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戏曲歌舞
(一)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采茶戏的产生,与江西盛产茶叶有关。明朝时,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采茶歌”后来发展成为“十二月采茶歌”,“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成为“采茶灯”。“采茶灯”的表演队伍一般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其原始代表节目有《姐妹摘茶》。赣南的“采茶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江西采茶戏主要有赣南、南昌、赣东、九江、武宁、景德镇、抚州、吉安、宁都、高安、瑞河、袁河、万载、萍乡、赣西等15个主要支派,而形成时间最早、影响面最广的是赣南采茶戏。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赣南采茶戏以矮子步、扇子花为基本动作,采用唢呐、锣鼓、胡琴伴奏,表演的生活小戏幽默诙谐,轻松活泼。明朝末年,赣南采茶戏流入到铅山河口镇,逐渐形成赣东采茶戏。赣东采茶戏转而流向赣中、赣北,促进各地采茶戏的形成,采茶戏成为遍及江西的地方小戏。清朝中叶,受其他戏曲影响,采茶戏从单演小戏到逐步上演故事性较强的大戏,完成了灯戏—三角班—半班的发展历程。采茶戏角色也发展到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南昌采茶戏《方卿戏姑》等成为风行一时的代表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采茶戏着力排演现代戏,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宜春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均为现代优秀作品。2006年5月,赣南采茶戏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赣剧
赣剧是江西的主要剧种,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流行于赣东北一带,后来演变为兼唱高腔、乱弹腔、昆腔三种腔调的剧种,被公认为全国最有价值的古老剧种之一。赣剧表演风格古朴,富有生活情趣,表演夸张凝练,歌舞结合。赣剧现在的高腔有弋阳腔和青阳腔两种。弋阳腔高昂激越,青阳腔柔和婉转。赣剧的乱弹腔,以“二凡”、“西皮”为主。“二凡”,即二黄,来自本地的“宜黄腔”;“西皮”传自湖北汉剧。乱弹腔曲调平直朴素,板眼大致与京剧相同,但无慢三眼的唱法。
赣剧原分两大流派,习惯上称饶河班和广信班。赣剧角色分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合称“九角头”。清末民初,由于演出剧目增多,又增加了武生、二旦、茶旦、粉旦和四花,共14人,另乐队5人,组成戏班,长期在赣东北农村草台演出。赣剧长期在赣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演出,故其舞台艺术形成了一种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地方风格。其代表剧目有《珍珠记》、《张三借靴》、《黄鹤楼》等。
1953年,江西赣剧团正式组建,赣东北9个赣剧团也先后成立。江西赣剧团第一个代表剧目乱弹腔《梁祝姻缘》的演出,就赢得“优美赣剧”声誉。弋阳腔《还魂记》搬上银幕,使赣剧在高腔高亢激越的艺术风格上,又增添了“美秀娇甜”的特色。2010年5月,赣剧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孟戏
孟戏是明代在中国莲乡—广昌出现的一种特有地方戏曲。孟戏传承至今,保留了赤溪村的曾姓孟戏和大路背村的刘姓孟戏两大流派。曾、刘两家孟戏均由本族人学演,不传外人。孟戏演出中,敬神祭祖的主题贯穿其中,跳傩、灯彩等民间传统艺术也常常融合其中。孟戏演出套路分为“下座”、“出帅”、“请神”、“辞神”和“上座”五个部分。其角色行当体制早期称为“九门楼”,由三生(正生、老生、小生)、三旦(正旦、花旦、老旦)、三花脸(大花、二花、三花)组成。后来其角色发展为“十二门”,现在为“十二色”。广昌孟戏的剧本出自元代已失传的《孟姜女千里送寒衣》,来自古南戏中的永嘉杂剧。孟戏唱腔十分古老,属多声腔的曲牌体系,以演唱独具特色的孟戏高腔为主。其中有弋阳腔、乐平腔、青阳腔和海盐腔之余韵,曲调悠扬清雅,悦耳动听,被戏曲界称为“江西化的海盐腔”。2006年5月,广昌孟戏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宜黄戏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明末清初开始专唱“宜黄腔”。清末民初,吸收了其他乱弹腔的声腔和剧目(如西皮、浙调、吹腔、拨子、南北词等)而成为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宜黄戏剧种。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宜黄戏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宜黄县早在明代中叶,就成为江西地方戏曲中心。“宜黄腔”产生之后,在江西各地流传,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戏剧种,如东河戏、盱河戏,宁河戏等所吸收,并保留“二凡”这个称呼。“宜黄腔”兴起之后,向外省流传,浙江绍兴、北京、广州都有关于“宜黄腔”的记载,影响很深。2006年5月,宜黄戏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兴国山歌
据考证,兴国山歌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世代流传至今。民间传说,兴国山歌为唐末落第秀才罗隐所创。兴国山歌本来是山民们在田野山林相互唱和的歌。但是,宋朝中叶,“跳觋”的封建迷信活动流传到兴国,跳觋的法师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把观众喜闻乐见的兴国山歌引入跳觋之中。山歌,也就随之出现了人物、情节、故事、表演,出现了有男有女的觋公、觋婆。而后,又逐渐深入到庙会、婚嫁、建房、祝寿等民俗活动中。至此,兴国山歌出现了两条平行发展的道路:一种是山野田间的即兴唱和,称之为遥唱体山歌;另一种是职业歌师的室内娱乐的山歌,是为叙事山歌。
兴国是著名的“将军县”,苏区时期,兴国山歌成了有力的战地宣传武器,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兴国模范师、工人师、少共国际师)”的辉煌篇章,一曲“苏区干部好作风”更是唱遍整个苏区。新中国成立后,兴国山歌在歌唱新中国等方面更是闻名遐迩。1986年以来,兴国县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县规模的“重阳山歌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轰动效应;而山歌剧《山歌情》,荣获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曹禺文学奖”。1996年,文化部正式将兴国命名为“山歌之乡”。
(六)著名人物
许和子(生卒年不详),唐代吉州永新县人,本是一家“乐户”的女儿,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她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声音甜润,善于表现歌曲的思想和意境,还能变古调为新声,和历史上的著名歌手韩娥、李延年齐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歌唱家。唐朝开元年间(713~741)被选入宫后,得到玄宗喜爱,给她改名“永新”。许和子唱歌十分注意运气和共鸣。她的歌声极富穿透力和感染力。据说当时著名的笛子演奏家李谟为她伴奏时,常常吹得笛管破裂。
姜夔(1155~1221),南宋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鄱阳县)人,南宋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家。姜夔终生未仕,一生过着湖海飘零、寄人篱下的生活,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均有交往。姜夔是南宋前期词家婉约派主要代表,时人称之为“词圣”。姜夔精通音乐,娴通音律,善吹箫弹琴,常先成词,后谱曲,能配合词作自创曲谱。庆元三年(1197),姜夔将多年来对音乐的研究和意见写成了《大乐议》和《琴瑟考古图》各一卷呈献给朝廷,建议整理国乐,但没有引起重视。两年后,姜夔又向朝廷呈上了《圣宋饶歌十二章》,再次希望获得朝廷采纳和提拔任用,但未成功。这些撰著对我们研究中古音乐和古琴等乐器的演奏是有很高价值的。姜夔是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书法遒劲老成,也为当时人所称道,有论书法的《续书谱》传世。赵孟頫誉其为“书家申韩”。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北斋,新建县人,明代音乐家、戏曲革新家。魏良辅对旧的昆腔进行了改革。在唱曲方面,他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的长处,又发挥了旧昆曲流丽悠远的特点,并运用北曲的演唱艺术来加以丰富;在伴奏方面,他把弦索、箫管、鼓板三类乐器合在一起,集南北伴奏长处,形成一个规模完整的伴奏乐队。魏良辅对旧昆腔的革新,使昆腔在人物情感的表现力和艺术技巧的感染力方面,大为提高。其代表作《曲律》系统阐述了昆曲的歌唱方法。他认为,昆曲歌唱要做到“三绝”:字清、腔纯、板正,并要求“曲须要唱出各样曲名理趣”。其论述解决了昆曲演唱中的许多关键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昆曲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被后人奉为“昆腔之祖”,艺坛尊其为“曲圣”。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汤显祖14岁进学,21岁中举,颇有文名。因得罪宰辅张居正,汤显祖34岁才中进士,在南京做一名太常博士的闲官。由于他个性耿直,为人正义,仕途十分艰难。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弃官归临川,并在这一年完成他的代表著作《牡丹亭》,后来又相继写出了《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汤显祖的剧作对封建礼教和当时黑暗社会现实都进行了暴露和抨击,思想性很强,《牡丹亭》尤为突出。后来许多作家模仿其创作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
蒋仕铨(1725~1785),字心余,又字苕生,号清容,铅山县人,为清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22岁中进士,因才气横溢,乾隆皇帝称他与彭元瑞为“江右两名士”。他的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戏曲成就更超过了诗词,他的《藏园九种曲》在当时传唱甚广,妇孺皆知,是继关汉卿、汤显祖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戏曲家。蒋仕铨同情人民,热爱祖国,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激扬忠义”、“经世致用”的崇高事业。他奏请为孤军坚守扬州之抗清英雄史可法建祠,创作《冬青树》剧本,歌颂文天祥、谢枋得抗元死节的事迹。他才气横溢,名震京师,一身正气,不入污泥,梁启超称赞他为“中国词曲界之最豪者”。
熊佛西(1900~1965),原名福禧,谱名金润,字化侬,笔名戏子,丰城市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校长、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院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剧协主席、上海影协主席。熊佛西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南田(田汉)北熊”曾作为现代话剧艺术的代表人物,一度引领现代戏剧的新潮流。他一生创作了27部多幕剧和16部独幕剧,有7种戏剧集出版,撰写了《写剧原理》、《戏剧大众化的实验》等理论专著。对戏剧教育,他一贯主张“教育民主”、“学术自由”,坚持“戏剧教学不能拘束于课堂,必须通过舞台实践”。他提倡聘用教师必须是“有真才实学,而不问其来自何处,有何思想倾向”。
黄海怀(1935~1967),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萍乡人。他的作品在发展传统演奏技巧的同时,敢于大胆借鉴西洋音乐的手法,因此既具民族特色,又推陈出新。其代表作《赛马》是当代最杰出的二胡曲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