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麻天祥
女士们,先生们:
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联合举办,武汉大学“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承办,黄梅四祖寺赞助的“佛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幕!
首先我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向与会的各位学者、高僧大德,以及亲临指导的各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一位思想家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中国人的手里有三件宝贝,就是《论语》、《庄子》和《金刚经》。这句话足以说明佛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自传入中国,至今2000余年,作为制度化的宗教,在组织上蓬勃发展,在思想理论上的诠释也层出不穷。它重铸了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理性思维,陶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佛教真正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知识,也只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之后,以科学理性为显著学术特征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汤用彤、蒋维乔、胡适之、熊十力、黄忏华、欧阳渐、吕秋逸、任继愈、季羡林,以及身在佛门的太虚、印顺等,还有在座的各位,公然与往圣大德同气相求,而研究佛学。他们弄潮涛头,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使命,借科学和理性的学术精神,考校史迹,辨析源流,厘正文献,梳寻义理,“同情理解,广搜精求”,续佛慧命;从哲学、历史、文学、文献、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乃至同自然科学的关系等各个方面,探赜索隐,既追寻往古的辉煌,亦开拓当今、未来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显而易见,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基础上的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我们今天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总结佛学百年的成果,继往开来,把佛学研究推向更高的层面——在方法上,加一层缜密,在效用上,加一层保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在座的各位,不远万里,甚至远涉重洋,为了同一个目标,欢聚在东湖之滨,珞珈山下,这是珞珈山的荣耀,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的荣耀。我衷心地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在短短的两天内,既要畅所欲言,发布高论,切磋交流,兼容并包,在思想学术上既有奉献,也有所收获,也要品味这美丽江城和珞珈山的人文风流,充分享受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碧波清韵。请相信,我们今日的相聚,意味着明天的携手;今天对20世纪的总结、告别,意味着20世纪佛学在21世纪的长足发展。愿我们在今后的又一个百年中,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用不同的文字和语言,繁荣学术,促进发展,共同铸造新世纪佛学研究的光辉未来,让佛学在新世纪全球性和谐发展的进程中焕发异彩。
最后,再一次表示对与会诸君的热烈欢迎,再一次感谢星云法师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感谢净慧法师和黄梅四祖寺的大力支持,感谢杨勋先生的代表吴俊女士,感谢武汉大学的大力支持和校长的莅临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