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轻小恶小善
佛教《法句经》中有云:“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三国时的刘备在临终时曾给阿斗留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善念如同小小的火苗,若不精心护佑,则很快会旋生旋灭,行善如同垒土,积少才能成多,而为恶则如山崩,自我放纵,将会一发不可收拾。许多人眼光很高,却忽略日常行事小节,这是错误的。古人云:“不辞土壤泰华所以成其高;不辞细流江海所以成其深;不怠微行圣人所以成其德。满招损,谦受益。”因此,若想让德有所进,道有所增,就不能不着眼在日常行为的小事之中,任何的小恶小善都不能被忽略。
善恶是佛教伦理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印度佛教中,善恶也被称为白法、黑法。白法就是清净无污,黑法即是污浊有染。这样,佛门善恶观就形成了是否契合佛理的总体标准。具体来说,顺应佛法、佛理的是善,清净无染、去除烦恼无明的是善,违理逆法、污染烦恼痴迷的是恶。慧远在中国第一部佛教百科全书———《大乘义章》中将善恶分为三大类型:
1.顺益为善,违损为恶。顺,指顺从佛陀的教法;益,指有益于世道人心。违,指违背;损,指损害。这样的划分实际上包含了世间之善、佛教修行实践之善两层意思。也就是说,按照“顺益为善”的做法,可以得到人天以上,直至菩萨、佛的所有行果;而若有“违损”之过,则会相应地得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果报。这种要求体现了佛教善恶观念中的最基本或初级的层次。对世间之善的倡导,旨在强调积善成佛的重要性,特别是行“一善”或“小善”,对于最终成佛的重要意义。
2.顺理为善,违理为恶。这里的“理”,是指大乘佛教中的“无相”、“性空”之真理。将顺、违此理的行为作为判断善恶的标准,是以是否获得佛教真理性认识为标准的,因而体现了佛教善恶观念中比较高的层次。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由一定的条件组合才形成的。一旦离开这些特定的条件,一切事物都不能成立。因此可以说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不实在的、有条件的、不彻底的,即“无相”或“空”。但是,由于事物表面色彩缤纷的现象,往往令众生被其迷惑,误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都是“实有”的,因而违背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从而为物欲所累,造业受报,沉沦于六道轮回的苦海之中。有的人虽然意识到贪、嗔、痴的危害,而转向积德行善,却又不懂得“无相”、“性空”的道理,所以无论是日常行事抑或是修行实践,都免不了著相而行。这是不符合佛教宗旨的。而只有不著相而行善,才可以称得上是“顺理”。
3.体顺为善,体违为恶。体,是指佛教中所说的“真体”、“真性”等终极概念,也即是佛教的最高真谛。这是佛教对修行实践者提出的最高要求。它要求修行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善与恶,而不执着于一般的所谓善与不善的标准。达到这一要求的修行者其内心已完全体认法界真性的高度,也可以说是到达了成佛的境界。
佛教的善恶观是十分重视“小善”“小恶”的,因为它们对于最终成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大悲经》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有众生在佛前发菩萨心,种下很少的善根,是不会消失的。哪怕是在极为久远以前所种的善根,最终也必定会得涅槃。这就如同一滴水投入大海之中,即使历经久远,也不会亏损。
关于积善成佛,佛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西藏有一位名为潘公杰的高僧,每天坐禅时,都在面前分别放上黑、白两堆小石子,用来分辨善、恶之念。当他头脑里出现善念时,就拿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一旦恶念冒出来,就取一颗黑石子。然后,到晚上加以检视。开始时,黑石子要多。他于是打自己的耳光,甚至痛哭流涕,因为觉得自己轮回苦海,居然还不知道悔过,于是自责不已。过了三十多年之后,当他面前的石子全部成为白石子的时候,潘公杰得道了。
佛家认为,成道是不会遗漏掉那些小小的善行的。一句善语,便能历劫不朽,一善入心,则会万世不失。聚沙成塔,渐积功德,都可以成就佛道。佛并不是生来就能成佛的,在过去久远之世,佛也曾有过恶念和恶行,只是由于后来积累的善业越来越多,才最终成佛的。许多人只看到佛在此世成道,却不知他过去曾经在一世乃至无数世前广种善根。因此,人们在前世所种下的善因或恶因,会逐渐累积,进而影响到他们在现世或来世的善恶果报。一丝一毫的善业和恶业,都会产生相应的果报。
(刘林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