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拉卜楞,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政府所在地,系古代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藏族文化重镇。它北接临夏,南邻四川阿坝,东连岷县,西界青海,地处雪域高原东北边缘和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草原广阔、土地肥沃,海拔在2200至4000米之间。主要山脉有白石山山脉和西倾山山脉,前者在临夏和青海两地之间,主峰大里加山,为甘、青两省省界,后者自青海河南蒙旗进拉卜楞境内。境内大夏河绕流,它自西向东,经土门关流入黄河。正如《夏河县志》描述:“在谷中旅行,但觉水急山高,地形不平,岩壑雄奇,初不知其上有完整的高原,大夏河谷极窄,冲击宽者仅六、七百公尺,狭处则两岸紧凑,仅容一河,自土门关至拉卜楞,一路皆是幽谷。”“高原之上,常有局部盆地,纵横数里,当地名之曰滩,又称甸子,如甘加滩、桑科滩等。丘陵环列,谷广坡平,流泉萦萦,水草鲜美,为藏民天然牧场。”②
早在公元7世纪,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就自称为“博”(意为“呼唤”),并形成统一的王朝,当时在汉文史籍上称作“吐蕃”,“蕃”的古音读作“博”。有人认为,藏族自称“博”的原因与本民族最早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苯”有关。对藏族的称呼各个时期略有不同,唐时称“吐蕃”,宋时称“西番”,元、明两朝称“吐蕃”或“乌斯藏”,到清时又称为“图伯特”或“唐古特”。公元17世纪后,才演变称为“藏族”。所谓“藏”,一说指地名“卫藏”中的“藏”,二说指雅鲁藏布江中的“藏”,这就是藏族称谓之来源。
“拉卜楞”这一名称也有其演变过程。
“拉卜楞”原系藏语“拉章”(意为“佛宫”)之变音,是拉卜楞寺寺主嘉木样活佛驻锡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僧俗民众将自己浓烈的宗教情感注入这一名称,“拉卜楞”不但指寺名,而且又泛指拉卜楞寺所辖教区之地名总称。
据《拉卜楞寺概况》记,拉卜楞地区周秦时为西羌地,汉时为金城郡白石县塞外地,后汉时改置河关县而属陇西郡,三国时属魏。东晋初置河州,改名永国,后吐谷浑始强,大夏河上游地区为吐谷浑所辖。隋至唐仍称河州,宝应后陷于吐蕃。宋时属唃厮啰所辖,明亡清立,复为河州。公元1710年后吏治属循化厅,民国时期,仍归青海西宁道之循化县。1917年拉卜楞划归甘肃所辖,1927年甘肃省在拉卜楞成立了拉卜楞设治局,1928年改为夏河县。新中国成立后又属陇西分区,后为省直辖县。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改为自治州)时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州所属,现拉卜楞为夏河县政府所在地,仍属甘南州所辖。拉卜楞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居住着藏、汉、回、撒拉、东乡、保安、蒙古、裕固等十个民族,7.7万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78%。
藏族居住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习惯上分为三个大的不同地区,即上阿里地区,中卫藏地区和下多康地区,藏族典籍中则称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多康六岗。依此,藏语又大致分为三大方言:以拉萨和日喀则为中心的方言区域称为“卫藏”方言;以四川甘孜、云南迪庆、西藏昌都、青海玉树的方言区域称为“康”方言;除玉树之外的青海其它藏区、甘肃藏区和川西北地区的方言区域则称为“安多”方言。“安多”是个地域概念,蜚声海内外的藏族史学家智贡巴·贡却丹巴饶杰在其名著《安多政教史》中云:阿卿岗日(玛沁雪山)及多拉让摩二山,取其首字,并称为“安多”。③拉卜楞属“安多”藏区,使用“安多”方言,故又可称为“安多哇”(意为“安多”人)。
拉卜楞是一个让每一位旅游者净化心灵的王国,也是一个原生态完好的青藏高原窗口,更是一个藏文化浓烈的理想田园。遥望湛蓝苍穹,聆听深邃法乐,触摸千年文明,在这里你也许能找到自我,也许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使你在平静和震撼中感觉体内生命波涛般的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