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装备,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具有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本身不能替代的特点和作用。科学实验能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排除偶然因素干扰,突出主要因素,保证过程的“纯粹”状态;能强化研究对象,以考察极端条件和特殊条件下的客观过程,人为地加速或延缓客观过程,模拟或重演客观过程等。科学实验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大生产中,其作用举足轻重。虽然科学实验以认识世界为直接目的,服从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但是仍以其前瞻性和探索性而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认识的深化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和指导作用。
三项基本实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际上,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以上三种形式。遍布于社会各界的非基本社会实践及其种种行业分工都是社会实践总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受制于基本社会实践但又对后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哪些事物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则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那些与人们的实践需要无关的事物,不会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围绕着各个时代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进行的。在当代,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促使人们研究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于是产生了环境科学。现代各种科学研究其任务都是为了满足某种不同社会实践的需要而确定的。
其次,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单凭直观,人们对事物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只能使人接触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在变革事物的实践中,使事物许多隐匿的现象暴露出来,人们才能通过分析大量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神农尝百草”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亲口尝一尝”,才能认识各种植物的药性。明代药学家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进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身试验。例如,他吞服草本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最后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已有一定程度的阐述。战国时期的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他以饮食为例,指出食物的味道只有“饮之食之”才能知晓。清初的颜元也十分强调“习行”在认识中的作用,他举例说,给病人治病,光是熟读医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亲自临床,“诊脉、制药、针灸、摩砭”,才能治病救人。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其次,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这些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例如,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不断给医学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同时不断提供大量的临床经验供人们研究,还不断创造出各种医疗仪器和设备用于诊断和治疗,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医学不断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唯一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从事实践,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把原来的思想理论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检验出原来的思想理论是不是真理。一般来说,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错误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归宿。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小阅读
智慧之源
智通禅师是一位有名的高僧,他有很多弟子。他在晚年又收了两名弟子,大弟子聪明机灵,能说会道;小弟子虽然沉默寡言,智慧一般,但是勤奋踏实。
在闲暇之时,禅师喜欢与人参禅论道。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把能说会道的大弟子留在身边,在教他些佛理的同时,还经常与他探讨一些问题;那位小弟子则被派去干其他的杂事。
几年后,智通禅师变得更加老迈了。他决定在众弟子中选出一位继承人。令人想不到的是,智通禅师选中了那位言语不多的小弟子。
得知结果后,大弟子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学得很多真传,理应是继承人。于是,他来到禅师那里,不解地问:“师父,我从您的身上学得不少佛理和智慧,已经具备了一些才能,应该可以管理一个寺院。我不明白,您为什么偏偏选中小师弟呢?”
禅师叹道:“你虽聪明,但生性虚浮,终难成就大业。这些年你的确跟我学了很多东西,但你对它们的认识不够深刻;况且,真正的智慧只能在实践中获取,它是学不来的。就像花与果子,树上的花并不知道为什么会结果,而根却知道。”
大弟子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悄悄地退了出去。
几日后,禅师圆寂了。小弟子正式继承了衣钵,后来也成了那一带有名的禅师。
一个天资聪慧的人,如果不让他在实践中加以锤炼,最后注定会变得平庸;而那些勇于实践的人,会在实际行动中学到不少东西,获得许多智慧。
(四)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又对实践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着实践的进行,使实践具有了自觉的能动性。人的实践是一个主动改造对象的能动过程,而要能够主动有效地改造对象,就必须首先对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有所认识。正是理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赋予实践以自觉的能动性。
第二,通过已有认识确定人实际的需要对实践过程起着导向作用。与动物单纯的生理需要不同,人的需要是一种被理解的自觉的需要。通过对人实际需要的自觉认识,正确制订实践目标使实践具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避免了实践过程的盲目性和单纯经验的狭隘性。
第三,认识对实践的可行性论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浪费。实践是人与对象的一种客观的物质交流过程,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运用过程。只有通过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对实践的可行性做出必要的论证,才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取得成功。
第四,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深入认识和理论创新而不断调整实践过程,从而引导实践向纵深发展。实践所能达到的程度与人对对象的认识程度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加深对对象的认识才可能不断加深对对象的改造。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和发展认识,而不断发展的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不断进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统一起来。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有可能导致实践失败。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则造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损失。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学说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以“知”、“行”关系出现的。早在先秦时期,哲学家们就提出了“知易行难”的朴素知行观,强调认识一件事情、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将它付诸实践。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知行学说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对知行先后、知行难易、知行轻重、知行分合等问题展开了全面探讨。王夫之批判了程朱的“知先行后”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了“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唯物主义知行统一学说。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在“知”、“行”问题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他提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些思想已初步涉及“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他还提出“知难行易”以激励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积极奋斗精神。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全面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知行观,深刻地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
(五)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点
感性认识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包含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基本的认知形式,表明感性认识在认识内容上依次递进的上升发展过程。
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客观对象首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而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来,这种不同感官分别接受外部刺激而对对象表面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就叫作感觉。感觉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所谓直接性,即只有对象直接呈现在人的面前时感觉和知觉才能够产生出来,以及表象回忆或重组、概括的只是对象直接的或表面的现象的存在;形象性即指无论是感觉、知觉还是表象,都只能对对象外部可感形象进行反映。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和形象性既是感性认识的优点,也反映出它的局限性。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即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人的理性思维包含概念、判断、推理三种逻辑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抽象,舍弃了事物个别的、非本质的东西,概括出事物本质的东西,就形成了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离开了概念,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判断是运用概念对事物的存在状况和性质做出断定的思维形式,任何判断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组成的。判断是概念内容的展开,离开了判断,概念只表现为一种空洞的词语。推理是从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判断只是对事物的存在状况和性质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断定,推理则反映事物存在的内在关系和相互联系并能揭示其发展趋势。推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在人的思维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概念的关系构成判断,判断的关系构成推理,没有概念就没有判断和推理;概念的内容必须由判断来表达,判断的断定只有在推理中才能揭示事物客观的联系。人对对象的反映正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在逻辑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统一而实现的。
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以一种思维逻辑的内在方式进行的,是对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抽象。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似乎远离了客观事物,没有了那种感性的生动、具体和易于把握的特征,但只要是对对象的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就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客观事物。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反映对象的内容、方式和深度也都不一样,相互之间有质的区别。但是,它们又是同一认识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所以又是辩证统一的。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就是人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小阅读
盲人摸象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国王命令大臣牵来一头白象,让八个盲人用手去摸,然后分别叫他们说出大象是什么模样的。
七手八脚地摸了一阵后,八个盲人都争先恐后地报告。摸到大象牙齿的盲人说大象形如长长的萝卜根;摸到象耳的盲人说大象仿佛一只簸箕;摸到象头的盲人说象如一块大石头;抓到象鼻子的盲人说象不过是一根木杵;抱着象脚的盲人说大象明明是一只舂米用的石臼;摸到脊背的盲人说它是一张床;摸到肚皮的盲人说象是只大水缸。
最后一位盲人说道:“哈哈,你们都不对!”只见他扯着象尾巴说,“告诉你们,大象细细长长,就像一根绳子!”
人们往往在感性认识上只能见到或接触到事物的某些表面或局部。要想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事物,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才有可能。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实现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认识过程并没有因此完结,认识的辩证发展还必须从理性认识过渡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是一次显得更加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第一,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改造对象。人之所以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目的在于用这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来指导实践,通过改造对象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认识的目的得以实现。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实践的检验,不仅可以发现认识的错误并纠正之,还可以找到既有认识不完善、不全面的地方,从而不断地充实、修改和完善认识,使之不断进步。
(六)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对一个具体的事物特别是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来说,要想正确地反映其本质和规律,必须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在认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第一,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要受到事物发展过程和事物本质暴露过程的限制。客观事物始终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其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完整地暴露出来。人们只有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反复认识,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运动变化的深入了解,才能够最终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发展的历史状况必然制约着人们的认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生产力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等,都直接制约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封建时代狭小的生产规模限制着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无法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在现代科学产生以前,人们也不可能深入认识到物质的基本粒子结构。
第三,人对事物的认识还要受到自身的实践范围、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甚至生理状况等主观条件的限制。人总是在自身活动的范围内和在一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事物,不同的人由于自身内在条件上的差异,对同一对象往往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的认识。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只能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一种真理性的认识正是在实践中伴随着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不断改造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七)真理及其指导作用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
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首先,真理是一种主观认识,它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而是对它们的反映;其次,真理是一种正确认识,是与客观事物相一致的主观认识;最后,真理是透过现象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既可能发现真理,也可能产生谬误。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是不能混淆的。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是相对于谬误而言的,谬误是相对于真理而言的。真理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克服谬误而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例如,牛顿力学是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范围的真理,如果把它用于微观高速运动,就会变成谬误。又如,在俄国,城市武装起义的理论是真理,它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但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照搬这一理论却使中国革命屡遭失败。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此外,把真理性的认识从它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孤立出来,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错误、批判谬误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
2.用真理指导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真理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要认识规律,掌握真理,坚持用真理指导实践活动。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党团结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我们要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真理是美好而崇高的字眼,人人都希望获得真理。追求真理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探索真理的前进道路上,科学家、思想家获得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不能穷尽所有真理。追求真理,人人平等,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千古不变的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追求真理。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人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要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每个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能力强,有的人能力弱;有的人认识快,有的人认识慢。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判断事物和认识问题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从而影响了人生的发展。
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于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为每个人获取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自身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人生成功需要在知行统一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作为中职学生来说,人生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现实的学业成绩,而且是今后事业成败、生活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除本能外,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不是先天形成的,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获得和表现出来的。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因此,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人生发展各种能力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总结、升华的过程。
青年学生应当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既离不开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探索,做到知行统一。知是行的要求,知而不行,知就会丧失意义;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行就会变得盲目。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可以说,成功和失败是构成人生丰富多彩画卷的一个整体,贯穿人生的整个过程。成功与失败是紧密相连的,离开了一个,另一个也就不存在了,不能孤立分割地去看待和评判。只要我们吸取失败的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失败就能转化为成功。我们要记住,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不会有永远的失败者。我们应当做到面对成功要有平常心,同时面对失败也要从容。人的一生要想成功,首先应该做到的是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树立自己的目标,审时度势,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才能和知识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毅力。毅力来自信念,信念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最大的动力。失败是磨炼意志、培养毅力的必经阶段和必要环节。在遇到失败的时候不能气馁,因为放弃才是最大的失败。同时,失败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是人生最好的教材,只要我们能够积极总结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就能够避免同样的失败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
人生的道路其实就是不断在社会中进行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成功和失败会接踵而来,它们都是在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在成功的时候,我们可以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在失败的时候,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心,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这样就等于开启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小阅读
上山与下山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上山的虽汗流浃背,但是兴致勃勃,并主动地与下山的打招呼:“山上好玩吗?”下山的疲惫不堪,连连摇头:“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上山的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说完擦一把汗继续向上攀登。过了一段时间,这拨上山的下来了,又碰上兴致勃勃地向上爬的人:“山上好玩吗?”“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但上山的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心下想,即使就如你所说,我或许也能找到新的发现、新的感觉。
在各种各样的“山”上,不断有人上去,也不断有人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山的和下山的,就这样络绎不绝,接连不断。
对于没有爬过的山头,人们总有新奇之感,喜欢上山去看其风光;没有获得成功的时候,成功是那么的神秘而美好,让人渴慕追求,为之心动神摇,而一旦自己也获得了某种成功,很可能会觉得成功也不过如此,让人惆怅,甚至有些失望。其实,人的一生中有意义的,不在于取没取得成功,而在追求事业成功、人生目标的过程。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人生发展不仅是生命由生至死的自然过程,而且是社会过程或生活过程,是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只有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体验人生的成功。
青少年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知识、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这样才能形成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体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可以使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受到教育,并在不同的方面得到提高。同时,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青少年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的现实需要、发现自身的不足,使青少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掌握理论,提高青少年的认识水平。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也是青少年成才的需要。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走出校园,下农村、下厂矿、访军营、进商店,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生能力。这些能力是任何财富都替代不了的。
普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如果当事人能从潜在意识去认为“可能”,也就是相信可能做到的话,事情就会按照那个人信念的强度如何,而从实际中显示出极大的力量来。这时,即使表面看来不可能的事,也有可能完成。
这也就是根据信仰来相信自己的力量。
例如医生认为无法痊愈的病患,如果抱着“一定会好”的信念去努力的话,病也许真的可以医好。这种故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创业也是一样,没资本也没有什么关系,在不景气中喘息奔波而能渐渐露出头角得到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那是因为他能够不管别人说“那怎么可能”的话,而抱着“我一定要把那件事完成给你看”的信念之故。
为什么能够产生这种奇迹般的事?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其一是,拥有绝对可能的信念,就会在潜意识中播下好种子,而从潜意识中引起良好的作用;其二是,那个绝对可能的信念到达后,会从那里显示出无限量的能力来。
从上面两个理由来看,许多不可能的事往往会变成可能,这种奇迹般的事是可能发生的,而且并不需要长时期的等待,有时在短时间内就会产生效果。
许多常人无法完成的伟大事业也有人能够去完成,其主要原因是,那些人都拥有不怕艰难的强烈信念。
能毅然前进的人,连鬼神也会让路给他。同时,这样向前进的人,虽然自己不宣扬,但外界自然会有人想知道他。如此一来,周围环境的状况就会有所变化,而许多不可能的事,往往会变成可能。
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受周围声音的左右。能如此毅然地前进,成功之门就会为你打开。
小阅读
成功的原因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旧作文问巴尔扎克:“大作家,你给我瞧瞧,这小子有没有天才,将来是不是块当作家的料?”
巴尔扎克接过来看了看:“嗯,他天赋不大,灵气不多,凭这当作家很难。”老太太一听,笑道:“好小子,我以为你们当作家的什么都懂,没想到你连自己三十多年前的小学作文都看不出来!”
巴尔扎克笑笑说:“我没说错呀,我所以有今天,全靠苦熬苦写,并不是全靠天才和灵气啊!”
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没有勤奋,再多的天赋也只是天上无根的浮云。有了勤奋,小时候愚笨的人也能够取得成功。
五、奋斗人生,享受成就
人生既不是为了享乐,也不是为了吃苦。潇洒的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到底是谪仙口气,常人唯有惊叹。
人生如果是一棵树,奋斗就是树的主干,而享受就是点缀其间的树叶(成就是果实)。二者相辅相成,都不可缺少,只是在不同的时令侧重不同。
年轻的时候应该以奋斗为主,享受为辅。年轻是追逐梦想的时间,努力攀登人生的最高峰,能够达到你想象不到的高度。如果你很容易满足,耽于享乐,就好比龟兔赛跑的兔子,等你休息够了,一觉醒来,原来落后老远的乌龟都跑到你前面不见踪影了。
享受会使我们忘记奋斗,沉溺于温柔乡的人终究成不了英雄。时下很多年轻人以“人不风流枉少年”为由,追求所谓的随性自由,什么工作都干不长久,领了一点儿薪水就到处旅游或者买东西,他们鄙视储蓄和辛苦,视隐忍为好笑,把享受当作人生的最大目的,结果一事无成,几年之后无不后悔。吃苦的奋斗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年轻时候吃苦,年老以后享受。因为年轻,奋斗的资本容易得到提升,而对于失败和疲劳的修复能力也是很高的;年老则完全相反。
“钱带来的快乐会让人忘记拼搏,所以我现在既不买车也不买房,就是要忘记钱带来的快乐。”当记者问及李宇春如何花钱的时候,她这样答道。这位时下最红的超级偶像到底有多少钱财,似乎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数据,但绝对是一个让人极度眼红且心理不平衡的数字。
享受是分层次的,低级的是享受人生,高级的是人生享受。享受人生只是享受人生的精彩和好处,而对于其他部分就不那么注重了。人生享受的人,只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用心对待,劳逸结合。
我们经常对于享受怒目而视,就是因为我们了解它对于我们意志力的超强腐蚀性。但是享受本身并没有错误,错误的是我们软弱的自制力,不能够有节制地享受人生的美好。香槟、鲜花、掌声、爱情、友谊、成功,所有这些都是人生珍贵的馈赠,对于我们努力奋斗的回报。
没有享受的人生是乏味的甚至是可怕的,是一片灰色的绝望。一味地奋斗会使我们忽视了人生美丽的风景和难得的情感。好比那个一直不断滚动的圆圈,当它丢失了一段弧度的时候,放慢了自己的速度来寻找,不意间却收获了青草的香气、露水的光泽、昆虫的友谊,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前快速滚动的圆圈缺少的生命的感动。
社会上也能够看到这样的人,以奋斗为奋斗,吃苦耐劳,为了事业放弃了一切,最后在缺失的家庭中悔恨不已。失去了天伦之乐、骨肉亲情,奋斗而来的成就完全无法弥补内心的不幸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杜秋娘在《金缕衣》中奉劝那些不懂得人生享受的警句哲言。我们要记住的是,人永远是最宝贵的,不能因为奋斗而忽视身边的人。
奋斗与享受可以同时进行,关键是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当你在为你的梦想打拼,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奋斗就是一种享受,即使达不到这样的目标,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养活”爱好,而不是一味地老牛拉车,埋头苦干。
人生既要拒绝花天酒地的胡闹,也要拒绝枯槁无趣的苦行。奋斗和享受一个都不能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