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百年来华人学者对唯识学研究之初步分析
中华佛学研究所 李志夫
本文由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唯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光泉寺全度法师赞助完成,将百年来华人学者对唯识学之研究所作一初步调查统计:有专书、论文及讲记等共有809种;作者379人。然后将这809种分为29个类别;也将379位作者按民国早期、台湾、大陆、海外学者分别列出,可以看出过去各方面研究唯识学的大概趋向,以作为今后唯识学所应进一步研究发展的参考。
本文只是初步所搜集之数据,虽然不是太完全,但仍可以作为百年来唯识学研究之成果指标,本文除分六个单元陈述外;并附有五个统计分析表,可供参考。
中华佛学研究所之“唯识学研究中心”已有十年了,同时本人在大学硕博士班讲授唯识学20多年,其中《成唯识论》、《摄大乘论》是申请“国家科学委员会”之奖助项目研究计划已完成6年,但为了将“集注”部分,作进一步比较、研究,所以延至今年才能相继付梓。其中《瑜伽师地论》已完成三分之一的研究,因为有百卷之多,所以尚待时日才能上网。正因为笔者在唯识学上付出了20多年的岁月,如要发表短篇论文,却有“近乡情怯”,不知从何谈起之感。由于此次是“佛教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所以决定将百年来华文学者对唯识学之研究作一初步统计、分析,以资了解百年来对唯识学研究之全貌作一鸟瞰。以为尔后研究唯识学之学者作参考,希望以此能推陈出新,避免浪费重复。这是本文所要提出的目的。我们初步搜集到了期刊专书、论文、讲注、录音带、DVD等共809种;以上几种的作者共379人。从1912年到2005年,已满103年,当我们完成统计、分析定案后尚有一些新的资料未及列入,可见本文所罗列之资料并非十分完备;但我们也自信本文所陈现之数据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所分析之结果对尔后唯识学之研究者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本文依数据来源分析、数据分类说明、数据解读分析、论题与反省及结语分别陈述如下。
资料来源分析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唯识学研究统计表
资料分类说明:
此一分类是从唯识学之内容观点着手,共分29个项类:此一分类未必十分周延,但仍无碍于参考。
唯识学之“专门经典研究”:是指专门以研究唯识学之经典而言;如《解深密经》《大乘密严经》等。
唯识学专门论典之研究:是以研究唯识之论典,如《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等。
唯识学之专释、疏证研究:包括对唯识学之经、论从事解释疏证之著作。
唯识学校、注:是专门作校正、注释之工具书。
唯识学之通识、概论:即指对唯识学只作一般常识性、浅显性之论说。
唯识学之史学:对唯识学之形成,唯识思想史之阐述及其人物传记等。
唯识学之修行、实践:根据唯识学家所阐明之烦恼与消除到唯识无境之证得。
唯识学与其他科学之比较研究:包括与外学之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等之比较。
唯识学之佛性论:是指佛性论之成立,佛性之认知修持与解脱等,佛性属本质部分。
唯识学之法相论:法相与法性虽不可分,但并非同一,在唯识学中,法相所占地位特别显要,法相属于现象部分。
唯识学之形上学:以论真如空性为主与佛性论虽有关系,但就概念上说,仍有所不同。
唯识学与美学:唯识无境即是空灵之美与禅宗美学异曲同工。
唯识学之认识论:唯识学虽主在究竟解脱;但大部分仍是从认识论着手。
唯识学之种子学说:唯识学借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之理论说明诸识之作用。
唯识工具书:如词典、人名录、短篇传记等。
唯识学研究之方法:包括文献、历史、思想史及诠释、注疏等方法。
唯识学之编辑:是编辑、丛书、类篡、论文集等。
唯识学之译著:包括各种唯识学语文著作之译著。
唯识学与科学:主张唯识学虽属人文科学,也是科学之一之著作。
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指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在生理与意识活动上之近似性。
唯识与现代诠释学:以唯识学之诠释以回应西方现代之诠释学。
唯识学之展望:研究唯识学对现代学术之适应与开展。
唯识学讲记:以讲述之方式形成之专著。
唯识名相表解:以表解、图标说明唯识学之组织系统及架构的著述。
唯识学评论:批评、答辩、讨论、序文等。
唯识因明学:专治因明学之论文、专书。
唯识学与文学:从文学观点表现唯识学。
唯识学与教育:从唯识学之方法与内容论唯识学之教育功能。
唯识学与因明学:论唯识学中对因明学之应用。
唯识学分类后之百分比
续表
资料内容分析:
一、从唯识学研究内容上看:以撰写概论、通识所占篇数最多195种,占24.1%,因为概论性文字可能为浅尝唯识学者之试笔;也可能是已深入唯识学,再为浅出以嘉惠后学之弘著,其占唯识学第一位,也合乎其他科学以概论作品最多之情形。
二、其次是注重唯识学专论研究有132种,所占百分比为16.4%,这也显示唯识学者已有了相当之专业能力,已认知到论书之重要,也显示论书在唯识学中之最主流的读物,同时也显示“论”模拟之“经”更为艰深,所以研究的学者也较多。
三、其第三位则是唯识学与其他科学之比较研究有112种,占14%,唯识学者不但已认知到唯识学之广延性能与现代科学有相应之处,也更受到现代科学所重视。
四、其第四位是唯识学评论有37种,所占比率为4.6%,很接近唯识学专论研究。因为评论就是对其专论之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五、其第五位分别为唯识学专释、疏研究与唯识学之修行实践分别有36种同为4.4%,是此一部分理论与实践之平衡。
六、其第六位为唯识学史学有42种,按比率占5.2%,论典思想反省佛教历史及思想史所作之研究。
七、其第七位为唯识学之形上学以及唯识学与现代科学,分别有22种,所占比率为2.7%,相当贴近唯识之理论与科学适应,具有相当之一致性。
八、其第八位是唯识学之展望与唯识学讲记,分别为19种,所占比率为2.3%,展望有深入性;讲记是浅出性,具有两者之平衡点。
九、第九位为唯识学编辑有18种,所占比率为2.6%,为了保存数据,或为分门别类以利后学之编辑工作。
十、第十位为唯识学之种子学说与唯识学校、注分别为12种,所占比率为1.5%,可见种子说在唯识学中虽然重要,但研究的篇章却偏稀少。可能因为种子学说,看之似简不屑于探讨;然而钻之弥坚实更为艰深,故少有人发挥。至于对唯识版本之校、注,有识者不屑为之,不深入者未敢孟浪操觚,或有所致之。
十一、第十一位为唯识学与现代诠释学有九种,为新近所流行之诠释,所以研究者为稀少性,所占比率为1.1%。
十二、第十二位唯识学与心理学有7种,须具有两种以上之专业,具有稀少性,所以比率仅占1%。
十三、第十三位为唯识学之译著,及唯识学与因明学,均分别为6种,所占比率为0.7%,此两种学者均须具有专门学问,故人才具有稀少性。
十四、至于唯识名相表解有3种,唯识学之佛性论与唯识学与教育分别各有两种,所占比率仅为0.4%及0.2%也是需要跨领域之人才,而具有稀少性所致,关于佛性论有的学者将之视为如来藏系,有的被视为唯识学系。其实在印度均纳入唯心(识)系统内。
十五、最后,唯识学之法相论、唯识学与文学、唯识因明学、唯识工具书各只有一种,其比率所占为0.1%。因为因明学与唯识学各属不同之领域,使因明学又为唯识学随处均在使用,研究因明之学者,未必会留心唯识学。
综合分析:
一、此次一共搜集809种,作者共379人,100年每年仅3.79人,包括各种方式所发表有关唯识学之作者。每年仅3.79人研究唯识学,可见唯识学在华人学者中似是稀少的。
二、1911~1949年共20人,1949年以后,大陆共115人,台湾共70人,海外共14人,尚有160人未能辨别属于大陆、台湾或海外,可能是两岸年轻博、硕生及青年学者。1911~1949年在军阀割据、抗日战争及国共内战兵荒马乱中尚有20位唯识学者,而且他们在唯识学复兴,对于西方文化之对应所作之努力确实令我们钦佩不已。大陆在“文革”以后有115位唯识学者也算难得,台湾承平50多年来仅有70位唯识学者,可见唯识学并未受到重视。尚有160位不为两岸唯识学者所通晓,可见均属年轻学者,在向唯识学探源。
三、期刊论文包括学报、月刊、杂志、硕、博士论文,即使已出版者亦列为硕、博士论文,网络数据包括大陆、香港、台湾各网络,论文网,包括各杂志、文库、出版社所出版之论文集。录音资料包括CD之主体出版品。专书则包括讲记、传记等平面出版品。
四、我们没有发现百年来是否有人将其他佛教宗派之出版、研究作成统计叙述分析。就唯识学而言近100年来初步统计总的著作809种,每年平均仅8种,专书仅1.5册,论文每年仅5.7篇,硕博士论文每年仅0.6篇,录音带及CD仅0.2种。每年平均八种:论有5.7篇,专书也仅1.5种,这种比率应是正常。博、硕士论文及CD共为0.8种,这应是两岸开放以来唯识学的生力军。
五、我们将近百年中,每20年中之唯识学作一统计,则1901~1920年共有4种,占0.49%;1921~1940年共有9种,占1.11%;1941~1960年共有13种占1.61%; 1961~1980年共170种,占21.01%;1981~2000年共444种占54.88%;2001~2005年共有169种占20.89%。此一趋势可以看出唯识学研究之成长是在1981到2000年,因为大陆开放,有的学者所积存之论著同时推出几乎占了全数50%,2001~2005年,5年之内已有169篇,如乘以4,则2001~2020年应有845篇,比之前20年几乎增加一倍左右,为正常发展。因之亦可看出台湾学者在唯识研究上不及大陆学者来的多,惟就两岸人口比率而言,则台湾高于大陆。
百年来每隔20年唯识学出版种数表
六、我们将百年来每20年中之唯识学研究者作一统计则1901~1920年共4位,占1.06%;1921~1940年共有5位,占1.32%;1941~1960年共有11位,占2.90%;1961~1980年共91位,占24.01%;1981~2000年共203位,占53.56%;2001~2005年共有65位,占17.15%。此一部分之作者成长正常与前项相同不另赘述。
百年来每隔20年作者人数统计表
续表
论题与反省:
论题:本段文字是从网络找出法音杂志一篇某居士之大作,对于百年来唯识学者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摘要如下(因本文是网络查出,既无论题亦无作者姓名列出,在此谨向其致歉致谢):
唯识学探源:
以印顺长老《唯识学探源》为例,大乘思想之发展,首在经部、大众部论心识,部派之认识说,到本体论又转到境不离识的唯识论,论及唯识由心所造,即心所现,因心所生,乃至映心所显,随心所变,所以唯识学是几种思想的合流。
唯识之古学与今学:
古学:认为无着、世亲唯识之学先后一贯,为古学;唯识古学在印度的代表人物是亲胜、火辨、难陀、安慧、真谛。古学说能取、所取、心、心所法皆以识为性。
今学:综合无着、世亲二家之说;代表人物为护法、陈那、玄奘。今学认为一切法不离识,并非一切皆以识为性。
见、相二分是同种、别种:
同种说:景昌极1928年撰《见、相别种辨》:窥基在其《成唯识论述记》中传述过甚,应非护法、玄奘本意。
别种说:缪风林撰《唯识今论》,主见、相别种,乃护法、玄奘本意。
综合说:玄奘、窥基二师所宗,见、相二分随其所应或同或异:如缘根身及器界托质而变,及为见、相成别种;如缘龟毛、兔角、空中莲花即见、相同种。
对真如缘起论之批判:
欧阳渐《唯识抉择谈》中指真如与大圆镜智为体用一体关系,不可能说是能熏与所熏一体,因为同一手指不能指其自己,刀不能自割;其弟子王恩洋、吕澂均指《大乘起信论》、《圆觉经》、《楞严经》等为伪经,不符合印度佛学,心性本净之说。
印顺长老《佛法概论》主“真常唯心”说虽源于一类大乘经典,然“融摄世俗的方便更多也与婆罗门教更接近”。
太虚大师《佛法总抉择谈》他主唯识三性判摄合乎大乘般若、唯识、真如三宗。虽歧异,亦只是言说方便之不同,并无是非邪正之分。
印光、南怀瑾、贾题韬等反对用学术研究方法,轻易否定佛祖经论,要靠理论,和实践去印证。
其他:还有空、有二宗关系;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之关系;真如是否为疏所缘缘;转依的真义;与唯识有关之因明学之研究等。
新的唯识论之提倡:以因应西洋化的挑战:
(一)唯识学为当代所需:欧阳渐1922年在南京高师所作之讲演论题,谓时势人心混乱,武力专横贫富悬殊皆西学泛滥挽救此也非佛教唯识学莫属。
(二)太虚批评詹姆士之“实际主义”,罗素之“新实在论”、博格森之“直觉论”,皆有所限,已辗转逼近到新的唯识论。
(三)章太炎:其《全集》四册,第370页:“逮科学萌芽,而用‘心’益复缜密矣。是故法相之学于明代则不宜,于近代则甚宜,由于科学所使然也。”
唐大圆在其《十五年来中国佛法流行之变相》中说:“佛教中之有学,则足以纠正今世科学之误,匡西洋哲学之谬而特出者,则莫如唯识。”
力图用现代语言,学术思想研究唯识学:
太虚立《新的唯识论》:“新的唯识论学需用新近之思想学术以阐明。”他力图翻新唯识旧学……易陈阿赖耶识为“生化体识”,末那识为“意念性识”。另在其《文化人与阿赖耶识》一文则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把人们引向唯识学。
其他如《唯识学ABC》;默如“唯识学概要”黄忏华的《唯识学的轮廓》,摩尼的《唯识哲学》;唐大圆的《唯识的科学方法》等,都用浅明现代语言说明艰深的唯识学。张化声《见色之研究》引述西方心理学关于视觉形成来源。缪风林之《唯识今释》,朱宝昌之《唯识新解》等,都在多处引证西方哲学以释唯识。
对西宗教、科学、哲学的批判:
太虚大师在其《宗用论》集184篇论文集,评论如迪卡尔怀疑世上一切事实悉非真理,然随即迷信一个能怀疑一切的“我”为真;罗素能破一切唯物唯心论非真理,然而随又执定一切现象为真;博格森之直觉论则“盲参瞎证,取舍用情”。总之,皆堕于我、法二执。
缪风林之《唯识今释》对亚里士多德到新实在论的西方诸家哲学,多凭小慧以立言,当其顺逻辑之理论,觉其说有不能通时,则请出上帝。
王季同之《科学之根本问题》指出科学之局限,皆不过吾人夙生同业所感之总报而已,而即此业报实无实体,唯是心识,故曰万法唯识。
根据新思想对唯识学加以新释、改造:
李管卿《唯识新论简述》,认为唯识学在当今时代必须通过科学的难关,悟出物皆有识,乃至无生物、无机物、原子、电子也都有识;将世界最后因归结为“能”,谓“能”即是阿赖耶识之能力,亦即唯识所称“种子”,由无始无边识海动念而形成宇宙万类的假说。
熊十力之《新唯识论》统合唯识思想与易学组建成一套本心由翕辟二力之作用形成心物的“新唯识论”。
该文作者之反省:
以上是这位学者总结从1910年杨文会创办佛学研究所会提倡研习唯识算起总40年所作的一个总结,并对这40年的研究也作了一些反省:
1.阐述不够新:教内学者﹐率多认唯识典籍所示义理为“圣言量”﹐因此很难离古人规矩而创新。
2.修证方面之不足:唯识学既为瑜伽观行的产物,忽视瑜伽实证﹐堕入文字窠臼,是慈恩宗的致命弱点。
3.入世运用之不足:实际上﹐唯识学内含许多可利益众生之学问,如运用于心理分析﹑心理咨询﹑潜能开发﹑罪犯改造等。
4.圆融之不足:现代唯识学者﹐颇有执一非余﹑缺少圆融不诤之雅量。惟尊护法一系,绝口不谈唯识以外的一切佛法﹐断真常唯心为婆罗门之见。而违圆融不诤之旨。
5.对切要问题研究之不足:利用唯识学修行,指导唯识学修行来说最为切要。如何与禅﹑密﹑净土等的顿、渐修行之关系﹐唯识学者研究最少。
笔者之反省:
佛教自印度发展到世界各地区民族,因时空背景不同而有流变,这些流变几乎难以还原到佛陀的本怀,换句话说,以后所流变出的新学派应拿因缘法、缘起法一一检验。如然,可能会产生新的别教;印度部派各种方式之自性说;大乘佛教各种方式之有相、无相说、种子俱生说、分别说各种缘起说……才能一一消融到佛法一味之中。
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个敦厚圆融的民族,如要论分析、演绎却非所长,春秋战国时期之名家、墨家之分析重逻辑只是昙花一现。隋唐之唯识学重因明不过三代而衰,殆至清末民初,杨仁山、欧阳竟无等前辈,从日本找回唯识经典失而复得更为珍惜,加之唯识与西方哲学、科学相应处较多,所以特别偏重唯识,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但他逼迫西方一切宗教、哲学、科学,显然有反客观。老实说,就凭他们在那个时代对西方文化、哲学、科学之认识也是不会太深入的。以其部分理论与唯识学作比较,以扩大唯识学的研究视野应是比较正确的态度。
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所谓“推陈出新”必须深入经藏才能推陈,而后才有创新出新。在民国初年那个时代乃至现在,推陈已不足,创新谈何容易,不推陈而创之新只是浮光掠影不足取。所以说唯识学者所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将艰深的唯识典籍作整个整理,让以后的学者,有法殷鉴,否则将是一代一代“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但无益后世,反而有误来贤,对唯识学之发展永远难以逾越。不但研究唯识学如此,研究佛教任何宗派,亦莫不皆然。
唯识学就是瑜伽唯识学,在《瑜伽师地论》中说无论何处,无论何时,都可练瑜伽、可以修行;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作为瑜伽修行之师。瑜伽唯识就是一个主修行的学派。因为其知识系统太繁,所以进入其系统更难,要进行其修炼实践,更属不多。现代愈来愈多的出家法师都有了高学历,可以进行对唯识学修行法门除却烦恼,能偏重一门深入地实践;让研究唯识学者偏重唯识学之研究。当然,两者能同时兼备最为增上。
尽可能将唯识学之外文著作译成中文,并成立一个唯识学文库,该文库所在地即是唯识学者会集、相互交流之所。
唯识学研究浩繁,有待分工合作,有必要组成一个华文唯识学研究协会,以联谊性的松懈组织,彼此交换研究心得、研究方法,分享研究成果,中华唯识学研究中心也致力为此目标贡献绵力,中华佛学研究所之网络更愿提供关于此一方面之服务。
结 语
一、本文仅就初步所搜集之资料已有809种;而有些原文、原书再版后改名出版的,我们亦列为两种,所以其亦有重复计数之虞;有的我们只有些作者所引之论文、书名,可是找不到出版处所及出版日期,只有省略不载。有些论文主题亦非明显而是跨越2至3个类别,我们只有择其一作为主题。由于以上三者,所以这份数据似必有所误差。
二、从专书发表的学者看百年来每年仅1.5册、论文仅5.7篇的研究成果,实在说不上是显学;不过,如果我们将发表专书2本或论文8篇以上,或专书1本以及论文4篇列为专家的话,则有于凌波、王恩洋、吴汝钧、吴学国、李润生、周志煌、周贵华、林中治、林国良、法舫、胡晓光、唐大圆、孙智燊、徐典正、徐绍强、张少齐、张廷荣、曹志成、梁晋源、梅光羲、韩清净、杨白衣、叶阿月、熊十力、赵亮杰、欧阳竟无、霍韬晦、济群、韩廷杰、魏德东、罗时宪、释太虚、释印顺、释如觉、释惠敏、释普行、释慈航、释演培、释默如共39位。这仅就从量化而言,如果论学术之价值大小,可能未列入以上名单中者,其学术地位也许反值得赞叹。至于为何不将具有1本专书的作者列为专家学者,而将8篇论文之作者列为专家,我们的理由是,8篇论文每一篇都是经过编者审查过后的作品,而一本专书其所涵盖之内容与经审查之密度就不如论文来的严格。同时8篇论文即可以编成论文集,虽然这样做亦未见得公平,但我们认为在不公平中算是比较公平的想法。
三、在809种研究成果分析中,对于唯识学专论与唯识学与其他科学之比较研究分别占了第二、第三位,自然是可喜现象,前者是对唯识学本身之深入研究与重视,后者则是扩大唯识学的研究领域,具有前瞻性;反之对于唯识学通识、推论占第一位,一则以喜,此类著作可以援引后学研究唯识;一则以忧,研究重复,造成学者时间之浪费、重叠。
四、300年来,西风东渐,佛教学惟一接近现代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者就是唯识学,使佛学更能与现代学术社会接轨,使佛学的时代性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百年来,从事唯识学与其他科学之比较研究居第三位,是一件可喜的事。
五、唯识学专释、疏证研究,唯识之修务实践及唯识学评论二者,著作数分别是在37.36篇,批注、主在消文,评论主在回归原典义学与修行实践形成相等关系,这也很符合唯识学之“生态学”,绝非偶然。
六、因明学本来是印度各部派之共同所使用之思辨方法,尤其以正理派总其成,后来在佛教世亲、陈那等充分发挥下随着唯识典籍传入中国,两者之兴衰几乎同时,然而近百年来,几乎已分道扬镳。如然研究唯识如果没有因明学作为轨范,唯识学恐将变成训话式之诠释科学;如果因明学没有唯识学为内容,因明学可能沦为纯理性之逻辑思辨,与佛教唯识之应用将会脱节。
七、本文所搜集之唯识学虽有809种,但当本文统计分析完成后,仍有若干未能列入,可见仍应有余篇,我们尚未发觉。因大会缴交论文限期已到,无暇再作增补致有遗珠之憾,不过就统计学之观点,笔者相信至少已近80%之资料已经囊括在内,所以本文所统计、分析之数字仅做参考,中华佛学研究所将继续来作此项工作,俟数据完整以后在本所网络上公开发表,欢迎引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