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以改变世界的实践观表达了其把握人的生存本性、实现人的生存解放的生存论立场。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呢?
对于实践,有这样3种值得注意的观点:第一种是感性直观的理解。这种观点把实践与“干”、“做”等同起来,实践就是“干”,就是“做”,就是“活动”。也有的把实践理解为日常饮食起居之类的活动。第二种是工具化的观点。这种观点把实践理解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工具性活动,而且,实践满足的需要常被定位于物质需要。人的实践被看成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手段。第三种是生产化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在对生产与生活的区分中来把握实践的,它把实践定位于生产,认为与生产相区别的生活活动不在实践之列,任何具有享受性的活动也不属于实践。实践是生产性的,是消耗性的支出,而不是享受性的活动。
在理论的视域内,对实践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观点:一是片面强调实践的感性、客观性,把理性、精神性排除在实践的规定之外,只是在需要时才把它拿过来——在提到实践所具有的能动性时才引入这些因素。二是在认识论的视域内来理解实践,把实践仅仅作为一个认识论范畴来讨论和使用,而所谓的认识活动又常常被理解为认知活动。三是把实践理解为一个先在性、自明性的本体,由于受实体本体论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观点试图把所有的一切都作为“变体”,放在实践这一本体上进行毫无遗漏地诠释,以实践本体取代物质本体和精神本体的地位。但是,若以实践来诠释一切,可谁又来诠释实践?这种理解的实质是在试图破除诸种实体化的本体,却又把实践实体本体化了。
马克思的实践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体现。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是在这样几个维度中进行的:
第一,在对人的异化和异化劳动的批判中把握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具有外在性、强制性、工具性的特点,“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2]很显然,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劳动,应当是内在于人的,是属于人的本质的,是自愿自主的自由活动,是人肯定自己的活动。在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马克思向我们敞开了“劳动”的应然的、本真的规定性。
第二,在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的比较中把握实践。在马克思看来,“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马克思特别强调动物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同一性,而人的生命活动却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作为对象,从而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双重性的特点。人的这种类特性可以在人创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证明。马克思还进一步通过对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比较,凸显了人的生产在对象、需要、目的、结果、尺度等方面的全面性和自由性。在同动物活动的比较中,马克思把实践活动放在人所特有的类特性的意义上去理解,表达了实践活动所具有的人性内涵。
第三,在对实践活动对象的理解中把握实践。在马克思看来,一切对象都应当成为人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4]“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的确证”[5]。“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6]。在这里,马克思把对象看成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把实践活动理解为确证和实现人的本质及人的个性的对象化活动。实践与人的个性、人的本质内在地关联在一起。
第四,在对黑格尔抽象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中来把握实践。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对劳动的理解所存在的抽象性的同时,对黑格尔把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这一深刻的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7]
再来看一下马克思在《提纲》中所展现的实践观。《提纲》的11条一以贯之地表达出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第一条作为总纲,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对世界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他们都不知道真正的实践活动本身。马克思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把世界当作实践去理解。在中间的几条中,马克思分别指出了真理问题是实践、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实践性、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等问题,使上述思维方式在诸多问题上得到贯彻。在最后一条,马克思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实践立场。这一立场既可以说是马克思对于世界的立场,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对于哲学的立场。实践的观点在这里不仅仅表现为思维方式的问题,而且体现为价值取向问题,体现为对世界的态度问题。对世界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就是要求以实践的方式去改变世界。对哲学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就意味着哲学不能只是解释世界的哲学,而应是改变世界的哲学,应当是关于人的生存、解放的学说。在这里,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实践本身,而是立足实践观点,揭示出其背后隐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突出强调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所具有的超越性意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展开了实践的社会历史逻辑。他批评了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的简单直观化的错误。他主张:“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8]在马克思看来,“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应当是哲学的“总的世界观”。在这一“总的世界观”的指导下,马克思把实践放在历史、社会中进行了考察。马克思肯定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围绕人类生活所发生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对实践与历史的内在关系予以确认,把历史看作是人的生存的历史,是人的实践的历史。实践的历史与历史的实践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展开。实践、历史、社会的逻辑是同构的,它们都表现为人的生存的逻辑。在这里,我们看到,马克思把对实践的理解主要是放在社会历史中进行把握的,侧重揭示的是实践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和社会历史的实践逻辑。
如果从总体上体会马克思的这三篇著作所包含的实践观,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三篇著作中,马克思对实践的强调是各有侧重点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更多的是在与异化劳动、动物的生命活动和黑格尔所理解的抽象的精神活动等的对比、批判和反思中,去揭示实践的普遍性、应然性和人的类特性的规定;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侧重强调的则是对世界从实践角度去理解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侧重揭示实践的社会历史规定及其逻辑。
应当指出的是,这三篇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侧重点,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在其中的一篇著作中对其它方面就没有涉及。那么,如何看待马克思在这三篇著作中所表现出的实践观呢?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表达出来的思想各有侧重,这些侧重自有其特定的语境和理论目的性。从总体上看,马克思在这三篇著作中所表达的实践观是相互补充的。从对实践本身的理解到提升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再到展开实践的社会历史逻辑,这个过程是内在一致的。
通观马克思的实践观,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实践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可以感性直观到的各种具体活动,但就其实质而言,实践活动是人的自为的生存活动,是人的价值创造活动。它创造的是一个意义世界。“被抽象地理解的,自在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9]“无”就是无意义。生活世界的意义与价值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人通过自己的生存活动创造出来的。自在的世界不会自发地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必须在人对世界的改变中得到实现。“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存本性。需要的满足以及新的需要的产生推动人的生存活动自为地展开。人的需要也在人的自为的生存活动中实现为价值。人的自为的生存活动所创造的价值使世界成为“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人生存于其中的有意义的活生生的世界。生活世界中的存在物不再表现为自足的实体,而是成为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容,负载着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实践活动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本质交换活动。实践活动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本质交换完成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的本质向人敞开,也使人的本质向自然界敞开。在人的本质与自然的本质的双向交换中,人与自然的本质都得到了丰富、充实和确证。人与自然的本质交换又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本质交换为前提的,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本质交换,人与自然才能完成本质的统一,才能实现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本质交换的过程,就是人的自为的历史生成过程,就是生活世界的价值创造过程。这一价值创造过程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在这里,社会就是社会化,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实现的本质交换活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外在的实体性的关系,而是内在的、本质性的生存关系。自然对人具有的价值也不仅仅表现为使用价值,而且也体现为人确证和表现自己本质的本源性的生存价值。
实践在本质上不是人的生存工具,而是人的自为的生存活动本身。实践活动作为人的自为的生存活动,对于人的生命本身来说,具有内在目的论和价值论的意义。生命就在于对生命的追求,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活本身,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内在目的论结构,就是人的生存论的本真结构。因此,人的生存目的并不在人的生存之外,而在于人的生存本身。不把生存本身看作目的,而在人的生存之外寻找目的,这种态度实际上离间了生存与生存目的。实践作为人的自为的生存活动,它并不只是满足自身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马克思对“劳动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进行了批判,认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只是劳动的异化形式的表现,认为“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和自我折磨的劳动”[12]。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劳动应当是自己生命的表现和本质力量的确证,应当是人的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和精神的享受活动。实践不是满足自身以外的那些需要的手段,实践本身即是人的内在的需要。随着人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人的实践活动将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质——劳动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实践活动作为人的自为的生存活动,内蕴着历史。“人的生存是有机体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有在这个过程的一个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一旦人已经产生,人作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13]人的自为的生存既是历史的前提,又是历史的结果,自为的生存在前提和结果的转换中展开为人的历史。历史不是“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搜集”,也不是“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14]历史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15]历史就是人的自为的生存活动。人的历史不是与自然相对立的,它既是自然界向人的生成的过程,也是人通过实践而诞生自己的过程,是人占有自身本质的自我生成、自我完善的过程。正是在历史中,人的自为的生存展开为逻辑。逻辑是人的实践的历史逻辑。逻辑与历史在人的自为的生存过程中成为统一的整体。实践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呈现出总体性。
通过以上维度,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仅仅在简单的感性直观的意义上理解实践的。在诸种维度中,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都存在着一种贯通的思想——实践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在社会历史中展开的自为的生存活动,是人生成自身本质的对象性活动。通过实践观,马克思表达了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占有自身本质的哲学精神,从而为人全面占有自身的本质、实现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价值理念。
【注释】
[1]本章中凡引语未注明出处者,皆引自《提纲》。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