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历史观被概括为唯物史观,这种概括从历史观的哲学基础的性质上看有其合理性。因为马克思之前的历史观基本上是对人的历史性的经验概括或主观玄想,如格尔把人类历史理解为绝对精神的外化过程,或者把历史理解为英雄人物的创造,或者认为历史是君子与小人的斗争,等等。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唯心史观。
把马克思的历史观概括为唯物史观并不在于马克思的历史观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中推导出来的,也不是把唯物论运用于历史观。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含义在于人的历史性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的历史是人的活动的过程及结果,或者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生成为人的过程。这种历史观否定了人类历史的外因论以及形形色色的主观理解,真正揭示了人类历史的真实过程及人性基础。
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包含以下几层内涵。
(一)人的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而生成为人的过程
人的历史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这一过程就是人的活动,就是人的生活本身。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需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
(二)人的历史是人的社会史
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以社会的方式生成为人的。社会是人的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随着人的活动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历史。人的历史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同人的社会生活相统一的过程。人的历史性来自于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
社会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由人的生存及生活需要而形成的。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维持生命存在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通过生产劳动创造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物质前提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之为生产力。生产力即人们进行生产的能力或物质条件,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作为生产力的要素的生产者指的并不是生产者这个人,而是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有时也叫做劳动力,其中包括体力、智力、技术、知识、创造性等能够作用于生产过程的人的力量因素。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原料。
生产不是个人性的,因而生产的另一个前提是人群共同体。并且,人群共同体中的个人是通过交往发生关系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之所以可能,是建立在人的自然群体性基础上的。生产活动的展开必定使群体内部的交往关系围绕着生产进行,同时,也出现了由生产引起的新的交往关系。这种由生产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叫做生产方式,即人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人们能够怎样生产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也表现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达到的水平。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的表现。
人类的物质生活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运用生产力进行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的生产中实现的,因此,运用生产力在生产关系中进行生产是人的首要的根本活动。这种活动即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由于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马克思把其称之为社会结构中的经济基础。社会从结构上看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因而经济基础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只是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其中不包括生产力,因为生产力只是经济活动的物质条件而不是这种活动引起的关系。
社会的各种关系除了经济关系外还包括其他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这两种关系都决定于经济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再强调:“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
社会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相对于经济关系的基础来说是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结构有一段经典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至此,我们可以把社会结构概括为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主体(并非全部,因为还存在二者之外的社会关系及思想关系)的关系体。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由于人们分工的差别使个人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这种不同的地位在经济活动之外就表现为一种政治关系,其中,在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群体在政治上掌握着权力是统治者,而在经济活动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群体在政治上是被统治者。这两种群体的关系就被概括为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政治关系。在阶级关系中,统治阶级在经济上掌握生产资料,在政治上掌握国家政权;同时,统治阶级总是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制度,并且利用一种有利于自己地位的理念营造控制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系统即意识形态。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意识形态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统一的,并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人们各种关系的样式。社会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的稳定的样式就是社会形态。
社会结构是对社会中稳定的各种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形式化抽象。这种结构不会因各种关系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对于人类来说,人的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总是稳定存在的。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中的社会结构是一般的社会结构,这个结构本身具有稳定性。但由于人总是处于活动和变动中的,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社会在形态上发生变化。社会的不同形态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及在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的性质又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由谁来掌握生产资料。这种所有制在掌握者是个人还是共同体的意义上分为私有制和公有制。私有制又区分为奴隶制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三种,公有制则分为原始的和共产主义的两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性质使相应的社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即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些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的五形态理论。
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得出的社会理论是在考察欧洲社会得出的理论,他本人也明确说他的理论只适用于西欧社会,并且他还提出了不同于西欧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因此,不能把马克思关于不同社会形态的理解机械套用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但同时也要注意,对社会形态理论的这种限制并不影响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这种理论适用于分析各种人类社会。
人的社会性历史,也是人的自然史,即人的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因此,社会历史的动力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形态变化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结构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即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关系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而从决定社会形态的主导力量经济基础来看,其内部又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而生产力是社会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决定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在生产关系中,由于人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分配到的生活资料存在着差别,而这种差别往往以对立的集团的状态存在,就造成了社会中的阶级。对立的阶级在生产及社会生活中不断进行着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这种斗争有时会造成社会冲突并改变社会的现存关系,而阶级斗争的激化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外在表现。因此,阶级斗争在表面上看是社会形态更替的直接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上介绍的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的思想属于马克思的社会理论。这些理论来自于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理解,因而属于唯物史观中的重要思想。
(三)人的历史是人的本性生成的历史
人与其他生命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没有先天固定本质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因如此,人不是一种确定性的存在,而是超越了自然生命的超自然生命。人的超自然性是人之为人的生命本性,这种生命本性马克思理解为“自由、自觉活动的”本性。人虽然具有“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性”,但这种本性的完全实现却是一个过程。人的本性展开为现实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同人的自然史与社会史是同一个过程。因此,人的历史从人的本性上说是人的本性的实现过程。这一过程与人的社会史相统一,表现为人的本性生成的3个历史阶段。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是这样表述这3个阶段的:“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性生成的历史的三阶段思想即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理论,是对人的历史性的本质概括。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据,才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人性批判,即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人的本质异化的揭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背后的人的本质异化的消除之前的人类历史是人类的史前史,而这种异化状态消除之后的历史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始。只有在人性生成的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深刻内涵。
我们可以用“共产主义”理论概括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人类解放就是要使人的活动成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就是要使人的全部感觉特性成为人的感觉,就是要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与自然、社会成为真正的统一整体,就是实现人的真正自由,用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的话说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共产主义无论作为一种理想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是人类解放过程的一部分,现存社会的一切问题的总根源就是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的第一步就是消灭私有制。因此,在这个意义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给出这样的论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这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这种)“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物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睑,正像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
由此我们看到,共产主义的针对性是私有制的消除,所谓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因此,共产主义并不是所有人类问题都解决了的理想社会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继续论述道:“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对下一阶段历史发展说来是必然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绝不是一种人类理想社会的乌托邦,共产主义只是私有制的消灭,是人的自我异化的解决,是真正的人的历史的开始,是人类走向自由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阶段的开始。在这种状况下的社会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即“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社会,这种社会也即真正的自由社会。因此,在马克思那里,社会主义并不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是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完成后的人类的真正的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