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国土空间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张,近三分之一的国土属于难以开发利用、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空间。同时,我国国土空间复杂多样,地区差异较大。从资源分布看,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水土资源、能源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在区域间的分布很不均衡;从经济分布看,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广大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小;从人口分布看,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宝贵的国土空间。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第一,坚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的强大作用。按照这一规划的分类、分区域的管理要求,对人口密集、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实施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实施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依法禁止开发。
第二,坚持“三大战略格局”。一是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二是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即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三是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即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第三,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一方面,中央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另一方面,国家应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
第四,根据国土空间的不同特点,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进行有度有序地开发,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各个地区在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做出科学的综合评价,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坚决避免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生态脆弱、环境容量小、自然灾害危险性大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开发活动。
第五,走空间集约发展道路,把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城市发展不能过度和无序开发,要充分利用现有建成区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农村建设应当集约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建设要尽可能利用既有条件集约进行。
第六,坚持协调开发,遵循人口与经济相协调的原则,集聚经济的区域要同时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缩小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遵循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规模不能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避免过度开发。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城市建设必须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预留生活空间,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
第七,坚持陆海统筹,强化海洋意识,处理好陆地开发与海洋开发的统一协调的关系,沿海地区的开发规模要与海洋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重视和采取措施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
总之,国土是生态之本,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党中央提出建设绿色中国的战略部署和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科学布局,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