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社会问题,消除制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现实症候

解决社会问题,消除制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现实症候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根据相关研究的实际调研,在当前我国,尽管总体上人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保持一定的认同,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却出现弱化趋势。

一、着力发展经济,夯实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20]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本质上属于思想上层建设,它是对社会生产方式、人类社会规律的反映和揭示。一种科学理论生命力、吸引力的大小或强弱与它所代表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科学的理论能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无形的科学理论又不断通过有形的物质形式而显形,借助强大的物质力量而强化。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物质力量、发达的科技水平、优质的物质生活、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一种科学理论获取认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存在与发展便是空中楼阁,那么,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也就显得十分无力。

在当今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竞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斗争、竞争,是经济的竞争。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处于强势或优势地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处于强势地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够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各种干预,其根本原因是它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西方的“和平演变”在苏东得手的原因之一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加之重视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很长时间里得不到提高。相比之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在二战后纷纷进行改革,加强和改善了对经济乃至全球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从而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保持了长时间的繁荣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5.5%。正是在经济上的失败,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人民心中失去了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弱化,当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旗降落时,苏联人民表现的冷漠就可想而知了。

根据相关研究的实际调研,在当前我国,尽管总体上人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保持一定的认同,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却出现弱化趋势。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目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尽管中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GDP较低。若按联合国规定的每天人均生活费1美元为标准计算,世界银行估计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2亿多。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与西方发达国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使得一些民众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心存疑虑,对共产党执政能力抱有怀疑,进而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表现为不认同,其吸引力出现弱化。因此,要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更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首要任务就是把经济搞上去。邓小平曾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须摆脱贫穷。”因此,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党中央进一步强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根源所在。只有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信任我们党、认同党,才会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拥有无比的吸引力。在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特别通过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对我国进行隐性的“和平演变”。这些思潮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混淆部分群众的视听,给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就是因为在这些思潮的后面隐含着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可以说打动部分群众的不是所谓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而是西方发达的经济和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因此,我们要牢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把国民经济这个蛋糕做大做好,让更多的人共享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人民才会更加信任我们的党和政府,才会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也才会更强。

二、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优化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政治生态环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者、执行者,同时他们也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践行者。他们的品德素养、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对于展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但一段时间以来,党风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腐败现象滋生,这些问题、现象严重削弱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党的十七大指出:“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21]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迄今为止党的文件中最尖锐、最具体地指出党内存在的问题的文件。该决定指出,目前党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从理论建设的角度而言,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腐败现象的滋生不仅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会削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影响民众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只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加强自律,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决消除腐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才能使党的形象与民众的期待、要求相一致,才能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毛泽东曾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22]当前,廉政建设是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决消除腐败成为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增强人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和认同感的迫切要求。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对群众的影响是现实的、直接的,会对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造成巨大的冲击。2012年3月26日,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指出,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腐败现象在行政权力集中的部门和资金资源管理权集中的领域易发多发,社会事业、国有企业等领域腐败案件逐渐增多,发生在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依然突出。温家宝强调,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

因此,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监督管理,坚决消除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环境,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真正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以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感召群众、影响群众,通过言传身教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坚定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三、关注和改善民生,创造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社会条件

理论只有最大限度地反映、表达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征服民众。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需要更多地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着眼,使民众对理论的认同与自身利益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民众切身感受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感受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切实保障民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进而从内心真正接受和拥护它。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是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一)民生问题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

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和生活,主要是指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问题。民生问题广义指包括物质、精神文化和政治生活在内的事关国民生存与发展的相关因素。民生问题具有层次性,既有低层次的民生问题,又有深层次的民生问题,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是不断扩展的,具有发展性。长期以来,民生问题都是经济、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具体表现。

民生问题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否注重民生问题,如何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强弱。马克思指出:“哲学要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23]要坚持用科学的、彻底的理论武装、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而这个理论必须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也就是说,当理论服务于人民群众实践时,它的物质力量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强调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为人民服务的理论,是指那些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浅出地回答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理论,使党的理论成果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离开了实践要求和人民群众呼声的理论,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空乏其力的理论;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理论,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理论,无任何吸引力可言,只能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篓。

(二)关注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关注民生、理解民生、重视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着力解决的是国内封建剥削、国际资本掠夺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等民生问题。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4]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25]江泽民也指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2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但主要还是实践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结构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置换,各种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在实际生活中,衡量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坚定、旗帜鲜明不鲜明的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尺度,就是看看他们是否能够坚持不懈地关注民生、千方百计地保障民生、尽心竭力地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表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27]“五有”新目标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是全面推进民生建设的行动指南与纲领。在推进中国民生建设过程中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五有”目标。只有坚持与群众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才能真正消除人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距离感,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四、维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现实关照

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概念内核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标志。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公平正义不仅是历史地产生的,而且是历史地发展的。只有在历史的进程之中,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人类社会的更高阶段,公平正义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公平正义牵引着人类社会向着更高的阶段演化发展。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消解不公平和非正义现象为根由、以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核为宗旨来建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平正义的基本评判标准是社会制度与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和一致性。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人们的交往关系上,尤其集中体现在生产和交换的交往关系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交易的正义性在于:这种交易是从生产关系中作为自然结果产生出来的。这种经济交易作为当事人的意志行为,作为他们的共同意志的表示,作为可以由国家强加给立约双方的契约,表现在法律形式上,这些法律形式作为单纯的形式,是不能决定这个内容本身的。这些形式只是表示这个内容。这个内容,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28]无论是调整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平正义,还是人们观念中的公平正义,都不是抽象的和凝固的,而是各个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状况的产物,其实现程度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与之关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情况。公平正义的客观性是指以生产方式为客观基准来审视社会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公平正义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29]

在当代中国,作为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公平正义有其独立的价值,能够为社会整合提供强大的道义力量,有助于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近年来,“公平正义”一语频繁出现在中央重要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其重要性被反复强调。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首次把公平正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明确提了出来,他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温家宝同志在2007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要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在2010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同志进一步提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深刻地阐明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维护、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及其指导思想的态度。只有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使党的理论赢得社会各个阶层的认同,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持续拉大,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弱势群体人数增加,基尼系数长期高居不下,社会公正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伴随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党和政府维护、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切实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就不能从根本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优越性,将会削弱人们对执政党指导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针对这些问题,维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切实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再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仅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等问题,而且涉及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司法公证等问题。因此,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赋予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其他生活的平等的权利,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把社会成员之间在社会利益上的差异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机制、环境、条件和发展机会。总之,通过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对社会现实的关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

五、发展先进文化,构筑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文化保障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探讨的文化建设不是为了建设文化为目的的文化建设,而是在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过程中的文化发展维度,它是为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文化一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的总称,即物质成果加精神成果。二是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特指、界定。这是“大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可以说是自然科学加哲学社会科学。三是从一定社会形态结构的构成界定。这是“中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比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形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形态。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分支。四是从一定社会的观念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上去界定。这是“小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文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态。一定意识形态的内容,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反映。一定的理论是一定的意识形态乃至是一定社会文化的核心。因此,“泛文化”“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前提,是要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正确的理论。[30]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以及经济、政治、社会乃至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才有正确的方向和灵魂。所谓先进文化,应该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既是人类认识成果的精华,又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反映和促进社会历史进步。具体地说,凡是反映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凡是反映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凡是反映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反之,则是落后文化。在当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它属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反映和促进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它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反映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反映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注重为经济、社会、政治进步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方法论指导的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是注重为经济、社会、政治进步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必要条件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

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在我国社会深刻转型的背景下,面对文化日益多元的现实,文化在维护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该决定明确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其次,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和引领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对一个民族精神面貌、思维方法、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前途命运等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党反复强调解放思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第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保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意识安全的有效保证,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的战略重点之一,就是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妖魔化”,企图在思想文化上搞乱我们党、国家和社会。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无疑是粉碎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大计。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在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中的重要作用。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从宏观上讲可分为“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两个维度。所谓“内部建设”,主要是对文化的内容进行建设。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在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系统中,按地位和性质作用来分可以划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种类型,其中主文化是思想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主文化从层次特征普及程度和主体而言又主要包括官方主导文化和学界精英文化。官方主导文化是具有政治性的文化价值体系,学界精英文化虽然不能完全摆脱政治性但更注重理论性和逻辑性以及科学性。官方主导文化是方向,学界精英文化是理论基础和源泉。当代中国的官方主导文化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学界精英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亚文化是副文化,它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可以与主文化在有些方面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在性质上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但不构成对主文化的威胁,是中性文化,从层次上讲接近于大众文化。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防旱抗涝”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需要主文化的控制、引导。反文化是与主文化性质相对立的文化形态,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否定主文化。

在文化的“内部建设”中,学界精英文化是建设的重点。因为它既是官方主导文化形成、推广的理论基石,又是引导和控制主文化、民间大众文化的理论依据,同时又是批判和反对反文化的重要理论阵地。学界精英文化的建设要注重:第一,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建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主体地位,又要保护、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成分。第二,文化创新是精英文化发展的目的和生命线,没有创新就无所谓“精英”。创新是时代的需要,只有创新才能保障文化中的主体性和民族性。创新还包括创造性地内化和外化。第三,在主文化中强化对“现实的人”的关照力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过去在主文化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主文化的政治性色彩,忽视主文化建设中人的作用以及人的现实需要,进而造成部分受众对主文化的冷漠与质疑。

文化的“外部建设”是文化推广的建设过程,主要有3个渠道的建设。第一,媒体建设,就是通过对文化观念成果的制作和展现,如影视作品的制作及播出、文艺著作等的出版发行,宣传和推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舆论建设,就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形成主旋律控制下的社会舆论氛围。舆论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媒体,另一方面需健全文化评价机制,通过舆论影响使人们形成自觉的价值判断过程,进而认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积极的舆论营造出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氛围,造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动力。第三,活动建设。活动是指文化行为样式、交往样式和文化活动的认同过程,主要通过主体的积极活动和亲身体验来完成。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文化建设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关键在于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使文化建设在科学轨道上高效有序运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产业属性、经济属性以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创新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要坚持改革新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筑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文化保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要而言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本本上的理论变成为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理论,才能真正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力量;只有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才能消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而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赢得社会各个阶层的认同,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7-33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5][德]阿迈纳.方法论导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6.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

[7]宋伟.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宁波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11):37.

[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9]杨海英.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49.

[10]http://cpc.people.com.cn/GB/219457/221341/221357/14632493.html.

[11]陈先达.论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4):2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4]王作玲.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0.

[15]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16]王习胜.意识形态及其话语权审思[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45-46.

[17][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

[18]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D].北京:中央党校,2004:151.

[19]http://www.scio.gov.cn/cbw/qk/4/2010/09/201010/t779530.htm.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

[2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2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2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22.

[2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9.

[29]龚秀勇.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128.

[30]李慎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N].光明日报,2011-1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