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认为,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切阶级斗争的实质都是政治斗争, 而革命是最高的政治行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没有革命, 就没有社会形态的更替和进步,就没有旧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 改革则是在渐进的量变中实现部分质变, 把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过程, 是完善、 巩固和发展现有制度的根本方法, 也是解决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 对无产阶级来说, 改革的地位和作用, 在夺取政权前后是不同的。 在夺取政权前, 无产阶级只能诉之于革命暴力, 实行政治革命, 以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在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前, 任何的改革或改良都无益于改善无产阶级的状况。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 改革将不再是无产阶级加以反对的手段, 相反, 它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途径和重要动力。 1921年, 列宁在提出新经济政策时, 曾深刻地指出: “改革已由革命时期阶级斗争的 ‘副产品’ 上升为进行经济建设的最根本手段, 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 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23]
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发展的直接动力, 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个永恒的运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 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绝对的一致、 完全的适合, 不可能没有任何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这种永恒性, 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够不断前进发展的最深刻原因和最强大动力。 所以, 改革绝不是一种仅仅为了解决眼前问题的权宜之计, 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一项带根本性的长久的任务。邓小平坚持唯物史观关于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的科学原理, 在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时, 把关注点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方面, 从生产力的现实水平上来分析评价现有的上层建筑, 从而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最真实的 “事实”, 即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代中国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力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充分显示出来。 而中国生产力水平落后, 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 也有现存体制的原因。 体制问题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症结, 解决体制问题, 不能通过急风暴雨式的革命, 只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渐进的调整、 改革来进行, 即列宁所说的 “和平改良”。 邓小平做出一个重要判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 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4]这样就明确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正确途径, 从而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说明了改革的必然性。[25]
邓小平不仅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上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 而且通过对我国原来体制弊端的具体分析, 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从我国原有体制来看, 邓小平认为无论是经济体制, 还是政治体制, 都存在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不符合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在经济体制方面表现为政企职责不分, 条块分割,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管理水平低下, 忽视商品生产、 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对外相对封闭。 这导致了经济发展粗放, 资源消耗严重, 企业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下降, 生产效率低下, 人民物质生活改善缓慢等, 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在政治体制方面, 存在着 “官僚主义现象,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家长制现象,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26]“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 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 作风有关, 但是组织制度、 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 若这些方面的制度好, 则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 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 而是说领导制度、 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和长期性。 这种制度问题, 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27]而要克服这些弊端, 就 “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 并在制度上做出一系列切实的改革。”[28]“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9]
社会主义改革论的提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理论贡献,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推进找到了动力。
我国是不发达、 不成熟、 不完善的社会主义,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善于向世界上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国家学习, 进入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 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 然而长期以来, 在革命和战争作为主题的时代中,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高度紧张, 社会主义在短期内消灭资本主义的 “取代式” 思维成为马克思主义占主流的思维方式。 在这种教条式、 崇尚斗争的思维方式中, 基于意识形态、 生产方式、 政治制度的根本对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寻求出路。 新中国建立后的近28年间, 尽管毛泽东保留了中国香港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 “窗口”, 但总体上来说,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大门基本是封闭的。 从20世纪60年代起, 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强调 “以阶级斗争为纲”, 在外交上既 “反帝又反修”, 还要 “打倒各国反动派”。 尤其是在 “文化大革命” 的严重内乱时期, “四人帮” 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完全对立起来, “搞得什么都是 ‘崇洋媚外’、 ‘卖国主义’, 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30]
在这样的形势下, 邓小平开始纠正社会主义封闭式发展的倾向, 指出: “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封闭性的国家,”[31]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思想。 他指出: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是发展不起来的。 关起门有两种: 一种是对国外; 还有一种是对国内, 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 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 两种关门都不行。 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 太快不切合实际, 要尽可能快一点, 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 对外实行开放政策。”[32]“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 管理方法。”[33]
在上述开放思想的指导下, 根据国内外条件, 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 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选择突破口、 从试点着手, 及时积累经验、 纠正偏差、逐步推广的办法, 由点到面、 由浅入深, 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渐进式开放之路。 从区域开放次序安排上看, 率先加快沿海对外开放, 创办经济特区, 初步形成沿海开放格局, 然后向内地梯度推进, 由南到北, 由沿海向内地, 滚动式地逐步发展, 形成了沿海、 沿边、 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相结合的多层次、 多渠道、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从产业开放次序上看, 由少数第三产业拓展到基础工业、 基础设施、 商业和金融、 保险等服务领域开展试点投资, 逐渐形成了包括金融等服务业在内的各产业全面对外开放态势。
[1]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37页。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244页。
[3]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13页。
[4]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111页。
[5]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3页。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246页。
[7]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149页。
[8]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142页。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247页。
[10]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20、 255、 364页。
[11] 《邓小平年谱》 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6-1357页。
[12] 《邓小平年谱》 第3卷,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第1364页。
[13]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111页。
[14]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52页。
[15]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23页。
[16] 《毛泽东文集》 第8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116页。
[17]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52页。
[18] 《邓小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80-581页。
[19]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83页。
[20]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64页。
[21]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3页。
[22]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2页。
[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253页。
[24]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0页。
[25] 参见杨军博士论文: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
[26]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327页。
[27]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333页。
[28]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335页。
[29]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50页。
[30]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327页。
[31]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06页。
[32] 《邓小平文选》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65页。
[33]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