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来真实义功德章第一

如来真实义功德章第一

时间:2023-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身不离如来藏,佛知所藏是其真实,能藏是空,以《空义隐覆真实》,故次明其义。次十章经,正明说法。后章二者,胜鬘说法既竟,佛欲令人信,故第一前明劝信。如来既明信法有益,胜鬘则明不信为损,宜须摧伏,故第二次明护法也。至此已来,叙章段次第意竟。若四谛明义,则十五章经无非四谛。但诸佛菩萨约义不同,转势说法,故有十五章经之差别也。如来藏的教义,是要明了空性的功德。

一、正说直入

“如来妙色身”下,经有三分,自上已来序说已竟,今是第二,正说。依经下文,凡有十六名字:一、“叹如来第一义真实功德”,二、“不思议大受”,三、“一切愿摄大愿”,四、“说不思议摄受正法”,五、“说入一乘”,六、“说无边圣谛”,七、“说如来藏”,八、“说法身”,九、“说空义隐覆真实”,十、“说一谛”,十一、“说常住安隐一依”,十二、“说颠倒真实”,十三、“说自性清净心隐覆”,十四、“说如来真子”,十五、“说胜鬘夫人师子吼”。此十五并有别章解释。第十六云:“复次憍尸迦,此经所说,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今谓前十五有别章解释,后章之一章,总贯前之十五。故章虽十六,不出总别二也。有人言:“唯有十四章,第十五无别体。”今用十五也。

[校注]

①十四、十五,疑为“十五”、“十六”的误写。

就前十五章,古今南北开合不同,随心所见种种异说。今前以六门总释十五章经,宜留意观之,则略见一部之大意,勿咎其烦也:一、钩锁相生,二、章段次第,三、适机前后,四、互相摄,五、以言无言,六、如行说。[1]

[释评]

[1]十五章的关系,是有一个步步递进的次第?还是没有次第而相互含摄?这不仅关系到经文主体部分的结构,而且关系到如何领会经中的教理,以及依经修行的步骤。前面说,有顿、渐、不定的判教,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说法,当代的印顺法师在讲解《胜鬘经》时实际上采用了。但是,吉藏大师的“六门”解释,更为全面。

钩锁相生者,书传盛德,面睹妙身,故前《叹佛》,发心愿求也。叹佛既发菩提心,次明修菩萨行。菩萨之行以止恶为本,故次明《受十大受》。十受辨其止善,故次明行善,是以兴于《大愿》。十受之终云“不忘失正法”,三愿之末明摄受、护持正法,今欲广释摄受正法成前愿行,故次明《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虽是一乘,但欲转名示义,明摄受从一生多,一乘则摄多归一,故次明《一乘》。一乘所以究竟,由究竟谛成,故次明《无边圣谛》。无边圣谛说如来藏,故次明《如来藏》。藏显成身,故次明《法身》。法身不离如来藏,佛知所藏是其真实,能藏是空,以《空义隐覆真实》,故次明其义。所覆即是一谛,故次明《一谛》。此之一谛可以依凭,故明《一依》。接此《一依》,即明依藏有生死故是真实,不依藏有生死名为颠倒,故有《颠倒真实章》。生死依藏,所依是深,今欲明此义,故有《自性清净烦恼隐覆》。始从叹佛,终竟自性清净,能信此法,堪绍佛业,为佛真子,故有《真子章》。若不信此法,则是外道种子、非法恶人,宜须降伏,故有《胜鬘师子吼章》也。[1]

[释评]

[1]钩锁相生,即是阐明十五章所指的十五个修行步骤的前后关系。也可以视为“渐门”。

次明章段次第。此欲示经起尽,明义之大节也。然章虽十五,大开二门:初十三章,正明说法。次有二章,明劝信护法。所以有此二者,胜鬘当今教主,机缘属在其人。于前明说法。说法既竟,则信之大益,毁之大损,故次明劝信守护。就此两章,各分为二。初门二者,前有三章,明起说方便。次十章经,正明说法。所以然者,夫妙道难弘,憙生疑谤,要须三行三成,止谤息疑,尊人受道,方得演说也。三行三成者,一、叹佛发心,佛即授记。二、受大受,佛为现证,空出声华。三、发大愿,则如来印成。以此三门,为说法由渐,故是方便。方便既成,然后开宗授道,故有第二次明正说。后章二者,胜鬘说法既竟,佛欲令人信,故第一前明劝信。如来既明信法有益,胜鬘则明不信为损,宜须摧伏,故第二次明护法也。就前说法方便及与正说,各开为二。初门二者,《叹佛》明菩提心,《十受》、《三愿》明修菩萨行。正说二者,一明乘行,二明乘境。然由境成行,应前明境,但欲接上愿行之因,故明摄受一乘之果,故前明乘行。行不孤生,起必托境,故次明境。就乘行乘境,各开为二。乘行二者,《摄受》辨广大出生,《一乘》明无二收入。乘境二者,初有四章,总明量、无量谛,显佛与二乘究竟非究竟。次有四章,就无量谛中,自明三谛非究竟,一谛为究竟。此之两章,各开为二。初章二者,第一《圣谛》一章,明二乘依有量谛,无有三法,所谓无究竟智、无究竟谛、无究竟圣。佛依无量谛,则有此三也。次之三章。依无量谛中说《藏》、说《法身》及《空义隐覆》,即显有量谛中不说此三法。后章二者,《一依》、《一谛》,此二约显时之境,《颠倒真实》及《自性清净烦恼隐覆》,此二隐时之藏。至此已来,叙章段次第意竟。[1]

[校注]

①憙,xǐ,喜悦。

[释评]

[1]章段次第,解说的是真实(一乘)与方便的关系,说明教言的开合。若就所指的内容来说,也可以说这个部分摄方便归真实,可视为“顿门”。

第三,适机前后门者,夫根性不同,法无定相,如来善巧非一,故教门无定前后。若应闻四谛以得悟,则前明四谛;若宜听一乘以受,则后演一乘。余章类尔。其犹六度,自有从檀至智,自有从智至檀,次第相生,无方演说。今亦尔也。[1]

[释评]

[1]这一段说明,经文并不指向一个“定法”。前面两种理解结构的思路,都可以超越,即“不定门”。

第四,明相摄门者,若作一乘明义,则一切无非一乘,故十五章经皆一乘也。若四谛明义,则十五章经无非四谛。故《华严》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辗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但诸佛菩萨约义不同,转势说法,故有十五章经之差别也。[1]

[释评]

[1]从“相摄”的角度,既可以看到经文内涵的丰富性,又可以看到趋入修行的门径之多。佛性既然是普遍的,自然随处都可以触及。可视为“圆满门”。

第五,言无言者,无言而言,故言有十五。言而无言,故不吐一字。此如空中种树,华果宛然,虚里织罗,文彩不失。肇公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无言而显道,释梵绝听以雨华。”若留意此言,则小参圣旨。其守着文字,则是坚执妄谈。[1]

[释评]

[1]无乘建立,亦无门建立,真实不异方便,方便不异真实,这才是一乘。

第六,行说门者,夫留古训今,则使今学古。胜鬘如行而说,亦令末俗如说而行。胜鬘叹佛,末俗亦须用之而叹。十受三愿,乃至信正降邪,并须如说行也。若不尔者,圣有徒劳之弊,贫人有数宝之失。[1]

[释评]

[1]本经阐述如来藏。如来藏的教义,是要明了空性的功德。功德在于行。故有“性在作用”、“作用见性”的道路。行者应当就此而入。

二、释 章 门

《第一叹如来真实第一义功德章》,略以三门释之:一、来意门,二、释名门,三、分齐门。

一,来意门者,略明六义:一、承书所闻;二、眼亲睹;三、欲信佛,佛为生信之本;四、欲归依于佛,叹佛功德,即明堪归之事;五、发心求佛,须识佛胜德,可以愿求;六、欲利益群生,令识佛德,方得礼念、称叹及以归依。前五自行,后一利他也。[1]

[释评]

[1]本章内容的重心,落在第五,即发菩提心。

二,释名门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又如诸佛,故名如来。问:体如而来,故名如来。此是应身,可有来义。真如法身,云何有来?答:“如”本隐今显,亦得称“来”。德不虚称,故云“真实”。古注云:“圣应除惑,功德之实也,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修功所得,故名“功德”。又即功为德,如灯有破暗显物之功,即以此功为灯家之德,故名功德。美其实德,故名为“叹”。[1]

[校注]

①佛,【原】本作“佛来”。

[释评]

[1]无作之作,叫做功德。大乘佛教徒修行,或体认“性在作用”,或由“作用见性”。无体性而有作用,体用圆满。

次分齐门者,就此一章,大开为二:第一叹佛功德,第二请护[1]。所以有此二者,佛有胜德,是故揄扬。欲发心愿求,是以请护。就初叹佛,又开为二:一者别叹,二者总叹。如来广德,非别不彰,故前别叹。非别能尽,故须总叹。又前正明叹,后辨叹所不能叹,乃穷称叹之美。

[释评]

[1]赞叹佛德、皈依如来就是修行,如“普贤十大愿行”。此外,皈依、发心也通常列为修行的步骤。所以,始终不离实践。

就别叹中有四义、三义、二义、一义、无义。所言四义者,一叹应身,二叹法身,三叹解脱,四叹波若。面睹金容,故前叹应身。本故次叹法身。法身清净,无诸非法,故次叹解脱。解脱得成,功由波若,故次叹波若。所言三义者,应身真身,并属法身。次叹解脱,后叹波若。此三次第者,生死有三,谓报及业与烦恼以为次第。法身对报,解脱对业,般若对于烦恼,亦成次第。所言二义者,虽有三德,不出二义:解脱一德,累无不尽;法身波若,德无不圆。所言一义者,累无不尽,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无,名为中道。是故经云:“佛性名为中道种子,中道之法名之为佛,说中道故名大法师。”[1]此三种中道必有次第。由佛性本是中道,中道未现名种子,中道显现目之为佛,还为众生说中道法名大法师。次言无义者,经云:“远离二边,不著中道。”如后文说“敬礼难思议”。心行灭故不可思,言语断故不可议。故如来之德,舒之则遍乎法界,卷之则虑绝言亡。若体斯意者,方可识此中文也。[2]

[校注]

①波若,即“般若”,下同。

②此处有脱文。【原】本“身”后有“寻应者”三字。

③【原】本“无”后有“非有非无”四字。

[释评]

[1]三论宗的见地,可以名为“中道佛性论”。也可以视为本论的核心观点。所谓“一乘”,即是乘中道佛性而具足各种功德,即运用经中所说的“空如来藏智”和“不空如来藏智”。

[2]佛的功德无量无边,本论收摄为三个最基本的方面:法身、解脱、智慧。

三、叹佛功德

今且就三德释之:初两偈叹法身,次一偈叹解脱,后一偈叹般若。《涅槃经》三法,以解脱为初,法身为次,般若为后。今法身为端者,正以仰对金容,就迹寻本也。但解三德不同,江南有其三释。第一,云法师云:“举法身对生死色,举般若对生死中心。生死色心被缚,佛地法身般若无累,故举解脱对彼有缚。”第二,藏法师云:“法身当体,举解脱对昔有余涅槃,举般若对昔无余涅槃。”第三,旻法师云:“法身当体与第二不异,但万德不出智断,举解脱明断,举般若明智。”北土诸师云:“夫涅槃以对生死。生死有三:一、果报身,二、业,三、烦恼。对生死报身故说法身,对生死业故说解脱,对生死烦恼故说般若。”今明可具此诸义也。[1]

[校注]

①云法师,疑指梁武帝时光宅寺法云法师,曾讲《涅槃经》、《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等。

②有余涅槃,是对无余涅槃而言的。有余无余,有三种解释:

一、只就小乘说。断一切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尚余今生的果报身体,叫有余涅槃。今生的果报尽而归于寂灭,叫无余涅槃。即证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为有余涅槃,其身死时,是无余涅槃。所以,有余涅槃,无生死之因,只有生死之果(这是前生所招的果报);无余涅槃,无生死之因,也没有果。又说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依,即依身。本论说:“因亡名有余,果尽名无余。”

二、只就大乘说。变易生死之因尽,叫有余涅槃,变易生死之果尽,而得佛的常身,叫无余涅槃。本论说:“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余累故曰有余。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亦亡,则无复果累,故名无余也。”

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的无余涅槃,尚有惑业苦三道的残余,所以叫有余。大乘的无余涅槃,究竟而无残余,所以叫无余。本经说:“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又说:“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本论说:“小乘中因果尽名有余,大乘因果尽名无余。”

③南朝名僧僧旻(467—527年),与法云、智藏共被誉为梁三大法师,曾讲《胜鬘》等经。

[释评]

[1]解释为什么把佛的功德摄为三者。

(一)叹法身

初叹法身二偈,四门释之。一、卷舒门,二、出正解门,三、同异门,四、详得失门。

卷舒门者,有四义、三义、二义、一义、无义、有义。所言四义者,初偈叹应身。“如来色无尽”一句,叹色报身。“智慧亦复然”,叹智慧身。“一切法常住”,叹如如身。《楞伽经》中有此四身。言三义者,初有五句,叹佛色身。“智慧亦复然”,叹佛智慧。“一切法常住”,叹余戒定等诸功德法。言二义者,前别叹色智,后总美众德,谓总别一双也。言一义者,虽有总别不同,望后解脱、波若,皆属叹法身,故是一义。又一义者,如肇公云“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故一义也。又一义者,即寂而动,故真即是应;即动而寂,故应即是真。故肇师云:“岂近舍丈六,远求法身者哉?”言无义者,即寂而动,虽真而应,即动而寂,虽应而真。虽真而应,故真非定真。虽应而真,故应非定应。非真非应,虑绝言亡,称为无义。虽非真应,而真应宛然,故是无义而有义,故称有义也。[1]

[释评]

[1]无论多少义,总不出中道义。

第二,正释门者,古旧释次第相生。“如来妙色身”者,既面睹金容,故前叹妙色。一从妙因所生,二由妙本所垂,是故称妙也。“世间无与等”者,无物与之齐,故言“无等”。无物可比,故言“无比”。出情识之外,故言“不思”。超言说之境,称为“不议”。此皆自近之远,有五叹也。言自近之远者,妙微语过世间,亦有无等语能过出世间。虽过世间,于出世中有二乘菩萨可得比类,是故今明于出世中亦无比类。犹言可思可议,是故今明心不能思、口不能议。[1]有此妙身,“是故今敬礼”。又上三句辨叹,下一句明敬。自有敬而不叹,叹而不敬,今则具足。又三句辨口业,下句明身业,心通二处。“如来色无尽”者,上虽五叹,恐物有尽极,未必能一切处一切时常应,是故今明能应物无尽。所以无尽者,由本无尽,故应常不尽。由群生无尽,故垂形不穷,故有无尽叹也。[2]“智慧亦复然”者,上叹色形,今美智慧。叹色有六:一、微妙、二、无等、三、无比、四、不思、五、不议、六、不尽。今叹智慧义亦应然,但略示智同于色。色既无尽,则智亦无尽。无尽者,无量无边之智慧也。所以偏叹色、智者,形则无伦,智则无尽,盖是物之欣要,故偏说之。问:上睹金容,可叹妙色。未明智慧,云何叹智?答:将一色类智。既有绝妙之身,必有超群之智。又前赴感中具明色智,知感即应,故是智无不周。普放净光,故形色无比。上既双睹,故今俱叹。[3]“一切法常住”者,上虽叹色智,恐未必具于余德,是故今明具一切德,故下文说:“成就一切佛法,名如来法身。”问:若尔,法身摄一切德,何故复有波若?答:若作法身名说,无非法身,余二亦尔,故下文说“智慧身自在”,则波若中有法身。今法身中亦有波若,故云“智慧亦复然”。解脱中亦有法身,故云“是故礼法王”。若就别义者,《摄论》云:“法身是众德所依,如身根为众根所依,是故法身具一切德。”虽具众德,未必是常,故云“常住”。所以常者,如来藏中过恒沙佛法,显成今德,是故为常。若是无常,不足归依。以是常住,故可归依。今佛异昔佛,故明常住佛。今归异昔归,故归依常住。古旧之释判其真应者,一行半叹应身,“常住”已下叹法身,今用此意。[4]

[释评]

[1]法身之义,不可思议。所以,此经与《维摩经》可参看。

[2]下文说“无量四谛”。“无量”是大乘要义。

[3]说明如来色身,不可思议。同时也说明法身具有妙色、妙智。

[4]法身具一切德,这句话说明,本经所说的法身,不同于唯识宗所说的“别相法身”。这是法性圆满之义。

第三,同异门。初偈及第二偈下半,人无异释。有人言:“‘如来色无尽’者,此叹报身。报身其有常色,常故无尽。‘智慧亦复然’者,此叹智慧报身之中不出功德智慧,以智慧同色常住,故言‘亦复然’。”

第四,详论得失门。且前问:后家若言“无尽”是常住义者,下句复云“一切法常住”,文则为烦?又下《归依章》中,明无尽归、常住归。若无尽即是常住者,文则不应两出。又即言不巧。世间云:“绝伦之貌,无尽之才。”若以常释无尽,则于叹不巧,是故应用初师之说。[1]

[释评]

[1]这是对上一段以“常”解释“无尽”的评论。

次论法身有色无色,古今论争。有人言:“法身有色。《泥洹经》云:‘妙色湛然常安稳,不随时节劫数迁。’《涅槃》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地论》云:‘如来相好庄严为实报身。’又菩萨广劫修作相好之因,而何无果?以文义推之,当知法身有色。”破无色者云:“若言色是碍义,故佛果无色者,亦应心是缘义,应说佛果无心。佛遂有无缘之心,应有无碍之色。问:无碍云何名色?答:若尔,佛无缘云何有知?”

次江南云、旻、藏等悉云:“佛果无色,故《涅槃》云‘愿得如来无色之身’,《文殊十礼经》云‘无色无形相,无根无住处。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也。”破有色者云:“若言佛果有色者,应架芎隆之屋,带楚之裳。”难意云:法身既有无碍之色,应处无碍之宅,应着无碍之衣也。肇公注《净名》:“至人空洞无像,岂国土之有恒?”竺道生著《法身无净土论》,明法身无净土。此皆用无色义也。通初家难云:色与心,此二非类。粗心可研习为妙心,粗色不可研习为妙色,是故佛果则无色有心。问:若尔,经云何言“舍无常色”?答:盖是妙有炳然,故言色耳。

[校注]

①原注:“楚”字捡他本皆同。今恐是“仟疋”字误。“仟”与“千”同,“疋”与“匹”同。【原】【甲】本作“楚楚”。

②色,【甲】【乙】作“色获得常色”。

二家各执,互成争论。今依龙树一言决之。《中论·法品》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非无我。”亦应云:“诸佛或说色,或说于非色。诸法实相中,非色非无色。”又非色非不色,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色。亦非心非不心,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心。故色与无色,义不相违。又若言有色异心,有心异色,则成二见。经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又若言有色有心,则名有所得。有所得者,无四无碍。有色无色,此虽一句之经,乃是佛法大事。悉须用龙树意通之,则无所滞著也。

[校注]

①即《中论·观法品》。

(二)叹解脱

“降伏心过恶”者,第二,叹解脱。前既明法身,则无非法,故次明解脱。又前既对生死之报以明法身,今对生死之业故次明解脱。“降伏心过恶”者,断意地烦恼,除其因患,谓心解脱也。“及以身四种”,叹离果患。身有生老病死四种之缚,佛悉断尽,故言身四种。色难已穷,心滞复尽,便到佛果难伏之地。如来生不能生,老不能老,病不能病,死不能死,故云难伏地。佛能伏于众累,不为众累所伏。以能伏众累,不为众累所伏,便是自在法王,是故致敬。有人言:“‘身四种’者,分段之身,四大所成,以为四种。如六种成人,是业果义。言难伏地者,谓金刚心。金刚能灭众惑,不为众惑所侵,故言已到。”馥师以无明住地为难伏地,无始无明最为大力,唯佛能除,二乘不断。到之言度,谓已过此累也,此实是断。而言伏者,如降伏四魔。难伏已伏,则高升累表,于法自在,故称法王。有人言:“‘降伏心过恶’,则是远离意三邪也。‘及与身’者,身三:杀、盗、淫也。及‘四种’者,离口四过。”但举身则兼口,言四则兼意三,盖是偈要略之巧也。[1]

[校注]

①出《楞伽经》。(1)当有因,意谓现在的六根对于六尘所作的法为因,此因能招未来当有之果。(2)相续因,即因一念之心,攀缘根尘,成善恶之业,招未来之果。未来果又起善恶业,辗转无穷。(3)相因,以所作善恶业相为因,由因感果,无有断绝。(4)作因,作胜因,已获胜报,于胜报上,更作胜因,故名作因。(5)显示因,一念妄想若生,必有所作的善恶业相,如灯照物,显然可见。(6)待因,待,即相对。妄想灭时还作,作时还灭,若相续念断,则妄想不生;以妄对不妄,故名待因。

②十善业:(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恶口,(6)不两舌,(7)不绮语,(8)不贪欲,(9)不嗔恚,(10)不邪见。

[释评]

[1]任运自在,即是解脱、降服。

(三)叹般若

“知一切尔炎”者,第三,叹般若。障累得除,功由般若,故次叹之。又叹法身则无感不应,赞解脱则无累不除,美般若则无境不照。问:上云“智慧亦复然”,已叹智竟,今何故复叹?答:上略叹,今广叹。又上叹为成法身,今别叹般若也。释此不同。有人言:“‘知’者,叙其能照之智也;‘尔炎’者,一切境界,是其所照境也。揽智慧以成身,纵任达观,故言‘智慧身自在’也。一切万境,秉在佛心,无不练知,故言‘摄持一切法’。妙德过人,堪可致敬,言‘是故今敬礼’。此不分智,释也,初句境智一双,次句体用一双,下句能持所持一双。”有人言:“初句叹智能照尽有无,故云‘知一切尔炎’。‘一切’即是有无二谛境。次句叹智用随心,故云自在。第三一句,摄理在心,记持不忘。如镜在高台,万像皆现,故云持一切法也。初句明智体,次句明智用,此二句明遍知。”今辨常知也,古注云:“照得其会,理宣于解,为摄持。”有人言:“初有两句,叹于空慧。‘摄持一切法’,叹于有慧。即权实二智,亦是一切智、一切种智也。”有人言:“‘知一切尔炎’,此叹一切智也。‘尔炎’谓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为智境,则五明等法,能生智解,故名智母;为智所照,名智境也。‘智慧身自在’者,叹无碍智也。于诸法中,不假方便,任运能知,故云自在也。‘摄持一切法’,叹清净智也。如实法性,谓一切法也,明证在心,故曰摄持。此三智出《地持》文。《法华·嘱累品》亦明三智,谓如来智、佛智、自然智,即是《地持》三也。一切智,谓知世谛诸法。以无碍智,于世谛法知之自在也。三清净智,证第一义。又即是《法华经》三智,谓佛智、自然智、如来智。”[1]

[校注]

①无碍智,指佛智的通达自在。《法华经·化城喻品》:“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大集经》:“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无量寿经》:“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

②天台智者《妙法莲华经文句》上说:“佛之智慧者,一切智也。如来智慧者,道种智也。自然智慧者,一切种智也。”内外法明,无不晓了,名一切智。这是因中所修的智慧。佛智,是果上所成的智。自然智,是果后施化所起的智。机教相合,莫不称适,故名自然智。

③清净智,《瑜伽师地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名清净智。”

[释评]

[1]不同的宗派、不同的经典对智慧的解释各有侧重。本论侧重于参照《法华经》来解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智”。即《胜鬘经》中所说:“智慧身自在”,与下文所说的“无作”相呼应。

(四)叹所不能叹

“敬礼过称量”下,有人言:“上来别叹,今是结叹,亦云总叹、正叹者,叹应身、法身、般若、解脱四德也。今明结叹前四也,即成四别。‘敬礼过称量’者,结叹前应身,过于称量境界也。‘敬礼无譬类’者,结叹前真身非譬类所及也。‘敬礼无边法’者,结前叹解脱自在,离于系缚无边表也。‘敬礼难思议’者,结前叹般若。内智深远,下地不测也。”今明不然。前已四叹,今更结者,便是烦重。又摄德不尽。今明所以有此文来者,上但略叹三德,人情谓如来理极于此,故今明如来体与虚空同量,不可穷尽,上所叹者,略叹少分耳。又上来叹如来德,人谓佛德可叹,今明叹所不能叹,乃穷称叹之美,故有此文来也。又上叹四德,此一一德,具“过称量”等四义。世间之物,可称其重轻,量其长短,佛德过称之,故言“过称量”也。世间之物,可以譬况,可以类取,佛德不尔,故云“无譬类”。世间之物,有其边表畔齐,佛德不尔,故称“无边法”。世间之法,可以心思,可以口议,佛德不尔,故言“敬礼难思议”也。[1]

[释评]

[1]申明“无量”之义。

问:云何名为难思议?答:夫欲礼佛,须精识佛。龙树《中论》云:“如来在世时,不言有与无,亦有及亦无,非有及非无。”灭后亦尔。佛既绝乎四句,不可作四句而礼。若作有而礼,佛非是有,此则谤佛。又是礼有,不名礼佛。下三句亦然。问:作绝四句而礼,是礼佛不?答:亦非礼佛。所以然者,《大品》云:“行亦不受,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则知五句皆舍。而般若即是佛。龙树云:“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故知般若绝五,佛亦如之。问:所礼之佛既绝五句,能礼之人其义云何?答:须识不二二义、二不二义。若不二而二,师弟宛然。二而不二,则尊卑寂灭。故《维摩》云:“普于一切国,供养诸如来。诸佛及以身,无有分别想。”此意明上半即是不二二义,下半即是二不二义也。礼佛既尔,念与归依,义亦如是。此虽一句之经,乃是佛法大事,不可不留心也。[1]

[校注]

①【原】【甲】本在此句后有“不行亦不受”五字。

[释评]

[1]法性作用离心意识,所以称为“不可思议”。

四、请  护

“哀愍覆护我”下,第二,明请护。上叹如来累无不尽,德无不圆,有堪护之德,是故今请佛覆护。又上来叹佛德,今发菩提心。佛既有胜德,故发心求佛也。又上通叹佛德,今欲请佛为师,己为弟子,结师徒也。又胜鬘将欲请佛为师,就佛受戒,故请护也。建此四意,使万类学之。[1]

[释评]

[1]请护,用现在通行的“修行次第”的话来说,是表示要皈依的愿望,也包含了发菩提心的内容。

就文开为四段:初、请护,二、许护,三、明请护事,四、与护事。此四即次第,宜生起之。请护有四:初句正请护,次明所护事,三明护时节,四请摄受。[1]“哀”者悲也,“愍”者慈也。愿佛内运慈悲之心,外以事来覆护于我。慈阴令我善增为覆,大悲使我离恶为护。“令法种增长”者,出覆护之事。胜鬘上来叹佛之善,能为未来法身种子,名为法种,愿佛覆护,令得增长。“增长”者,横阔为增,竖进为长也。问:但法身因增长真如,法身亦增长耶?答:本有渐显,亦有增长之义。种子,二义:一、广大,二、甚深。令种子广大为增,令种子甚深为长。法身亦二义:令广大渐显为增,甚深渐显为长。“此世及后”下,出请护之时节也。“此”即现世,“后”谓来生。不但请如来慈阴现在,亦愿后生覆护。非止此世后生暂请如来,于一切处一切时愿佛常摄受。问:摄受与请护何异?答:覆护语通摄受,明别常摄受,所以为异。又请护明生善灭恶,摄受辨于人法,谓以法摄我为摄,我为弟子为受。问:何故不言过去摄受?答:过去事竟,不须请也。

[释评]

[1]请护有一定的仪式。

“我久安立汝”下,第二、如来受请许护。佛言我前世已为汝作师,安立汝在正法中也。问:胜鬘之请,与今受请有何异耶?答:胜鬘但请二世,今许其三世,谓过去曾护,现在今护,未来当护。明我过去广劫已来,久安立于汝,是故今现世与汝相值,则知今日相值,未来亦然。此举过去证成现在未来也。此义一名异,始建曰“安”,终成为“立”。问:安立与开觉何异?答:令汝依福舍罪,名为安立。令汝罪福俱舍,名为开觉。又令发菩提心为安立,修菩萨行为开觉。又离生死厄苦为安立,渐入涅槃门为开觉也。又久安立者,安立功德也;开觉者,开觉智慧也。“今复摄受汝”者,以法摄汝令住正法中。受汝为弟子,我为汝作师,未来亦尔。[1]

[释评]

[1]佛性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的安立之处。

“我已作功德”下,此第三、明请护事。就文为二:一者口请,二者身请。[1]就初有二:初三句牒三世善,第四句请佛摄受。就初又二:两句别明三世善,次一句总牒三世善。“我已作功德”者,领佛前世已开觉之言也。佛所以前世开觉我者,良由我过去世已曾种功德故也。“现在”者,现世也。“及余世”者,未来也。“如是众善本”者,总牒三世之善也,故云众善也。善虽三世。其理冥同,故总言如是众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唯愿见摄受”者,明我过去已生善、现生善、当生善,摄此三善,一者令莫向三有,二者令莫向二乘,三者令莫取相。次将此众善,亦有三事:一者令此善与众生共,二者令我与众生共成佛,三者以此善同入实相。今请佛摄受如此之善,故言“唯愿见摄受”也。[2]

[释评]

[1]仪式。

[2]发菩提心。

“尔时胜鬘”下,古注云:“既颂美已毕,则法供理同。今标寄归诚,欲化洽亲属。”此意明礼佛,佛既授记,则引亲属修净土之因也。今明上来口请,今身请也。众师解云:“上是口请乞记,今是身请乞。”今谓不尔。此乃是请佛摄受。上是口请摄受三世之善为菩提基,今是身请三世之善为菩提基。夫善向菩提,是为理之中极,必须心形俱至,故上口请,今明身请,而心通二处。[1]问:何故口礼,何故身礼?答:为叹故口礼,为敬故身礼。又于暗处则须口礼,于明处则须身礼。又为盲人故即须口礼,为聋人故即身礼。又生自他身业善故明身礼,生自他口业善故明口礼。又师徒相去远故即身礼,相去近故即口礼。问:敬与礼何异?答:凡有四句。一者礼而不敬,如恶心礼也。二者敬而不礼,如善心叹佛及念佛也。三亦敬亦礼,谓善心礼佛也。四不礼不敬,谓敬无所敬、礼无所礼。又有四句。一、心礼而身不礼,如须菩提端坐念佛,名真礼佛。二、身礼而心不礼,如调达礼佛,密欲害伤。三、身心俱礼,即是胜鬘。四、身心俱不礼,谓外道见佛。将口对心,亦有四句,义推可知。

[校注]

①同,【甲】【乙】本作“周”。

[释评]

[1]心最重要。心真实得见如来功德,故能礼敬。

“佛于众中”下,第四、许摄受,即是与护事。而与授记者,决也。以汝未来必当作佛,是故受汝众善为菩提基。又以受汝众善为菩提基,故汝未来必当作佛。互相释。又胜鬘叹佛请护,现在得记未来成佛者,令一切众生学之。叹佛请护,现在得记,未来成佛。又授胜鬘记者,为利时众,以众中诸天及人见胜鬘得净土记,发愿往生,故与之记。又将欲明胜鬘受十大受,及发三大愿,乃至广为大众说法,故须前为授记。以胜鬘现在得记,未来成佛,言必可信,则胜鬘所说宜应受行不须疑也。为此因缘,故授胜鬘记。[1]

[释评]

[1]授记,即是对胜鬘的见地的肯定。

就文为二:初、明与记,二、明得益。就与记中有二:一、总明得记,二、别明得记也。言“即为授记”者,总明得记也。《法华疏》内具释。一者,记谓别也。佛记其不成六道及以二乘,当得作佛。以别于佛道,异于外道,故名为别。今授此记,故名授记。二者,胜鬘行因,记得来果。此是有来果可记,故名为记。圣说授与,故名授记也。如《地持》中授记有六:一、种姓未发心记;二、已发心;三、现前;四、不现前;五、时量、时定;六、时无量、时不定。前之二种得记人,位地上下差别。前一在种性地,发心者位在解行已上。次二约处同异差别。同处对面而记者名现前,异处遥记者名不现前。后二约时分定不定差别。若记时劫数量名字,并记佛及国土名字者,名时量、时定。若总言无量劫作佛,不委曲辨时劫数量及佛国土名字者,名时无量、时不定。今胜鬘得记者,或是种姓,或是发心,经无成文,位地难定也。乃是现前授记非不现前也。若记近果,言无量劫人天中王者,应是时无量时不定也。记其远果,言过二万劫作佛号普光者,应是时量、时定也。此六种授记。更有异释,如《法华疏》解。

“汝叹如来”下,第二、别明授记。就文为二:一、明现因记得近果,二、明当因记得远果。亦是当因当果,亦是菩萨因菩萨果,亦是佛因佛果。就初又二:初明因,次明得果。“汝叹如来真实功德”者,牒前善因也。“以此善根”下,第二明得果。得果中,前明时节,次明得果。[1]

[释评]

[1]授记的具体情形。

今前释阿僧祇劫义。[1]依《法华论》,但明二种僧祇:一、明日月岁数不可数,谓小僧祇。二、劫不可数,为大僧祇。有人言:“三种僧祇。”二种同上,三,大劫僧祇。《杂心》说六十四劫名一大劫。所言六十四劫者,始从初火劫,终讫风劫,有六十四。六十四者,七火一水,过七水已,更经七火,方有一风,故合成六十四。合此六十四为一大劫。此大劫不可数,名一大僧祇。《善生经》云:“刀兵饥馑为一小劫,十九小劫为一中劫。”《俱舍》云:“八十小劫为一大劫。”依《璎珞经下卷》亦明三劫:一里二里三里乃至四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就小劫中自有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也。六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有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百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大僧祇劫。问:今经中明三阿僧祇劫行行成佛,定用何等劫耶?答:《智度论》《摄论》等云:“或四十里石,天衣三年一下,拂之使尽。又四十里城,满中芥子不概令平。有百岁,人取一芥子。取芥子尽,名一大劫。”取此劫不可数为一大僧祇劫。望《璎珞经》即是彼小劫。多作此说。或可依《璎珞经》中大劫不可数名一僧祇。问:为直取三阿僧祇时节满即得佛不?答:不尔。若直数时节者,于时节中有或当空过。今取三僧祇念念善相次,取三阿僧祇劫善满,方乃得佛。问:三僧祇劫善满者,亦取人天及二乘及佛因不?答:《法华论》云:“凡夫善及决定声闻善非佛因,不得成佛。要取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善,满三僧祇方得作佛。”《杂心》中二种僧祇:善行僧祇与劫僧祇。善行僧祇,即前善是。劫僧祇,谓时节也。问:三僧祇约位云何?答:初,一僧祇行行到初地。二,从初地行行经一僧祇到八地。三,从八地一僧祇行行到佛地。问:何故尔?答:初从凡至圣,次从功用到无功用,后从因到果。问:约值佛云何?答:《智度论》述小乘云:“释迦过去为凡之师,值过去释迦佛初发心,至赖耶尸弃佛为一僧祇。从赖耶尸弃至燃灯为二僧祇。从燃灯至毗婆尸佛为三僧祇。从毗婆尸至今释迦成佛复经九十一劫。”小乘又云:“前三僧祇行有漏六波罗蜜,后九十一劫种相好业。”龙树但破其行有漏六度及百劫种相好业,不破其三僧祇。当知三僧祇,此通大小乘为定数。通名劫者,梵云劫波,此云分别时节。梵云迦罗波,此云时也。问:何故火劫起烧世界耶?如《第一义法胜经》说,佛欲示众生令知时节,又示众生业果成坏,又示众生有劫火起,令其畏劫火故,预修善法。今谓或佛示现劫火,或众生报尽一期,是故劫火等起。问:既但三僧祇行行成佛,今经文何故言无量阿僧祇耶?答:有人言:“此云无量者,依《华严经》是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泛尔言无量也。僧祇是外国语,此云无数,亦是一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若尔,则无量无边及阿僧祇,经是僧祇劫。故下文作自在王则是初地,以一僧祇劫行行至初地故。亦可依经无量无边僧祇,即是僧祇无量,僧祇无边也。问:但三僧祇行行,云何言无量僧祇?答:此或可是时节僧祇,非善行僧祇,或可是小僧祇也。

[释评]

[1]以下一大段解释“阿僧祇劫”。

“于人天中”,第二,明得果。人天简恶趣,自在王简[1]庶民。胜鬘受质,五碍三监,对此故言自在。古注云:“居上化物,为自在王也。”胜鬘未来形遍六道,无所不为,就胜言之,故云人天之中为自在王也。“一切生得处常得见我”者,上明尊胜果,今得见佛果。虽得尊胜果,若不见佛,则行愿不成,故须明见佛也。又尊胜果者受世乐,见佛者求出世乐。又尊胜果者明受果也,见佛者行因也。又尊胜果下利也,见佛者上弘也。即显成上佛摄受义也。又自有尊胜而不见佛,自有见佛而不尊胜,今具二也。通而言之,赞佛一因,得此两果。别而言之,赞佛感尊胜,请摄受感见佛。随相似义也。以常得见我,则知我常摄受汝也。即酬上“愿佛常摄受”言也。“现前无异”者,此一往美其叹佛之言耳。若后时悟解,则有胜于今也。[2]

[释评]

[1]此处的“自在王”与上文“智慧身自在”呼应。所见即所得。

[2]由此可见赞佛功德之大。

“过二万”已下,第二、得远果。前辨时节,次明得果。问:二万僧祇劫当得作佛者,是何位人耶?答:有人言:“此是第十地入、住、满三心外,更起胜进,金刚心中所经小劫,进入佛地方便,非是大劫僧祇劫。”今谓《璎珞经》说:“无垢地菩萨千劫学佛威仪,谓象王视观”等。无垢地即是等觉地金刚心菩萨,不云无量僧祇劫学佛威仪。有人言:“前云无量僧祇劫为自在王者,此在初地。更经二万僧祇修行方得作佛。经二万僧祇劫者,此是水火等中劫。经言三大僧祇行成佛者,此取数六十四为大劫之劫,满三僧祇劫也。”今谓经中多明水火等劫为三僧祇,不取后大劫为三僧祇,若必有文证者,亦宜用之。今言“过二万僧祇”者,或可是劫僧祇,非善行僧祇,或可是小僧祇也。“当得作佛”者,第二明得果。若长望文,自上来并是行因,今始明得果。就文为二:一、明正果,二、辨依果。两文各二:正果二者,一者别号,二者通号。诸佛立号,义有多门:或从姓立名,如迦叶、释迦等。或从光立名,如锭光等。或从声立名,如微妙声佛等。或从喻立名,如满月光佛等。或从因立名,如燃灯佛等。今言普光者,从前见佛普放光明起心愿求,故成佛时名曰普光。古注云:“照极无遗为普光也。”“如来”已下,第二明通号。具足应十明,今略三,谓如来、应供、正遍知也。此三是十中之要也。[1]

[校注]

①明,疑应为“名”。

[释评]

[1]二万僧祇劫,说明佛德是实践真实成就的。

“彼佛国土”下,第二、次明依果。今且前论土义。古注云:“国土是养众生封疆之域秤也。”以理推验而实成佛者,则不必待乎记莂。既以权记,引于庸信,故成佛必云封疆是妙。然封疆实是众生惑报,既以惑尽成佛,佛焉得有惑报之封疆哉!但道极则兼化物,故示居惑报之封疆耳。苟得摧级之旨,解亦无伤,于佛实无土也。而众生惑报封疆优劣不同者,实由资善有浓淡,烦惑有厚薄也。若惑薄善浓者,致报则妙,惑甚善微者,报必秽恶,经论备明也。所以授净土记者,一表胜鬘心净故生净土,二欲引同行眷属发愿往生。就文亦二:初明无秽,次辨有净。无秽中有二:一无秽果,二无秽因。“无恶趣”者,无三涂苦也。“无老病”者,无人中苦也。中年夭丧名为“衰恼”。又解,“无衰恼”者,明无天中苦。天中五衰相现,是故生恼,故言衰恼也。“不适意苦”,前明无人天内苦,今明无人天外违缘不适意苦也。“亦无不善恶业道名”者,上来明无恶果,此辨无有恶因。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造作称业,通人向于三涂名之为道。净土中尚无此名,况复其事!依《摄大乘论》云:“净土中无七种众生,谓二乘外道等。”如彼广说。“彼国众生”以下,第二明有净土。亦开为二:一、有净果,二、有净因。“彼国众生”,谓人与天,翻前诸恶趣也。“色”,翻上老也。老侵于彼壮,故以好色翻之。“力”,翻前病。病夺强力,故以力翻之。“寿”,翻衰恼。衰恼夭于长寿,故寿命翻之。“五欲众具,皆悉快乐”,翻上不适意苦。“胜于他化自在诸天”者,净土是人中果报,胜彼天也。胜有二种:一、境胜,如他化自在天。比人五欲升降非并。《无量寿经》云:“他化自在天比无量寿国,如乞人之比帝释。”净土五欲、他化天优劣亦尔。二、受用胜。秽土五欲受用生罪,净土五欲受用生福。如香积饭等具二种胜也。“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者,上来明有净果,今辨有净因,即翻上“亦无不善恶业道”等。“诸有修习善根众生”者,此是住处众生。对诸恶趣,教化众生是净土业。如经说“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如是等,是胜鬘未成佛时所化众生修善根者,胜鬘后成佛时得生其国。又他方世界大乘众生,见闻胜鬘国中纯说大乘,故发愿往生。如此众生愿生阿弥陀、阿佛土等。又上明净土精妙,时众或谓难往生,今欲引之:若改恶修善者必得往生。

[校注]

①原注:“秤”恐“坪”字误。

②原注:“摧级”恐当作“权汲”。

“胜鬘夫人”下,上来明授记竟,今第二,明大众愿生。就文为二:初正愿生。“世尊悉记”下,第二、明佛如愿与记。授记之兴,正为此意也。佛所以记者,进此往生众生动一净土耳。

[校注]

①动一,【原】【甲】【乙】本作“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