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中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说法:
(一)不眴太子说
《悲华经》云,往昔删提岚国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第一太子,名曰不眴,初习小乘,后与父王追随宝藏如来出家修行。无诤念被授记作阿弥陀佛,不眴太子在佛前誓愿:“……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闇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观世音菩萨寻礼宝藏如来,头面著地。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一切山林悉出种种无量音乐,众生闻已即得离欲。其中诸佛皆与授记作如是言:‘散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号曰宝藏。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其王太子,名观世音,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以是善根故,于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之中,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也。’”[8]
(二)宝意童子说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名《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佛告华德藏:‘西方过此亿百千刹。有世界名安乐。其国有佛。号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说法。彼有菩萨。一名观世音。二名得大势。’”此二菩萨与佛前世化身威德王有段佛缘:“彼威德王,于其园观。入于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莲花。从地踊出,杂色庄严。其香芬馥如天栴檀。有二童子化生其中。跏趺而坐。一名宝意。二名宝上。时威德王从禅定起。见二童子坐莲华藏。以偈问曰……是二童子说是偈已。与威德王俱诣佛所……时二童子即共同声,以偈问佛……二童子复说偈言:‘……我若于今始,起于声闻心,不乐修菩提,是则欺世尊,亦不求缘觉,自济利己身,当于万亿劫,大悲度众生……’”
“佛告华德藏:‘于汝意云何。尔时威德王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时二童子。今观世音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是也。’”宝上童子为大势至,宝意童子为观世音。又云:“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9]
此经中佛陀不但讲述了观音菩萨为莲花所化生的来历,还预言: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观世音菩萨将继承佛位,成为西方世界的教主。
(三)正法明如来说
此说见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为救众生正法明如来自降身份,放弃佛位,显化为菩萨。
其中观音菩萨自称是千光王静住如来的弟子:“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10]
过去是正法明如来,现在是观世音菩萨,未来是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此三身一体,均为观世音菩萨为度众生而示现的。
(四)观世音佛弟子说
此说见于《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11]
一佛一菩萨皆以观世音为名,于情于理都有些出人意料。况《楞严经》在佛教史上有真伪之争,较为严谨审慎的学人较少接受这一说法。
【注释】
[1]〔南朝宋〕宗炳《明佛记》,《弘明集》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16页上,《全宋文》卷二十一亦收藏。
[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觉悟”。
[3]阿僧祗,意为极为漫长的时间。
[4][印]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5册,第256页下。
[5]〔南朝宋〕畺良耶舍译:《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3页下。无缘慈悲,为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
[6]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及其功能。“根”为“能生”之义,如眼根能识色,耳根能听音,鼻根能嗅香,舌根能尝味,身根有所触等。一般凡人,各根各司其职。但佛家神通妙用,六根却可以互用,《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
[7]《太虚全书·杂藏》,宗教文化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版,第551页。
[8]《悲华经》卷三,《大正藏》第3册,第185页下—186页上。
[9]〔南朝宋〕昙无竭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大正藏》第12册。
[10]〔唐〕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
[11]〔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六,《大正藏》第19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