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 章 门
“尔时胜鬘”下,第四,明《摄受正法章》,作三门释之。
一,来意门。若明说法次第者,上来三章明起说方便,今此一章正明说法。江南彬①师正为此释,中寺安师还传此解,具如前释。若就化他门释者,上来三章明胜鬘自兴行愿,即言即行,谓自己所作利益,从此以去十章经,正明为他说法。若作因果门次第者,上来三章,并是地前菩萨所兴行愿,名世间行,即是因门。今明摄受正法,证悟于理,谓出世间行,名为果门。若对二章生起者,上二章经名为略说,从此以去称为广说。言略说者,第十受云:“摄受正法令不忘失”,第三愿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而守护之”,此之二章,虽唱摄受正法之言,由未解释,故名为略。从此已去,广明摄受正法行相,故名为广。钩锁接次相生者,上明三愿摄一切愿,今明摄于三愿,同入一摄受正法愿。[1]
[校注]
①彬,【甲】本作“斌”,似指昙斌。姓苏,南阳人,曾就吴兴小山法珍研访《涅槃》、《胜鬘》等经精义。一生善于讲、辩,曾申明顿悟、渐悟之旨。生前受到竟陵王礼敬。宋元徽中卒于庄严寺。
[释评]
[1]以“正说法”划分全经的结构。阐明以上三章略明一乘的无量,以下十章广明。
第二,摄受位门,江南凡有三说。一、彬师云:“起自外凡,摄行万善,教化众生,出生五乘善根,便是摄受正法。”庄严趣①师正传此义。二、宗师②云:“登地已上,真得万行,摄出生五乘,以为其位。”传此说者,其人甚多。三、昙达师释云:“起八地之初,一心具万行,教化众生。”中兴寺③钟表师及安师、庄严旻师,盛传此解。今所明者,初心即行摄受正法。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大品》云:“菩萨从初发心即行无所得。”故知起自初发心即行无所得,故知起自初心,但成在初地。故前文云:“若忘失正法,不得越凡夫地。”故知不忘正法便能越凡,即初地也。《仁王》云:“初地一心具八万波罗蜜。”故知成在初地。任运现前,则居八地也。究竟圆满,在于佛地。故下文云“摄受正法,舍三得三”,即是佛地。[1]
[校注]
①玄趣,以及下文的昙达,都是齐代庄严寺的名僧。
②僧宗,齐僧,受学于昙斌等人,讲《涅槃》、《胜鬘》、《维摩》等经近百遍,信众为他建造太昌寺。
③中兴寺于宋孝武帝时建成,竣工时武帝迎请求那跋陀罗入驻。这里所举的几位法师,都富有辩才,为一时俊彦。
[释评]
[1]一乘能够圆满摄受诸乘诸位。
第三,释名门。依下章文,此名为“说不思议摄受正法”。实相之理为正法。旧云:“显证在心,名为摄受。”今谓录法在心为摄,如法领证为受。大宗犹是悟解于理,与理相应名摄①。摄受之德,妙出心言,名不思议。即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也。胜鬘于无名相中,为众生故,以假名相寄言标显,故名为说。问:前来何不名说,至此方明说耶?答:前来亦得名说,谓为众生说佛功德,说十大受,乃至说三大愿。但上“叹佛功德”,不名为说。“十受”就佛受戒,亦非是说。“三愿”是胜鬘发愿,亦不得称说。今欲为众谈上地之法,是故称说。[1]
[校注]
①摄,【原】【甲】本作“摄受”。
[释评]
[1]以“不思议”为“摄受正法”,既可以呼应经中的“无作”,也可以融通《维摩》等经,以及吉藏的其他作品。
就说法中有十章经,大开为二:前二章经,说于乘行。后八章经,说于乘境。然行由境成,应前境而后行。但为摄上愿行之因,明摄受一乘之果,是故前行后境。就境行各开为二:行中二者,《摄受》明广大出生,《一乘》辨无二收入。佛法虽旷,此二网罗,无义不尽①,后当具说。[1]
[校注]
①【甲】本“尽”后有“境中二者”。
[释评]
[1]十章经的内容分布。
二、略说摄受
就《摄受》一章,大开为二:一者略说,二者广说。前略后广,解义法然。又略说明收入义,谓摄一切诸愿悉入一愿。广说辨出生义,明摄受正法出生八万法藏、恒沙法门。又初明摄受正法体,正体外更无有法。次明摄受正法用,更无有出正法用。又前明摄受正法愿,后明摄受正法行,欲显摄受正法总摄一切愿行也。前三章明初行后愿,以归戒为本,方以大愿扶持,今印述他行,成前三愿。故前明愿摄,后明行摄也。就此二章,各开为四:初章四者,第一请说,第二许说,第三正说,第四如来赞述。[1]
[释评]
[1]本章分两个部分:略说与广说。
“尔时”者,标欲请时也。“胜鬘”者,说法之人也。“白佛言”者,咨启上圣也。“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者,夫弟子说法,大圣在座,要假佛威神,方乃得说。不蒙教辄尔而言,即是慢相。故言当承佛力说也。又解,前三愿是胜鬘自力能辨,不假佛威。今欲说上地深法,非己分力所能,要假如来神力加被,然后得说也。问:佛既有力,何不自说?胜鬘无力,承于佛力而欲说耶?答:凡有二义:一者,胜鬘当今教主,机属在其人,不属在佛,故无力而说,有力不说。二者,众生若闻佛自说者,则谓法是甚深,唯佛能说,则唯佛能知,非我所解,则便自绝。以今胜鬘承佛神力能说,则我亦同然,故须胜鬘说也。此与《地经》金刚藏说增菩萨力,其义大同。又胜鬘欲令听众生信,故言承佛神力。既承佛神力,则解如佛解,说如佛说。时众闻胜鬘说,即便信受也。前说三愿,今更说摄受,故名为“复”。复说在后,故名为“当”。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曰“神”。下禀上力,名之为“承”。“调伏大愿,真实无异”者,请说所说事也。证实相理,烦恼清净,故名“调伏”。要期旷济,故云“大愿”。离于虚妄,称为“真实”。称理不乖,说与佛同,故言“无异”。又一切诸行同入一愿,故名“无异”。如下章明从一生多,今辨摄多入一,故名“无异”。[1]
[释评]
[1]佛力无作而胜鬘有作。
“佛告胜鬘”下,第二如来许说。说既合理,任其斟酌,故言“恣听汝说”。[1]
[释评]
[1]佛力的自在、任运。
“胜鬘白”下,第三,正说。就文有三:一、称叹大愿,第二、出愿体,第三、结叹大愿。初明称叹大愿者,即是摄用归体,亦是劝物令修一正观。“所谓摄受正法”者,第二、出体也,前明恒沙诸愿入于三愿,今收三愿入一大愿也。故外书云:“诗虽三百,一言蔽之,谓心不邪。”浅法尚尔,况方等焉?问:此与前一切愿入三愿何异?答:前明摄一切愿以归三愿,今摄三愿以归一愿,谓摄受正法。又上明诸愿入三愿,谓以略摄广,今诸愿入一愿。入一愿者,谓以总摄别,故摄受正法,深而且广。深则言忘虑绝,广则无德不苞。是故但明此一愿也。馥师云:“即是第十受及第三大愿。但上离之为二,今合之为一。”有人言:“七地已前,随事立愿,随愿起行。今入八地,一心现前,具得前愿,为愿波罗蜜。是为一切入一大愿,谓摄受正法,真为大愿。”今明位义如上所判也。问:出世无量行德,以何义偏言愿耶?答:出世实有无量众行,今据一门,说以为愿。如《地经》中彰其地体,说名为愿。虽复说愿,余皆在中。故《地论》云:“是中即摄智断证修,及余助法。”又复诸行趣顺菩提,通名为愿。又得正法者,是三世佛也。今一切菩萨意愿,悟解正法,犹如诸佛。以是因缘,摄受正法,摄一切愿行。又摄受正法,有行有愿。今此章明摄受之愿,后章辨摄受之行,文正尔也。“摄受正法真为大愿”下,第三结叹也。若悟解正法,证理不虚,故云真为大愿也。如《地论》云:“愿善决定者,真实智摄故。”问:何故举恒河沙?答:于诸河中,恒河中沙最多,故取为喻。又于四河中最大故。又余河名字喜转,此河名字世世不转。又世俗谓为吉河,入中洗者罪垢清净。又此河近佛生处,佛弟子眼见,故举为喻。又此河广四十里,象马入中皆没。[1]
[释评]
[1]佛力的体性广大。
“佛叹”下,第四如来赞述。就文为二:一、总叹,二、别叹。总叹中言“善哉”者,良由胜鬘所说,一合理,二称机,故重言善哉也。依外国有三善哉,此间嫌多,所以存二。又一善善实慧,一善善方便慧。“善”是好之别称,“哉”是助语之辞。“智慧方便”下,第二别叹。又上是叹辞,今是所叹事。就文为二:第一叹其能说之功,第二叹所说正法功德无边。就初文又二。第一叹其所说会理称机,第二叹其所说同三世佛,引己为证。初文又二:第一叹教主,第二叹听众。初又二:第一叹其说巧,第二释叹。“智慧”者,实智也。“方便”者,权智也。此二智,经论中辨异有四:一、约境分异。所谓照真谛名实智,照俗谛名方便智。二、约行分异。照二谛名实智,随机宜利益他者名方便智。三、体名实智,用名方便智。四、约修辨异。修未成就名方便,修成满足名实智。“甚深微妙”者,实智证理,名为甚深,方便巧说,称为微妙。又二智并有甚深微妙二义。微曰玄微,微中之精为妙。“汝以长夜”下,第二释叹。何由有此二智能证能说?良由过去行因来久,故能尔也。生死渊旷名“长”,无解自照称“夜”。又生死难脱,故称“长夜”。而汝能于长夜之中修于万行,故言“殖诸善本”。“来世众生”下,前叹教主,此叹听众。说既深而非浅识所解,故云“久种善根乃能解汝所说”。如《中论》引《四百观论》云:“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如是则生死,非有边无边。”摄受正法名为真法,胜鬘为说者,久种善根众生则是听众。得此三事,生死有边。不得此三,生死无边。又举其解者尚难,显成胜鬘说是胜说也。“汝之所说”下,第二、明说同诸佛,引己为证。欲使物生信,故有此章来也。初明同三世佛,“我今得是无上菩提”下,引己为证。所以具须明通别二佛,恐物谓释迦化偏,故须通引诸佛为证。“如是我说”下,上来第一叹能说合理称机,此第二、叹所说正法功德无边。就文为二:初正叹,“何以故”下,释叹。“我说摄受正法”,称叹摄受正法功德也。“如来智慧辨才亦无边际”,以摄受正法功德无边,如来证此正法,故内智外辨亦无边也。又上明所说无边,今明能说无边。疑者云:“理既甚深,说应不尽?”故举无边之智,说无边之法也。又如来以无边德说无边法,故能说所说相称,是此不足称叹。胜鬘能以有边之德,说无边之法,方为稀有。又如来有无边辨慧,说此摄受正法,不得其边。“何以故”下,第二、释上如来辨慧无边及功德无边也。明摄受正法,体具恒沙功德,故摄受正法①无边及如来辨慧无边。“有②大利益”者,智慧也。又“有大功德”,出生万行。“有大利益”,出生五乘。[1]
[校注]
①法,【原】【甲】本作“法功德”。
②“有”后【原】本有“有大功德者谓自行有大利益者化他行也有大功德者即功德也”二十六字,【甲】本后有除“有”外的二十五字。
[释评]
[1]佛力无边——理智、权实等通通无碍。
三、广明摄受
(一)辨出生
“胜鬘白佛”下,所以有此章来者,若就略广明义,上来略明摄受正法,从此已下,第二,广明摄受正法。问:何以知前略后广?答:前直明菩萨所有恒沙诸愿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故知是略。从此已去,旷举法、譬而解释之,故知是广。二者,上明收入,今辨出生。问:何以知上明收入,今辨出生?答:上明恒沙诸愿皆入大愿中,故知是收入。今具举大云、大地能生诸法,故是出生。收入者,摄用归体,所谓摄一切愿行同入实相正法,言忘虑绝。如《法华》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出生者,从体起用。从一正法,出生一切五乘因果。三者,上就愿门明摄受正法,今就行门明摄受正法。故前文云“所有恒沙诸愿皆入一大愿中”,故知是愿。今明摄受正法是行,是故文云:“由摄受正法,出生一切因果。”[1]
[释评]
[1]广明“出生”,即是侧重于“功德”,明佛性之用。
文具三条之义,就文亦四:第一、胜鬘请说,第二、许说,第三、正说,第四、称叹。今是初文。“我当承佛神力”者,摄受正法,位穷佛地,唯佛能说,今承佛神力,方能演说。承佛力者,请如来三业加,即加其三业也。“更复演说”者,前已略说,今复广说,故称“更复”。前说收入,今说出生。又前已说愿,今次说行,故更复演说也。“摄受正法广大之义”者,前明略大,今辨广大。前明体大,今明用大。前明愿大,今明行大。如是三条,有深所以,故称为“义”。[1]
[释评]
[1]“摄受正法”的广大。
“佛言便说”下,第二、如来许说。林公云:“此训①为错,应言辨说。”今谓辨说于言不便,依经“便说”是也。
[校注]
①训,【原】【甲】本作“翻”。
(二)正说
“胜鬘白佛”下,第三、正说。就文为二:第一,正明摄受正法;第二,从“世尊!我见摄受正法有如是力”下,仰推于佛,请佛证知。[1]
[释评]
[1]胜鬘的“说”始终不离佛的“证”,说明方便不离真实、有作出自无作。
1.标四义
初以五门释之:一、异释门,二、正释门,三、同异门,四、引类门,五、行用门。[1]
[释评]
[1]有破有立、有通有别。
异释门者,有人言:“‘摄受正法’,其义广大,谓总标也。‘即是无量’,[1]释上‘广’。‘得一切佛法’已下,释上‘大’。大有二种:‘得一切法’谓证大,‘八万’已下谓教大,则证教二道也。”
[释评]
[1]经中以“无量”解释“无作”。“无量”在这里是纲领。“无量”即“正”。
二,正释门者,又二:第一略标章门,第二广释。标章门者,通唯是一正法,别有四义不同:一、广大,二、无量,三、得一切佛法,四、八万四千。[1]此四门可具二义:初句为总,后三句为别,以别释成于总。所以称“广大”者,以无量、得一切佛法及八万四千,故称广大也。二者通是一正法,法法不同,凡有四种:一理,二行,三果,四教。理者,诸法实相理。如实相理而修行,故有行正法也。行满得果,故次明果。前三为自德,教正法者,即化他。此四摄一切正法尽。初言“广大”者,谓理正法也。次言“无量”者,行正法也。“得一切佛法”者,果正法也。“八万四千”者,教正法也。今标此四门,后次第解释也。又前三句即是乘三义:理正法,是乘性也;行正法,即乘随也;果正法,即乘得也。教正法,为他说乘三也。
[释评]
[1]以这“四义”解释“无量”。下文即广说这“四义”。
第三,同异门者,此四与前“不忘失正法”中有同有异。上有五句:一、正法,二、一乘,三、波罗蜜,四、大乘欲,五、正法欲。前之正法,即是今理正法。前大乘,即是今果正法。前波罗蜜及二欲,即是今行正法。但上广彰“不忘失”义,故复开为三,今作因果,故摄三为一。上但明自行,故不论教。今具自行化他,故有八万教门。[1]
[释评]
[1]这里解释经中前后文的开合与照应,也说明摄受正法的“广大”。
第四,引类门者,此四句,即龙树“中观论”三字也。中者,理正法也。观者,即行及果正法也。论者,即教正法也。故叡①师云:“其实既宣,其言既明,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无不朗然悬解矣。”[1]
[校注]
①僧叡,魏郡长乐人,十八岁出家,二十二岁博通经论,处处讲说。曾请鸠摩罗什出《禅法要》三卷,弘扬菩萨禅。罗什所翻经典,僧叡都参与,并著《大智度论》、《十二门论》、《中论》、大小品《般若》、《法华》、《维摩》、《思益》、《自在王禅经》等序传世。后来预知时至,向西方合掌而卒。引文出自《中论序》。
[释评]
[1]引教言说明一乘的摄受正法包罗了理、观、教。
第五,行用门者,即就事作之。七尺之身,本来四绝,即理正法。作四绝之观,谓行正法。四绝之观了了现前,即果正法。既如说而行,还如行而说,即教正法也。八万四千,如《贤劫经》说:“彼有菩萨,名曰喜王,晏坐七日,作是思惟:‘菩萨行何三昧,便速逮致八万四千诸度法门、诸三昧门、诸陀罗尼解脱门等?’过七日已,往诸佛所,顶礼佛足,请前所念。佛时对曰:‘快问是义!有三昧门名了诸法本,行是三昧,便速逮致八万四千诸度门等。”何者是其“八万四千”?彼经宣说,诸佛功德,凡有三百五十种门。于彼三百五十种德,各修六度以之为因,便有二千一百诸度。用此诸度,对治四大六衰之患,便有二万一千诸度。言四大者,所谓成身地水火风。由前诸度得净法身,故能舍之。言六衰者,外六尘。六尘之贼,衰耗善法,故名为衰。由前诸度,证诸法空,故能治之。彼前二万一千诸度,各对众生四种心患,便有八万四千诸度。言四患者,多贪为一,多瞋为二,多痴为三,三毒等分为四。又解,取身见为等分,以身见能生三毒故也。八万四千者,三百五十度谓果,六度谓因,谓因果一双也。此因果谓得也,自下明离四大六衰谓离果,果中有内蛇外贼。下明离因,因中有三毒及等分。故八万四千,无义不摄。“八万四千”既尔,三昧、解脱、陀罗尼等类亦同然。今说诸度,以为八万四千门矣。此八万四千善法,种别不同,故名为门。又此八万四千,通人神解,故称为门也。[1]
[释评]
[1]说明一乘教法的理事无碍。
2.释广大
“譬如劫初成时”下,第二,释四章,明即成四别,还依前次第释。第一,从初至“即是摄受正法”,释上第一《广大》之义。第二,“从无异波罗蜜”至最后“即是波罗蜜”,释第二,则是《无量因行章门》。“世尊!我今承佛威神”下,竟“之所瞻仰”,释上第三,《得一切佛法果德章门》。从“世尊!又善男子”下,释上第四,《八万四千教法章门》。[1]
[释评]
[1]解释“四义”之一“广大”之“理”。“广大”则由“正法”和“摄受”两个部分来解释。
(1)释广大
就初又二:第一,前释“正法广大”,第二,从“世尊!摄受正法”下,释“摄受”义。胜鬘前标二门,谓摄受正法广大之义,是故今双释此二门也。初门有四譬、四合。[1]第一兴云注雨譬,第二大水出生世界譬,第三大地能持重担譬,第四大地有宝藏譬。问:此四譬有何异?答:有人言:“第一譬摄受正法能生多行,第二譬摄受正法能成多德,第三譬摄受正法能益多众,第四譬摄受正法备含多法。具此四多,是故前文云‘则是无量’也。”今明不尔,以三门释之:一、次第门,二、不同门,三、释广大门。
[释评]
[1]围绕四个譬喻,解释“广大”。
次第门者,云为水本,故前明云譬。水从云生,故次明水譬。地成由水,故有地譬。宝由地生,故有宝譬。合譬次第者,由实相理,出生于教,如云生于水。教由理成,如水由于云。禀教成人,故有地譬。由人有宝,故有宝譬。又初以云譬实相正法,次以水譬实相正法,第三以正法成人,第四得实相正法人。能生出世大宝,故并以理正法为四譬,未论教也。至后释八万法藏,方明于教。[1]
[释评]
[1]从四个譬喻的次第,说明由理成事、由真实出生方便、由一乘出生万法。
第二、不同门者,虽有四譬,合成二章:前之二譬,明成人之法。后之两譬,辨法所成人。又前两譬明自行,后两譬辨化他。又前二譬明本出生,后两譬明末利益。[1]
[释评]
[1]从四个譬喻的区别,说明此理无边。
第三、释广大门者,此章名“释上广大章门”。所言广大者,四譬即成四大,谓大云、大雨、大地、大宝。次合四大为二大:前二辨法大,后二明人大。次合二为一,虽有人法,总譬一正法。又一义者,即人是法,即法是人,如后章说也。次泯一归无,即人是法人,人非定人;即法是人法,法非定法,故非人非法,虑绝言忘。[1]
[释评]
[1]从四个譬喻的综合,说明摄义的广大。又以“人”、“法”关系解释四个譬喻的内涵,开启下文。
今且依人法各为二法①。法中二者,初略,后广。又初明人天乘,后明四乘。[1]人中二者,至后当释。又初明与四乘因益,后明与四乘果益,至文当显。初文前譬次合。所以举譬者,法之理深,非譬莫悟,故据近事以明远理。“劫初成时”者,今前叙坏,后次辨成。火灾起时,坏欲界至初禅。水灾起时,坏欲界至二禅。风灾起,坏欲界至三禅。既有三坏,即有三成。若坏欲界至初禅,世界成时,从二禅边兴云注雨,故欲界至初禅便成。若坏欲界至二禅,便从三禅边注雨,故欲界乃至二禅得成。若坏欲界至三禅,从四禅边注雨,故欲界至三禅便得成也。广如三界义中说。今取劫成者,一切世间诸成之中,劫成最大。譬得初地,乃至得佛,亦是一切成中之最大也。问:今正据何成喻?答:正就佛地。非佛究竟成就,无以能出生五乘等法也。故以劫初喻摄受正法人也。“成时”者,譬摄受也。正法显现在心,名为摄受,即是成时。问:“劫初成时”喻摄受正法人,“普兴大云”喻摄受正法,此是从人有法,乃是正明人出生,宁是法出生耶?答:譬意不正在人,乃明劫成时,大云普兴,雨众色雨,正明法出生,不明人出生。水聚譬亦尔。故二处文并不合劫成。问:云何理出生?答:由会实相理,得有诸佛菩萨及以二乘,由佛菩萨二乘故有人天也。“普兴大云”者,所以举劫初大云大雨者,云雨之大,莫过劫初,故借此大云大雨,以喻摄受正法之广大也。“大云”者,依《法华经》四义譬云:一、如来大形普应,犹如大云;二、如来大声普遍,犹如大云;三、如来大号普遍,犹如大云;四、如来大德充满,犹如大云。则是形、声、德、号摄佛事尽。今以大云譬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则无法不摄。“犹如大云雨众色雨”者,摄受正法为体,则是能生。从摄受正法出生因,如雨大雨也。“及种种宝”者,出生果,如种种宝也。以因果是众义大宗,立信根本,初譬但明此二,所以为略。又此中但明正法出生人天之因,人天之果,是以为略,故经云:“雨无量福报”,人天果也。“无量善根”,天人因也。“如是摄受正法”下,第二合譬。略不合“劫初成时”。虽举劫初时,意正在兴云注雨,故不合也。“摄受正法”,合上兴云。“雨无量福报”,合上雨种种宝,即果名为福报。“及无量善根之雨”,合因也。[2]
[校注]
①法,【原】【甲】本无。
[释评]
[1]先说“法”,即是五乘,由一乘出生。第一、第二个譬喻所明。
[2]第一个譬喻,明一乘出生人天乘,或明一乘为四乘之因。
“世尊!又如劫初成时”下,第二,有三:一譬,二合,三结。“劫初成时”,不异向解。“有大水聚”者,劫初成时有持水风,令水不散;有消水风,令水渐尽,以成世界。世界坏从下以向上,世界成从上以成下。故论云:“初坏处最后成,最后坏最初成。”故用水聚出生“三千大千世界”。水之轻妙者,成上诸天宫殿。水之滓浊者,成下山河大地。是水聚能出生大千世界藏。问:欲界身不能触得上界物,云何得以欲界火烧上界禅?答:《俱舍论》云:“从欲界火,别出火烧初禅,不用欲界火烧初禅。”问:云何为三千大千世界?答:如龙树说:“一四天下,合以为一,数之至千,名为小千。小千为一,数复至千,名为中千。中千为一,数复至千,名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大千界成坏同时,故合为一。三千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四百亿类洲”者,三千界中,有其百亿四天下,别名四百亿。地形各异,名“种种”。东方有洲,名弗婆提,形如满月,人面像之。南方有洲,名阎浮提,其形上方下尖,人面像之。西方有洲,名瞿耶尼,形如半月,人面像之。北方有洲,名郁单越,其形正方,人面像之。洲谓洲渚,此等皆是水中高原,故名为洲也。
释合譬文,凡有四家,今具叙之。第一家云:“‘出生大乘无量界藏’者,菩萨地中,要说有十,广则无边,故名大乘无量界藏。此正取菩萨十地诸位为无量界大乘界藏。‘一切菩萨神通之力’者,合上四百亿类洲,菩萨神通之力是其行用。‘一切世间’已下,明其行体。行有世间出世间别,三地已还,名为世间,四地已上,名出世间。是二之中,各有证行阿含行异,故有四句。‘一切世间安隐快乐’,是三地证行体也。证行寂灭,名为安隐。证法适神,名为快乐。‘一切世间如意自在’,释三地已还阿含行,谓八禅等也。‘及出世间安乐劫成’,是四地已上证行体也。法从喻称,故言劫成也。‘乃至天人本所未得者’,是四地已上阿含行,谓道品等也。三地已还阿含之行,是凡夫法,人天共得。四地已上阿含之行,是贤圣之法,人天不得,故名‘天人本所未得’。此等皆从摄受中出也。”第二家,余义并同,但取证道即是无分别正体智,阿含行即是后得智。用《摄论》意也。有人言:“初譬明正出①人天乘,今譬明正法出生三乘,谓菩萨及三②乘也。从‘菩萨神通’下,合四百亿类洲,于中有二:一、以大乘行相合也。‘乃至人天未得’者,以二乘行合也。菩萨行相中有四:‘菩萨神通力’者,出世作用殊能③行也。‘一切世间安稳快乐’者,世间福报行,谓因为安稳,果为快乐。‘世间如意自在’,世间作用殊能行也。‘出世安乐劫成’者,出世方便福报行。以喻为法,故言安乐劫成。世出世各具二种行,但文中说之非次第耳。‘人天本所未得’者,声闻缘觉善法,人天本所不得也。‘皆于中出’者,皆于摄受中出。”问:此师既云此譬出生三乘,云何合四百亿类洲?答:彼不分明相当,以菩萨世间出世间及二乘为四也。
[校注]
①正出,【原】【甲】本作“正法出生”。
②三,【原】【甲】本作“二”。
③能,【原】【甲】本作“胜”。下同。
今谓此三家释,乃取十地位,义有余,而于文凡有二失:一者义局,二者破句。言义局者,大水聚譬,明世出世一切,云何但出生十地义耶?破句至后当显也。今所明者,凡有二义:一者总别,二者因果。言总别者,“大千”为总,“四百亿类洲”为别,则以大乘为总,于大乘中离出四乘为别。又总别者,“大乘”为总,“菩萨神通之力”,于大乘中别明菩萨神通之用。二者以大乘为果乘,四乘为因乘。所以知然者,下明四乘中,但辨菩萨神通,不明佛乘,故知“大千”喻果乘,“四百”喻因乘。“一切菩萨神通之力”下,合上四百亿类洲,菩萨神通果报,喻如一百亿类洲也。“菩萨神通”者,总举大乘因行化导之要。如《法华·信解》云“于菩萨法,游戏神通”也。“一切世间安稳快乐”者,人中果报。“一切世间如意自在”者,是诸天果报。合此人天①为二百。人报劣,直云安稳快乐。天报胜,故云如意自在。所以知是人天者,并称世间故也。“及出世间安乐”者,二乘人即成二百。合前为四也。此是古旧所说,于文相显。然四乘各有因果,夫因乐义不显,果报则欢乐义显。今欲叹正法能生四乘乐果,使物行正法,是故偏明果也。问:四种云何并称为乐?答:菩萨运五通,度六道,适大士之怀,所以称乐,如世间之戏乐也。又作事若难,则名为苦。菩萨运用自在,如戏不难,故名为乐。余三乐在文显然。
[校注]
①【原】【甲】本“天”后有“为一百并前菩萨”。
“劫成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于中出”者,前二①家牵“劫成”属上出世间,古旧牵“劫成”向下也。上有三,谓譬、合、结,今是第三结也。就结中,初结能生,次结所生。“劫成”者,牒上劫成也,即是明摄受正法义成,即是能生也。“乃至天人者”下,结所生也,明天人乘从摄受正法出也。“本所未得”者,大乘及二乘非是世间所得,亦从正法中出也。此文非但偏结水聚譬,亦通结云雨譬。此二通举劫成之事,是故通结也。[1]
[校注]
①二,【原】本作“三”。
[释评]
[1]第二个譬喻,解释一乘出生四乘(之果)。
“又如大地”下,第三譬。前之二譬,明所秉之法。法不自弘,弘之由人,故次明秉法之人。又上明理正法,由理成人,故人有利物之用,如由水成地。地有升持之能,及出宝之用也。问:此章正明理正法出生,云何今两譬乃明人出生耶?答:由理正法出生人故,人能出生四乘等用,则终是明法出生义耳。两譬为异者,今作三双释之:一,初譬以荷负义为正,后以出宝义为正。二者,初譬与众生四乘因行,后譬与众生四乘果德。又初譬师化弟子,后明弟子得法由师。[1]
[释评]
[1]第三、第四个譬喻解释“人”,即各乘的修行者。
文四:一譬,二合,三结,四叹。所以借“大地”譬者,地有三义:一、牢固难倾,二、生长万物,三、能担屃①山河。摄受正法菩萨亦具三义:一、行体牢固,二、广生物善,三、荷屃众生,令离苦得乐也。“又如大地”者,上明云水出生四分②藏,即是用云水以成地,今明地亦有荷屃之义。上明摄受正法出生五乘,今明摄受正法以成于人。人亦有荷屃义,故以地况人。如地能持四重担,得正法菩萨亦利益四种之人。大地即是能持,四重担即是所持也。有人言:“大海最重,喻于凡夫。诸山次轻,喻于声闻。草木转轻,喻于缘觉。众生最轻,譬于菩萨。”今明不尔。大海最重,喻于菩萨。诸山虽重,犹轻于大海,喻于缘觉。草木轻于诸山,喻于声闻。众生复轻草木,喻于凡夫。所以作此释者,物重譬于德重,物轻譬于德轻。
[校注]
①屃(xì),传说中龙所生的九子之一。明代李东阳的《怀麓堂集》认为是第八子,性行文雅,通常刻在中国石碑碑头,盘绕如龙。杨慎《升庵集》则认为是第一子,形状像龟,好负重,即通常所说的“驮碑龟”。
②原注:“四分”恐写“界”字误。
“如是摄受正法”下,第二合譬,摄受正法以成男女。此得正法男女人,犹如大地,堪能荷屃四种重任也。“踰①彼大地”者,地虽能持,无心屃担。菩萨大悲,有心能屃。又大地持少,菩萨屃多。又大地劫成能屃,劫坏不能,菩萨于一切时常能荷屃,故踰地也。“何等为四”下,合上所持。初解以大海喻凡夫者,依文次第合之。前举海山草木次人,今还次第合也。第二师释意,譬则从重至轻,合则从轻至重者,承文势故尔。以最后譬轻,故接轻合轻也。“离善知识”,谓不近善友也。虽有善友,不相值遇,亲近义希,故称为离。三乘人及人中善人,能以善法利物,为“善知识”。不能听受正法,故曰“无闻”。或都不闻正法,或闻之甚希,或可虽闻不解,无恶不造,不能系念思惟,如法修行,言“非法”。授与福分善根,令修福舍罪,后生善处,渐得入道,故言“而成就之”。有下乘根性,后②欣乐下法,故为求,为说四谛,欣厌观法,故“授与声闻乘”。“求声闻者”,即是合上所担。所言“求”者,此是乐欲,名之为求。“授”与之言,合上大地能持,下例作此释。问:缘觉之人,佛在世时,为其说教,可得是“授”。出无佛世,叵有“授”义以不?答:亦有二种授义:一者诸佛菩萨以神通力,起风动树,因而叶落,令其思量,故云“授与”。二者以人为缘。如猕猴教仙人坐禅,遂得缘觉,亦是“授”义。
[校注]
①经原文为“喻”。
②原注:“后”恐“彼”字。后,【甲】本作“复”。
“是名摄受正法”下,第三,总结。[1]
[释评]
[1]第三个譬喻,以大地比喻菩萨,说明各乘行者都由一乘出生。
“世尊如是摄受”下,第四,叹。“为众生作不请之友”者,四乘众生,虽有根性,乐欲未生,不能请求。菩萨照机,知其堪受,即便为说,故言“不请”。闻必得益,目之为“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大士以善法惠利众生,令同志修学,故名为友。肇公言:“真友不待请,如慈母之赴婴儿也。”问:何故经中或云待请,或云不待请?答:待请方说者,显菩萨重法之心。不待请者,显菩萨大悲敦至。又待请者,令前人重法。不待请而说者,令物尊人也。若请方说,则能说之人便无大悲,故人则不尊也。“大悲安慰”下,前叹菩萨为物之友,今叹菩萨能生四乘善根,名之为“母”。众生在生死怖畏,菩萨以大悲覆护,以名“安慰”也。
“又如大地”下,此第四譬。与上异者,上但明菩萨化众生,不明人得益。此下明上能化下,复明前人得益。何以知然?上云“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故知上直言师化弟子。此下言“得大宝众生,皆由摄受正法男子女人”,故知此明众生得益。余二义如上。就文有四:一喻,二合,三释,四结,菩萨化功利益众生也。“又如大地有四宝藏”,此句总标。“何等为四”下,别出四名:一者无价,喻于菩萨。二者上价,喻于缘觉。三中价,喻声闻。四下价,喻人天。“是名大地四种宝藏”者,总结也。就合譬中,初总合,即合总文也。问:菩萨自得已家自法,云何名为得众生四宝?答:此四是化他法,故名“众生四种大宝”。此四种宝虽主化物,出在菩萨,故云菩萨得之。“何等为四”下,合上别也。譬中从上至下,合中从下至上,前已释之。“如是得大宝众生”下,第三解释。众生得益,皆由菩萨也。“世尊!大宝藏者”下,第四总结。前明得正法菩萨有四宝藏,此结明菩萨之人,所以能荷屃四担者,皆由摄受正法,故推功于法也。[1]
[释评]
[1]第四个譬喻,说明用一乘教理能够化导各种根器。
(2)释摄受
“世尊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自上已来释《广大章门》,今释《摄受章门》。[1]所以知上释《广大》者,上明有四譬,即是四大,谓大云、大水、大地、大宝。虽有四大,不出二种:前二明人秉法大,后二明法所成人大。一切诸大不出人法,故知是释《广大章门》也。自上已来,凡四处明摄受正法:一、第十受明摄受正法,令不忘失。次第三愿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而救护之。第三、《摄受正法愿章》,明一切诸愿同入一愿,谓摄受正法。第四、《摄受正法行章》。摄受正法,其义广大,虽四处标名,犹未解之,至此方释也。摄受者,若智证于理,理生于智,则是境智二见,不名摄受。若能所并冥,境智俱寂,乃名摄受正法也。盖是佛法之大宗,证悟之渊府。
[释评]
[1]以下解释“四义”之一“广大”的第二个部分:摄受。理智圆通不二,才叫做“摄受正法”。
又有此文来者,智证于理,有不二二义、二不二义。不二二义者,智为能证,理为所证;理为能生,智为所生。二不二者,不见智为能照、理为所照,理为能生、智为所生。如《大品》云:“与般若相应,而不见应与不应。”“与般若相应”,谓不二二义。“不见相应不相应”,谓二不二义。《智度论》云:“实相非般若,能生般若。”此是不二二义也。又云:“缘是一边,观是一边,离是二边,名为中道。”即是二不二义。自上已来,明摄受、正法,明不二二义。今明相即,是二不二义。又若约位论之,地前菩萨,未能证理,故境智犹二。登地已上,与理相应,缘观俱寂。若破病论之,时众闻摄受正法,则谓智为能摄,正法是所摄,则起境智二见。今破二见,故明不二。是以有此文来也。此四条义,通贯于后,并不可出也。[1]
[释评]
[1]理智不二,反映了中道佛性的特点。
“世尊!摄受正法”,此一句牒前“摄受正法”语来也。前已释广大义竟,未释摄受正法,今欲释之,故牒将来。“摄受正法”者,正解摄受义也。将欲解释,故重题章门也。“无异正法”者,此明摄受即正法,谓智不异境。“无异摄受正法者”,此明正法不异于智也。“正法即摄受正法”,正结理不异智也。以不二故言不异,非是相似故言无异。
3.释无量因行
“世尊无异波罗蜜”下,自上已来释《广大章门》竟,今释第二《无量因行章门》。由理成行,故次理明行也。又正法语通,非但理是正法,行亦是正法,故有此文来也。[1]
[释评]
[1]解释“四义”之二:无量因行的功德。上一义“广大”是说理上的正法,第二义说的是行上的正法。
就文亦二:初明摄受,次明正法。上前明正法,后明摄受。今前明摄受,后明正法。与上不同者,接上摄受即明摄受故也。又摄受与正法,义无前后,故得回互释之。又欲明标、释、结义,所以前明摄受。言标、释、结者,初标“即”义,从“何以故”下,释“即”义,次此后结“即”义也。此中应明释名门。所言“摄受正法”者,六度即是因行正法。录六度之法在心,名之为“摄”。如六度法而顿证,故名为“受”。顿证之时,不见能摄所摄、能证所证,不知何以目之,强名“摄受”。此即是今文明“相即”义。又,“摄受”有不二二义、二不二义。不二而二,故有能摄所摄、能证所证;二而不二,则能所宛然而常寂灭。又约位明之,地前未得真证,故犹有能所。登地已上,永得于真证,故缘观俱寂。若破病者,众生谓能摄所摄异,破彼二见,故明不二。此是破二明不二,二病若去,不二亦除。如《华严》云:“不著不二法,以无一二故。”又《智度论》云:“破二不著一,是名为法忍。”法忍者,心安理法,不见一二也。[1]
[释评]
[1]无量因行中,先说“摄受”。从“行”来说,心行六度,就是摄受正法。与上面从“理”、“智”的关系来谈“摄受”、“正法”不同。所谓“行”,就是中道不二行。
就文有三:初总明不二,次别明不二,三总结不二。初文三句,“无异波罗蜜”者,明摄受正法不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者,明波罗蜜不异摄受正法。问:此与上摄受何异?答:有同有异。若言摄受不异波罗蜜,波罗蜜不异摄受,此与上智不异理、理不异智,其义则同。但上明理不异智、智不异理,今明智不异行、行不异智。若言摄受正法不异波罗蜜,波罗蜜不异摄受正法,此欲明摄受正法广大之义。非但理正法是摄受正法,波罗蜜行法亦是摄受正法。是故摄受正法其义广大。“摄受正法即波罗蜜”者,上来两句明无异,今第三句结简“无异”。所以无异者,以“即是”故,名曰“无异”,非谓相似故言无异。问:结“即”中何因少一句?答:既言“摄受即波罗蜜”,当知波罗蜜即摄受,故不须第二句也。结中亦有二义:一结智与波罗蜜不异,二结摄受正法与波罗蜜无异。问:摄受是能摄受之智,正法是六度之行。智与行既其不二,云何一智体即具一切行?答:如一正观,止恶义边说名为戒,澄静义边名之为定,能照义边称之为慧,达到义边即波罗蜜,是故一智摄一切行。问:六度与正观无异,此是解与行无异。亦得言实相正法与六度无异不?答:上明智与理无异,望理智即是行。智既与理无异,即是行与理无异。问:云何无异?答:菩萨以实相心行六度,故六度即实相。[1]
[释评]
[1]心(智)与六度(行)不二,即是摄受。
今且就檀释之:然虽复四绝,三事①宛然,此实相即檀。虽三事宛然,常是四绝,故檀即实相。檀度既尔,余行例然。问:上明从实相出生四乘因果,菩萨即以四乘因果行,利益于人。与今文明摄受正法何异?答:上明四乘之法利人,今明以六度之行益物。若尔,上即是四乘,六度益物即是一乘。前即是出生益物,今是收入利人。又上明从理出生行,今明行成,故用行益物。则上明其本,今辨末也。[1]
[校注]
①四绝:《中论疏》上说:“真谛四绝,故名为中。”即不住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四边。三事:指布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
[释评]
[1]实相(中道佛性、一乘)智与四乘之行不二。
“何以故”下,上来第一明摄受,今第二明正法。亦上是标“即”,今是释“即”。“何以故”者,此是问辞。问意云:何故摄受正法即是六波罗蜜?“摄受正法”已下,此是答。答意云:六度即是正法。菩萨摄受六度正法,以化于人,故摄受正法与波罗蜜无异。此中明六度即为六阶,一一度中各有三句:一标机缘,二明菩萨行施,三结行成为波罗蜜。[1]
[释评]
[1]无量因行中,第二部分,说“正法”,即如何行六度。
初言“应以施成就者”,[1]此明所化机缘也。问:此是何等人耶?答:有人言:“此是悭贪众生,宜教行施,故名成就。”今谓文相不尔。经云“应以施成就者”,此明前人根缘应见菩萨行施得成就者,菩萨则为之行施。何关教前人行施耶?六度皆有此文,必宜前定之也。问:此是何人?答:此人不定。自有悭贪众生,不肯布施,菩萨前自行施,使彼学之。二者,自有贫穷众生,菩萨施其财物,令其欢喜,与菩萨为眷属,然后化令入道,故云以施成就之。自有众生,应见菩萨行施,而得悟道,故菩萨为之行施也。“以施成就”下,第二明菩萨行施。就文为二:初标二章门,次释二章门。“以施成就”者,标二章门也。“施”之一字,谓菩萨行施章门也。“成就”者,利物章门。“乃至舍身支节”者,释两章门,即前释行施章门。施有内外,舍身是内,舍余是外。外易内难,从外至内,故云“乃至舍身支节”也。“乃至”是其穷到之辞。“将护彼意”已下,释第二成就章门。“将护彼意”者,善顺机缘,名“将护彼意”。菩萨虽复内外顿舍,此是合理,未必称机。今欲明称机,故云将护彼意也。“而成就之”者下,以顺机缘行施,而前人遂便得益,故言“而成就之”。“彼所成就众生建立正法”者,释上成就之义也。菩萨以摄受正法心,为物行施,遂令众生悟道,得入摄受正法之中,故摄受正法得摄施行,亦得摄受一切众生。是故摄受正法,其义广大,故前云“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施行既尔,余五类然。摄受正法有二:一者摄行,谓摄受正法。摄受正法,摄受六度等万行。二者摄缘。菩萨行六度,令一切众生皆得悟道,入正法中。故摄受正法,其义广大也。“是名檀波罗蜜”者,第三结檀行成就。
[释评]
[1]说布施。
“守护六根”下,第二,戒度。[1]亦三:一、标机缘,二、辨菩萨持戒,三、结行成名波罗蜜。“应以戒成就者”,标机缘也。问:是何等缘?答:亦有多种。自有破戒之缘,令其改悔持戒。自有本未有戒,令其受戒。自有见持戒而起爱敬之心。自有见持戒而得悟道。问:何故一一度中出多缘耶?答:若如《大品》,一一度中凡有四句:一、自行六度,二、教他行,三、叹行法,四、美行人。则六度各对六缘。今此文中,药别病通。以明六行,故是药别。所对之缘不别标之,知病通也。以“守护六根”下,第二,明菩萨持戒。
[释评]
[1]说持戒。
就文为二:一、明菩萨自持戒,第二、明菩萨持戒令物得益。“守护六根”者,六根如门,能通六尘恶贼,损坏戒善,故须防护。防护之法,唯念与慧。念心守境,慧巧分别知其损益。“净身口意业”者,菩萨持戒有始有终。守护六根,是其始也。净身口意,戒行成就。成就之中,净身口意是正戒,离性罪也。“乃至正四威仪”,谓离遮罪。“乃至”还是穷到之辞。性罪易离,遮罪难防,从易至难,亦是从重至轻,故云乃至正四威仪。“将护彼意”者,上来第一,明菩萨持戒,今第二,明使他行戒。具以如上说。“是名”下,第三,结具戒行名波罗蜜。[1]
[释评]
[1]持戒之法,守护六根,唯念与慧。
就忍行中亦三:[1]一,标所为缘,故言“应以忍成就者”。“若彼众生”下,第二,明菩萨行忍亦二:初明行忍,二、为成就众生也。“骂詈、毁辱、诽谤”是口辱。对面而论名为“骂詈”,背后道说称为“毁辱”,全无妄造称曰“诽谤”。“恐怖”者,是其身辱。打缚、割截、系闭等事,说为恐怖。又恐怖者,亦通于口,以说诸恶事而恐怖之故也。“以无恚心”者,此明忍也。得无嗔善根,故云“无恚”。“饶益心”者,非但无嗔,菩萨见打骂时,即于前人起饶益心。罗汉之人得打骂时心亦不嗔,不能于中即起慈心饶益于彼,菩萨能也。“第一忍力”者,忍辱是第一道,如经中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故称第一。又《智度论》云:“行生忍时,得无量功德。行法忍时,得无量智慧。”德兼福慧,故云第一。“乃至颜色无变”者,“乃至”还是穷到之辞。菩萨行忍,不起嗔恚,不生结恨,亦不加报,此离重过。今明乃至无变,远离轻失。“将护”已下,第二,同前。“是名”下,第三,结成忍度也。
[释评]
[1]说忍辱。
进度亦三,[1]易知。菩萨精进,为度众生,是故说言“于彼众生不起懈心”。此明离过,如经说:“懒堕是精进家障,懈怠是精进之垢。”障重垢轻,今说离轻也。尚无有轻,况当有重!“生大欲心”者,上明离过,今辨习德。于诸善法皆有修意,名大欲心。又于诸众生皆有度意,名大欲心。欲心是其精进方便,故前生之。“第一精进”者,正明精进体。第一精进,是心精进。“乃至”已下,谓身精进。行住坐卧,常能勤苦,名若“四威仪”。心易身难,从心生①身,故言“乃至”也。
[校注]
①生,【原】【甲】本作“至”。
[释评]
[1]说精进。
禅度亦三。[1]“于彼众生以不乱心、不外向心”者,心不住于一境,名为“乱心”。心缘外境,名“外向心”。此是定障。菩萨得定,故远离之。有人言:“不乱者,离性乱。不外向者,离事乱。”《佛性论》云:“性乱者是五识中乱,事乱者是意识中乱。”又《净名》云:“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菩萨晏坐。”“第一正念”者,上明所离,今明所得。生空法空,常以空理自安,故云正念。问:生空法空,此是正慧,云何言正定?答:即一空观,二义说之。穷照曰慧,极静为定。故《成实论》云:“尔时二种,如实知名慧,摄心名三昧。”又念是禅因,能生定心。如禅支及四如意足,不言第一正定,而举其因者,对下“不忘”,显守境力。“乃至久时所作”,身业也。“久时所说”者,口业也。“终不忘失”,明定心恒忆,久时身口业不忘也。问:何故有此意来?答:菩萨因定发宿命通,故忆持久所作事。又因定得于三轮。第一正念,谓因定得他心轮。久时所作,是神通轮。久时所说,是说法轮。并不忘失也。夫心喧则情暗,神静则虑明,故见旷劫如在目前,故云不忘失也。
[释评 ]
[1]说禅定。
智慧亦三。[1]“彼诸众生问一切义”者,问五明等一切义也。亦问五法藏一切义也。五法藏者,三世为三,无为为四,不可说为五。“以无畏心而演说”者,夫畏由痴生,安由解发。既明达在怀,故有难能酬、有酬必塞,故云以无畏心而为演说也。“一切论”,谓世辨论、随世论、围陀论、毗伽罗论、卫世师①论。又是五明论,此是明智人之所造。又学此论者,亦能生人明慧,故称五明。五明论者,谓内论、因明论、声明论、医方论、工巧论,故称五也。此五并须宾主论量,故称为论。但前之四种,假文处多,说之为论。第五一门,随事习之,宜称工巧,故文云“一切论一切工巧”。此五是生明智处,故言明处。义通真俗,故《地持》云:“于五明处,具足一切闻思修证。”则知通二谛也,如《地持论》具释。“乃至种种工巧诸事”者,“乃至”还是穷到之辞,始从第一内论,乃至第五工巧诸事也。
[校注]
①随世论,认为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应顺其自然。围陀论,汉语译为“智论”。主张那罗延天能生婆罗门、刹帝力、毗舍、首陀罗四种姓。毗伽罗论,为梵语文法书,意为分解、分别。又译作字本论、声明记论。卫世师,古印度的宗教哲学流派,又叫鞞世师、吠世史迦,意译为胜论宗。该派先主张六句义法:一实(本体),二德(属性),三业(作用),四同(共通性),五异,六合。后有慧月,将第五“异”别为“异”、“有能”、“无能”、“俱分”,加上“无说”,合为十句义。
[释评]
[1]说般若。
“是故,世尊!无异波罗蜜”者,前“摄受正法无异波罗蜜”有三:一、总标“无异”,二、“何以故”下,别约六度释“无异”,今第三、总结“无异”也。问:余处皆以六度为自行,今此何故说为化他?答:所对不同。余对四摄,故为自行。今对摄受内证之德,为物行六度,名为化他。问:布施施他,四摄摄他,何故六度为自行,四摄为化他?答:六度中但云“布施”,故是自行。摄中云“布施摄”,“摄”即是化他,故为化他也。问:此中何故以六度为化他行?答:欲释上则①是“无量”义。“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若自行六度则行不广大。以为物行六,故六度广大。又六度有三种广大:一、无恶不息,二、无行不修,三、无人不度,复名广大。[1]
[校注]
①则,【原】【甲】本作“即”,下同。
[释评]
[1]总结“摄受正法无异波罗蜜”。
4.释果德
“世尊!我今承佛威神”下,第三,次释上《得一切佛法章门》。所以知释《得一切佛法章门》者,下明舍三不坚、得于三坚。三坚即是果地佛法,故知是释上果德门也。又接六度文生。上明行于六度,即下利众生。今行六度,上求佛道,故以六度之因,得三坚之果。而文且据檀因,得于檀果。余行类之,故有此文来。又上明六度,即是化他,今明舍三得三,即是自行。又上明六度即是行广,今明舍三与“后际等”实时长,并具诸义也。[1]
[释评]
[1]解释“四义”中的第三义,说明一乘的果德超越时空。
就文亦三:一、请说,二、许说,三、正说。所以至此更称承力者,上明因行易陈,今明果德难说,故重承佛力也。“更说大义”者,上明理大行大,今更说果大。又上已说六度之因下利,今说舍三,得于上求之三,故名大义。许说可知。“胜鬘白佛”下,第三正说。就文为二:第一明舍三得三,第二称叹。就初又二:第一明摄受,第二辨正法。
问:今摄受与上何异?答:上明摄受于理,即是智与理无异。次明摄受行,即智与行无异。今明摄受果。所言果者,谓佛地常身、命、财。明人摄受此果法,故人与果法无二。所以然者,证常身、命、财人,与常身、命一体,故人法无二。又此中明无所得心,舍三即是檀行正法人,与此檀行正法无二。问:上已明六度无异,何故复明檀行无异?答:上虽明行广,今辨时长迁,应有上四义。未得人法不二观,则人法二。得不二观,即明人法无二。又破人法二,故明人法不二。惑者谓人能摄受正法,正法为人摄受,则起二见,为破二故明不二。具如上释。又具有二不二义、不二而二。法成人,人能御法,二而不二。即法统御名人,即人可轨名法。又即人之法,能生四乘因果。即法之人,亦能出生四乘因果。功用既齐,故人法无二。故前四譬中,前二明法出生,后二明人出生,即其事也。[1]
[释评]
[1]什么是果上的“摄受正法”?以无所得心,得中道佛性的“常身命财”。
初文有三句:初双牒人法。“无异摄受正法”者,此明人不异法。“无异摄受正法者”者,此辨法不异人。“摄受正法善男子女人”下,结人即法。
“何以故”下,上明摄受,今第二,明正法。正法即是“常身、命、财”。“何以故”者,问也。此问有二意:一、问所摄正法,二、问人法何故不二。“若摄受正法”下,正答其两问。大意明其人舍三分已,得摄受中常身、命、财。身命则是正法,故酬其一问。常身、命、财,以成于人,故人不异法,酬第二问。就文有三:一、总明此人为摄受正法,故舍于三分;二、列三名;三、广解释。
就初中“若摄受正法男女,为摄受正法故舍三分”者,此明摄受菩萨为得佛果常身、命、财,故舍无常三分。此明舍意也。问:但应言为得常身、命、财,故舍三分。何得言为摄受正法,故舍三分?答:欲显摄受正法,其义广大。既明为摄受正法,当知摄受正法即是常身、命、财。若言为常身、命、财故舍三分者,或便谓摄受正法不摄常身、命、财。以是义故,言为摄受正法也。[1]
[释评]
[1]舍,即不住,即是摄受。
“何等为三”下,第二、列出三名。问:舍身、命、财何异?答:若舍身为奴,则不关舍命。又舍头目支节施人为舍身,为人取死为舍命。又释,舍身即是舍命,但本意不同,故成两别。如投身救虎,命虽不存,以肉施彼,意在施身也。他不耐我在,须得我死,于彼事乃办,菩萨为兹殒命,身虽不存,是只舍命。自身命外,国城妻子,悉以施人,为舍财。梁武别释此为一小科义。
“善男子”下,第三、广释,即成三别。“男子女人”,出能舍之人也。“舍身”者,正明舍也。“生死后际等”者,北土人有二释。一云:“生死是前际,涅槃为后际。而言‘等’者,生死涅槃于事不齐,于理则等。要得此等,方有舍得。‘等’谓空平等观,上绝涅槃,下亡生死。得此等观,故能离老病死,得常身、命、财。此空平等观,为舍得处。此乃证实离相,故名为舍,非以身施人名之为舍。”有人言:“生死后际者,非生死为先际、涅槃为后际,唯就生死中自辨于前后。若具缚凡夫,是生死前际。金刚三昧,一品惑在,是生死后际。故铭金刚三昧以为生死后际。言其等者,取佛果种智。良以金刚断、种智证。此据终尽处以说,故举后际等也。”南方人亦有两释,但有异有同。一云:“以金刚穷学,为生死后际,谓生死讫于此时。意明舍身之事,从初发心讫此为极,自此已外无复无常身可舍。”又释:“以涅槃为后际,生死尽于此时,故言生死后际等。”《毗婆沙中》具此两释,但彼举小涅槃,今言大涅槃为异耳。馥师意,摄受正法以菩提为期,舍身、命、财以后际为限也。今须平量之。北土人以空平等为舍,此事不然。凡论空平等舍,从初地得平等观,即能平等行施,云何乃言后际方辨空平等施?若以涅槃为后际,此是舍无常身尽极处,自此已外,无复无常身可舍。此言合理也。若以金刚为后际,金刚犹是生死后分,此犹有无常身可舍。若以涅槃为后际,即得常身,更无有无常身可施。但得常而舍无常,约此亦得云有无常身可舍。今详经意,从因到果,则如向释。但今言“与后际等”,生死自有三际:一、前际,谓过去;二、中际,谓现在;三、后际,谓未来。际既无尽,舍身与后际等亦无尽。如《地经》十无尽义,不取尽极为“等”。问:后际无尽,舍身亦无尽者,何由得常果耶?答:菩萨建无尽意,行满自然得常。[1]
[释评]
[1]以无住涅槃为所摄受的“正法”。
“离老病死”者,上明行因,今辨得果。舍无常身布施,凡得二果:一、所离果,二、所得果。“离老病死”,谓所离果。老病唯在分段,死义通于变易。又变易亦有念念之老、无常之病。“得不坏常住”下,第二、明所得果。就文有三:一、所得常,二、所得深,三、所得体。体是常故,名为法身。亦无诸非法,妙法斯满,是法身义。既为身舍身,故得法身之报。此约相似因为论。不可破坏,故名“常住”,谓离分段也。“无有变易”,离变易也。又无有变易,释上常住。“不思议功德”者,第二、明所得深。道出三乘十地,故无人能思也。“如来法身”者,第三、明所得体。以功德法成身,故云功德身也。[1]
[释评]
[1]离老病死身,得常住法身,功德不可思议。
“舍命者”,标舍命布施也。“生死后际等”者,明布施时长也。“毕竟离死”下,上辨行因,今明得果。有二:一者所离,二者所得。言“离死”者,谓所离也。舍命是为他取死,故以离死为果。无常寿命,要必有死,今明无有死,故云“离死”也。“得无边常住”下,明所得也。亦三:一、所得常,二、所得深,三、所得体。“无边”者,生死之命有其分限,名之为边。常命异之,故言无边。以无边故,所以常住。“不可思议功德”者,明所得深。一切众生,无有能思议如来寿命,知其齐限,名不思议。此常命是修功所得,故名“功德”。“通达”已下,第三、所得体。功德,总明其体。“通达一切甚深佛法”者,此别出命体,正用慧为命。所以偏说慧者,以慧为行主,能持众德,如命能持色心之报,故说慧为命。“通达一切”,谓广大慧。“甚深佛法”,谓甚深慧。以此广大甚深之慧为命,故名慧命也。如经言“慧命须菩提”、“慧命舍利弗”也。今言“通达一切甚深佛法”者,出慧命所照境也。[1]
[释评]
[1]舍生命,得慧命。
“舍财”者,牒所舍也。“生死后际”,不异上解。“得不共”下,此明得果。但明所得,则兼所离。于中有二:一、得自报财,二、得他供财。自报财中亦三:一、所得常,二、所得深,三、所得体。言得不共者,世财五家共有,今舍世财,得不共财。世财或尽或减,常财无尽无减。“毕竟常住”者,前辨异无常财,今显常住财也。问:何等为常住财?答:《法华论》释:“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天亲云:“报佛如来净土,第一义谛所摄,不可烧。”彼论明报佛是常,报佛土亦常,故是常财也。有人云:“常财者,谓十力无畏无量佛法,故名为财。如《维摩》云‘富有七财宝’,故以众德为财也。”“不可思议”下,第二、显所得深。“具足功德”下,第三、显所得体,即以功德为财也。又上“毕竟常住”,成前“无尽”。“具足功德”,成上“无减”。总论世财有五:一五家共,二减,三尽,四无常,五非妙。法财,翻之也。“得一切众生殊胜供养”者,财有二种:一、自报财,二、他供财。自所招净土境界是报财,天人奉养是他供财也。上来辨自供财,今明他供财。应迹为论,应感既彰,能致众生四事胜供,又能感三乘圣人四事胜供。[1]
[释评]
[1]具备不可思议十力的法财,即是解脱的功德。
“世尊!如是舍三分”下,上第一,明人法不二,行因得果。今第二,称叹,凡有二句:第一、牒所叹人,“常为”已下,正明称叹。叹中有二:一者、上为佛记,二、下为众生瞻仰。又上入佛境,故为佛记。下过群品,故为众瞻仰。问:何故云为佛所记?答:舍身①财,此是大事,物恐未必得果,故明行因必有果可得,故佛记之。又记者决也,其人必得三果。又记者别也,其人不作八道必成佛也。“为众生瞻仰”者,众生不能舍三,其人能舍。众生厌无常欣常三,其人得常三,故为物所仰。又上弘佛法,故为佛所记,今成就众生故为众生所仰。[1]
[校注]
①身,【甲】本作“身命”。
[释评]
[1]说明一乘因行必然得果。
5.释八万四千教法
“世尊!又善男子”下,自上已来释三章门竟,谓理、行、果,由理成行,由行得果,此是自行。自行既成,则明化他。化他者,谓八万四千法门,谓化他之极,故上有四标,至此便有四释。问:今文乃明护法,云何言释上八万四千教法耶?答:夫护法者,正明护教,是以今明护法,即释上“教”也。舍邪教,显正教,称为护法。又有此文来者,释成舍三意也。所以舍三者,为护法故,如上第三愿云:“为护正法舍身、命、财。”《佛性论》明十因缘故常、第一义云:“舍身、命、财为摄受正法。”正法既无穷,以无穷之因,感无穷果。果即三身,故是常住,又成上得三。如《涅槃》云:“护法因缘,得金刚身。”又菩萨舍三为二事:一为下利众生,二为上护大法。前明为利四生,是故舍三,今为上护三宝,是故舍三。问:上三皆明摄受,护法中何故不明摄受?答:理、行、果是证义,故明摄受。护法中明教,故不明摄受。又为略故,又例前可知也。
就文有四:一、举护法之人。二、“法欲灭”下,辨护法时。三、“不谄”下,显能护行。四、“入法朋”下,护之成益。“善男子善女人”者,出护法人也。“法欲灭时”者,护法时也。“比丘”下,出灭法人也。梵言比丘,此方义翻乃有五种:一名怖魔。初出家时,令魔怯怖,此义据始。二名乞士,既出家已,无所积聚,乞求自活。三名净命,以法乞求,离于邪命。此二据次。四名净持戒,出家已修持梵戒。五名破恶,以持戒故,离犯戒恶。此二据终。“尼”者言女。“优婆塞”,此翻为善宿男。怀善自居,故云善宿男。亦云近住,以怀善自居,近于佛住故也。“夷”者女也。此之四人,若能依教修行,则是护法人。故《仁王经》云:“如师子不为余兽所食,还为自身中虫所食,佛法亦尔,天魔外道不能殂坏我法,还是我四部弟子能坏我法也。”“朋党争讼”者,出灭法相也。朋党者,心坏也。争讼者,口坏也。破坏离散,谓身坏也。又结集邪律,情助彼此,名为朋党。言竞是非,名为争讼。分为异部,故名破坏。各各别行,故名离散。又是破和合众,故言离散也。“以不谄曲”下,正明护法,凡六句,前三异邪,后三同正。以不谄曲,身不邪也。形随恶党,名为谄曲。“不欺诳”者,口不邪。口宣邪法,称为欺诳。“不幻伪”者,心不邪也。惑心①邪法,名为幻伪。又不谄曲,谓离谄垢,不诈善外相。不欺诳者,谓离诳垢,不覆藏内恶。四卷《毗昙》云:“曲从谄伪生,故今合为不谄曲。”《成论》云:“谄心事成故名诳。”故次不谄曲明不欺诳也。不幻伪者,若当诈善外相,覆藏内恶,名为幻伪。以不诈善外相,覆藏内恶,故名不幻伪。林公云:“口业为欺诳,意业为谄曲,身业为幻伪。”又说法之人,于胜上者,则谄曲面之。于劣己者,则起欺诳。心不真实,名为幻伪。如梵天王为诸梵子说法,黑齿比丘乘神通往彼问之:“是身从何三昧生,何三昧灭?”彼不能答,但云“我是大梵王,我是大梵王”。彼说法竟,执黑齿手:“汝莫众中问我。”此则于黑齿而谄,于小梵而起欺诳,于二处心不真实。又凡夫二见颠倒,名为谄曲,二乘未究竟为欺诳。舍利弗言:“呜呼深自责,云何而欺!”空乱意菩萨名为幻伪。今护法菩萨无此三心也。下同正中,“爱乐正法”,是心正也。“摄受正法”,是口正也。善言求法,名为摄受。又爱乐是入正行。又爱乐正法者,始心欲乐也。摄受正法者,终心相应。“入法朋中”,是身正也。摄受法故,入诸德菩萨数中,名“入法朋”。入法朋者,此明护法行成,决定得佛,故为佛所记也。
[校注]
①惑心,【原】【甲】本作“心惑”。
6.请佛证知
“世尊!我见摄受正法”下,此文来者,凡有二意:一者远生,二者近生。远生者,上来胜鬘说摄受正法,今仰推于佛。仰推于佛者,显摄受正法有大功德力。二,近生,叹摄受正法、护法菩萨有于大力,请佛证知。就文为二:初明佛有能知之德。“亦悉知见”下,正明佛知也。“佛为实眼”者,如此护法之人,化功渊旷,下地不测,唯佛照之分明,故言佛为实眼。“实智”等五句,叹佛,为二:初“实眼实智”二句,叹佛能知见摄受正法之用。次有三句,叹佛能了于法。初照名眼,后知名智。又眼称,据五眼①之中佛眼。智约三乘智中,取其佛智也。皆能如实称境,故名为实。龙树云:“独佛一人有不诳法。”故四眼中取佛眼,十一智②取如实智。“为法根本”者,佛是得法之原,又法从佛出故,故为法根本。具了达一切,为“通达法”。能以正法授与众生,为“正法依”也。“亦悉知见”者,明《胜鬘》云:“我见护法菩萨有如是力,佛有实眼实智,亦悉知见此人大力”也。[1]
[校注]
①五眼:(1)肉眼,肉身所有的眼。(2)天眼,色界天人所有的眼,凡人修禅定也可得到,不问远近、内外、昼夜,都有视力。(3)慧眼,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的智慧,即一切智。(4)法眼,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的智慧,即道种智。(5)佛眼,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常照常明,即一切种智。
②十一智,出自《大般若经》:(1)世俗智,指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又叫“名字智”,因为徒有虚名,并没有真正触及真理。有漏,意思是有缺陷——不能超出三界生死。(2)法智,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面的“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见惑,指意根对法尘所起的各种分别。(3)类智,依色界、无色界四谛观,能断上二界见惑,生发类似欲界的“苦智”等无漏之智。(4)苦智,苦,逼迫之义。以无常、苦、空、无我教义,观五蕴等法,得无漏智,叫做苦智。(5)集智,集即招集之义。观见、思烦恼之因能招集生死之果,这样得到的无漏智,叫做集智。见,即见惑。思烦恼,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生起的贪爱。(6)灭智,灭即断灭之义,断灭见、思烦恼而得的无漏智。(7)道智,依戒定慧之道而修得的无漏智。(8)他心智,知道欲界、色界现在心、心所法,及知无漏心、心所法。(9)尽智,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成就后所得的无漏智。(10)无生智,见苦、断集、证灭、修道究竟,不再有更高的见、断、证、修,这时所得的无漏智,叫无生智。(11)如实智,于一切法如实正知,无有挂碍,是佛的智慧。
[释评]
[1]以佛眼、佛智证明中道佛性摄受正法的功德真实不虚。
(三)随喜赞叹
“尔时世尊”下,前广说摄受正法有四,前三章已说,今是第四,随喜赞叹也。就文为二:第一明如来内心随喜,第二明外发言赞述。言“大精进”者,并起万行,遍趣群机,念念法流,此明可喜之事。上来胜鬘广明摄受出生自利,出生利他,及舍无常三分得常三分,乃是①护法,并是大精进力。“起随喜心”者,随顺胜鬘所说,而生欢喜。又庆其所行,美其所说,故言起随喜心也。三义故喜:一所行合理,二所说称机,三仰推如来,情无专执,故佛随喜。[1]
[校注]
①是,【原】【甲】本作“至”。
[释评]
[1]如来随喜、印证一乘佛法超越诸乘的无量功德。
“如是!胜鬘”下,第二,发言赞述。就文为二:一者印定,二者称叹劝修。初印定者,令一切众生生信心故,又欲成于经。夫佛所说者,方得称经,自外所说,须佛印定。又佛欲使物信受无疑,故须印定。“如大力士”下,第二称叹劝修。就文有四:一举力士对魔称叹,二举牛王对二乘叹,三举山王对菩萨叹,四明有大利益是故劝修。若据述成者,上四标、四释,今还四述成。第一述成理法,第二述成行法,第三述成果法,四①述成教法,并显在文。
[校注]
①四,【甲】本作“第四”。
初,三:一譬,二合,三举余善对以显胜。“少触身分令人大苦”者,有人言:“应云‘力士少身分触他’,亦得云少触者,薄触他身,则生大苦。合意明一念与摄受正法相应,出魔境故,魔大苦也。”有人言:“受五戒乃至出家,夜叉闻之,辗转相告,乃至魔王。魔王闻之,宫殿便动,生于惊怖。闻摄受正法,生大苦恼,甚惊怖也。此以少况多:何况与正法相应,成诸佛菩萨,能以四乘之法,授与众生。”馥师云:“以摄受正法欲为小摄受正法。此意明直发心乐欲摄受,已胜出人天,实登圣故,功德无比也。”“我不见”下,第三对余善叹。余善者,谓摄受正法,外余凡夫二乘有所得善也。
“又如牛王”下,第二,举牛王对二乘叹,明述成意。二乘不摄受六度正法,今对之,故述成上因行也。亦三,谓合、譬、结。所以举牛王者,如《法华》云牛、鹿、羊譬三乘,今明牛王,即《法华》大白牛也。“形色无比”者,当相显胜。“一切牛”者,对劣显胜,譬菩萨行六度因,胜二乘也。又牛王取运屃之用,譬摄受正法运出之力,超过二乘。问:《法华》以牛喻大乘,今云何以牛喻二乘?答:彼以三兽相对,故牛喻大乘。此牛王及余牛相对,故以牛王喻大乘,余牛喻二乘。合譬中,“如是大乘少摄受”者,合牛王形色无比也。“胜于二乘善”者,合胜一切牛也。“以广大”者,第三结释胜之所以。六度行无不包,故言广。超二乘之上,故云大。
“譬如须弥山”下,第三,举山王对菩萨欢①,又是述成第三果德。所以文云:“能舍三分,胜不舍三分人也。”一一譬。须弥,此云妙高,亦名安明,亦言善积。林公云:“须弥留,此云善②,高三百三十六万里,纵广亦然。”略说有十宝山,广说六万诸山,以为眷属,须弥最胜。此山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有白银,南有瑠璃,北有颇梨。是故此山端严殊特。“端严殊特”,当相显胜,譬摄受正法中,摄证行胜。“胜于众山”,对劣显胜。譬摄证行,胜于近学。“如是大乘”下,第二合譬。大乘合须弥山,果德高胜。云“大乘舍身、命、财,以摄取心摄受正法”,合前譬中端严殊特。“舍身、命、财”,彰其所离。“以摄取心摄受正法”,明其所得。“以摄取心”者,趣证方便也。“摄受正法”,是其正证也。又“以摄取心”,谓愿摄也。“摄受正法”,谓行摄也。“胜不舍身、命、财初住大乘一切善根”者,此合胜于诸山。地前菩萨,未能舍离无常三分,始学大乘,名为初住。此非得初地名为初住,以地前菩萨有相心多,学空心少,故不能舍。有人言:“山王譬八地,超出七地。文言初住大乘者,七地始过二乘。习行成满,将进法流,故言一切善根。”此非初地为初住,如《大品》说:“或言七地为菩萨位。”今云初住,其义亦尔。而云不舍身、命、财者,未能常舍。比于八地,故言未舍,非都不舍,今谓同初释也。以“广大”释“胜”所以。
[校注]
①欢,疑为“叹”字,或为衍文。
②此处有脱文,似当补“积”字。
“是故胜鬘”下,第四,劝修。若据述成者,则述成第四护法,以劝其开示教化,即是护法义也。已明理行果竟,故须护此三法。就文有二:初正劝修,第二、举德释成劝修。“开示”者,有人言:“用前力士开众生也。言‘教化’者,用前牛王化众生也。言‘建立’者,用前山王果德建立众生也。”馥师同此释。有人言:“《智度论·释无作品》:‘为他说法,凡有十门,谓开示教诏等。’大开为开,曲示为示,使舍邪取正为教化,令其善根成就为建立。”又生其闻慧为开示,生其思慧为教化,生其修慧为建立。又生信心为开示,令其得解为教化,令如说修行为建立。又化下根为开示,化中根为教化,化上根为建立。又以教开悟,以理示之,教令修善,化令改恶,始建因行,终立果德。“如是大利”,即上理正法出生四乘,名为大利。“如是大福”,即六度行称为大福。“如是大果”,即舍三得三。有人言:“‘如是大利’,谓断德也。‘大福’,谓福德庄严。‘大果’,谓智慧庄严。”有人言:“如是大利,谓得常身。如是大福,即是常命。如是大果,即是常财。”有人言:“化他之善为大利,化功还归菩萨故言大福。此二是因,必当成佛,故言大果。”“胜鬘我于”下,第一,正明称叹,今第二,明叹所不能叹。若据称叹,上“如是大利”三句,以叹理行果三种功德,今叹第四护法功德。护法是化他行,故“功德无边”。
从初摄受正法广大之义至此,胜鬘有四标四释,如来四述四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