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概念考察可以看到,作为不同话语系统中的吸引力在内涵指向与语系识别上具有较大不同。显然,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吸引力问题在内涵指向、语系识别上与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一致性体现在拥有科学性、价值性、人民性、实践性的理论对历史性的主体所具有的关注、影响、牵拉的效度。效度的高低不仅与这种理论的彻底性、发展性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指导社会历史性实践的正确性。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含义
如上文所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衍生态理论。它坚持和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同时,它又充满了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的鲜活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经验、新观点和新方法,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从应然上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了理论的彻底性、科学性、“理论掌握群众”的价值契合性,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的吸引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作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作如下界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就是指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出的科学性、价值性和时代性以及在指导实践过程中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规范、策略目标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的一种能够使其认同并自觉地遵循和实践的力量。它的吸引力不仅仅体现在其科学性、价值性、时代性,更重要的是它回答了在我国革命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呈现的巨大理论作用于实践的效力。[38]
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概念可以看出,其吸引力的构成至少有4个方面:一是理论的彻底性与科学性,二是指导实践的实效性,三是表达方式的大众化,四是传播主体的示范性。
(一)理论的彻底性与科学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来源于理论的彻底性和科学性。科学性即真理性。理论的科学程度一般表现为其揭示的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程度及其指导实践的成功程度。只有科学理论才有持久的吸引力,只有科学理论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说明无产阶级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也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思想旗帜。[39]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论述到,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每一次理论解放都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掌握群众,理论要掌握群众必须彻底。马克思指出,理论如果彻底,就能说服人,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0]凡是没有抓住“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根本,没有认清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的理论,都没有抓住人的根本,都是不彻底的理论,所以要对这些不彻底的理论,对把人民当成工具、手段,当成被奴役、被统治、被占有的对象的虚伪的理论加以无情的打击和批判。“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41]理论的彻底在于对理论阐释对象本质的把握、规律的认知、特点的了解,更在于对错误的、虚假的、伪善的、浅薄的理论教条的批判和清除,理论阐述才能达到系统、丰满和完整,这样才真正具备了彻底的含义,才能在指导社会实践中显示出力量所在。[42]
2.理论彻底性与科学性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理论彻底性必须以理论的科学性为前提,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体现出科学性,就要体现时代精神,把握社会新特点,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新规律,并予以全面、客观、正确的理论提升。只有首先实现理论的科学,才能达到理论的彻底。如果说理论缺乏科学性是对谬误的靠近,那么理论缺乏彻底性则是对其存在价值的质疑。因为,所谓理论要彻底,就是要抓住人的本质,最高的价值就是为了人。如果理论不具有说服群众的内核,不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就不能指导社会实践,就不是彻底的理论。理论的彻底性与理论的科学性密切联系,相依相存,不可割裂。“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要求扎根社会生活,要求结合实践,理论才有生命力。[43]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及精神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44]此外,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武器,它还为广大人民群众历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5]“改变世界”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哲学根据。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与科学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衍生态理论。一方面,它坚持和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同时它又充满了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的鲜活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经验、新观点和新方法。它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衣钵,适合中国人民的需要,抓住了中国现实的根本,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其理论的正确性、彻底性、科学性自不待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它具有显著的彻底性与科学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47]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新时期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可见理论的彻底性、科学性、指导性。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本方法、基本观点,把中国特殊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才能建立新中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48]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础上,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回答,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其一系列独创性重大战略思想,既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与时俱进、开放发展。其根本的一致性是都立足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都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即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简而言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理论,它始终立足于中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规律,并以严整的逻辑形式加以科学的理论表达;始终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产生、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始终保持理论的开放性,面向世界,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指导实践的实效性
理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彻底性与科学性上,更重要的是表征理论指导实践的效力。事实上,脱离实践的理论只是空洞的理论,只有“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的力量”,才能真正解释世界,进而改造世界。[49]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无不与具体的、生动的实践相关联,对实践发挥了有效、正确的指导作用。这一指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更重要的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效力与示范性。
1.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践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突破了“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理论”,跨过了“卡夫丁峡谷”,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社会实践,并领导俄共(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探索出一条具有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方面,通过实施国民计划,取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经过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从一个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强国。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丧失政权,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重大困难,似乎宣告“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历史的终结”。但事实上,苏东剧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表明“马克思主义破产”及所谓“历史的终结”,其事实恰恰表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理论的制高点和对指导思想的坚守,这从反面证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极端效用。
2.作为其衍生态的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50]新中国成立后,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使我国“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51]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时代特征,创立了当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出口国;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大力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等。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建设成就,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了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伟大力量的体现,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指导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有了实践证明,从而更具说服力。[52]
(三)表达方式的大众化
理论的表达方式决定其传播效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虽然与其内容密切相关,但离不开必要的传播媒介和手段。表达方式的亲和力体现在对意识形态人本性的凸显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根本之处,就在于它所体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的时代性、人本性、价值性,始终反映、巩固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方式的大众化还体现在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俗性的把握上。通俗性并不是庸俗化,而是在理论认知层面上以人为本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通俗性是通过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来实现的,其着力点在于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亲和力。为此,要创新表达方式,构建新的符合新时期需要的话语体系,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将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理论逻辑还原为生活逻辑,以生动活泼、通俗晓畅、平易朴实的表达方式,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可亲、可敬、可信、可用。
(四)传播主体的示范性
人们在选择理论的过程中,不仅要看理论内容,还要看理论主体的实际行动。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理论主体的身体力行是一种理论实现吸引力的重要条件。这里所讲的传播主体主要是指各级党员干部。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过程中,宣传者所传播的思想信息能否被传播对象所接受,往往与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有关,如个人品质、人格魅力、权威影响等。当前,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践行者,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力量。实践证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讲,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与认同,与其说是通过舆论宣传的结果,倒不如说更多的是通过身边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跳出传统的只重“言传”不重“身教”的说教模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引领社会风尚。如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数干部的腐败行为破坏了党组织的整体形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认同。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评价尺度
中国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应如何判定?显然,根据上文中国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含义可知,这里的吸引力不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对于这种力的判定亦不能按照物理学或定量的尺度来进行。考虑到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定量校验的不可行性,作者试图以一种类推的方式对吸引力大小进行尝试性判定,即从理论本身对时代问题的揭示和把握程度,对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为标准来衡量。
从根本上讲,理论的吸引力、生命力来源于其对时代问题的解释、揭示和把握。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53]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以人的感性的活动为基础,即以实践为基础,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唯物辩证的本体论与唯物辩证的认识论统一起来,从而完成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也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衍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它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的解释与把握,才使得中国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理论只有具有科学性、价值性和革命性,才有解释力、吸引力的生命力。
理论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多大吸引力,最显著的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效度如何,是否给民众带来真正利益和实惠,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对以某种理论为指导的社会建设成效的认同情况如何。人们对社会实践成效的认同反映了对指导实践理论的认同。在文化和价值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并非是人民群众的唯一选择,其能否最终被群众所接受,取决于它是否关注和反映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否反映了大多数人的需要,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现代化建设并能取得巨大成就,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民众才会认同它、信仰它,因而才具有较高的持续的吸引力。
此外,从党群干群关系上看,评判吸引力的尺度主要表现在党群干群关系是否和谐。理论创新应遵循群众路线,这一过程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理论创新不仅要面对群众,还要反映实践的要求,更要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因此,党的理论彻底与否、吸引力如何可以通过群众与党政干部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群众支持和拥护党,信任、热爱党的干部,群众接受党的政策,而不是抵触、违背党的政策,意味着理论来自于群众实践、反映群众诉求。只有这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54]
总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吸引力、有多大吸引力与其内容的解释度、理论与实践需要的契合度、传播主体的认知接受度、党群干群关系融合度等紧密相关;不仅体现在理论本身的彻底性、科学性、价值性和革命性,还体现在对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建设成效的认同情况等方面。
【注释】
[1]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
[4]张国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比较[J].探索,2007(2):9-10.
[5]王先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基本概念的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2):136.
[6]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4-31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28.
[8]杨菲蓉、江传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
[9]秋石.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求是,2002(4):12-16.
[10]张国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比较[J].探索,2007(2):8-1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2.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
[1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25-826.
[1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7-668.
[1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7.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6-667.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5.
[18]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99.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2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1.
[2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5.
[23]转引自廖国良等.毛泽东军事发展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269.
[24]刘爱莲,朱林.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J].理论月刊,2012(5):18-21.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26]毛泽东.论新阶段[J].解放,1938(57):37.
[27]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429-430.
[28]谭培文,汤志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J].学术研究,2006(3):28-32.
[29]谭培文,汤志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J].学术研究,2006(3):31-32.
[30]魅力与吸引力意思相近,辞源学上讲,力是一种由内及外而生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本质上,魅力是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31]黄明理,等.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及其大众化的内在逻辑[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41-50.
[32]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
[33][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22.
[34]Anthony Giddiness:Four theses on ideology,in Rather and Mari Louise Kroger(edited):Ideology and power in the age of Lenin in ruins,St.Martin's Press,1991:21.
[35]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3.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37]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33.
[38]朱林,刘爱莲.概念·构成·尺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认识论域[J].学术探索,2012(3):15-16.
[39]王桂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影响力之来源[N].光明日报,2008-11-3.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42]朱林,刘爱莲.概念·构成·尺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认识论域[J].学术探索,2012(3):16.
[43]阮东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98.
[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4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12.
[4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4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5.
[49]朱林、刘爱莲.概念·构成·尺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认识论域[J].学术探索,2012(3):16.
[5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5.
[5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52]朱林,刘爱莲.概念·构成·尺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认识论域[J].学术探索,2012(3):16.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54]朱林,刘爱莲.概念·构成·尺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认识论域[J].学术探索,2012(3):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