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形式往往是次要的。
一、准备:首先,去道观或寺庙前的头一天要吃斋、沐浴。这里强调一点的就是,要尽量的戒五辛。可以准备香、花、果、水、灯等“五供养”所需的物品。进入道观或寺庙时,不得高声喧哗,要从两边进入,不能从中间进入,更不能站在中间挡道。一般从左边进入比较好,左边进就迈左腿跨门槛,右边进则迈右腿跨门槛。
二、供品:
1.供香:供香是通过香火传达信徒的心声,是对先贤神圣们表示敬意,进道观或寺庙进香是免不了的,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点好香后,若有火焰,不能用嘴吹灭,只能用手扇或轻摇。先给主殿上三支清香,殿外的土地公上一支清香,其余的都可以上在殿外的香炉之中,香炉旁边有焚化炉,可以烧黄纸等祭品,香上完可以放鞭炮了,注意安全。
2.叩拜:进观后主殿供奉众位先贤神圣,叩拜时双手轻举供香,你可以虔诚的什么都不想,以空灵的心去拜。当然如果你有事求神,也可以默默许愿,把你的心愿通过心灵与神明沟通。
3.供果:供水果的讲究并不是很复杂,但是供果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现在一般只要是时新水果,洗净擦干就好,一般以五个装成一盘,不能供半个。以圆形水果为宜,代表圆满。
需要注意的是,有以下几种水果不宜供奉:李子,因为太上老君俗姓李,避讳之意;石榴,因为石榴仔要经过便道才能生根发芽,有亵渎神灵之嫌;梨表示分离之意,一般不供;黑枣不能用来供神仙。
十一面观音
元代 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
八宿寺藏
这是很常见的十一面观音,又称“大光普照观音”,分上下五层,下三层各有三面,都是典型的菩萨面相,然后依次往上为和蔼慈悲相、悲哀相、微笑相和明王相。顶部还有无量寿佛像,都是对各种苦难的应对。所有的观音重叠在一起,抽象而荒诞,但又蔚然奇观。八只胳膊分别做出不同的手印,以普度众生。佛教十分重视重叠和复数的象征意义:恒河沙数、劫、阿僧祇、千手、分身、化身、面相、罗汉等等,都是对众生无常、轮回无尽的比喻。这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不断地重复推石头上山,以证实生命的含义。所有的重叠都是远古人类克服死亡恐惧和终极真理的工具,正如妙善在面对死亡时的迷惑一样,无论科学发展到何时,肉体存亡永远是人类的迷宫。同时,十一面也是对观世音神力的比喻,在唐朝高僧玄奘翻译的《十一面经咒》中就说:“我有神咒心,名十一面,具大威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