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理论与现实的反差所带来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反差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产生150多年来,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下,证明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科学的、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但是从理论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的阶段性和无限性也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再创造、再发展,这是一个艰苦地创造过程和与时俱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传统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反差:其一,时代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传统理论中尚未涉及;其二,传统理论中的某些思想、观点在科学与社会实践发展面前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其三,人们对传统理论的不同理解,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认识对现实实践的指导产生困惑;其四,人们对现实实践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不同认识影响传统理论对现实实践的指导。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些内容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带有时代的局限;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于现实实践的认识也会或多或少的具有认识的主观性,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在正确对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有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反思、调整,在实践中来检验。这个过程的艰巨性不亚于理论的创造,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再创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无论是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看,还是从具体的社会发展模式上看,都存在着传统理论与现实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一定领域中的差距。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变化从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上看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某些由于传统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反差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不能及时的、清楚的、科学的给予评析、疏导,就影响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
二、理论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的脱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既具有一定的理想超越性又具有现实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是与其理论的超越性一同进驻老百姓心中的。其超越性是指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理想与终极价值取向的追求,人们是在对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期望和追求过程中认同和接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在改革开放前,这种意识形态又是人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动力和源泉之一。这种超越性是从终极关怀的层面上制导着中国人民精神世界和行为实践的精神机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性”是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体现在对于现实关系的理解和肯定,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评价标准、精神动力和支柱。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又具有现实生活的有用性。但是,这种对现实超越的理想性并非是纯粹的空想,它必须是根植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既是对现实的肯定,也是对现实的辩证的否定;既是对现实困惑存在的探寻,也是对问题进行的反思、批判、发展和创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性与超越性应该是辩证统一的。作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它有着现实的根基和远大的理想,它一旦确立就是相对稳定的,而现实的变化却是经常的和绝对的。所以,这种超越性与现实的价值性就有可能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发生某种脱节。当社会现实发生变化产生新情况、新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能立即给予解释和指导时,当现实的发展与理想的追求发生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在一定程度上或缺少现实的价值性,或缺少理想的牵导性。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发生脱节时,人们往往更关注于现实而忽视了理想,更关注于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更关注于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索取,而忽视了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发展。当然在我国,这样的脱节不是根本性的而是暂时的,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仍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但也不能因此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它值得我们正视和反思。出现这种超越与现实的脱节是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的。其一,主导意识形态确立有着政治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并受法律、政策的保护和宣扬,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先是在头脑中确立了这种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却没有在内心深处理解正确性与先进性的真正理论原因与实践的根基。其二,意识形态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错误批判,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部分人采取过于极端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分良莠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过度贬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做法虽然只是一时的,只是一部分人的做法,但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有着不良的影响,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甚至缺失。其三,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西方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进入,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相继涌入,一部分人源于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崇拜,进而对西方的所有一切都盲目崇拜,失去了意识形态的批判、选择和应有的警惕性。建立在盲目崇拜上的认同、接受,不能科学地对之进行评价、分析,不能真正学到资本主义社会中进步的、优秀的精神和文化,只能学习到表面的皮毛。特别是在大发展、大调整的今天,面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这种反差与脱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