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的河流与湖泊

江西的河流与湖泊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赣江赣江是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贯穿江西南北的水运主干道,被称为江西的“母亲河”。赣江全长751公里,流域面积达8.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因此江西简称“赣”。抚河位于江西省东部,古称旴水、汝水,又称旴江。饶河又称鄱江,古称番水,是乐安河和昌江的总称,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江西的河流与湖泊_江西导游

第四节 江西的河流与湖泊

一、纵横交错的河网

江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完整,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省共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1条。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为江西五大江河,均汇入鄱阳湖,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江西由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为1420亿立方米/年,占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5.6%,相当于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河入海水量的总和。江西水资源总量大,达1422亿立方米,列全国第七位。江西流域面积有98%属于长江水系,其中,有94%的面积属于长江水系中的鄱阳湖水系。此外,境内除鄱阳湖水系外,还有北部直接汇入长江的长河、沙河等河流,西部有汇入洞庭湖水系的渌水、栗水、渎水等,以及南部汇入珠江水系的寻乌水、定南水、浈水等河流。

赣江赣江是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贯穿江西南北的水运主干道,被称为江西的“母亲河”。赣江全长751公里,流域面积达8.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因此江西简称“赣”。赣江上游分章、贡二水,其中以东源贡水为正源。贡水,古称东江,又名会昌江,由发源于赣、闽交界处武夷山黄竹岭的贡水与发源于武夷山中段石城县石寮东部山坳的琴江汇合而成。西源章水,古称豫章水,源自赣、粤交界处的大庾岭,由池江和上犹江汇合而成。章水北流经大余、南康二县、市境内,至赣州市八镜台下与贡水汇合,始称赣江。赣江自赣州北流,经赣县、万安、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樟树、丰城、新建等县市至南昌市,下游形成西、南、北、中四个分支,汇入鄱阳湖。其中,西支为主支,经新建县至永修县吴城镇附近入湖。

根据水文特点,赣江以万安、樟树为界,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万安棉津以上为上游,山岭纵横,河道狭窄,支流众多,多深涧急流,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属山区性河流。这里主要有桃江、濂江、湘水、绵水、梅江、平江、上犹江等,呈扇形分布,分别纳入贡水和章水。赣州以下,由于河流割切,遂由山地进入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峡谷段,滩多流急,尤其是自赣州市北流至赣县、万安一带的100多公里的河段中,河床礁石众多,水势汹涌,形成著名的赣江“十八滩”。由于这里的情形与长江三峡非常相似,故有“赣江三峡”之称。江西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万安水电站就位于“十八滩”之首的惶恐滩上,年平均发电量15亿度以上。万安棉津以下至樟树为赣江中游,赣江流经吉泰盆地,江面渐宽、水势渐缓、东西两岸均有较大支流汇入,水量大增,主要有遂川江、蜀水、泷江、禾水、恩江等。在峡江附近穿越武功山余脉,两岸群峰叠峙,形成峡谷带,峡江因此而得名。峡江县巴邱镇附近为“千里赣江最狭处”,河面宽度仅400米。樟树以下为赣江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江面开阔,至樟树镇有袁水来汇。赣江越樟树镇北流至市汊街附近,又有发源于宜春山区的锦江汇入,终成浩瀚大江。

赣江流域属东亚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于农作物生长,万安以下的吉泰盆地和赣抚平原是江西主要产粮区。赣江流域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地之一,中上游绝大部分地区是老革命根据地和苏区,其中以“红色故都”瑞金和“革命摇篮”井冈山尤为闻名,下游的南昌市是“八一起义”发生地,现都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抚河位于江西省东部,古称旴水、汝水,又称旴江。因其源出抚州而得名抚河,全长349公里,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通常以南城万年桥和抚州市为界,将抚河分为上、中、下游。抚河发源于广昌、石城、宁都三县之间的灵华峰,源头在广昌境内的血木岭,东北流经广昌,称旴江。又北流至著名的蜜橘产地南丰,经南城、临川,至抚州市与宜黄水、宝塘水汇合后始称抚河。抚河经丰城市东,进贤县李渡、温圳,南昌县三江口、梁家渡,穿过浙赣铁路,至米垄分为两支,右支注入青岚湖,左支经武阳、泾口与塘南之间会金溪湖之水,又北流经余干县康山分二支入鄱阳湖。由于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的兴建,抚河流域已建成多座水电站,修建的灌溉、排涝渠道长达1400公里,大量农田得到灌溉。

饶河又称鄱江,古称番水,是乐安河和昌江的总称,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饶河有南北二源:北源出自安徽省祁门县东北部大洪岭西南麓,流入江西省境内,主河道西南流,始名昌江,经浮梁、景德镇、鄱阳县等县市,在鄱阳县姚公渡汇合乐安河后称饶河,全长279公里;南源乐安河,曾名大溪水,上游称昌江河,婺源县境内亦称婺江,源头在婺源县东北部的五龙山西南麓,流经婺源、德兴、乐平等县市,在鄱阳县与昌江汇合,全长253公里。南、北两源汇合后的饶河仅长33公里,曲折北流,在鄱阳县莲湖附近注入鄱阳湖。流域内地势平坦,两侧河湖交错,水产富饶。饶河流域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江西境内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

信江古称余水,又名上饶江。发源于赣东北玉山县东北部三清山大岗主峰平家源西南麓,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在玉山县城纳入沧溪之后始名信江。主河道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余干等县市。在余干县大溪渡分为东西两支:西支被称为西大河,西北流,在余干县龙津又分支,至进贤县东部汇合三塘河后,在余干瑞洪镇与抚河合流后注入鄱阳湖;东支被称为东大河,北流至鄱阳县境乐安村附近入饶河,为信江下游主要泄水河道。信江干流全长356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通常以上饶和鹰潭两市为界,将信江分为上、中、下游。信江流经14个县市,横贯江西省东部地区,流域内长3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5条,水力资源丰富,其中白塔河为信江最大支流。白塔河上游称芦溪河,贵溪市境内又称上清溪,源出武夷山脉福建光泽县的白云山西北麓。芦溪河在龙虎山一带沿岸风光优美,这里还有闻名中外的上清宫遗址和天师府等旅游名胜。

修河古称建昌江、于延水,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干流全长389公里,流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通常以修水县义宁镇和永修县柘林镇为界,将修河分为上、中、下游。修河发源于铜鼓、修水西南幕阜山南麓,北流称东津水,东北流折向东流,经修水县东津村、县城义宁镇,武宁县城新宁镇北,穿行柘林水库,经永修县城涂家埠镇至吴城镇汇合赣江主流,注入鄱阳湖。修河上游主要支流有武宁乡水、北岸水、杨津水、渣津水等。修水县城至柘林水库为中游河段。柘林水库坝址位于江西永修县柘林镇修河河道上,为江西省主力电站之一。柘林水库现改名为“西海”,已被开发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柘林水库以下为下游,水系紊乱,地势平缓,汇入的主要支流有潦河。

二、星罗棋布的湖泊

江西多湖泊,全省有大小天然湖泊400多个,其中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00多个,主要分布于赣北地区,如鄱阳湖、军山湖、青岚湖、瑶湖、赛湖、甘棠湖等。江西还有大量的人工湖——水库。充分利用水库资源,开发旅游项目是江西旅游业的特色。其中旅游开发较好的有新余仙女湖、上犹陡水湖、永修和武宁的西海等。此外,万安水库、贵溪硬石岭水库、乐平共产主义水库、宜春飞剑潭水库等也均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

鄱阳湖古名彭蠡泽,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地跨南昌、九江和上饶3个设区市,南北长约170公里,东西最宽处为74公里,是国际重要湿地,又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区域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观光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鄱阳湖是全球回归沙漠带中一个独特的大湖泊,被誉为“回归沙漠带中的明珠”。鄱阳湖是由长江河道迁移而形成的河迹湖,它还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很大的吞吐型湖泊,每年春夏之交,湖水猛涨到21米高程时,湖泊面积有3841平方公里,容积270亿立方米;冬季,湖水则剧降,湖面骤然缩小,只见水束如带,黄茅白苇,旷如平野,只剩下一些雁泊小湖嵌入其中,这时鄱阳湖面积仅140平方公里,故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说法。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江西境内主要河流基本都注入鄱阳湖,湖水流经湖口注入长江。在湖口石钟山下,湖水与江水相接,形成湖水清、江水浊“泾渭分明”的水上分界线奇观。

鄱阳湖区域沿岸土质肥沃,河网密布,是江西著名的“鱼米之乡”。由于鄱阳湖季节性变化大,冬春季节,大量滩地外露,滩地上生长着的大量水生动植物是禽类的佳饵,所以,每年冬季,大批北方鸟类来此越冬,国家在此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统计,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中鸟类达310种,其中白鹤、黑鹳、大鸨、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55种,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8%在此越冬。近百万只候鸟在此觅食、嬉戏、争翔,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景,鄱阳湖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白鹤乐园”、“珍禽王国”。鄱阳湖越冬候鸟主要观赏地有永修县吴城镇、星子县沙湖山、新建县南矶山、九江赛城湖、余干县康山等。

鄱阳湖是古代从中原进入江西,转入岭南的水上要道。千百年来,发生在湖上的重大事件、留下的故事传说难以计数。例如,三国时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师;元末朱元璋、陈友谅在湖上决战;清末太平军在湖上重创曾国藩水师;民初袁世凯称帝;李烈钧在湖口誓师,发起“二次革命”等。

鄱阳湖中的鞋山岛,又叫大孤山,景色秀丽,被人们誉为“湖上天然盆景”。被称为湖上“魔鬼三角”的都昌老爷庙水域,留下了许多传说轶事与民俗活动。此外,石钟山、南山、落星墩、南矶山、共青城等均为鄱阳湖旅游的重要景区。

鄱阳湖周围还分布许多的“卫星湖”,其中较大的有南昌县的青岚湖、瑶湖,进贤的军山湖、陈家湖、金溪湖,九江的赛湖、八里湖、长港湖、赤湖,彭泽的太泊湖、芳湖,鄱阳县的珠湖,余干县的杨坊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