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江西的地形与地貌
一、地形地貌大势
江西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三级阶梯中,是江南丘陵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地势的基本特点是“南高北低,周高中低”。从空中鸟瞰江西大地,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南、西三面环绕有怀玉山脉、武夷山脉、九连山脉、大庾岭、罗霄山脉、九岭山脉和幕阜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江西地形结构可分三部分:东、南、西三面环山,重峦叠嶂;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江湖交织。全省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除常态地貌类型外,还有岩溶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等特殊地貌类型。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赣江为江西第一大河,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之一。江西境内山脉纵横,到处郁郁葱葱,环境十分优美。
二、绵延起伏的山脉
江西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面积达6万余平方公里。江西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构成天然省界与流域分水岭,把江西与邻省分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省域自然地理单元。江西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脉络比较清晰,山脉山体多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海拔高度多为1000米左右,其中有少数山峰海拔达2000米以上。
怀玉山脉又名辉山,绵延于赣东北,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赣、浙、皖三省边陲至余江县境内,长150余公里,属低山地貌,海拔一般在500米左右,但其主峰玉京峰却高达1816.9米,雄踞于怀玉山脉群峰之上。怀玉山脉是鄱阳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怀玉山脉盛产铜、铅、锌、金、银、铀等矿产,其中,又以铜矿为最,是江西铜储藏量最多的地区,有亚洲第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怀玉山脉森林广布、植物资源丰富,“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就在它的中心地段。
武夷山脉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蜿蜒逶迤于闽、浙、赣、粤四省边界地区,其中位于江西境内的山体长达500余公里。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江西省最长的山脉。武夷山山势雄伟,山峰峻峭,海拔多在1000~1500米之间。位于铅山县境内的主峰黄岗山海拔达2158米,是全省最高峰,也是整个中国东南部的最高峰,号称“华东屋脊”。武夷山是江西鄱阳湖水系与福建闽江水系、广东韩江水系的分水岭。铅山的分水关、资溪的铁牛关、黎川的杉关、南丰的甘家隘、瑞金的大岭隘和小隘等山坳、隘口自古以来就是赣闽两省的重要交通孔道和军事要冲。鹰厦铁路从资溪的铁牛关穿过。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一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块“绿洲”,森林覆盖率高达97%。
九连山脉——大庾岭属南岭山脉的东段分支,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多为600~800米之间,是江西赣江水系与广东北江水系、东江水系的分水岭。九连山主峰黄牛石海拔1430米,像一堵挡风墙盘亘于赣南与粤北之间。由于大量花岗岩岩浆的侵入,山体形成众多奇特的馒头状圆形山丘和石蛋地形。由于山中盛产钨、钼、锡、铋等有色金属,被誉为“有色金属之家”,特别是大余县西华山钨矿闻名中外,有“钨都”之美誉。大庾岭,又称梅岭,山体海拔多为1000米左右,山区林木繁茂,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茂林修竹,葱茏黛绿,尽显江南锦绣。又因山势盘结,阻碍寒冷气流的南侵,使岭南岭北气候迥异,形成“南枝花落,北枝始花,一样春风,两般景色”的奇特风光。大庾岭虽群山耸立,在山间却存在一些低矮的垭口,其中梅关“南控北粤,北挹三江”,为粤赣两省的天然屏障。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长期以来都是中原至岭南的官方驿道和军事要隘,更是南北贸易、文化交流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古道两头的广东南雄市和江西大余县,因地利而繁华一时。梅关古道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的发展,多处已被废弃、湮灭,而梅关尚在。现存的梅关古道长约8公里,路面铺砌青石及鹅卵石。这条江南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驿道旁遍植梅树,每至寒冬,梅花盛开,暗香盈径。
罗霄山脉地处省境西隅,万山丛集,著名的万洋山、诸广山和武功山汇聚于此,统称为罗霄山脉。罗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蜿蜒于赣湘边境,山势峻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少数山峰在2000米以上。其中主峰南风屏高达2120米,号称“赣西屋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齐云山高达2061米,为罗霄山脉第二高峰和江西第三高峰。罗霄山脉是江西赣江水系与湖南湘江水系的分水岭。闻名中外的革命圣地井冈山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属万洋山的分支。罗霄山脉除山姿俊秀、竹木葱郁、矿产丰富外,还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众多。
九岭山——幕阜山脉地处赣西北,向西绵延入湘,东北余脉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九岭山脉与幕阜山脉南北平行相望,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少数山峰达1500米以上,如九宫山、武宁崖、五梅山等。其他有名山峰有九岭头、太阳山、大汉阳峰、五老峰等。九岭山居于南面,为修水和锦江的分水岭,幕阜山列于北面,是湖北与江西的自然分界线。
雩山山脉纵贯江西中部,把江西分成东西两部分,主峰为位于宜黄与南丰交界的军峰山,海拔1761米。
三、岗峦起伏的丘陵
江西是中国江南丘陵的主要分布地区。由于早在6000万年前,江西气候炎热,季风盛行,地壳中可溶元素被化学风化和淋溶,残余的铁质被氧化后呈现出红色,经过不断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了现在的红色丘陵和盆地。
江西丘陵的明显特征是:边缘群山环绕,内侧丘陵广亘,中北部平原坦荡。岗峦起伏的丘陵在江西赣鄱平原东、西、南三面的外缘绵延不断,面积达7万余平方公里。在一些红色沙砾岩分布区,因岩层胶结致密,形状平缓,在流水溶蚀切割作用下,形成奇特的丹霞地貌,如赣州的通天岩、龙南的南武当山、弋阳的龟峰、宁都的翠微峰、鹰潭的龙虎山、石城的通天寨、瑞金的罗汉岩、会昌的汉仙岩、广昌的龙凤岩等。
四、坦荡的平原
赣鄱平原又称赣北平原或鄱阳湖盆地,是江西最大的平原。由于鄱阳湖盆地升降和长江及鄱阳湖水系中的赣、抚、信、饶、修等各大河流夹带泥沙冲积、淤积的交互作用,赣北形成了江西第一大湖滨冲积淤积平原——赣鄱平原。赣鄱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坦荡,海拔高度大部分在50米以下,仅有少数高丘和低山点缀其间。其范围北起长江,南达新干、临川,东抵乐平、万年,西至新余、上高,地跨25个县、市,面积约为3.85万平方公里,犹如一只巨大的宝盆镶嵌于丘陵之中。其中,赣江与抚河冲积形成的赣抚平原面积最大,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赣抚平原的外侧,低丘岗地广布,地面波状起伏,海拔在50~100米之间,现多以梯级方式开垦旱作;内侧的滨湖地区,海拔多在20米以下,地势低平,港汊纵横,草洲滩地连片,池沼稻田分布其间,鄱阳湖坐落中央,赣抚平原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
五、错落的盆地
位于江西边缘山地内侧的广大地区,地形比较复杂,低山、丘陵、岗阜与盆地交错分布。尤其,在中南部丘陵之中错落分布着许多断陷的红色盆地,比较著名的有吉泰盆地、赣州盆地、信丰盆地、兴国盆地、瑞金盆地、南丰盆地和弋阳盆地。众多盆地镶嵌在丘陵之间,多列相间排列,形成江西中南部地貌的典型特征。这些盆地虽然面积不大,但气候宜人,水泊交错,土壤肥沃,人口密集,是经济文化繁荣之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