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日 “禅拳如一”的少林武功——禅宗和中国武术
雷海燕
佛教和中国功夫,一直是许多武侠小说、功夫影片取之不尽的题材。少林寺,因为它在中国禅史和武术史上的双重的特殊地位,曾经长期被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氛围;诸如“易筋经”、“一指禅”、“七十二绝技”、“木人巷”等等,由于众多文艺作品的渲染,至今对男女老幼仍不乏奇异的吸引力。然而,佛法志求度世,武功意在杀生,什么原因使得这座禅宗名刹竟同时也成了中国武术的圣地?另外,“拳禅一如”,究竟是指由“拳”入“禅”,还是强调以“禅”化“拳”?什么是这“一如”中所体现出来的慈悲佛法呢?
嵩山,早在东周时期就已被封为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号称“中岳”。嵩山横卧在河南省登封县境内,重峦叠嶂,气势磅礴,以其绮丽的风光和丰富的名胜古迹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嵩山脚下,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有一座结构宏伟的古建筑群,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的嵩山少林寺。
自从电影《少林寺》播映以后,神奇的少林功夫和“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把男女老幼的目光重新拉回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天下功夫出少林”,这句往日的武林谚语今天又变得是妇孺皆知了。早已被奉为少林功夫祖师的达摩禅师也在种种神秘传说的渲染下重新激起了人们莫大的好奇心:达摩真的是少林武术的开山祖师么?达摩和少林寺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少林武术提倡带有浓厚禅宗气息的“拳禅一如”的精神?
一、达摩和少林寺
“折芦浮渡江,震旦揭真谛”。自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一苇渡江”赴嵩山“面壁九年”之后,少林寺便与达摩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少林寺最初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原是北魏孝文帝为西域高僧佛陀禅师所立。据唐代道宣《续高僧传》记载,这位精于禅修的佛陀禅师“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孝文帝敬佩他的操行,于是下令在少室山为佛陀禅师立寺,便有了今天闻名遐迩的少林寺。自然,少林寺的第一任寺主,也就非佛陀禅师莫属了。至于稍后来到中国传授“南天竺一乘宗”的菩提达摩,最初的史籍中不见有入少林寺的记载,倒是与另一座由北魏献文帝建造的永宁寺有些关系。与达摩同时代而且亲眼见过其人的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说,当时达摩来到洛阳,见了永宁寺的壮丽景观,不胜感慨,自称“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所以,即使后来一些传说得以证实,达摩的入主少林寺,也应当在佛陀以后了。
从今天的传世文献中可以看出,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传说最早见于北宋之际编撰而成的禅宗典籍《景德传灯录》。据说,达摩同梁武帝机缘不契,北渡之后,“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随着时代的推进,有关的故事传说日益增多,情节也愈加曲折和神异。但是,今天不少禅宗学者认为,包括《景德传灯录》在内的一系列故事传说很可能是将佛陀和达摩两位同样精擅禅法的禅师混在了一起。同时,围绕达摩禅修中的“面壁”问题,传说显然也有误解和夸张的地方。一则传说称,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在五乳峰的一个山洞里,面对洞壁,静坐参修了九年;由于禅定功深,其间连小鸟在肩上筑巢都不曾觉察。时间一长,精诚所至,达摩的形象遂直接贯入了石壁之中,模样与其本人酷肖。《清代述异》记载,作者曾亲眼目睹过这块“面壁石”,“石面似平,凸凹实不平也。石质似净,黄黑实不净也。即之一粗石,了无异处。向之后退至五六尺外,渐有人形;至丈余,则俨然一活达摩坐镜中矣。谛视腮边短髭,若有动意,与世所画,无纤毫差。盖传者实真象也”。可惜这块神异的“面壁石”没有留传下来,否则的话,真可算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件珍贵的文物了。然而,现今保存的有关达摩的第一手资料中却没有“面壁”一说。由达摩亲口宣说,经弟子昙林记下的《大乘入道四行》中倒是提到过“壁观”二字,但它说的是一种禅修的安心法门,所谓“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据说如能坚持这样的修行,便可以“与真理冥符”而安心于道。这里的“壁观”,显然与“面壁”无关。
此外,前面提到过,少林寺的首任寺主是佛陀禅师,继佛陀任寺主的则是其弟子僧稠。佛陀、僧稠一系的禅法属于北方之学,渊源于印度佛教的瑜伽宗(法相唯识宗)。与此不同,达摩传授《楞伽经》,号称“南天竺一乘宗”,实际上偏向南方之学,与性宗(空宗)有一些关系。道宣在《续高僧传》中曾比较过两家的风格,认为“稠(僧稠)怀念处,清范可崇。磨(达摩)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似乎还是稍稍倾向于佛陀、僧稠一系的。而且,一直到唐末五代,少林寺在名义上仍然属于律宗寺院,它的“革律为禅”成为禅寺,已经是北宋后期的事了。从这些情况来看:一、达摩禅在当时的地位并不如以后那么崇高;二、达摩禅以无分别智、无所得心而悟入实相的安心法门与佛陀、僧稠从小乘“四念处”(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入手的禅法在当时颇不相容。由此可见,达摩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入少林寺“面壁九年”,可能性实在不是很大。
不过,无论如何,经过后世禅僧的编排,达摩在少林寺是站稳了脚跟。今天,从少林寺朝西北方向走去,不远处的一个小山丘上设有一座“初祖庵”,据说便是达摩当年“面壁”修禅的地方了。作为少林寺的附属建筑,建于北宋时期的“初祖庵”规模虽不很大,但在结构和营造方法上却很有特点,经研究发现,其工程技术与宋代官方颁布的《营造法式》极为一致。所以,它不仅是一块令人神往的禅宗胜地,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少林寺内,在“千佛殿”、“白衣殿”和“地藏殿”的中间,还有“达摩亭”居中而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相传这是禅宗二祖慧可为向达摩求法而“立雪断臂”的地方,所以又称作“立雪亭”。寺院内外,石碑林立,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等书法大家均在上面留下过自己的笔迹。其中一块石碑上刻了一首诗,说的是达摩“面壁九年”的事:
西来大义谁能劳,五乳峰头九载功;
若道真诠尘未了,达摩应自见圆通。
如果说,当年达摩和梁武帝语不投机的话,看来他与少林寺一定是有很大的因缘了。
然而,上述这一切仍然不能算是定论。宗教上的许多事情,因为其传播方式与普通学派、团体不同;或隐或显,有时是很难用一般学术方式来查考的。其中的一部分事迹,我们或可寄希望于日后禅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新的有关史料的发掘,但全盘的真相,如同中外历史上所有的未解之谜一样,恐怕永远不可能原样地恢复了。
二、达摩和少林武术
从人类文明史上看,实用性技击术的起源应该是比较早的,而稍具系统形式的武术门类则要相对形成得晚一些。就印度而言,据载在公元前6世纪时已有二十九种武术门类流传了。只要翻阅一下有关释迦牟尼生平的佛教经典便可看到,出身于武士种姓的释迦牟尼,自幼体力超群,成年后又精熟各种武艺;一次大赛中,他在跳跃、游泳、跑步、角力等一系列体育和竞技项目中接连夺魁,并创造了一箭射穿七层铁鼓这样惊人的射箭纪录。不过,悟道成佛以后的释迦牟尼,本着佛门的慈悲宗旨,对以杀伐争斗为目的的技击运动似乎不很推崇。当时的佛教戒律规定,僧尼一律不准携带刀剑一类的杀人武器;一部分僧人所携持的锡杖,专用当时最为柔软的金属锡制作而成,据说便有表示慈悲戒杀的意思。后来,佛教密乘的无上瑜伽吸收了一些印度传统瑜伽术的长处,编有“金刚拳”之类的动功,但从今人兰仲明先生传出的“金刚瑜伽母拳法”来看,整套功法包括炼气、动功、发声法、六字真言法和静功五个部分,共四十三法,旨在打通全身气脉,强健体魄,与拳术技击并无多大的关系。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教团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化体制和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加之南北朝期间,战乱频繁,僧团出于自卫的需要,开始注意在继承中国传统技击术的基础上创编起“佛家武术”来了。据今人考证,中国僧尼的习武之风,最早大概始于北朝之际。究其原本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护寺护法。在北魏太武帝统治时期,不少受过武术训练的破产农民在无可奈何之时投入佛门,遂使佛寺中护寺武僧的人数急剧增加。只是,那时的武僧好像与朝廷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这种情况自然对武僧们大为不利。
但是,少林武僧的情景就不同了,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著名传说表明了他们由于积极参政所带来的独特地位。从历史记载看,唐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出兵讨伐王世充,当大军逼近洛阳时,李世民曾写信邀请少林寺僧人助战,结果,少林寺的武僧“率众以拒伪师,投表以明大顺”(裴漼《少林寺碑文》),协助李世民大败王世充,还擒获了其部将王仁则。事后,李世民为示皇恩,在少林寺内立了《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于是,少林寺声名远播,武僧的社会政治地位也一下子得到了提高。至于“十三棍僧”云云,从当时的实情推测,大概不会有传说中的那些精彩情节的。事实上,十三位僧人中真正参战的只有十二人。现在仍存于少林寺前院的唐代石碑上刻有十三名“立功僧”的名单。其中,上座善护并没有参加作战,但武僧们集体参加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事先必须得到他的同意,所以善护理所当然地在名单上占了首位。
经过这一事件以后,少林寺的武僧习武合法化,练兵就带有特殊的政治意义,而少林武术也因此在武林中赢得了显赫的名声。“天下功夫出少林”,一时间少林武术众望所归,独树一帜。明朝诗人徐学模大概对僧人习武现象有不同看法,因而在《少林杂诗》中不无讥讽地吟咏道:“名香古殿自氤氲,舞剑挥戈送落曛;怪得僧徒偏好武,昙宗曾拜大将军。”
如同禅宗崛起后,禅僧们为了突出其“以心传心”的权威性而将达摩到慧能的禅学历史重新加工和编排一样,随着少林武术的开宗立派,也产生了一个寻根觅祖的问题。由于少林武术确实出自佛门,从外在形式到精神实质无不带有浓厚的佛教气息,于是,相传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苦修禅功的达摩禅师便自然而然被奉为少林武术的祖师。
详细查考达摩和少林武术的关系,其中主要的瓜葛似乎在于一部流传民间的少林内功图谱《易筋经》。据禅宗《传灯录》记载,达摩当初离开梁武帝后,过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整日面壁而坐,不出一言。这样过了九年,一天他打算返回印度,遂召集门人说:“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这时,门人道副回答道:“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达摩评道:“汝得吾皮。”一位尼总持说:“我今所得,如庆喜见阿佛国,一见更不再见。”达摩又评道:“汝得吾肉。”紧跟着,门人道育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达摩对此的评价显然较前两位高了一些,以为是“得吾骨”,最后,慧可上前“礼拜后依位而立”,什么也没说,达摩却高兴地赞道:“汝得吾髓。”并付传法袈裟于慧可,让慧可做了禅宗的二祖。上面提到的那部《易筋经》,在书前附了一篇题为李靖在唐朝贞观年间撰写的序言,其中声称,达摩“只履西归”以后,少林寺一面寺壁为风雨所坏,在修葺砖墙的过程中,僧人得到一只铁盒,打开一看,里面藏有一部《洗髓经》和一部《易筋经》。所谓“洗髓”,是由于“人之生感于爱欲,一落有形,悉皆滓秽;欲修佛谛,动障真如。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必先一一洗涤净尽,纯见清虚,方可进修,入佛智也”。至于“易筋”云云,则因“髓骨之外,皮肉之内,莫非筋连络固身,通行血气;凡属后天,皆其提挈。借假修真,非所赞勷,立见颓靡”(《易筋经·李卫公序》)。然后,序言笔锋一转,照应上述那则达摩付法的传说,认为达摩考察门人时的得皮、得肉、得骨、得髓之说皆为暗示,实有所指,“非譬喻亦非漫语也”(《易筋经·李卫公序》)。达摩传授《易筋经》的说法,最早大概便是滥觞于此了。
随着对禅宗和少林武术的研究逐步深入,近代以来,人们发现《传灯录》的记载已不可尽信;再参考《易筋经》的各种传本,又发现前面所附的李靖序文有经后人删改、润饰的痕迹。譬如,禅宗传说多认为达摩于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入少林寺,但传为唐朝李靖所撰的序文,在有些本子上,却依据元朝觉岸编写的《释氏稽古略》,将时间改为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很明显是为了凑合世传的“九年面壁”之数。民国年间曾有易名《少林拳术精义》的《易筋经》本子流传,书末有清朝祝文澜的一篇跋,说到他曾于故纸堆中觅得《易筋经》旧本,其中“序文二篇”,“次序错乱,字句错误”,于是对照其他传本“齐其异同,证其讹脱”。据此,近代武术史家唐豪先生认为,那篇攀附达摩的所谓李靖序文很可能经过祝文澜或其他什么人的润饰,即非伪撰,也肯定不是原本(参见唐豪《少林考·达摩与〈易筋经〉》)。此外,《易筋经》序文已明确声言,“《洗髓》之秘”“后世无传”,但道光三年(1823年)的市隐斋本《易筋经》中却又附上了一部《洗髓经》,后来的一些传本将上面这几句话改成“后世罕见”,不外是做些补救工作而已。总之,关于《易筋经》来历还存在着种种不全相同的看法,但从《易筋经》的功法、体系和文字看,其为某一位或数位道教中人所撰而托名达摩这一点,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
最近,著名印度文化专家常任侠先生有一个比较新颖的意见,很值得一提。他在考察南印度西丹巴腊姆一处湿婆(印度教神)神庙时,见到神庙的墙上雕刻着一百零八种印度古代的健舞姿势,形象生动,造型别致。欣赏之余,他将各种舞姿收集起来,专门请教了当代精研《易筋经》的常维祯先生,发现其中不少姿势与《易筋经》所传相似。于是,尽管常任侠先生本人也认为达摩传授《易筋经》的说法与历史上主张“凝住壁观”的达摩禅法相矛盾,但他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印度来中国的名叫达摩的僧人,不止一二人,传播达摩拳术的究竟归于何人,这还有待研究。”(《海上丝路与文化交流》,第57页)应该说,这一看法对我们日后研究达摩和《易筋经》以及与少林武术的关系,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达摩同《易筋经》的公案尚未了结,晚清年间传出一部《少林宗法》,又增添了一则达摩传授“十八罗汉手”的故事。据称,达摩到少林寺弘扬他的“壁观”坐禅方法,结果,长年累月地寂坐修心,使不少僧人精神萎靡,筋疲力弱。当时在少林寺周围常有豺狼虎豹出没,面对野兽的侵袭,僧人们一个个束手无策。看到这种情况,达摩便在禅功的基础上采纳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姿态,有针对性地创编了一些动功方法,如黑虎伸腰、雁翼舒展、金豹露爪等等,因全套功法总共有十八个动作,所以称作“十八罗汉手”。1915年,署名尊我斋主人的《少林拳术秘诀》出版,这部极为畅销的近代拳术名著在“拳法历史与真传”一节中也采用了《少林宗法》的说法,文中称,达摩见门人终日坐禅,昏钝不振,于是训示徒众说:“佛法虽外乎躯壳,然不了解此性,终不能先令灵魂与躯壳相离。是欲见性,必先强身,盖躯壳强而后灵魂易悟也。”接着又为门人演示了“十八罗汉手”(参见《少林拳术秘诀》)。这里,且不谈达摩的训示已大异于历史上达摩禅的宗旨,用禅门的话说是近乎“外道”了。单就其中记录的“十八手”操作技法看,也大都脱胎于中国道教所传的八段锦之类的导引术。因此,根据《少林宗法》一书出自当时高标“反清复明”的“洪门”之手这一事实,唐豪先生认为,所谓达摩传“十八罗汉手”给少林僧的故事乃是19世纪末叶“洪门”的假托:“十八手”的方法固然合乎导引锻炼的法则,但“洪门”成员并不是少林僧,更谈不到它的传播是“释家之功”和“释氏之力”(《旧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
另外,少林武术在种种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中还夹杂了一则紧那罗王传授少林棍法的故事。据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一次贼寇逼近少林寺,寺内僧人见众寡悬殊,势力不敌,正打算撤走,只见一位火工头陀从厨房里出来安慰众人道:“尔等勿忧,老僧一棒扫尽。”众位僧人正在偷笑头陀狂妄,不料他手持短棍冲入贼群中,所向披靡,又变形数十丈高,大声高叫道:“吾是紧那罗王也!”将贼寇吓得转身便逃。事后,少林僧人将这位自称紧那罗王的头陀塑像于寺中,祝为少林伽蓝神,少林棍术也就是那时传自头陀的,不过,这则传说较达摩远过于神异,武术史上很少有人将其视为真事。
近代以来,尽管一直有武术史家出来澄清关于达摩和《易筋经》、《十八罗汉手》之类的讹传,但是,一千多年来,少林武僧所显示出来的富有佛教精神特质的精湛技艺让人惊讶不已,叹为观止,从而在感情上倾向于接受达摩传功的神异传说。流风所及,近代不少中国武术的专著,如郭希汾的《中国体育史》、朱鸿寿的《少林拳法图说》、许融的《国术史》等等也不加分辨,以讹传讹。这样,直到今天,达摩在少林武术乃至中国武术史上的地位仍未完全动摇。站在禅宗和文化研究的立场上看,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们认为,发生在今天的这种认同感,主要是基于情感和精神上的依托,而不是史实上的归宗。
三、“拳 禅 一 如”
虽然我们在上述两节内容中基本上否定了达摩与少林寺以及少林武术的直接关系,但少林武术确乎是以佛教禅宗名刹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因而,禅宗的思想内容和修持方法对少林武术的形成、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一点,也正是少林武术得以在中国武林中独树一帜的特色所在。对此,佛教学者陈兵先生曾经有过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性评价,认为“少林武术实际上是以嵩山少林寺为中心的武僧在长期传习过程中,吸收中国传统武术及民间武技、气功、养生术精华,创编发明,不断发展。它在正统佛学中虽未有一席之地,但毕竟长时期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人为主体而传习发展,实际上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第479页)北宋初,少林寺一位福居和尚邀请当时各门各派的武学大师赴寺演武,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学习和切磋,据说创编有十路金刚拳、延寿功、固体法等等一系列拳术套路和内功功法,从而为少林武术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系统。明清之际,少林武术在与其他门派的交流融摄过程中日趋成熟,终于形成了“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的隆盛局面,连明末清初的一代大儒黄宗羲也情不自禁地赞叹起“少林拳勇名天下”(《王征南墓志》)来了。
总之,尽管少林武术不像传说所渲染的是所谓禅宗祖师达摩的亲传,但长期在禅寺中熏陶出来的少林武术从拳械操练、内功修持直到精神境界和道修涵养,无不显示出佛教禅宗的思想文化内涵。拳技操练为用,禅法修持为体;外在力量和技巧上的训练与内在自我精神上的涵养达到深度的统一。这便是后世少林武术所推崇和追求的上乘境界——“拳禅一如”。
“拳禅一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 炼气 同所有门派的武术系统一样,少林武术大体上也可以分成内功、拳法和器械三大类。虽然后两者在中国武技中的声名颇为显赫,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但说少林武术的特质之一主要在它的内功,也许不至于有什么大的异议。
少林武术的内功,乃是一种以锻炼人体内部精、气、神为主的炼气、运气方法,旨在通过动静兼修而行气入于内膜,疏通经络,充实腑脏;功效所至,外有所谓“金钟罩”、“铁布衫”,不畏拳打脚踢,内则气血健旺,可以祛病健身。从历史上看,这类内功炼气方法,中国传统的道、医、武诸家早已有之。因此,对少林武术而言,其主要贡献在于以禅宗思想和修持方法为基础,对中国传统的炼气、运气方法进行了有系统的综合和整理,使内功炼气与武术拳技相为表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后来武林中流行的“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类的谚语,就是本着上述内功修炼为本、拳技操练为末的观点所作的通俗解说。集少林武术精义之大成的《少林拳术秘诀》也正是有鉴于此,所以开篇便从少林内功入手而立“气功阐微”一节,详细叙述和分析了少林气功(内功)的要义,并突出强调了少林武术“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的特点。
按《少林拳术秘诀》的划分,少林内功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养气,二是炼气。其中养气即下文将要谈及的“炼心”,而炼气则是“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以柔而刚为主旨,以刚而柔为极致。”据称,一俟炼气之术大成,“则时刚时柔,半刚半柔,遇虚则柔,临实则刚,柔退而刚进,刚左而柔右”,真有“刚柔相济、虚实同进”的神奇妙用。不过,同样是内功炼气,由于成就和效用的不同,又有下乘、中乘、上乘的三乘之别。
对于下乘和中乘功夫来说,首先是调息入静,以意运气。一方面打通人身各条经络,另一方面行气入补内脏,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神役气,以气运力,则能气贯全身,刚柔相济,表现出如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硬气功”一样的效果。由中乘向上乘,则专在柔术上用功,以柔为贵,运柔成刚。至于具体的炼气程序,不外乎“运使”、“呼吸”和“刚柔”三步。运使:这在少林内功中属于筑基功夫,方法是马步站立,气沉丹田,以此将从前的浮力虚气全都变换,所以又称“换力”,平时俗语中“未习打,先练桩”,说的就是马步运使的功夫。如果能将这一步的筑基功夫基础打好,“则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而后一切柔术单行手法及宗门拳技,均可以日月渐进矣”(《少林拳术秘诀》)。呼吸:呼吸的锻炼乃是在马步运气的基础上进而灵活全身筋脉、坚实上下骨肉,使得周身血气的运行可以随呼吸而向肢体某一部位贯注;意之所动,气即赴之。呼吸之功有成,“倘与人搏,则手足到处,伤及肤理,不可救疗”(同上)。刚柔:由呼吸的修炼而至于刚柔的变化,已然开始从中乘趋向上乘。下乘者,插沙、打桩,一味求刚,既无益于身心,又大悖于拳理;中乘虽是由刚向柔,但仍偏于刚多而柔少。至于上乘之功,则“不刚不柔,亦柔亦刚。如猝然临敌,随机而动,变化无穷,变化无方。指似柔也,遇之则刚若金锥;身似呆也,变之则捷若猿兔。敌之遇此,其受伤也,不知其何以伤;其倾跌也,不知其何以倾跌。神龙夭矫,莫测端倪”(同上)。炼气之术到了这一步,可谓是臻于极域了。
不过,上述的三乘内功主要是紧扣武术炼气展开的,虽然其中像气贯丹田,调整呼吸等等方法与禅宗修持不无关系,但与禅宗的整个精神境界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近年来由阙阿水先生传出的“少林内劲一指禅”禅功,虽说方法简略,却更能体现禅宗直截了当无心合道的特点。
“内劲一指禅”禅功源出福建少林寺,那么,从法脉上看与嵩山少林寺的少林武术无疑是属于同一个系统。其功法修炼与普通道、医、武诸家不同,也有别于同属佛家法门的密宗,既不用意守、运气,也不重视意念观想。相反,“内劲一指禅”在整个修持过程中突出禅宗关于“无念”合道的思想,以不用意识、不用意守的“无意念”为调心之要,顺其自然,不假人为,让人体内部的精、气、神按其本然规律与天地合一。联系前面的有关文章,可以看出其功法特点与曹洞宗的“默照禅”有一些渊源。据《少林内劲一指禅》一书中所说,“一指禅”修炼的基本原则是“生根于地,长劲于身,炼气于脏腑,营养于天地”,其功法体系似乎融合了中国传统关于“独立守神”的养生方法,但从境界方面看,“内劲一指禅”对“无念”之“念”的修炼,较诸上述三乘更能体现具有禅宗特色的少林内功精义。
2. 炼心 少林武术将禅宗的调心法门融入武术内功,其意义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一般性质的运气通经或刚柔相济。相对于有形有相的“炼气”方法,《少林拳术秘诀》称持守心意的调心法门为“养气”。
与炼气相比,养气调心专在起心动念上入手,无形可执,无相可得,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意、时时警悟,其成就远较前者为难得。一方面,“养气而后气不动,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命中制敌之方”;另一方面,又“每见沉心求道之士,平日养气之言,不离于口;静悟之旨,怀之在心。一旦临以稍可戒愕之事,则面目改观,手足失措,神魂摇荡失舍。如是而求,能静以御敌,戛乎其难”(《少林拳术秘诀》)。所以,相传清末南方武术名家李镜源曾向某禅僧请教技击之道,禅僧告诉他三条武技心要:其一,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心如君,手足如臣民;夫君泰然则百体从令,始能入乎超神入化之境。否则,纵然具有一副好身手,一旦仓促应变,气息上浮,手忙脚乱,仍然落于野孤禅。其二,欲学技击先学数息:数息之功,即为养气调心而设;心与气原本一体,气静则神恬,神恬则气足。其三,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关头:勘破生死,证悟本来,原本便是禅宗的无上法门。技击之道的养气炼心,到这一步已直接契入禅宗的修证;以性静心空之体,而役应变无方之用,遂有阴阳不测,随机发用的妙境。据说李镜源受了禅僧的点化后,用功多年,果然悟透生死之机,技击之术也因此臻于上乘。后来他还撰写了一本名为《尘技禅机》的武术专著,专门阐发武技中的炼心之道。
可是,上述的养气炼心是就境界而论的,一旦涉及临阵对敌,少林武术的炼心便具体化为“练胆为先”。其实,武技一艺,原是实战实搏的事,中国传统武技就很重视“胆力”问题。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在他所著的《拳经》中,开宗明义就揭出“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两句,似乎还将胆力置于技艺之上。他在《拳经·捷要篇》中又提出了具体的练胆方法:“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可见,不管是“胆向先”还是“艺高人胆大”,在武技的较量中,胆力确乎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不过,由此也看出,中国古代的武技,并没有用禅观炼心一类方法来练习胆力的。只有源于禅宗寺院的少林武术,才会羼入参贯禅机、超脱生死恐怖的禅门炼心方法。所以,《少林宗法》一书强调指出:“少林之法,高出于各家之上者,在平素之内功耳。内功为何?即解脱生死。”
然而,从养气调心到解脱生死,仍然局限在对敌搏杀的一面,作为禅宗精神的一种体现,少林武术应当还有佛门更高层次的大慈大悲这一面。《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中的“应当执持刀剑器杖,侍卫法师”之说是从被动方面而言的,佛教真正主动的精髓总归在于慈悲解脱的大智慧。对此,当代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这部皇皇巨著中安排一位少林寺里专干粗活的服事僧将这番道理阐述了出来。这位貌不惊人的老僧就少林武术的“七十二艺”绝技娓娓而谈,站在佛教禅宗的立场,将少林武术炼心、修心的精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寺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小说中,老僧的这番话讲得周围一群高僧茅塞顿开,连连点头。想来,今天如果有哪位修心有成的少林武术高手读到这里,也一定会在心里暗自称叹不已的。
3. 戒律 武术技击虽然是一种搏杀之术,但正所谓“盗亦有道”,久远以来,中国武技的各门各派均有自己的戒律和门规。今天,我们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查考和眼下仍然门户兴盛的一些武林门派的观察不难看出这一点。只是,佛教以杀生为根本戒,即使在大乘戒里,也只允许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杀个别穷凶极恶之徒。少林武术出自禅门,渊源所自,当然不可能不受佛教戒律及其慈悲宗旨的影响,因而,好勇斗狠、恃艺逞凶等等恶性陋习,都深为少林武术戒律所忌。
相传,唐朝年间,少林寺香火兴旺,人品混杂,一些不肖之徒,失佛门借假(肉体)修真(心)的宗旨,将原本是慈悲救世的道场,变成了整日舞刀弄枪的武馆。目睹这种情况,觉远上人深感悲戚,遂立十条戒律,以示门人弟子,这些戒律,对日后少林武术的门规、戒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简述如下:
(一) 习此技术者,以强健体魄为要旨,宜朝夕从事,不可随意作辍。
(二) 宜深体佛门悲悯之怀,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以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犯者与违反清规同罪。
(三) 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将事,勿得有违抗及傲慢之行为。
(四) 对待侪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不得恃强凌弱,任兴妄为。
(五) 如与俗家相遇,宜以忍辱救世为主旨,不可轻显技术。(六) 凡属少林师法,不可逞愤相较。
(七) 饮酒食肉,为佛门之大戒,宜敬谨遵守,不可违犯。
(八) 女色男风,犯之必遭天谴,亦为佛门之所难容。凡吾禅宗弟子,宜垂为炯戒勿忽。
(九) 凡俗家子弟,不可轻以技术相授,以免贻害于世,违反佛氏之本旨。
(十) 戒恃强争胜之心及贪得自夸之习。
从这十条所涉及的范围看,少林武术的戒律不可谓不严,难怪尊我斋主人要颂赞觉远上人“功德真无涯量也”;其中七、八两条关于饮酒食肉和女色男风的禁戒,很明显与佛教“五戒”中的不饮酒、不邪淫有关。再看看历史上的少林武僧,“颇闻经律余,多亦谙武艺。疆场有艰虞,遣之扦王事”(顾炎武《少林寺》)。的确也是清名远播,未曾辱没了少林寺的声誉。即使像明朝月空和尚等僧兵赴海边抗击倭寇,也是保国卫民,如俗语所说“佛门也作狮子吼”,并不违背少林武术的戒律。
至于少林寺俗家弟子的情况如何,因为涉及面太广,一时间很难详细查考。不过十条戒律中不少如尊师道、戒酒色等也可以针对俗家弟子,因而,戒律的主体虽然是为武僧所设,影响所及,对少林武术一系的俗家弟子想必也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随着嵩山少林寺的日益兴盛,南北各地相继建起了一连串少林寺。据唐豪先生考证,全国的少林寺共有七个之多,如:和林少林寺、蓟州盘山少林寺、长安少林寺、太原少林寺、洛阳少林寺和福建的泉州少林寺等等。同寺名一样,这些少林寺也大都继承了源自嵩山少林寺的少林武术,其中尤以福建泉州少林寺最为著名。该寺建造于唐朝,在宋、元两代曾两次被火焚毁,后来明朝宣德十年(1435年)又重新修造。泉州少林寺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达到鼎盛,其时寺中的方丈是赫赫有名的南派武术宗师至善禅师,我们今天在电影《新方世玉》中看到的方世玉、胡惠乾等南方侠士便是出自至善禅师门下。在包括至善禅师在内的历代高僧努力下,以泉州少林寺为中心的南派少林武术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武技中的又一大禅门武术宗派。虽然泉州少林寺在乾隆年间遭到火焚,但号称“福建少林拳”的南派少林武术因功法独特,受到各方武林人士的重视,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此外,相传为内家拳一代宗师的张三丰早年也出自少林。尽管详考渊源,内家拳自有其道家思想和道教修炼方面的传统,但内家功夫重视心意的锻炼,以养气炼心为其武术系统的核心,很难说没有受到过少林武术的影响。“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希有”(唐顺之《峨眉道人拳歌》)。以禅宗思想和禅门心法为基础的少林武术,一千多年来在中国武术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我们渐渐揭开了蒙在上面的层层神秘面纱,但少林武术作为佛教禅宗和中国武技相结合的一个奇特产物,丝毫也不因此而逊色;相反,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林武术正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有关人士的关注。这一切,正像电影《少林寺》主题歌所唱的那样:“千年的古寺,神秘的地方,嵩山幽谷,人人都向往。武术的故乡,迷人的地方,天下驰名,万古流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