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时间:2023-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袁隆平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卓越成就表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前者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称为人的社会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称为人的自我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中。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确定之后,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的主观因素。劳动是人类在自身智

引入案例

袁隆平院士是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1960年,罕见的自然灾害降临到中国。严酷的现实使他感到不安,他开始了水稻高产育种研究。他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来自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每年解决了6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为了奖励袁隆平所做的贡献,国务院授予他2000年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称号,并奖励奖金500万元。这是国家对他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袁隆平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卓越成就表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一、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价值是表示主体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用途和积极作用。一般来说,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对其需要的满足。前者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称为人的社会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称为人的自我价值。

(一)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它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判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关键是看个人对社会所做贡献的多少,看个人对社会承担了多少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职务高低、工作性质不同都不是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做出了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

小贴士

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所做贡献的多少。

(二)人的自我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个人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满足,它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人的价值的物质方面体现为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水平;人的价值的精神方面体现为人的尊严、人格、自信和信仰等。人都是一定社会的人,个人的劳动和创造是在社会中实现的,只有社会为个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个人的合理需要从社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个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从而才能使个人在为社会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链接

人的自我价值一般来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因为人的生命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所以生命的存在是一切价值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其次,人的自我肯定的更高层次是自尊、自爱、自强等需要的满足。人人都需要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从而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有尊严。再次,人的自我价值的最高表现是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这是人超越现实的力量的充分体现。只有在不断的创造活动中,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人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即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进步的促进。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中。

(三)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第一,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必须努力发展自己,尽可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社会必须根据每个人的贡献,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实现人的个人价值。总之,一个人如果完全脱离社会,不为社会做贡献,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人的个人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如果社会不能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难以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到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第二,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人是社会的人,不可避免地要从社会中获取生活资料等物质条件,从而保障自身价值。个人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和实现的程度如何,一方面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第三,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既要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我价值。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马克思说的以人类的幸福为指针,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造福,为人类献身,这就是人的社会价值。他指的以自身的完美为指针,就是我们追求自身人格的高尚、才智的充分发展、生活的幸福,这是人的自我价值。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不是敌对的,而是统一的。只有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做贡献,个人才能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同时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使自己有较高的自我价值。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和主观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人生环境的客观条件,也包括个人的主观条件。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各种客观条件。具体来说,既包括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的制度及体制因素、科学文化教育等状况,又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成果。完全脱离社会、脱离他人的“自我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人的素质越全面,能力越强,个人条件越成熟,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人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知识链接

个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每个人全面发展密不可分的内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生发展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方向,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才能有所作为。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展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心理条件。

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确定之后,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的主观因素。人生就是一个不懈奋斗的过程。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却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我们中职学生要把握住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不断奋斗,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劳动是人类在自身智能支配下,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创造社会财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有益的劳动不仅具有创造物质财富的功用,而且还能够创造精神价值,锻造人心纯正和行为正义。劳动是人生的根基,是美的源泉。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

故事在线

小王毕业于黑龙江某职业技术学校畜牧专业,几经周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他没有灰心,决定自谋职业。他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经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养鹅是一个致富的有效途径,鹅产品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展养鹅事业。为了尽快掌握孵化技术,他到哈尔滨等地的养鹅基地学习了半年,后又在省畜牧兽医预防中心和同行的帮助下,学到了养鹅防病措施。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筹措了资金,买回种鹅500多只,购置了孵化设备,办起了养鹅场。当年就孵化鹅雏10000只,盈利上万元。由于自己的努力和勤劳,他的鹅场规模不断壮大,他也成为当地有名的养鹅大户。

劳动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活动,正是这种活动,才把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又把两者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与人类社会。劳动体现了人的一般本质,同时不断提升着人这一个体的各方面能力。

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能动的劳动创造过程。所以,只有诚实劳动才能更多地奉献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诚实劳动,就要自觉守法,不搞歪门邪道;热爱本职岗位,不见异思迁;踏实肯干,不虚荣浮躁;锐意创新,不故步自封。

知识链接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世纪60年代初在带领学生下农村生产实习时,目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困难的状况,决心从农作物品种改良入手,探索科技兴农之路,与饥饿和灾荒做斗争。50多年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勤恳劳动、锐意进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苦与乐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要用劳动创造快乐。人生就是劳动,人生就是创造。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和快乐。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要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正确对待生与死。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生是生命的起点,死是生命的终结,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人生中的一对矛盾。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作为社会的人,由于不同的利益和地位、信仰和理想,有着不同的生死观。

知识链接

苦乐观和生死观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苦乐观把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高度统一起来,把苦与乐看作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的产物,看作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环境的高度统一,既反对纵欲主义,又反对禁欲主义,而主张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追求快乐。无产阶级生死观从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崇高目标,以生为人民做贡献、死为人民而献身为内容,对生与死都采取一种严肃而认真、坦荡而乐观的态度。青年学生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充分利用宝贵的生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为指导提升人生价值。苦乐观和生死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苦乐观和生死观的核心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把基点放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它是无产阶级人生价值的体现。坚持并实践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也能提升人生价值。

(一)劳动创造人生价值

我们已经知道实现人的价值,必须进行刻苦的实践。人的价值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能只在头脑里想一想,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行动起来。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劳动的作用。

知识链接

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马克思关于价值来源的学说即劳动价值论告诉人们“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根源。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是靠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形成的。劳动可以直接创造价值,也可以间接创造价值。直接创造价值就是通过活劳动(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过程)的付出,将产品直接通过手工或手工的参与而生产出来,这样活劳动就物化在了生产的产品当中,构成了产品的部分价值,财富就通过劳动被创造了出来。间接创造价值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制造生产工具,通过生产工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创造财富。人类的活劳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生产工具,而生产工具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劳动的升级方式。所以说,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更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人需要依靠劳动来创造人类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果没有劳动,就没有随之形成的生产关系,也无法产生社会以及社会关系。也就是说,社会关系的基础就是劳动。

(二)人在劳动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首先,人直接或间接在劳动中获得知识。所有的知识归根结底都产生于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存在的需要所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其次,知识需要在劳动中进行验证。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所有人需要在劳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三)人类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来源于劳动

劳动包含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其中体力劳动直接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脑力劳动直接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当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实践活动中是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离开脑力劳动的体力劳动,也没有离开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它们在发生作用的时候有直接和间接的区别,也就是有些时候脑力劳动通过体力劳动起作用,有些时候体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起作用。

所以,劳动是人的价值在人生中实现的途径。我们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