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为“观世音”的简略称谓。观世音的名称来自其梵文名Avalokites′vara(发音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国外有学者认为其梵文原意为“查看这个世界(的声音)的主”。
古译时期译名皆有“观”(世间)“音”之义:后汉支曜译为“观音”,曹魏康僧铠译为“观世音”,三国吴人支谦译为“窥音”,无罗叉译为“现音声”,竺法护译为“光世音”。
旧译时期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和“观音”,亦有“观”(世间)“音”之义,但也出现了“观世自在”(后魏菩提流支译《法华经论》)这种体现观音般若智慧的译名。
新译时期玄奘力主“观自在”的译名,亦有译为“观世音自在”者。
由此形成“观世音”和“观自在”两大译名系统。澄观法师明确指出:“梵文之中自有二种不同,故译者随异。”但在影响力及接受程度上以“观世音”最为深远,延续至今。
因华人有好简的习尚,南北朝时期开始“观世音”已被简言为“观音”。或以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当系错认。
由于观音菩萨是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故别名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等。
关于“观世音”名号的由来,诸经有三种记载如下:
第一,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诸菩萨本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第二,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第三,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谓,释迦牟尼佛就无尽意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曰:“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世音”汉语意为“观照世间的声音”。其意可解释为:一者从自修法门看,观世音菩萨是通过观察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而明心见性的,即“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楞严经》)。二者从度化众生的途径看,观世音菩萨是通过观察世间的音声而循声救苦的。因观世音菩萨有六根互用之神通,因而有特别的感应功夫,能“观”声音而非凡夫之听闻声音,“世音”则是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隋僧智能撰《观音玄义》,其中就“观世音”之名解释:“此言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世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像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故曰观世音。”观世音之名具有强烈的慈悲救世的功利色彩,是现世利益和他力救助的相济融通。
而观自在之名则体现了其般若智慧。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观机往救,自在无失,故以为名(观世音)。前释就智,后释就悲。”窥基著《般若心经幽赞》则谓:“观者照义,了空有慧。自在者纵任义,所得胜果。昔行六度,今得果圆。慧观为先,成十自在。”明代的蕅益注释《心经》说:“观者能观之智,即一心三观,通名观照般若也。自在者,繇证实相理谛,于诸境界得大解脱也。”其实,“自在”指“观”所可达到的境界,无无碍,圆满透彻。“观自在”是指通过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性空,获大解脱,而得自由自在。这一名号一则表示大智慧,能够完全“自在”地洞察世界,达到万象圆融、事理无碍的境界;二则表示大慈悲,能应机赴感、寻声救苦,且普门示现,自在祓苦与乐,了无障碍。
观音菩萨救助一切有情众生,可以幻化出三十二种应身,随众生不同而现不同的身形,显示菩萨无所不包的广大的智慧,此为广般若。而广般若又体现在菩萨大悲心中,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
“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7]这种无缘大悲的精神,正是佛教的根本,《大日经》(即《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中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一切佛法的根本即是在大悲心实践,大悲行处就是成就一切佛法力的力量,观世音菩萨秉持并身体力行的正是发自菩提心的大悲精神,以大悲愿力显化救度的方便法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