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 并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源于这两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这两个矛盾衍生于人类物质生产的各种社会政治、 经济、 精神关系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统一体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从使用手工工具逐步过渡到机器生产, 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 并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源于这两个基本矛盾的运动。 这两个矛盾衍生于人类物质生产的各种社会政治、 经济、 精神关系中。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任何社会生产中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两者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统一体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一)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1.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 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的。 离开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新的生产关系都难以建立。 石器对应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 青铜器对应奴隶制生产关系, 铁器对应封建制的生产关系, 大机器生产对应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任何一种生产方式, 都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内容, 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必须适应于内容。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 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 生产力作为主要方面, 既是决定的因素, 又是最活跃、 最革命的因素, 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历史上不同生产关系的交替, 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马克思指出: “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 即社会生产关系, 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 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1]” 在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的情况下, 个人无力单独同自然界相抗衡, 只能共同劳动, 所以才产生了集体的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 以金属工具为主的较为进步的生产力, 导致了有限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剥削他人的劳动成为可能, 决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产生。 由于金属工具的改进, 特别是冶铁技术的进步, 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就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农民比在棍棒监督下进行集体劳动的奴隶, 能提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从使用手工工具逐步过渡到机器生产, 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往往表现出某种阶段性和层次性。 如在封建社会末期, 出现了小规模的、 个别行业的手工工场、商品交换、 少量雇佣劳动等, 部分地改变了生产关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成长, 然后才是机器大生产的出现, 要求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全面的根本变革, 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而确立起来。

新生产关系一经形成, 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 因为生产关系一旦建立, 它能容纳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增长, 基本上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这时不需要经常变化生产关系。 历史上的一切生产关系都有一定范围的调适能力, 当它能容纳生产力发展时,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只需要对自身进行部分调整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始终存在矛盾。 当生产力由于其内在动力而向前发展到更高水平时,与相对稳定的原有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 这时, 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便要求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 用一种适合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取而代之。 旧生产关系的灭亡和新生产关系的产生, 都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里, 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 是通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实现的。 保守的或反动的势力即使在一定时期采取各种手段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 这种情况也只能是暂时的, 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必然的, 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具有复杂性

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离开这一观点, 就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 但是, 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不能作机械的理解, 要注意到其中的复杂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不能认为一种状况的生产力只能产生与之对应的一种生产关系。 在同一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上, 可以是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与之对应。 其原因在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区间性。 每一种生产关系所容纳的生产力发展的范围也有上限和下限。 从互相衔接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发展来看, 它们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上限和下限并不是发生在同一个点上, 而是互相交错的, 存在一个交叉区, 在交叉区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产生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原理, 这个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和动力。

(二)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 被动的。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 它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因为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提供一个使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的社会形式,能把当时各种潜在的、 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使劳动者的积极性、 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作用都得到较佳发挥, 这无疑是对生产力的一次解放。 在历史上,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往往都是在某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之后取得的。

2.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 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因为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已不能把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 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得不到合理利用, 由此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时, 人们虽然可通过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和方面的调节和改良而使矛盾有所缓和, 甚至在某阶段还可以使生产力取得较快发展, 但却不能消除矛盾。 只有当旧的生产关系获得根本性变革,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 才能使矛盾得以解决。

3.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具有复杂性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但也并不排除因个别环节有缺陷而在一定时间、 一定范围内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一种旧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但也并不排除由于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的调整而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 同时, 不但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而且当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过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也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只有生产关系不但在性质上而且在形式上, 不但在总体上而且在局部环节上都适合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时, 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促进作用, 主要体现在它能提高实际经济效益, 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从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而这也就是衡量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基本标志。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始终起决定作用。 即使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 生产力也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 没有生产力的推动, 生产关系不会发生变化: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决定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理。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集中体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 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 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产关系由基本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到基本不适合, 再到新的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 就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 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 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 何时变革、 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如何等, 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 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 所谓生产力的状况, 包括生产力的性质、 水平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 人为地去维护过时的旧的生产关系, 或者企图超越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去建立“先进” 的生产关系, 都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最终必然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2. 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它不仅适合于各种社会形态的更替, 而且适合于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不同阶段、 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 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和基本趋势, 揭示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始终是物质生产的历史, 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 从而带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类必将迎来美好的共产主义。

(3) 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应该从具体国情出发, 按照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准确地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制定自己的方针、 路线和政策,并付诸实施。因此,这一规律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一规律也是检验一个政党的政策和实践是否正确的标尺。

(4) 这一规律还是我们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钥匙。 人类社会的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 都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归根结底, 都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我们只有依据这一规律, 来分析这些重大事件, 才能认识其本来面目, 揭示其本质。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最终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运动, 但要全面地把握社会的性质、 面貌和发展的规律, 仅仅揭示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研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因为, 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革, 才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 引起新制度的诞生和旧制度的灭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是根源, 上层建筑是派生物, 上层建筑是根植于经济基础之中的, 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 无论政治的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 它们都产生于或根源于经济基础。 恩格斯说: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 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 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 任何上层建筑现象最终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源, 得到说明。 尽管上层建筑本身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但上层建筑之中的一切成分, 无论是被抛弃的还是被保留的, 归根到底都是曾经适应于或仍然适应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

2.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谁在生产关系领域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和资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以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生产力的发展, 对社会形态的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 但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而不是生产力。 当然, 这里的 “性质”, 是就根本性质而言的。 具体地说, 在不同的国家、 民族、地区中, 基本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会有所不同, 并非只有一种模式, 但无论怎样, 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3. 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它的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改变。 马克思指出: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当一种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取代之后, 反映并依赖旧经济基础的旧上层建筑, 也必然或迟或早地要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中, 当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的变化时, 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也会相应改变。

当然, 我们说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就会立即发生变化。 事实上, 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因而, 它们的变化总是有快有慢, 有早有迟。 一般来说,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是以它的核心部分, 即国家政权、 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等的变革为标志的。 而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 则往往早在制度变革之前就开始变化,但其变化的完成却远远落后于制度变革, 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比如, 在我国, 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早在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前就已经趋于破产, 但直到今天, 诸如封建迷信、 家长作风、 特权思想、 个人崇拜等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 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 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 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 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二)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但是, 上层建筑也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 它一旦产生,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从方向上讲, 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 它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 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 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 巩固和发展; 另一方面, 它又采取一切办法与那些有害于己的经济基础的社会势力和思想展开斗争, 扫除旧的上层建筑的残余, 改造旧的经济基础, 从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 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 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服务, 就是在 “保护自己” 和 “排除异己” 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2. 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 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 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 没有这种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控制, 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状态。 上层建筑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有多种具体形式, 如发挥国家机器的职能作用, 运用法律武器, 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 信息网络乃至于教育、 宗教, 等等。 通过这些具体的形式,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组织社会经济生活, 对社会各群体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 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3. 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促进作用, 另一种是阻碍作用。 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而经济基础又是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 就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反之, 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经济基础的要求, 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 在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刚刚产生的一段时期内, 总的来说它是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它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适合。 更为重要的是, 在生产力的推动下, 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而上层建筑则是相对稳定的, 往往不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就必然发生不相适应的情形。 因此, 两者之间就必然产生矛盾。 不过, 在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阶段,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基本的, 不适合是局部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也日益发展起来, 而上层建筑却继续维护旧的经济基础。 这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 要满足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 解放生产力, 就必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 于是, 社会形态的质变阶段就到来了。 新的上层建筑取代旧的上层建筑之后, 便会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 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把这种必然联系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 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 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 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 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 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关于这一规律的原理, 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 方针、 政策的基本依据。 历史经验表明, 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地认识、 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推动社会发展。 在当代中国, 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 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 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性。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1)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与人类社会共存。 社会主义以前的各种社会是这样, 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 其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 这两对矛盾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规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特征。

(3) 这两种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 决定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这个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 又从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 矛盾不断解决, 从而使社会发展进程从量变到质变, 又从质变到量变, 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川流不息,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促使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 在这些矛盾中, 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 并受其制约, 因而后者比前者更为根本; 另一方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 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主导方面

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中, 我们必须看到,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主导方面,它作为客观的因素, 决定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为它而服务, 当不适合它的发展要求时, 就需要进行变革。 正如列宁所说: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 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

3. 社会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就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而言, 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人类为了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 总是力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的各种基本要素中,生产力则是最活跃的因素, 它始终处在变动状态。 当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状态的变化, 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而生产关系的变革, 又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态的变化, 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 追根溯源,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 “发动机”, 是社会的动力之源。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四、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一)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曾指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 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私有制内部自发产生, 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 对个体经济进行革命的改造, 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在我国,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立即没收了官僚资本, 变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为国家所有制经济, 国家虽然开始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 但当时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接着经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 的胜利, 我国统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基本上建立起来, 其中包括两种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互相适应, 这是基本的方面, 不相适应是次要的方面。

1.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这是主导的方面、 基本的方向

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规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 经济上, 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 按劳分配,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2) 政治上, 无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

(3) 思想文化上,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 生产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 并且必然要造成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在基本适合中又有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为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1) 无论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是上层建筑, 都需要有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作为初建的、 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缺乏现成的模式和成熟的经验, 要在实践中前进, 它们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可能十分完善。 所以, 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某些矛盾。

(2) 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 剥削阶级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政治影响和旧的意识形态等非社会主义的东西, 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不可能彻底清除, 它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3)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 力量发展不平衡会造成矛盾。 无论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还是经济基础, 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来说,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来说, 也要随之不断发展和完善。 但是, 这里有早晚、 快慢的差别, 因而也会产生矛盾。

总之, 由于种种原因,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在基本相互适合中又存在着矛盾。

但是, 这种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又和旧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二) 社会主义的特点

(1) 从矛盾的性质来看,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的来说表现为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这是因为, 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意味着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已经消灭, 广大工农劳动群众既是首要的生产力, 又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所以, 就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来说, 完全是劳动者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就它们和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之间的关系来说, 虽然其中包含着对抗性的即属于阶级斗争性质的矛盾, 但大量还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所以, 从总体来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2) 从矛盾的解决方法来看,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内部自觉的、 有计划的调整和改革得到解决的, 制度本身的力量以及它强大的自我调节、 自我更新的能力, 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地加强和完善, 这也是同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相区别的一个根本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在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斗争中, 把自己推向前进的。 我国当前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正是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某些方面和环节的不相适应的状况而提出来的。 这种改革也就是革命, 但却和剥削制度被推翻以前的革命不同, 不是要打破现在的经济、 政治制度, 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

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矛盾的这些特点,同时也是它的优点,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的一种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并不在于它没有矛盾, 而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具有不同于旧社会的性质, 并且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自觉地、 有计划地加以解决。

以上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 状况和性质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具体地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 也就是从本质上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案例点击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

15世纪末, 新航路开辟以后, 对海外的贸易和掠夺, 加速了资本的积累, 使资本主义生产有了发展;广泛持久的圈地运动, 给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6—17世纪后,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更为迅速。工场手工业已有了相当发展, 呢绒、 造船、 酿酒、 玻璃、 制造、 冶铁、 制铜等业都兴办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取消封建的束缚, 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广大劳动人民也强烈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压迫。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专制王权却竭力维护封建制度。 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革命的爆发。 自1603年起, 统治英国的是斯图亚特王朝。 国王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先后实行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 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痛恨。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封建制度面临严重危机。 1639年2月, 苏格兰人民爆发起义。 查理一世为了镇压起义, 企图在1640年4月召开国会, 准备征收新税。 但是,基本上以新贵族组成的国会, 不但拒绝纳税, 而且猛烈抨击国王宠臣斯特拉福, 抨击国王的宗教迫害、 滥征税收等暴政。 于是, 查理一世立即解散国会, 而国会的解散, 进一步激起了人民的斗争, 伦敦数以万计的学徒、 手工业者、 工人群众手执刀棍, 包围了王宫。 国王被迫同意处死斯特拉福。 革命的火焰很快蔓延到许多乡村。 农民集会控诉地主, 拒绝交纳地租。 有些地方的农民还拿起武器, 捣毁地主的房屋, 掠夺了封建贵族的森林、 游园。 到了1642年8月, 国王进行反扑, 向国会宣战, 革命进入了国内战争阶段, 国内战争阶段经历了两次战争: 第一次战争从1642到1646年, 进行了4年。 在战争中, 站在反革命阵营的是封建贵族、 国教上层教士、 宫廷官吏和一部分与国王有财政联系的资产阶级。 反对国王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他们得到了大多数农民、 工人和手工业者的支持。 最初, 国王的军队占优势, 后来, 新贵族奥利弗·克伦威尔组织了以自耕农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斯比村打败国王军队的主力, 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查理一世逃往苏格兰, 不久被押回, 囚于赫姆比城堡。 第二次战争发生在1648年。当时, 王党发动大规模暴乱, 再次挑起内战。 不久, 暴乱就被平定, 革命军队取得了胜利。 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判处死刑: 接着, 英国宣布废除专制君主制, 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 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并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 他们变本加厉地进行了一系列复辟活动。 侨居荷兰的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 很快与苏格兰保守派结合起来, 企图恢复王位。1650年, 查理·斯图亚特组织军队向英格兰推进, 但被克伦威尔指挥的军队打败。1653年, 克伦威尔解散国会, 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 克伦威尔死后,1660年, 查理·斯图亚特在国会保守派的支持下, 被宣布成为英国国王, 称查理二世, 恢复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查理二世在其统治期间, 残暴镇压劳动人民, 并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1688年, 资产阶级政党以政变的方式, 请荷兰统治者威廉带兵前来,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威廉成了英国的国王, 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次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使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封建制度, 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思考与讨论】

试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及其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