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刻印的汉文大藏经

日本刻印的汉文大藏经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曾先后编印过七部汉文大藏经,印刷形式有木刻本、木活字本和铅印本三种。据说这是日本镰仓时代刻印的汉文大藏经。这是日本明治时期排印的汉文大藏经。

二、日本刻印的汉文大藏经

日本曾先后编印过七部汉文大藏经,印刷形式有木刻本、木活字本和铅印本三种。木刻本共两部:《弘安藏》、《铁眼藏》。木活字本仅一部:《东山藏》。铅印本共四部:《弘教藏》、《卍正藏经》、《卍续藏经》、《大正藏》。

第一,《弘安藏》。据说这是日本镰仓时代刻印的汉文大藏经。约于弘安十年(1287年)开雕,至正安末年(1301年)完成。全藏篇幅已无从考,可能仅有少量印本传世。

第二,《东山藏》,又称《宽永寺藏》、《天海藏》、《倭藏》。这是日本江户时代刻印的汉文大藏经。底本主要以我国宋代《思溪藏》为主,再以元代《普宁藏》补充。由天海及征夷大将军、左大臣德川家光发起,江户东山宽永寺雕造。宽永十四年(1637年)开雕,至庆安元年(1648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453部,6323卷,分作599函。装帧采用折装式,木活字印刷。当时使用的木活字,现在还保存在乾王寺;经版则藏在武藏以喜多院、相摸慈思寺等处。

第三,《铁眼藏》,又称《黄檗藏》。这也是日本江户时代刻印的汉文大藏经。底本以我国明代《嘉兴藏》为主要依据,略加增补。由铁眼道光发愿募劝,隐元、妙宇等予以资助,在山城州宇治黄檗山宝藏院雕造,印经房则设于京都。宽文九年(1669年)开雕,至延宝六年(1678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618部,7374卷,分作734函。从版式到字体,均仿照《嘉兴藏》。《铁眼藏》雕造完成,装订成册,曾进呈后西院上皇及将军纲吉等人。由于本藏错漏之处颇多,后曾有人两次据《高丽藏》校勘修正。传世印本不少。经版现藏在宇治黄檗山万福寺。

第四,《弘教藏》,又称《大日本校订缩刻大藏经》、《缩刷藏经》。这是日本明治时期排印的汉文大藏经。底本以朝鲜《高丽藏》为主要依据,再以我国《普宁藏》和日本旧传古本补充,并以宋代《资福藏》、元代《普宁藏》、明代《嘉兴藏》等进行校勘。由福田行诚等人主持其事,在东京弘教书院编辑印刷。明治十三年(1880年)开印,至明治十八年(1885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916部,8534卷,装订成418册,分作40函。全部文字都加句逗,用5号铅字排印。由于本藏有些错漏,所以后来曾计划出版《大日本校订大藏经正误》,但这项工作中途停顿了,稿本至今仍藏于日本大正大学图书馆。

第五,《卍正藏经》,又称《大日本校订训点大藏经》、《日本藏经书院大藏经》、《训点大藏经》、《卍字大藏经》等。这也是日本明治时期排印的汉文大藏经。汇集了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典籍,经过校勘、整理,分为经、律、论、西土中土撰集等四大部分。由滨田竹坡、米田无静等人发起并主持其事,在京都藏经书院编辑印刷。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开印,至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625部,7082卷,装订成357册,分作37函。线装书册本。全部文字都加句读,用4号铅字排印。每个版面,正文40行,折为2个半页,每半页20行,每行22字。本藏印好不久,京都藏经书院遭到火灾,所有的存书都被焚毁,所以传世印本不多。近年出版了《卍正藏经》影印本,使之流传渐广。

img106

《卍字续藏经》(图106)

第六,《卍续藏经》(图106),又称《大日本续藏经》、《日本藏经书院续藏经》、《卍字续藏经》、《续藏》等。这也是日本明治时期排印的汉文大藏经。汇集了中国和日本历代未入藏的佛教典籍,以及部分疑伪经典,分为10门、63类。由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人发起,在京都藏经书院编辑印刷。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开印,至大正元年(1912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1660部,6957卷,装订成751册,分作151函。24开线装本。用4号铅字排印。每个版面,正文36行,折为2个半页,每半页18行,每行20字。设有校勘记栏。本藏印好不久,存书与《卍正藏经》一起毁于京都藏经书院火灾,所以传世印本不多。近年出版了《卍续藏经》影印本,使之流传渐广。

img107

日本印《大正藏》(图107)

第七,《大正藏》(图107),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这是日本大正、昭和年间排印的汉文大藏经。以《高丽藏》为主要底本,又汇集了印度、中国、日本的其他佛教著作,以及一些古逸、疑伪经典,按其内容分类。由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小野玄妙等人主持其事,以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的名义编辑印刷。大正十三年(1924年)开印,至昭和九年(1934年)完成。全藏收录佛典3360部,13520卷,装订成100册。全部文字都加句读,但多有不当之处。每页分作上、中、下三栏,每栏29行,每行17字。校勘记以脚注的形式,附于当页。校勘记中所称“宋、元、明三藏”,指的是宋代《资福藏》、元代《普宁藏》、明代《嘉兴藏》。此外,本藏还对勘了日本古抄本藏经及巴利语、梵文经典,校勘颇为精良。《大正藏》体例比较新颖,但分类亦有不当之处,内容上有个别文义颠倒的地方。1960年,《大正藏》再版,修订了一些错讹之处。此后,日本大谷大学等单位联系,组织了“大藏经学术用语研究会”,出版了全套48册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索引》,为使用《大正藏》及佛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