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马克思

理解马克思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学说蕴含了这种生存生态学思想,因此我们毫不夸张地断言:马克思学说是生存生态学的。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的生存生态学包含了以下三个基本理念:第一,马克思学说也是关于人的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学说,而不是关于自然问题的学说。

以上几节着重考察了生存生态学本身的基本内容,意在为生存生态学绘制一幅画像,然而更深的意义在于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和视界。大家知道,那些自称为“生态哲学”的生态理论到底是什么样的理论呢?尤其是他们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理解为生态哲学,那么这种生态哲学到底是哲学的还是生态学的?如果我们仅仅遵循传统的生态学或哲学的老思路来理解这类理论,就极可能把它们视为某个“门哲学”或应用哲学的理论,即便是最坏的理解,也不过是把它们当作某个实证主义理论,这样一来,不仅我们所理解的生态哲学没有什么创意,而且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新理解也不会有什么新意。这种形势必然要求人们突破生态哲学的思维定式和传统视域,探索一条新的理解视域。在这个意义上讲,生存生态学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研究需要,它必能成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一种有效的理解视域。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生存生态学视域中重新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当然,这种理解不仅仅指向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而且也指向整个马克思学说。马克思学说(包括他的生态思想)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哲学沉思。那么,马克思的思考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当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定会受制于理解者的理解视域。如果没有生存生态学视域,就不可能作出生存生态论追问,实际上,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学说对人的生态性生存的思考。国内外学者关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界说包括了自然生态学、生物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三种类型理解模式,而关于马克思学说的界说却包含了复杂性理解,生存论理解只是其中一种而已。无论如何,人们在以往的理解中都没有注意到生存生态学解读模式的存在及意义。根据时下比较流行的理解来看,与其说马克思学说属于生态哲学或生存论的或其他类型的,倒不如说它就是生存生态学的。生存生态学从对人的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深度关怀上去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生存生态性关系问题,并且把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作为自身理论的思考主题和核心价值取向。在它的视野中,世界不是仅仅由人与自然之间平面性关系构成的自然共同体,而是由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生存生态性关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世界。马克思学说蕴含了这种生存生态学思想,因此我们毫不夸张地断言:马克思学说是生存生态学的。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的生存生态学包含了以下三个基本理念:

第一,马克思学说也是关于人的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学说,而不是关于自然问题的学说。人们知道,许多生态理论都偏离了这个理论方向,要么把自然一体化和抽象的自然和谐作为思考主题和核心价值取向,要么把生物平等化和抽象的、无差别的自然之爱作为思考主题和核心价值取向,要么把探索人类的生物性和自然进化性以及“抽象的生存状态”作为思考主题和核心价值取向。与此相反,马克思学说始终站在社会历史的视域中,把实现人的和谐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作为思考主题,把由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生态地确立的和谐的生活世界视为其核心价值取向。

第二,马克思学说还是实践批判的生存论而不是实证的自然存在论。人们知道,许多生态理论都未能达到马克思学说的高度,这是因为它们撇开了实践批判的生存生态论而选择了在“感性直观”的视界中实证地解释自然界的生态性,因而,它们“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49]。与此相反,马克思学说的根本任务不是如何解释自然界,而是如何合理地改变世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而它始终站在社会实践的视域中理解自然史与人类史的有机统一问题,不是仅仅满足于合理地解释世界而是着眼于通过社会实践来努力地调整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生存生态性关系,并使之革命化、和谐化,实现生活世界的共产主义化。

第三,马克思学说是总体性学说而不是关于自然的抽象一体化的理论。人们知道,许多生态理论都不可能是具体的总体性学说,因为它们撕裂了整体性与多样性的辩证联系,孤立地、抽象地阐释自然的一体化、生物的平等性以及人在世的中心性和优越性等问题。虽然它们都强调了自然的总体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可它们的总体性实际上是抽象的自然同一性,其多样性则是生物的多种类性。这样的理解是把世界平面化而不是把它理解为生态化的有机系统,也遮蔽了其中的生存生态学维度。与此相反,马克思学说始终站在总体性辩证法的视域中理解“现实的个人”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内涵,强调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由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的,人的生活是具体的总体性的,这样的生活状况是由五种生产[150]依循生存生态性要求构成了人类的“在世”状态。首先,五种生产本身是人类生活的具体性的公开展示;其次,五种生产的序列性是人类生活的生态性的公开展示,在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而其他四种生产则构成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保障性条件;再次,五种再生产又是人类生活的可持续性和循环性的公开展示,不仅决定着人们的自然的肉体组织,而且还决定着它们之间的种族差别以及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循环程度,因此这些由许多个人共同参加和相互协作的生产与再生产造就了人类生活的现实性和革命性。

总而言之,从生存生态学上理解马克思学说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活动,能够使马克思学说的生存论本体论意蕴深刻化,同时也将使马克思的生态智慧和生态觉悟深刻化。当然,就马克思学说的生存生态学意蕴而言,其深层逻辑也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加以论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56~55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这个“人类社会”是指实现了人的本质的真正回归的社会,亦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矛盾关系得到真正和解的社会,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6]同上,第131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1页。

[8]同上,第208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27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4~325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1~32页。

[1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代中文版序》第9~10页。

[14][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15]转引自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16][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代中文版序》第9页。

[17][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9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6页。

[19]同上,第307页。

[20]吴晓明:《超感性世界的神话及其末路——马克思存在论革命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1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7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23]同上,第59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6~297页。

[2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总序》第1页。

[26][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总序》第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8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6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6页。

[32]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6页。

[3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1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384页。

[36]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3~634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03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34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52页。

[4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6~307页。

[4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6~307页。

[43]同上,第19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77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2、553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47页。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48]同上,第122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7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22页。

[51]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74页。

[5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74页。

[53]高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生态学》,伦敦,1994年,第38页。

[54]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08页。

[55]高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生态学》,伦敦,1994年,第38页。

[56]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08页。

[57]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58]同上,第154~155页。

[59]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67~168页。

[60][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页。

[61]同上,第9页。

[62]同上,第11页。

[63]同上,第14页。

[6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6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66][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67]同上,第14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64页。

[69]同上,第359页。

[70][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代中文版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71][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代中文版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73][日]秋道智弥等:《生态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前言》第1页。

[74]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75]同上,第42~43页。

[76]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77]同上,第41页。

[78]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79]同上,第48页。

[80]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81]同上,第50~51页。

[82]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83]同上,第82页。

[84]同上,第87页。

[85]同上,第88页。

[86]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87]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88]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89]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9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6~307页。

[9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9页。

[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1~302页。

[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9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97]同上,第78页。

[98]同上,第76~77页。

[99]同上,第77页。

[100]同上,第72页。

[101]侯惠勤主编:《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1页。

[102]同上,第172页。

[103]侯惠勤主编:《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4~175页。

[10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0页。

[1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0~311页。

[106]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378页。

[1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1~32页。

[1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1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110]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96页。

[111]同上,第197页。

[112]同上,第197页。

[113]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11页。

[114]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页。

[115]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导论》第2页。

[116]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导论》第2页。

[117]同上,《导论》第3页。

[118]同上,《导论》第3页。

[119]同上,《导论》第3~5页。

[120]李英:《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举措》,载《辽宁党校报》,2004年4月15日。

[121]参见孙道进的《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4页。

[122]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4页。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124][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页。G·阿尔特纳:《自然的遗忘》,达姆施达特,1991年,第153页。

[125]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1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7页。

[127][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1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93页。

[1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130]同上,第86页。

[1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1~122页。

[132]高兹:《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阶级斗争》,英国收获者出版社,1978年,第Ⅶ页。

[13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83页。

[134]高兹:《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波士顿,1980年,第5页。

[135]高兹:《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波士顿,1980年,第5页。

[136]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09页。

[137]同上,第644页。

[138]同上,第644页。

[139]同上,第645页。

[140]莱易斯:《满足的极限》,多伦多,1976年,第108页。

[141]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46页。

[14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46页。

[14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6~307页。

[1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7~308页。

[1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15页。

[1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32~433页。

[1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2页。

[1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1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150]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提出过物质生活资料的、人类自身的、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人与人的关系的“五种生产与再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