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禅修的四感悟

禅修的四感悟

时间:2023-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先静下心来发现烦恼,发现自己的缺点。所谓“世间禅定”是指缺乏出离轮回的所有静修,只能得到暂时的平静,而得不到永久的安宁,因为它无法根除轮回的根本自我和无明,导致脱离不了轮回苦海。有的人在禅定时,虽有出离轮回的决心,但没有知母、念母和报母所引发的慈悲心以及慈悲心所致的菩提心,称之为小乘禅定。发现烦恼、自己的过错和不足,是一切禅定的起点。

7.禅修的四感悟

你也许会端坐在清静舒畅、无杂染之境,双足盘坐,两手结定印或者合掌,闭上双眼,尽量避免杂念,但这样未必能解决烦恼的根本问题。佛教里的“禅定”是放下和不执著之意。放下什么呢?就是放下念头,念头就是处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中。放下念头就是活在当下,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概念。活在当下就是活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一切,在我们所谓的现实中找到真理,也只有活在当下才是真正的健康生活。

“观”是看破之意,即看破万物的虚幻、不自在、无自性。“禅定”有不动摇、摄持、安住于平静、心不散于外境之意。禅定包括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两类。若禅定缺少了看淡、看破世俗红尘的出离心,一切静坐则为世俗之禅定,只能得到暂时的安静,无法获得永久的安宁,因为它无法彻底根除轮回,而我们仍处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

当前的情况是,我们放不下,且执著于过去和未来的念头中,所以难以深入禅修的生活。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先静下心来发现烦恼,发现自己的缺点。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好比一直波动的浑水,因此导致我们看不清水底的东西。我们要想尽办法让浑水般的心清澈才能明白心底的真理,但首先要坐下来,才能慢慢地审视、发现烦恼和烦恼的根源。

坐下来之后,我们也许会发现失恋、破财、失业那样的粗大烦恼,却发现不了自我所致的五毒烦恼。我们要找的就是烦恼幕后的操纵者,即烦恼的根源,那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自我”,佛教里称之为“我执”。要知道我们为什么烦恼,为谁烦恼,所谓的“自我”到底是谁,要查个水落石出。人们只知道烦恼的功能和作用,但尚未追根溯源;我们虽然意识到我们的处境很危险,有不安全之感,但还没有发现天下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也不知道父母的恩德,没有恩德所引发的慈悲心,会导致虽有脱离生死的作用,但却没有脱离后弘法利生的慈悲心。在修行中若缺乏了爱心、仁慈心,认识不到芸芸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对众生无法生起忍辱、宽恕、包容、仁慈,那么再好的禅定也只是小乘之禅定。

禅坐又称打坐,我们应该知道生活中的坐是什么概念。当然,坐不但是指身体端坐,更是指端坐时心不散于外境,不受外境干扰,心坐下来才是真正的坐。凡人之心随憎恨、贪婪、愚昧、妒忌、傲慢等五毒烦恼时刻摇摆,是五毒烦恼的浮躁感应状态,而不是清净舒畅、平静透明的本性状态。我们应保持平静、透明、清澈的本性状态,才能进入心灵世界。能让我们进入心灵世界、保持平静而透明状态的唯有禅定。

禅定分为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的禅定。所谓“世间禅定”是指缺乏出离轮回的所有静修,只能得到暂时的平静,而得不到永久的安宁,因为它无法根除轮回的根本自我和无明,导致脱离不了轮回苦海。有的人虽不知解脱、觉悟的真正意义,但喜欢静修,没有目的和方向地静坐,称之为世间禅定。

有的人在禅定时,虽有出离轮回的决心,但没有知母、念母和报母所引发的慈悲心以及慈悲心所致的菩提心,称之为小乘禅定。大乘佛法的禅定基于出离心和慈悲心。若无出离心,则得不到脱离轮回、追求解脱之信仰,此禅定仅仅是世间之定;如果缺乏慈悲心的基础,则会成为自私自利的禅定,度化不了众生。要知道禅定只有打破自我,脱离生死轮回,才能得到究竟之快乐;不但是为自己争取觉悟,还要度化芸芸众生,因为他们都曾做过我们父母、亲人,如今禅定是为了令他们获取快乐,远离痛苦。大圆满加行分两个阶段:第一,外加行即通过四出离心培养出离轮回的坚决心和追求解脱的虔诚心;第二,九加行即培养菩提心。

当然,调整心态要在不受外界干扰、远离亲朋与仇者的安静之地。我们的心仿佛靠不住、摸不透的云雾,又像一匹四处奔跑的野马,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开始修禅时应尽量避免外界干扰。禅定就是防外界干扰的防火墙,也是消化各种烦恼的杀毒软件。我们要通过静坐、胜观等各种方法驯服这匹野马,不倾向昏沉等极端,不让它外散,并把它驯成良好的骏马。如果与带着爱憎的亲仇者在一起,天天贪念、欲望、生气、憎恨、不自在,你的心就得不到安宁。所以,先前的历代高僧大德在开始实修时,都远离家乡,呆在清净舒畅的安静之地。本教《无垢光荣经》云:“独自一人见本性,再多一人绮语多,三人一起起嫉妒,四人以上无休争。”当实修到位,基础修得扎实,平静心培养到极致时,在何方都不易受到外界干扰了。心得平静,即便在地狱、恶鬼之境也是极乐世界。静修方法告诉我们,环境安静、坐垫舒适,你的身体才能舒畅;身体舒畅,心才能安宁、平静;心平静才能明心见性。但太舒服又会导致昏沉,容易入眠。所以无论何时何地,维持平衡最为重要。

(1)如山水激流之感悟

我们刚入定时,会发现自己诸多的烦恼、变化,但这些都只是个过程,算不上什么毛病。如果不觉得自己有烦恼、心病和缺点,才是最大的毛病。烦恼随时会变得更强更大,所以要时刻审视自己内心的每一个细节和变化。禅定的第一个阶段,产生如山水激流般的感觉,即无法言说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动摇使你不自在、不快乐,甚至让你恐惧、产生邪见,其实这是在进步状态中,应尽量顺其自然。但有的修佛者在这一刻往往会放弃或者起疑心、犹豫,觉得自己的禅定出了问题,或者由于皈依佛门后养成了坏习惯,或者怀疑师父的传承是否有问题等。当一个人有坏习惯时,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不曾考虑自己会不会有错误,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其实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去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我们只习惯于观察外在环境,把我们的一切不顺皆归咎于环境,一旦外境改变,我们的生活、感觉就会随之改变。其实问题不在于环境,如果你无法做到少欲知足,不打破自我,就算有再好的环境、再多的金钱、再舒服的洋房、名车,痛苦还会伴随着你。

发现烦恼、自己的过错和不足,是一切禅定的起点。感觉自己很不自在、动摇,都表示自己在进步。我们没有入定前,对自己不太熟悉,尚未发现自己的烦恼和过错,常常觉得自己是没有任何过错和缺点的完人。现在皈依了,时而静坐并反观自己时发现很多烦恼、不自在、缺点,大部分人的打坐就处于此状态中。这时我们唯一需注意的,就是要不执著、不妄念,释放情绪和心情,顺其自然。就像牧羊,很放松自然地让羊吃草、喝水,但不能让它们离开你的视线。如果牧羊人跟得太紧,影响了羊儿吃草、喝水,它们反而会跑散。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放松情绪、释放心情,不执著于烦恼,自然地去关注烦恼的起源和变化,就可以减少我们的烦恼。也就是说不能因烦恼而烦恼,不能为执著而执著,因为烦恼本是一场误会,不值为此执著。

为什么说很自然地关注,烦恼就会减少呢?烦恼之所以是蒙蔽我们眼睛的毒药、覆盖本性的大障碍,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它,对它产生不满、恐惧。若能天天关注它的来源、功能、变化,对其了如指掌,自然会减少烦恼。譬如:经常观察自己的身体,才会发现自己的病情,发现有病才能了解如何治病。长期观察烦恼,才能知道烦恼的作用、功能、变化,才能减少痛苦。我们不但要发现烦恼,还要知道烦恼的源头是自我,自我是无明的产物,无明是自以为是所致的一场误会。打破自我才能根除烦恼,打坐的第一功课就是要发现虚幻的自我。

(2)如大河缓慢之感悟

长期培养放松、关注的观想与禅定,则能得到平静、安宁的心境,这样我们的心才能慢慢平静下来。当禅定进入如缓缓流淌的大河之境界时,我们虽有烦恼,但它来得自然,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情绪。我们的心也像大河一样,自然平静、安宁、舒畅,我们也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执著、无法放下的固执念头。此时烦恼不仅生起得自然,走得也自然。在此阶段,除了非常大的外界干扰,一般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这便是长期用功禅坐的收效,也是时刻审视自己的效果。

此刻,我们不但要审视自己的每个念头,还要观想如何把念头转变为智慧,或者通过烦恼找到智慧。把烦恼转变成智慧的方法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为实际上没有绝对的烦恼,也不曾有绝对的智慧,如毒药变成治百病的妙药一样,烦恼随时可以转变成智慧,这就是密宗次第观修的方法。大乘佛法的精华在于慈悲心、菩提心,所以我们不但要关注自己的烦恼,还要发现我们跟芸芸众生的关系。我们跟众生既有可能是父子、母子、亲朋,也有可能是仇人。我们不但要知道芸芸众生是我们的父母,还要认识他们对我们恩重如山;如今的他们与我们一样,想享受快乐、不想受苦,只是不知如何争取快乐。然而他们正在受苦,非常不自在,我们为他们发心、积善积德,通过知母、念母、回报母恩等因果七诀,培养我们的忍辱、宽恕和仁慈大爱。

(3)如大海之感悟

如果长期以打坐和观想来培养静心,就会有如同非动摇的大海一样平静、安详的阶段。持续打坐、观想,使我们的心能够越来越平静,最后达到无思无念的状态。如同大海,若没有大风、大雨以及大的天气变化,则无大浪。我们的心也一样,当到了如大海停留之境界时,除非有大的外界干扰,否则不会起动摇。越是这样越要观察禅定状态,越要观想烦恼转变智慧的方法,因为此刻容易走向邪见、极端性的歧途。譬如:自然风是起不了大浪的,只有大的风暴才会起大浪,一旦起大浪,就会导致极大的灾难。故此,我们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境状态,深入研究和审视自己内心的变化和波动。当静修到一定境界时,容易走向如寺中无僧的绝空、单空,造成断见极端。心静只是大海停留一样,若有大风大雨,自然会起大浪,所以要注意慎重观察自己的禅修状态。

佛法提倡止观双修。首先要培养好出离心,若无出离心,你的一切禅定都将成为世间禅。西藏佛教先修禅定,其次修观想;轮次修行禅定与观想,时间久了可止观双修。禅修的基础是出离心,所谓出离心是指在对暇满人身、万物、人生无常、轮回苦海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信仰和追求。修大圆满的起始点在于出离心,它通过暇满难得、人生无常、轮回苦海、因果业报四种法门来培养出离心,建立起坚定无疑的信念。

若缺少认识轮回苦海、人生无常、因果业报的出离心,皈依则为形式上的皈依,起不到归向本性的作用。皈依乃是心归向本性,即归向自己本来面目之意。我们为了使心归于自己的本性,依靠三宝正法,依靠上师指点,消除所有修行的障碍,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若无看淡、看破世俗红尘的出离心以及坚信无疑的信念,你的皈依就会变成追求人天福报或者追求名利地位的世间皈依。从观想皈依境开始,通过万物转变智慧的胜观法培养无我的智慧。大圆满云:“心容万物,能破万物,不被万物所破,心性无我,慈悲俱生”。当心与万物融为一体时,禅定即到位了。

大圆满九加行是培养观想的最佳方法。我们在观想某某本尊时,可以把一个本尊观化为无数本尊,无数本尊又回归为一个本尊,因为佛本无数字概念。即当观想得到成就时,连一个毛孔里都可容观很多佛的坛城;观化一尊佛身,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可观化为很多本尊,很多本尊也可融入一个本尊;将忿怒本尊观化为非怒势本尊、慈祥本尊与温和本尊,文本尊也可观化为武本尊。文字观化为佛身,反之观佛身为文字、法器、彩虹等。万事万物都相生相克,只是我们被自我所控制,所以得不到这样的智慧。观想为培养智慧的最佳方法,禅定时经常观想,对实修会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观想还是禅定,都是发现自己的方法,借助五官、五根、五识看自己,把五根当做眼睛观察自身,发现自己、提高自己。

无论物质文明还是内在的精神文明,都可以用积极的、合适的方法培养出来。我们的内心,也可通过止观并修的方法,慢慢培养到来去自如、无处不定、无时不定的境界。无处不定是指融生活于修行,在生活中禅定,生活就是心灵世界。此刻,我们睡觉、跟人说话、工作、吃饭、休息皆融于佛法,融入修行中,使修行无处不在。对如此高智商、高境界者而言,除了生活别无修行。一切烦恼、忧伤、痛苦皆能转化为智慧,从此烦恼不再是烦恼,悲伤不再是悲伤。

任何静修方法都有发展、融化的过程,必须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使其获得健康,这是领悟心灵的基本法。我们让心灵获得健康,是为获取安宁、祥和、不浮躁,只有拥有了平衡的心,才能进入透明、清澈、清醒的智慧状态。当融入如此明了、直接、清澈、透明的状态时,才能看清心的本质。进入禅修之前,要知道何谓明心、妄心,妄心与明心区别于何处。很多禅修者都处于感觉状态,感觉是自我,不是我们的本性,但除了感觉外无本性可寻。我们要明白,认识苦乐变化的感觉,是培养智慧的最佳方法。看清自己的本性,才能看清万物的本质、宇宙的真理,不但认识了真相,还懂得如何适应,懂得顺其自然———这些都是静修、观修并行适用的作用。静修是一门让我们得到安宁、不动摇的捷径;观修是以不动摇的心观看自己本性的同时,把烦恼转变为智慧的方法。在积极配合以适当平静方法的情况下,培养我们的禅修;另一门观修能辅助我们培养智慧,认清万物真相。

(4)如山的证悟感

如果仅仅停留在不动摇的状态,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当通过禅修心得平静时,还要认真观察自己的本性。浑水看不见水底,只有清水才能看得见。同理,只有心静才能看见本性,所以培养静心的同时要积极观察本性,认识妄心与明心的关系和区别。如果静心进入到证悟时,则好比坚硬的岩山一样,彻底解决根本问题,不再起任何烦恼。

人们若彻底证悟心的本质,则无明黑暗、模糊不定必然会消除,如太阳升起,黑暗就自然隐去。若能消除无明,则可以根除烦恼和痛苦,人们的一切烦恼、动摇、不自在、忧郁也会随之消失。所以我们应让禅修融入感悟,让感悟融入证悟,一切的终点在于本性。若得证悟,就能了知一切真相,从而不再有世俗谛与胜义谛之隔,更没有佛与众生之别。若获得证悟,就如冰块融化于水中,我们的一切认识也将融入本性。本性无思无念无意识,自然远离主观与客观。

很多人自称是学佛者,看了几本佛学书或刚入禅定,就以为自己是佛家弟子,说:“众生都是佛,都是平等的,与佛没有区别。”从佛的角度而言,一切众生皆平等,因为都有佛性,无论是一无所有的乞丐还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皆有成佛的种子。但问题是我们还没有成佛。如果证悟佛性,一切分别意念将融入本性,此时众生与佛自然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已证悟与未证悟———觉悟即是佛,未觉悟时仍是众生。从佛的角度而言,器情万物皆平等,但问题是我们目前尚未觉悟,还不是佛,不具备佛的智慧、仁慈,我们的内心仍存在许多极端、偏向和不平衡,有很多的不平等,譬如众生的资质、慧根、福报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生活方式,所以被称为众生。

虽然我们处事应当避免复杂,尽量使事物简单明了,但也不能因此把一切混为一体;若无认识万法平等的平等性智,我们就会把众生与佛混为一谈,导致无明、混乱、不实修、无智慧。我们需要智慧,若没有一门简单、明了、直接的智慧,所学的知识将永远停留在文字表面。另外,我们应懂得,不管学习什么都是为了能认识自我、证悟本性,找到人生的根本和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