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运”譬喻一双手

“双运”譬喻一双手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通过譬喻来说,我们可以说,譬如一只手,那就是手背与手掌的双运。这六种生命形态的世界彼此互异,对他们都能了知,那就是由“智识双运”将他们统一起来,同时加以辨别。那就要真实现证“智识双运”的境界,也可以说,是现证“如来藏”的境界。然而却须了知,现证智识双运界并不等于住于智识双运界,因为心识凡有所住,都必然受到束缚,连“如来藏”、“智识双运界”都可以缚住人的心识,令其不能解脱。

前面说到智识双运,如来法身与如来法身功德双运,那么,到底怎样的一种境界称为“双运”呢?

如果通过譬喻来说,我们可以说,譬如一只手,那就是手背与手掌的双运。当我们的心识认识“手”时,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由手背与手掌二者构成一只手,所以手背不同手掌、手掌不同手背。可是,手背与手掌又不能说它各自独立,因为二者实在不能分离,我们不能削去手背只留下手掌,亦不能削去手掌只留下手背。

这种彼此不相同,又彼此不能异离的状态,就是“双运”的境界。

现在我们先用这个概念来理解“如来法身与法身功德双运”。

如来法身即佛的内自证智境界,譬如电视荧光屏;如来法身功德即佛内自证智境的功能,譬如荧光屏的功能。我们不能说佛内自证境即它的功能,也不能说智境的功能即佛内自证智,是故二者不同。然而二者又不能相离,譬如我们不能说:荧光屏可以离开功能而存在,亦不能说荧光屏的功能可以离开荧光屏。二者既不相同,亦不能异离,那就是双运了。能认识这个双运,才能认识到真实,否则,无论如何说“空”、说“有”;如何说“存在”、说“认识”,都只是由概念来建立一套完全属于心识范畴的理论,佛家即称之为“不究竟”。那等如研究电视荧光屏的人,只住在荧光屏里边来研究,无论如何,他都不能研究出真相。

我们若只自困于识境之中来认识识境,情形也是一样,无论如何都见不到识境的真实。佛陀称为觉者,那是因为他已经脱离识境的束缚,超越识境来看识境,由是称为“解脱”、称为“出离”,是即称为“觉者”。这对识境的超越,即对智识双运界的觉受。那就是释迦牟尼的心识活动状态。

释迦牟尼的心识活动,在佛典中不称之为“心识活动”,《入楞伽经》给了它一个专称,称为“佛内自证趣境”,此中的“趣”是指“六趣”(即六道),所以“佛内自证趣境”便即释迦内自证的六道境界,亦即他对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种生命形态世界的认知与觉受。这六种生命形态的世界彼此互异,对他们都能了知,那就是由“智识双运”将他们统一起来,同时加以辨别。关于这一点,宁玛派的如来藏学说有两个专有名词来表达,称为“现分”与“明分”,这将在下面再作诠说。


传说六祖慧能入道,是由于在客舍中听人诵《金刚经》,诵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他心地豁然开朗,因此立刻赴黄梅向五祖求法。然则,什么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

我们到处生心,亦到处住心。“生心”是理所当然的,若心不生,那便如枯木竹石,即使坐禅,也坐的是“枯禅”,了无生机,有如死尸。但“住心”则不然,凡心之所住必为识境,无论心住于任何识境,都只能通达这识境,但却同时受困于这识境。是如学问家,可以精通一门学问,但却亦同时受这门学问所困。这时候,心亦如槁木朽石,受困于一种心识境界。那是“有所住而生其心”。

学佛也一样,若落在识境中来学佛,一旦到心识受困于“佛”的概念时,毛病就出来了,很容易将佛当成偶像,加以崇拜,成为能祸福人间的神;又或者困于佛学上的一两个概念,例如“空性”、例如“一切由心造”,于是人就可能变成不负责任,对家庭、对社会了不关心,对人情淡漠,对天地岁时毫不尊重。这些都是“有所住而生其心”。

若能认知,我们是住在一个识境里,这识境以如来法身为基,亦即以佛内自证智境为基;凭借着如来法身功德,亦即凭借着周遍法界的生机,识境得以随缘显现,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这个识境,负起自己生活在识境中所应尽的责任,但却同时心识不受识境所困,即使通达一门专业知识,亦不受这专业束缚,当然更不受名韁利锁,那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但如何才能“无所住”、才能生活在识境中而不受困呢?那就要真实现证“智识双运”的境界,也可以说,是现证“如来藏”的境界。然而却须了知,现证智识双运界并不等于住于智识双运界,因为心识凡有所住,都必然受到束缚,连“如来藏”、“智识双运界”都可以缚住人的心识,令其不能解脱。所谓“现证”,有如吃糖,真实尝到糖味,但心识却不应受糖味所困,否则便会成为“糖味”的奴隶。这大概即禅宗所说的“牢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