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正廉洁的灵魂在于理想信念,根基在于党性修养

清正廉洁的灵魂在于理想信念,根基在于党性修养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在所有腐败案件中,当事人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首位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关键在于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反之,理想信念发生偏差或动摇,则是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根源和先兆。

对于一个政党、一个政府而言,廉则信,信则立。只有廉洁了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威立信。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执政与权力的考验中,经不起诱惑,其行为背离了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走向了贪污腐败的道路。透视这些腐败,说到底还是因为其自身的内因。也就是说在所有腐败案件中,当事人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首位的。归结到一点,就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缺失、党性修养不够、自律意识欠缺、心理防线不牢固、人生底线未能坚守,导致在糖衣炮弹面前、在物质利益面前、在权钱色面前败下阵来,成为俘虏,最终沦为阶下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人民信任,关键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求私利的宗旨与一贯的价值取向。因此,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关键在于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和不竭的精神动力。反之,理想信念发生偏差或动摇,则是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根源和先兆。

“志正则众邪不生”,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修炼“防腐”之身,践行党的宗旨,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1)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党员干部只有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才能正确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加强政治修养,保持政治清醒

高度自觉的政治修养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决定每位党员干部理想和信念的基石,以及所能够达到的人生境界的标尺。一方面,党员干部加强政治修养,需要切实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讲政治是讲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尤其是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加强政治修养,也需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邓小平提倡要顾全大局,指出:“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增强大局意识,就要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放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大局中去把握、去思考、去衡量,始终做到工作目标围绕大局来确定、工作思路围绕大局来谋划、工作措施围绕大局来落实、工作成效围绕大局来考核。

(3)加强作风建设,践行宗旨意识

作风是指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工作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一个政党的作风即党风,是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学习、思想和工作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党员干部个人的作风和形象是同党的作风、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加强作风修养,维护党的形象,是每个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一个党员干部对党的作风问题、形象问题漠然视之,是政治上的麻木;怨天尤人、丧失信心,是政治上的动摇;肆意败坏党的作风、形象,是政治上的背叛。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出发,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用切切实实的模范行动为维护党的形象做出不懈的努力。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增强责任意识,埋头苦干实干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在发生深刻变化,改革与发展都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作为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以“三严三实”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责任意识,以埋头苦干实干的作为,赢得人民满意。党员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处处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只有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危害最大的问题是深入行政文化的腐败难以根除。腐败不仅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更危险的是它已成为政治的火药桶,对腐败的不满会很容易集聚起反政府的情绪。”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人民大众最痛恨官员腐败,这个问题如果不下决心予以惩治纠正而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使某些领导干部失去官位权力,还极有可能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因此,对于关乎人心向背的党性修养问题,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这是预防与整治不良作风的重要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