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音形象与造像

观音形象与造像

时间:2023-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顺应这一愿望,佛教造像仪轨相应产生。作为佛像的具象化,中国历代观音造型大致与历代佛像造型一致,但中国观音的形象造型在共性之外又别具个性,那就是发展出造型多样化又有明确女性特征的女相观音:在汉地,宋代以来本土化的女相观音获得比佛陀更多的信众,其影响力甚至远在佛陀之上;在藏地,观音则以其女性化身——亲善万方的度母形象得到广大民众的崇信与关注。

经典与图像是宗教的主要传播方式,而直观的图像更易于为普通民众所接受、膜拜供养。但早期的佛教认为“如来身者,不可造作……不可摸测,不可言长言短”[1],“佛形不可量”,“佛容不可测”[2],以象征手法表现佛,以供养佛陀遗骨的佛塔为崇拜对象。1世纪初,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大兴佛教,佛教将观佛与念佛联系,佛教造像由此肇兴。

《观无量寿经》曰:“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指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而观像被视作观想念佛之进阶,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卷上云:“念佛三昧有三种人。或初习行,或已习行,或久习行。若若初习行人,将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谛观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还至静处,心眼观佛像。令意不转,系念在像不令他念,他念摄之令常在像……如是不已,心不散乱,是时,得心眼见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见无有异也。”表明在禅修时,先熟视佛像,之后于静处以心眼观想佛之相好,进入较高的观佛阶段,由观形像而观法身,“是时便得见一佛二佛乃至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身”。据说释迦牟尼前世为精进王子时,即曾趺坐观像,并因此而得道。

一旦将具体可感的佛像作为介质引领僧人或信徒进入超验的禅修或宗教体验中,造像就成为必需之举。《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中:“有一菩萨而白佛言:‘世尊,佛身无相,犹若虚空遍一切处,云何今说令安佛像?’佛言:‘汝今谛听:我为久修行者。说彼法身无相无为,遍一切处犹在虚空,本自寂然不生不灭,云何安像?今为初发心众生……’”[3]借佛陀之口,道出为初发心众生说安佛像之必要。

更何况据善导之说,观想佛还有除罪、增上缘之利益:“依经观想像观,真身观,观音势至等观。现生于念念中除灭无量亿劫生死之罪。”[4]“如观经第十二观中说云,若有人,一切时处,日夜至心观想弥陀净土二报庄严,若见不见,无量寿佛化作无数化佛,观音大势至亦作无数化身,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又如观经下文,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常与行人作胜友知识,随逐影护。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5]这必然使得众生渴望得到具象的佛像以礼拜修行的愿望越发迫切。顺应这一愿望,佛教造像仪轨相应产生。

大乘佛教经典特别强调绘画佛像的功德,如《贤劫经》说:“作佛形像坐莲华上,使端正好,令众欢喜,由得道福。”[6]

为此,佛教典籍为构建诸佛菩萨的形象提供了较为具体细致的造像仪轨,以雕塑、图画的方式,或形象地传播佛教教义,或供佛教信徒礼拜敬奉,或供寺院殿堂庄严之用。要求比例合格,外相庄严,北宋时出版的《释氏要览》中云:“若匠人造像,不具相好者,五百万世,诸根不具。”

汉地民间匠人在典籍、传说、理法等抽象概念中,创造出既遵循造像仪轨又合乎本土审美观念和情趣的诸多造型,使得佛教造像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尚:南北朝神祇化的观音多飘逸清瘦,隋唐时贵族化的观音丰满端庄,宋代平民化的观音写实朴素,明清时风俗化的观音体态多丰腴。

作为佛像的具象化,中国历代观音造型大致与历代佛像造型一致,但中国观音的形象造型在共性之外又别具个性,那就是发展出造型多样化又有明确女性特征的女相观音:在汉地,宋代以来本土化的女相观音获得比佛陀更多的信众,其影响力甚至远在佛陀之上;在藏地,观音则以其女性化身——亲善万方的度母形象得到广大民众的崇信与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