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求那跋陀罗[2] 译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菩萨摩诃萨当善语义。云何为菩萨善语义?云何为语?云何为义?”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云何为语?谓: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齿龂颊辅,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计著生。是名为语。大慧!云何为义?谓: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是名为义。大慧!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义,独一静处,闻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习气身转变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
“复次,大慧!善语义菩萨摩诃萨,观语与义,非异非不异;观义与语,亦复如是。若语异义者,则不因语辩义,而以语入义,如灯照色。复次,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缘言说义计著,堕建立及诽谤见。异建立,异妄想,如幻种种妄想现。譬如种种幻,凡愚众生作异妄想,非圣贤也。”[3](卷三《一切佛语心品》)
【注释】
[1]《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简称《楞伽经》,大乘佛教重要经典,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吾人认识作用之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的道理。此经有三种汉译本,即求那跋陀罗之译本,又称四卷《楞伽经》;北魏菩提流支译(513)之《入楞伽经》,又称十卷《楞伽经》;唐代实叉难陀译(700~704)之《大乘入楞伽经》,又称七卷《楞伽经》。其中四卷《楞伽经》为菩提达磨所付嘱慧可者,自古来特为禅宗所重。
[2]求那跋陀罗(394~468):南北朝时到中国的中印度僧人,精大乘佛学,时人尊称他为摩诃衍(大乘和尚)。后在建康先后译出《杂阿含经》50卷(现存48卷)、《楞伽经》4卷等经典。尤其是《楞伽经》,后来为菩提达摩、慧可等人所重视,从而形成楞伽师学派,并进而发展成后世的禅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本节经文阐发大乘佛教“依义不依语”的思想,诫人善巧观察语义之间的关系,这一观念对于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语,指语言文字与意识的妄想和合,由肢体上种种发音器而生出音声及言字,运用妄习而发种种言说。所谓义,指言诠所指之真实义,必须在言诠上离去言说相、文字相、心缘相、分别相,才能契入第一义真如法性。但是,离开言诠又无由显义,而第一义又必须离言而始显。如何突破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后世阐述诗、禅关系等问题的重要理论根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