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于阗国是藏传佛教圣地

古代于阗国是藏传佛教圣地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两种事实,最少当为南部佛教活动暂时停顿之一部分原因也。论述之前,须先定“西域”之范围。此二国宜在所不遗,且彼皆与月氏接境,受其影响亦宜。此岭西诸国佛教状况及其与中国关系之大凡也。其国与迦湿弥罗隔一雪山耳,且久受月氏卵翼,故在今日中华民国境土内求佛教发祥地,舍于阗莫属也。流沙以南之大佛教国为于阗,其北则龟兹也。欲知龟兹与中国佛教之关系,则于初期东来诸僧命名之原则,宜先置一言。

又佛教与西域

此篇与前篇题同文异,似为修改前篇之作,兹并录存,读者比较观之可耳。

佛教萌芽,实先遵海以入南部,其迹甚明。然自三国迄东晋中叶,海通故实,忽更寂寥。是否当时海运情况有所变动,吾尚未搜得相当之史料,惟有两现象当注意者:其一,时正值印度之笈多王朝,中印、南印佛教颇受摧残,彼土佛教重心,已移于北境以外;其二,我国南北分裂,江左与中原隔绝,而交广之在南朝,亦羁縻耳,海上文化,益乏灌注全国之缘会。此两种事实,最少当为南部佛教活动暂时停顿之一部分原因也。同时我国西陲状况,亦起一大变化——前此介居汉族、匈奴两大间俯仰随人之西域民族,至是渐独立发展。其间优秀之一族,且进而为印度之主权者,旋饱吸所征服地之文明,且分输于其友族。质言之,则两汉《西域传》所记之国,什九已为“印度化”。以佛教史的眼光观之,则彼固我之先进国。而中印两文明之结婚,彼乃为最有力之蹇修也。此间消息,吾当于本篇述之。

论述之前,须先定“西域”之范围。吾国史家所称西域,不惟包含印度,乃至地中海四岸诸国,咸括于此名称之下。今吾所论者惟在葱岭东西诸国,且专举其与佛教有关系者而已。

读者想能记月氏王使伊存授经于我博士弟子之一事耶?不特此也,吾国人知世界上有所谓印度国,实由张骞奉使,闻诸月氏(见《史记·匈奴传》、《大宛传》,《汉书·西域传》)。月氏在我国佛教史上占何等位置,可推见矣。吾侪对于媒介中印文化之月氏,欲认识其价值不得不稍涉枝节,于全世界民族接触之大势,略置数言。

img18

距今约二千一百年前,极东极西两民族始相见于疆场。其舞台则北自阿母河,南迄印度河,其所演剧约历三百年。其两造之选手,极西则希腊人,极东则月氏人也。其结果常归东党之胜利,而文化则交相熏染增益。二千年来,全世界实受其赐,此实最含有“世界性”之史剧,其资料则求诸我旧史中尚得其轮廓也。月氏本我甘肃山谷间一小部落,我国古代认为氐族之一种(?)[1]。西汉初,为匈奴所逼,循天山北路(?)西徙,越葱岭北麓,而居于我族五六千年前所尝居之大夏。其时大夏方为希腊人远东殖民之根据地,亚历山大王部将所建国也。月氏人既逐此地之希腊人,希腊人转徙南下,移根据于迦湿弥罗。月氏人复摄其后,夺取迦湿弥罗,进而为印度共主。自尔希人东渐之锋尽挫矣。此为西汉景、武间至东汉桓、灵间之事实(?)。张骞奉使月氏,正其初占领大夏之时;伊存授经,盖其初征服迦湿弥罗时;而佛教史上最有关系之迦腻色迦王,则月氏全盛时代之英主也[2]

吾愿读者更联想吾前文所屡述之阿育王派遣宣教一事。彼所派遣地,不有所谓“臾那世界”者耶?此“世界”非他,即《汉书》中塞种诸国。而柏忒里亚(大夏)与居其一,盖不待问也。月氏本游牧族,文化至低下,一旦入此地,沐此高等宗教之感化,忽信受之,变为其民族信仰之中心,此自然之数也。况其后更入印度而与之俱化耶?彼本为我边陲一小部落,曾长育于我文明之环境中,而西徙之后,更新有所获。故中印文化媒介之适任者,无出其右也。

月氏人虽常抚有全印,其所贡献于文化事业者,遗迹皆在犍陀罗与迦湿弥罗。此二地者,实佛教东渐历程中主要之城垒也。故今于其形势历史,宜略论列。

迦湿弥罗即罽宾(《西域记》本条下注云:“旧云罽宾,讹也”),国于喜马拉雅山之西麓,跨至那布奢林两河之上游(两河皆印度河支流),面积约千九百方英里,四山环之。今英属北印度之一部也。吾侪一语此地,即联想及佛教正统派之“说一切有部”,盖《大毗婆沙》之结集,实在此也。此地佛教开创之祖为末田底迦Madhgantika(亦译摩田地、摩田提、末阐提等名),或言阿难弟子,或言阿育王所派遣,后说近是[3]。上座、大众两部分裂后,中印地盘,落大众手,上座耆宿,徙集此邦[4]。地形本适于保守,而复以保守党蟠之,故原始佛教之面目,留保于兹地者特多。虽然其地久为塞种所统治,无形中受希腊思想之影响,故科学的研究之色彩特著焉。其地学术,前此由月氏人间接输入一部于中国,其直接交涉,则自东晋始也。

犍陀罗疆域,盖包有今阿富汗之南部及北印度境之印度河上游。其名不见两《汉书》,盖地为月氏首都,丽于月氏也。此国为印希文明交聚点,当迦腻色迦全盛时,大输入西方艺术,故迄今言佛教美术者,犹宗犍陀罗。其雕刻、建筑、绘画,皆能镕集希腊、罗马、印度三种精神,自成新体,影响于我隋唐美术者至大。就教理方面论,如世友、法救、胁尊者诸小乘论师,无著、世亲诸大乘论师,皆犍陀罗产也。盖自佛灭后五百年至九百年中,此地实为佛教之中心。凡从月氏输入中国之经典,皆自此出发也。

安息、康居佛教之渊源,不甚可考。但阿育王派往“臾那世界”之教师,远及于埃及、马其顿。此二国宜在所不遗,且彼皆与月氏接境,受其影响亦宜。以汉末、魏晋间两国高僧入中国者如彼其多,则佛教久盛于彼可知矣。就中康居人因国难移居中国者颇众[5],亦大教发展之一助缘也。

此岭西诸国佛教状况及其与中国关系之大凡也。其在岭东,则于阗、龟兹最为重要。于阗自汉末绝贡,转更强盛。其国与迦湿弥罗隔一雪山耳,且久受月氏卵翼,故在今日中华民国境土内求佛教发祥地,舍于阗莫属也。尤有一特色最当记者,则汉译诸大乘经典,殆无一不与于阗有因缘。若朱士行之得《放光般若》,支法领之得《华严》,昙无谶之得《大般涅槃》,其最著也(参看《佛典之翻译》)。此类经典,其“在于阗成立”之痕迹且不少[6]。据此种种资料,似大乘中一派——实相派之学说,实在于阗地方始成熟产出。因此再检其他史科,觉于阗民族,似属华印两人种混合而成,而此类新佛教,即接木移根所生之果。此说虽未十分证信,然密察思想潮流,即已得一种暗示[7]。此实言东方文化者应庚续研索之问题也。

于阗附近有一小国曰斫句迦者,实为大乘经典总集之宝库[8]。与北凉之沮渠同种,凉土佛教之弘,此地亦与有力焉[9]

流沙以南之大佛教国为于阗,其北则龟兹也。欲知龟兹与中国佛教之关系,则于初期东来诸僧命名之原则,宜先置一言。中国沙门之以“释”为姓,自道安始耳[10]。前此则本国人皆从俗姓,如严佛调、朱士行等。外国人皆以国名为姓,如安世高为安息人,支娄迦谶为月支人,康僧会为康居人,竺佛朔为天竺人。其汉人亦或从其师姓,如支亮之师为支谶,因从姓支之类是也。尚有一例外,曰从其本国俗姓,如龟兹王姓白,其王族来者皆以白(或帛)姓行是也。观魏晋间白姓高僧之多,知龟兹之有造于我者不浅矣[11]。至如译界之王鸠摩罗什,其与龟兹关系之深,读本传当能知之。

此外疏勒、高昌等,皆隋唐间西域之大佛教国,因与初期输入事业无甚关系,不复详述。要之佛教东渐历程,中置亭堠,发轫天竺,以迦湿弥罗为第二驿,由是而犍陀罗而于阗而龟兹等,驿驿递进。每经一驿,恒加增其辎重,而月支、安息诸国人,尤其最忠敏之驿使也。今第列东来诸国师国籍,俾有考焉。

东来古德国籍表(后汉之摄摩腾、竺法兰,吾认其为乌有。梁之达摩,吾认为来历不明,或非重要人,故皆不列入)。

安世高    安息

支娄迦谶   月支

竺佛朔    天竺

安玄     安息     此人疑与世高同一人。

支曜     月支

康巨     康居

康孟详    康居

以上后汉

昙柯迦罗   中天竺

康僧铠    康居     《僧传》云:“外国沙门。”今推定为康居。

昙无谛    安息

康僧会    康居

支谦     月支

支畺梁    月支

维祗难    天竺

竺律炎    天竺

安法贤    安息

以上三国

法护     月支     《僧传》云:“其先月支人,世居敦煌。”

支法度    月支

帛延     龟兹     《僧传》云:“不知何许人。”《首楞严后记》云:“龟兹王世子。”

帛尸梨蜜   龟兹     《僧传》云:“西域人。”今推定为龟兹。

帛法炬    龟兹      各书不叙其氏籍,据《出三藏集记》卷 九知为姓帛,当是龟兹人。

竺叔兰            《僧传·朱士行传》云:“本天竺人,父世避难,居于河南。”

安法钦    安息

以上西晋

佛图澄    龟兹      《僧传》云:“西域人,本姓帛氏。”今推定为龟兹。

僧伽跋澄   罽宾

昙摩难提   月支      《僧传》云:“兜怯勒人。”兜怯勒即月支异名。

僧伽提婆   罽宾

僧伽罗叉   罽宾

昙摩耶舍   罽宾

鸠摩罗什            据《僧传》,父天竺人,母龟兹人。

弗若多罗   罽宾

昙摩流支           《僧传》云:“西域人。”国籍无考。

卑摩罗叉   罽宾

佛陀耶舍   罽宾

佛驮跋陀罗(觉贤) 天竺

昙无谶    中天竺     《魏书·释老志》云:“罽宾人。”

支道根    月支

支施仑    月支

昙谛     康居       见《广弘明集》

以上东晋

佛驮什    罽宾

浮陀跋摩   月支      《僧传》但云:“西域人。”《求法高僧传》称为睹货罗人。睹货罗即兜售勒,亦即月支。

求那跋摩   罽宾

僧伽跋摩   天竺

昙摩蜜多   罽宾

噩良耶舍           《僧传》但云:“西域人。”国籍无考。

求那跋陀罗  中天竺

求那毗地   中天竺

僧伽婆罗   扶南       其国所在未深考,当是南印度或锡兰。

曼陀罗    扶南

菩提流支   北天竺

真谛(拘那罗陀) 西天竺

师贤      罽宾     《僧传》无传,见《大宗僧史录》卷 中。

月婆首那    月支     《僧传》云:“中天竺优禅尼人。”静泰《众经目录》云:“月支王子。”

以上南北朝

那连提黎耶舍  北天竺乌场   此国在罽宾之北。

阇那崛多    犍陀罗

达摩笈多    南天竺罗哕   此国待考。

以上隋

波罗颇迦罗   中天竺

那提      中天竺

金刚智     南天竺摩赖耶

善无畏     中天竺

般剌若     北天竺迦毕试  此国在今阿富汗,旧为月支属地。

若那跋陀罗   南海诃陵

佛陀多罗    罽宾

佛陀波利    罽宾

实叉难陀    于阗

地婆诃罗    中天竺

提云般若    于阗

智严      于阗

宝思惟     罽宾

菩提流志    南天竺

莲华精进    龟兹

尸罗达摩    于阗

以上唐

上表所列,东来诸僧在佛学史上占一位置者略具矣。粗为归纳,则后汉三国以安息、月支、康居人为多;两晋以龟兹、罽宾人为多;南北朝则西藏诸国与印度人中分势力;隋唐则印人居优势,而海南诸国亦有来者。按地以校其派别,亦我思想界一反影矣!

【注释】

[1]月氏之“氏”读如“支”,故亦称月支,其实本“氐”字也。月氐乃译义而非译音,我族盖认为氐族之一。其冠以月名者,示别于氐,犹言阴戎、骊戎耳。月氏种属,近代欧西学者考证极详,今不具引。

[2]《汉书·西域传》:“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此二语最能提絜当时民族接触迁徙之纲领。《汉书》屡言塞种——如云:“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又云:“乌孙民有塞种,有月氏种。”注家不能指其为何族(颜师古谓即释迦种,大谬)。今考塞王初居大夏。大夏者,今土耳其斯坦之布哈尔州。《汉书》称“月氏臣服大夏,都妫水北为王庭”。妫水亦称乌浒水,即今之阿母河AmuDarya也。此地本东方文明发源地,我国中华民族曾居之(黄帝时神话,多与大夏妫水有关)。春秋战国间,为波斯领土,自亚历山大东征,遂为希腊殖民地,跨阿母河两岸,建设柏忒里亚国Baitria。班《书》之塞王,即柏忒里亚王也。当时希腊东陆殖民,不止一处,故曰“往往分散为数国”,且列举其名也。柏忒里亚亡于月氏,南徙罽宾(迦湿弥罗)。其时代与事实,西史所载正合,故知塞种为希腊人无疑也。
  “月氏初灭大夏,都妫水北,渐移水南,初分其国为五翎侯,后百余岁而贵霜翎邱就最强,尽灭四翊,立为王国,号贵霜王,侵安息(波斯),灭濮达(犍陀罗)、罽宾(迦湿弥罗),其子阎膏珍复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此极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此后《汉书》所记之大略也。近欧人从阿鲁米尼亚及阿拉伯古文书中,考见Kusan王事迹颇多,即《汉书》之“贵霜”也。以年代考之,汉哀帝元寿元年遣伊存使中国者,当为邱就,而迦腻色迦王,则阎膏珍子或其孙也。欧人研究古钱所得智识,知邱就信仰佛教,阎膏珍则信婆罗门教,或波斯教云。

[3]末田底迦为阿难弟子之说,见《阿育王传》卷三、《阿育王经》卷六、《西域记》卷三、《付法藏因缘传》卷上等书。其入迦湿弥罗时代,或云佛灭后五十年,或云百年。惟《善见律毗婆沙》卷三,记阿育王时派往迦湿弥罗、健(犍)陀罗宣教者,即末阐提(末田底迦之异译)也。二说相去约百余年。后说与石柱刻文合,较近真。要之,此两地佛教,必为此人所开辟,则无可疑也。

[4]佛灭后二百年顷,大众部僧大天倡异论,与上座部分裂,无忧王(即阿育)袒大众,上座诸大德现神通腾空渡殑伽(恒)河,飞往西北,事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此固“有部”之神话,不能认为史实,然正可为正统派求新根据地于迦湿弥罗之一种暗示也。

[5]“隋高僧释智嶷,姓康,本康居王之胤,先代因国难归于魏(曹魏),封于襄阳,历十余世。”事见《法华经传记》卷五。“齐(萧齐)高僧释慧明,姓康,本康居人,祖父时避载地东吴。”事见《梁高僧传》卷十一。可见三国时康居必有大乱(考西史似是被巴里的亚人侵入),故大去其国得颇多也。“康僧会之父,亦以吴时移居交阯。”事见《梁高僧传》卷一。其迁居动机,或亦同一也。

[6]《华严经·菩萨住处品》,多列于阗地名,学者或指此为《华严》在于阗成立之证据,虽未可尽信,然今六十卷本《华严》,则支法领得之于阗,八十卷本《华严》,则于阗遣实叉难陀赍来,且亲为翻译,在我国华严传授渊源,舍于阗外别无可考见,此极须注意之一事实也。

[7]《魏书·西域传》于阗条下云:“自高昌以西,诸国人等深目高鼻,唯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此足为于阗与中国种族相近之一确证。玄奘《西域记》(卷十二)载于阗建国历史颇详,大致情形,则一东方民族征服原住之西方民族。中云:“东土帝子蒙谴,流徙居此东界,群下劝进,又自称王。……旦日合城,西主不利。……东主乘胜。抚集亡国,迁都中地。”……洛克海尔氏译西藏文《佛传》(一八八四年出版),所记大同小异,略言:“有中国人名瞿萨旦那者与印度人——阿育王宰相名耶舍者,合力建设此国云云。”瞿萨旦那,即《西域记》所举于阗国之原名也。此两种虽皆多神话,不可尽信,然以地理上关系,中印两民族,各自移植此地,固当然之事。经冲突调和之后,混成新种,因而建国,亦历史之常轨。于阗即为此两优秀民族合成,固宜能对于人类思想界有新贡献也。

[8]斫句迦即《汉书·西域传》之子合,亦译遮拘迦、遮拘槃、朱居、朱驹波等名。《历代三宝记》卷十二引阇那崛多所述亲历谈云:“于阗东南二千余里,有遮拘迦国,彼王纯信敬重大乘。……王宫自有《摩诃般若》、《华严》、《大集》三部大经……王躬受持,亲执键钥。……国东南二十余里,有山甚险,其内安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舍利弗陀罗尼》、《华聚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经》等,凡十二部,皆十万偈,国法相传、防护守视。”据此则大乘经典写本藏袭之丰富,当时盖无出其右。

[9]《西域记》斫句迦条下注云:“旧曰沮渠。”沮渠与朱居音正同,皆异译耳。北凉之沮渠蒙逊,提倡佛教最力,其叔父沮渠京声,译业甚富,此皆斫句迦人所贡献于我国也。

[10]《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云:“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后获《增一阿含》,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既悬与经符,遂与永式。”此佛门一重要掌故也。

[11]《高僧传》卷一帛延、帛尸梨蜜多罗两传,皆仅称西域人,不著其国籍,而尸梨蜜传称其为“国王之子”。《出三藏记集》卷八有《首楞严后记》一篇,记此经译者为龟兹王世子帛延,因此知二人皆龟兹人也。《魏书·西域传》龟兹条下云:“其王姓白。”遍检正史,证据益真,《后汉书》所记和帝永元三年班超所立之龟兹王名白霸。安帝延光王白纯,《魏书》载继白纯而立者为白震。《北史》及《隋书》记隋大业中龟兹王遣贡,其王名白苏尼咥。《唐书》记开元七年龟兹王卒,其名白莫苾。开元九年遣使入贡,其王名白孝节。龟兹王统,白姓相传,信而有中改白为帛者,殆恐与中原白姓混,故用同音非姓之字,以示别其为外国人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