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1〕解义趣,涕泪悲〔2〕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3〕,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4〕,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5〕。世尊!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6〕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 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7〕。”
佛告须菩提:“如是! 如是!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 须菩提! 如来说第一〔8〕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 忍辱波罗蜜〔9〕,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 须菩提!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10〕,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11〕恨〔12〕。须菩提! 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13〕一切众生〔14〕,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15〕者、实语〔16〕者、如语〔17〕者、不诳语〔18〕者、不异语〔19〕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20〕无虚〔21〕。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22〕;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2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释】
〔1〕深:甚深微妙。 〔2〕悲:无有分别,同体大悲。 〔3〕慧眼:指智慧之眼,有识别、洞察事物的功用。 〔4〕实相: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也称无相、空相。 〔5〕功德:指行善所获果报。第一希有功德,即成佛。 〔6〕信解:起信生解之意,又作胜解。 〔7〕诸佛:十方三世一切佛。 〔8〕第一:数之次第、最居其首,故名第一。 〔9〕忍辱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令心安稳,堪忍外在加诸身心之苦恼、苦痛。佛教特重忍辱,是菩萨所必须修行之德目。 〔10〕歌利王割截身体:佛陀于过去世为忍辱仙人时,歌利王恶逆无道,一日,率宫人出游,遇忍辱仙人于树下坐禅,随侍女见之,舍歌利王而至忍辱仙人处听法,王见之生恶心,遂割截仙人之肢体。此系菩萨忍辱行满之著名例子。 〔11〕嗔:心所(心的作用)之名,为三毒之一。指对有情(生存之物)怨恨之精神作用。 〔12〕恨:心所(心的作用)之名。指对忿怒之事永远不忘,乃结怨之精神作用。 〔13〕利益:又作饶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 〔14〕众生:一般而言,指具无明烦恼,流转生死的迷界凡夫;就广义而言,则亦含摄悟界的佛、菩萨等。〔15〕真语:真实的言语,符合真理的言语。 〔16〕实语:真实、不妄不异之语。 〔17〕如语:真实不虚之言说。指如实之语、如法之语等。 〔18〕不诳语:不自欺欺人的言语。 〔19〕不异语:不变异反复的言语。 〔20〕实:真实之存有。 〔21〕虚:虚假、非真实之意。 〔22〕见:指眼睛能看见。也有读现(xiàn),显现、显露之意。 〔23〕当来之世:来世。
【译文】
这时,须菩提听到这些经文,深刻理解了全部义理,欢喜地流下热泪,他对佛说:“希有世尊!佛说如此深妙经典,我过去得到了慧眼,也没能听闻到如此经文。世尊!如再有人听闻这部经,信心清净,则能真实了解一切,应当相信他能具足了一切,却不执著一切。世尊!这种真实了解一切,就是不执著的真实了解一切,因此如来称为真实了解一切。世尊!我现在听闻到如此经典,深信接受并运用实践,不足为难,如果以后,后五百岁,有人听闻这样的经典,能够深信接受并运用实践,这种人非常难得。为什么呢?这种人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为什么呢?我相是不可执著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不可执著的。为什么呢?不执著一切,可以名为诸佛。”
佛对须菩提说:“是这样啊!是这样!如果有人,听闻此经,不慌乱、不恐惧、不逃避,这样的人很难得。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的第一波罗蜜,不是执著的第一波罗蜜,而是名为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不是执著的忍辱波罗蜜。为什么?须菩提!就像我过去曾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那个时候,我不执著我相、不执著人相、不执著众生相、不执著寿者相等。为什么呢?我在过去被节节支解时,如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应生嗔恨。须菩提!回忆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在五百世里,我都不执著我相、不执著人相、不执著众生相、不执著寿者相。
“因此,须菩提!菩萨应不执著一切,去成就无上觉智心。不应执著色法生心,不应该执著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起不执著的心,假如心有执著,这些执著都是不应执著的。
“因此佛说:‘菩萨心不执著色法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这样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就是不可执著的一切诸相。如来说一切众生,就是不可执著的一切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获得的无上觉智,不会执著一切是真实的,也不会执著一切是虚假的。须菩提!假如菩萨心有执著而修行布施,譬如有人走进暗处,却什么也看不见;假如菩萨心不执著一切而修行布施,譬如人有眼睛,在阳光明照的地方,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色彩。
“须菩提!以后假如有善男信女,能够理解运用,读颂背诵这部经,如来则以无上觉智,明知这样的人,理解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将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解析】
此第十四分,须菩提首先表现出领悟佛法后“涕泪悲泣”的动人形象,并提出菩萨通过听闻佛法,信心清净(“心无所住”),可证得“实相”。此实相能看破“四相”,能“离一切诸相”。佛随即赞成须菩提关于成佛方法及成佛后的境界的判定,并举自己过去修行忍辱,而“不执著”四相成佛的故事,再次强调菩萨们的修行,也“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此是呼应主题“如何安住自己的心”,其中佛还以明暗的譬喻,说明修行布施的两种不同心态(执著及不执著)所获得不同效果。《金刚经》以显实相为宗。实相即诸法真实相。证得实相要离相,不住相。所以《金刚经》以无住生心为要领,表现在修行上也没有一定的固定形式,即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的四威仪中修行。因为实相是无相的,是无所不在的,我们要通达实相自然不能住于某种相,而是要在日常生活处处离相无住,才能与实相相应。这就是后来禅家讲的道在平常日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