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临济楷模

现代临济楷模

时间:2023-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星云大师编写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的竖版、繁体字的《佛光教科书》共分为十二册。佛法就是佛陀所体证、所宣说的真理,但不是佛陀所创造的。百年之后,再有第二、三、四次的经典结集,使得三藏十二部经教完备而流传于世。“律”原为佛陀对出家弟子宣说的规则,逐渐扩大,特别为在家修行的弟子制定合适的戒规。这种指导佛弟子生活规范的佛典,称为律藏。

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星云大师编写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的竖版、繁体字的《佛光教科书》共分为十二册。书中将一些专用名词、用语,化为俗语,使人阅读起来更为方便,更贴近人心、贴近现实生活。

《佛光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一课,星云大师首先告诉了我们“佛的意义”,他说:“自觉、觉他、觉满”是“觉”的三个层次。“自觉”:是本身对诸法实相有了正确的认识与觉悟,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因此又称“正觉”,这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觉他”:是菩萨们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转而觉悟他人,有别于二乘人的自觉。“觉满”:专指佛陀自觉、觉他的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又称“无上觉”,有别于二乘及菩萨的自觉、觉他,虽破见思、尘沙二惑,但未破根本无明。佛陀以无漏清净的智慧破除根本无明(无明惑),圆满菩提,成就佛道,始能成为“三觉圆,万德满”的圣者,所以也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台湾的临济寺

星云大师告诉我们,佛的意义:即为觉着、智者,所以学佛的目的,不外乎是要开智慧,求觉悟,而其关键,即在去除烦恼障及所知障。烦恼的根本就是贪嗔痴,所以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只要三毒息,三慧朗,就能破除无始以来的无明,此即“自觉”,正如禅宗的开悟和见性。自觉之后进而能够觉他,也就是“弘法”或“利生”。“自觉”是属于修“慧”,“觉他”是属于修“福”,福慧双修即是菩萨……“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人之所以能成佛,是因为佛性人人本来都具有,人人都具有成佛的性能。

在这一课的最后,星云大师告诉我们,《法华经》中所说的“怀珠作丐、藏宝受贫”,这是众生最大的遗憾……学佛首先要肯定自己佛性具足,同时要知道精进修行,如果能这样,不论是多么顽劣愚痴的众生,也终有开悟、见性、圆满佛道的一天。

第一册第八课,讲的是佛法的意义。在这一课,星云大师告诉我们,法的定义很多,世间的森罗万象,大到高山海洋,小到微尘沙粒,乃至人的思想、精神、观念等,都称为“法”,在这里讲的是三宝中的法宝——佛法。佛法就是佛陀所体证、所宣说的真理,但不是佛陀所创造的。《杂阿含经》卷十二中说:“若佛出世,若末出世,此法常在,法住法界。”因为“法住法界”,因此真理的“法”无所不遍,无所不在;以我们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三藏十二部经教才是佛法,然而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个人的自信佛性无不具足一切法性,所以说学佛应该反求自心,千万不要心外求法。

在这一课里,星云大师告诉了我们法的意义,一般通指“任持自性”和“轨生物解”这两个意义,一、是指“法”能保任执持自体性相而不变不失,例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体性相,每一种花草树木也都有它的自体性相,一切万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点,不会混淆不清。二、是指“法”都有一定的规则,能够使我们对事物产生了解、认识。就“轨生物解”的意义来说,“法”乃指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自在王菩萨经》上说:“法者,即是法性义,是不生性义;不生者,是毕竟不起不作义;义者,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以语说法,法不在语中。是故以语示义,有所示说,皆非语非说。有所分别,有所说者,即非佛法。无分别,无所说,既是佛法。是故言无说是佛法。”

法的内容虽然无量无边,然总括来说,不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小乘与大乘的分别。就法的分类而言,最常用来概括诸法者,有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就是将一切事相分为七十五种,并概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这五大类)以及唯识宗的五位百法。(唯识法相宗将一切法分为百种,并概括分为五大类:一、心王: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末那识、阿赖耶识共八识;二、心所有法:凡五十一种;三、色:包括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与色、声、香、味、触这五对镜及意识对象之法处所摄色者,凡十一种;四、心不相应法:包括得、命根、和合、不和合性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灭、想受灭、真如这六种)

第一册第十一课,星云大师讲的是佛法的内容,佛陀住世说法的时候,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佛陀的言教,以口传记忆的方式传诵。佛陀入灭后,弟子们深恐佛陀的遗教散失,同时也为确立教法的流传,于是便有大迦叶领导五百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由阿难诵出经藏,优婆夷诵出律藏。百年之后,再有第二、三、四次的经典结集,使得三藏十二部经教完备而流传于世。

三藏是佛典的三种分类,是佛陀教义的精华,如果加上杂藏、菩萨藏则为四藏、五藏,但一般多说三藏,即指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旧称修多罗,表示佛陀所说的法如同丝线,能贯穿一切意义。经的意义,为“常”和“法”,指佛陀的教义是永恒的真理,是常道,可为世间所取法。经,又译作“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谓之“契”;“贯穿”诸法深意,“摄持”所化众生,谓之“经”。经藏的“藏”字,有“蕴积”“包含”的意思,是指古时候一种可以盛放物品的箧(或篮),因为此“藏”含包一切所应知、应行、应证的法义,所以叫“经藏”。

律藏:律,梵语毗奈耶,旧称毗尼,与尸罗、波罗提木叉同音,原意为绳纲,意为“调伏”,是能够调御人心,对治生活恶习的法则。又译为“灭”,指佛弟子持守戒律,可灭除身、口、意三业的过恶。“律”原为佛陀对出家弟子宣说的规则,逐渐扩大,特别为在家修行的弟子制定合适的戒规。这种指导佛弟子生活规范的佛典,称为律藏。它将诸小乘戒法,如优婆塞、优婆夷的五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六法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戒《梵纲经》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法,全部收在律藏中,称之为《律传戒学藏》。

论藏:梵文阿毗达摩、优婆提舍,阿毗译为“对”,达摩译为“法”;对法,是智慧的别名,就是以智慧对观诸法的真义,又译为“无比法”,就是无可比拟的智慧胜法。论藏是后世弟子为辨明法相而自设问答,以演绎广释经、律二藏的典籍,具有不厌其烦以及探究佛教深奥哲学内涵的特性,与经藏深入浅出为主的教说恰好形成对比,“阿毗达摩”因为有这种为真理而对每一事物作深入的分析和阐释特点,被称为是“分析的义学”。论藏记述慧学的道理,它将诸位大菩萨、著名论师所作的申论之学全部收入在论藏中,称之为轮转慧学藏。

三藏十二部的范畴从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说到人一期生命的生老病死;又从小乘法说到大乘法;从森罗万象的客观世界,说到内心世界的尘刹无明。从时间上能贯穿三世因果,从空间上能横遍十方世界。

星云大师在第一册第十七课“六和敬”中告诉我们,所谓“和合”即指“理和”与“事和”,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在行为上,不侵犯人,讲求和谐快乐,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在言语上,口和无争,和谐无争,就是语言的亲切;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在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

星云大师在第三册的第二课中讲到了四个问题:

一、四弘誓愿,是指大乘四弘誓愿,就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起的深誓宏愿。(1)因为众生多苦,所以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2)因为苦由业集,所以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3)为令众生向道,所以发愿无量法门誓愿学。(4)为使众生证果,所以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因为修习四圣谛而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就要以四弘誓愿来弘扬四圣谛的真意。

二、四无量心,这四种无量心的实践能降伏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等烦恼,体现菩萨无量无边的境界。(1)慈无量心,就是给人信心。(2)悲无量心,就是给人希望。(3)喜无量心,就是给人欢喜。(4)舍无量心,就是给人方便。菩萨觉知众生生死、烦恼逼迫,便本着“拔苦予乐”的心怀,视一切众生长者如我父母,幼者如我子女,菩萨不只是自己解脱,也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在《陀罗尼杂集》中说,菩萨有四种大事:心如大地、心如大海、心如桥船、心如虚空,能长养一切善法,能包容一切差别,能启发一切欢喜,能成就一切因缘。

三、四摄法门,这是菩萨度众生时的权巧方便,视众生根器、喜好的不同,令之转迷成悟。(1)布施摄:是结缘行。凡是他人有所需求,只要合乎正道法律,即给予满足。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以慈悲柔软之心,令亲近者皆大欢喜,并发起道心。(2)爱语摄:是方便行,以柔和安慰语,令得欢喜;以慈悲赞叹语,令得信心;以增进善法语,令得无畏而依附菩萨,接受道法。(3)利行摄:是利益行。身常行善事,口常说善言,心常存善念。以此身、语、意三业之正行、正语、正念,以利益众生,动发菩提道心。(4)同事摄:是随顺行。如菩萨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愿力示现无量身形入住六道,令众生在黑暗里看见光明,在无助中得到帮助,在彷徨时得到依靠,在苦难时得到救济。

四、六波罗蜜,简称“六度”,度,度迷到悟,度邪到正,度苦到乐,度此到彼,这是菩萨欲成就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1)布施度:是无相布施的无悭心。必须要能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与三轮体空相应,才是菩萨的布施。(2)持戒度:是尊重有情的无犯心。必须摄律仪、摄善法及饶益有情兼行,才是菩萨持戒。(3)忍辱度:是乃难行能行的平等心。为一切道法而修习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观察法忍的忍辱法门,必须难行能行,不生退怯,才能完成忍辱行满。(4)精进度:是断恶修善的勇猛心。菩萨不畏各种苦难,在修学道上能勇猛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不生疲厌地常与人间教化刚强众生,精进不息。(5)禅定度:是净秽一如的正念心。菩萨以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的禅定功夫,自他安稳。

本册第十五课,讲的是一名印度的居士,他写了一本经书叫《维摩经》,于是,维摩居士便成为僧俗,以及各个学派喜欢、赞叹的对象。他的这本书对中国的文学、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间的学者,如谢灵运、白居易、苏东坡、王维等人的行止、文风都虔诚地以这位印度居士为模范。维摩居士鼓励菩萨们必须“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亦即“入生死而无所谓,于诸荣辱,心无忧苦”的“不尽有为”,“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的“不住无为”。

纵观全经,说明男女没有定相,时间没有定准,大小没有定型,妄心没有定念,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差别,必须要契入真心,净土才能现前。这一净土,完全是关怀人间、注重利他济世的精神,这是所有大乘经典的依据,即所谓“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维摩经》提倡菩萨净土,此一净土为“唯心净土”,如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个“唯心净土”,其实就是“人间净土”。维摩居士将佛法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奉行佛法,在佛法中建设净土。这种以佛法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是:(1)以般若智慧为学人的慈母。(2)以具足方便为学人的严父。(3)以禅悦法喜为学人的妻妇。(4)以柔顺慈悲为学人的女儿。(5)以诚实善行为学人的男儿。(6)以各种道品为学人的知识。(7)以六度万行为学人的法侣。(8)以清净甘露为学人的饮食。(9)以解脱妙味为学人的讲堂。(10)以庄严相好为学人的身体。(11)以惭愧修持为学人的衣服。(12)以身心健康为学人的花鬘。(13)以毕竟空寂(谓诸法究竟不可得。亦即以空破诸法,使无遗余,不执于一物)为学人的家庭。(14)以总持佛意为学人的庭院。(15)以八种解脱(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的贪欲)为学人的浴池。(16)以四种禅定(为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自出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为学人的床座。(17)以五种神通(为五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①神境通,又作身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功能。②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没有障碍。③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④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⑤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这五通,异生凡夫皆可获得,但第六之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唯圣者可得。)为学人的象马。(18)以大乘发心为学人舟车。(19)以一心证道为学人旅游。(20)以所有大众为学人的导师。(21)以烦恼尘劳为学人的弟子。(22)以四摄法门为学人的伎女。(23)以歌咏法言为学人的音乐。(24)以禅净修行为学人的娱乐。(25)以七种圣财为学人的宝物。(26)以教育后学为学人的利息。(27)以普皆回向为学人的大利。(28)以广发道心为学人的事业。(29)以一心不二为学人的安住。(30)以多闻善法为学人的觉音。

第三册第十七课,讲的是“现代菩萨的性格”。在这一课中,星云大师讲到,想学佛,必须具备菩萨的性格,就是先要修学佛道,先向一切有知觉的人、狗、畜,发出自己的一颗虔诚善良的心,结好人缘,肯发善心与结缘的人,就有资格成为菩萨。佛教历史上的菩萨性格是悲智双运,福慧齐修,愿行勇猛,慈悯一切。而现代菩萨要具备什么样的性格呢?星云大师在此又告诉我们:

第一,要有包容、欢喜的“慈悲性格”,佛陀成道后,四十九年中往来恒河两岸,足迹踏遍当时的五印度,他的所言所行都是“示教利喜”的示范。跟随佛陀学道的弟子们,他们生活丰乐,包容自在,时人称为“当来下生欢喜佛”;佛陀的十大弟子,人人慈悲,人人都发愿要把欢喜布满人间,尤其对外道门徒的包容;例如,目犍连原谅外道的执杖伤害,舍利弗不计较后学者的批评,等等,都是后世学习的典范。

这些包容、欢喜的典范,都是“拔苦予乐”的慈悲性格,菩萨包容众人的刚强、难以调教的性格,从不舍弃一个可以得度的众生,菩萨施与众生欢喜,让众生得到信心,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

第二,要有护法卫教的“无畏性格”,菩萨修行经历了难行而能行、难忍而能忍,尤其面对人间的逆行,人为的毁、人为的辱,更要有护法卫教的大无畏性格,就像提婆菩萨为护教而殉难,地藏王菩萨地狱救苦等;与此同时,也可以联想到当年重庆渣滓洞的江姐、许云峰等狱中的烈士。他们都有护法卫教的无畏性格,都有一种高尚的信念。菩萨有时候也固然低眉,但有时候也会金刚目怒,菩萨的慈爱摄受和威力折服都是普度众生的无上方便,就像母慈父严的家教。

第三,要有实践信仰的“大乘性格”,菩萨虽有慈悲、无畏的善美,还要有大乘菩萨道的无限信愿。菩萨实践大乘的信仰,如《华严经净行品》中所说:“即断一切恶,具足众生善,于诸佛法,心无所碍。”又如菩萨要有怨亲平等、善学于戒、深入经藏、具足威仪、其心谦下、具惭耻心、弃贪嗔痴、互守正念的大乘性格。

第四,要有善巧度众的“方便性格”,在这一小节里,星云大师告诉我们,应该遍学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在度众时有善巧方便的言语,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结缘就是度众的方便性格,四摄法是菩萨的方便性格,四悉檀是菩萨的方便性格。如五大菩萨各以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大慈等方便摄受众生,同时也成就了无尽众生得度的因缘。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有善巧方便,如民国初年的四大高僧:虚云长老以精湛的禅定,令人生信;印光大师以信函的方式来度众生,印经弘化;弘一大师以书写经偈流布法音;太虚大师以整理僧伽,复与佛教。

经上说:“慈悲为母,方便为父。”三世诸佛由是慈悲与方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现代菩萨的性格,除上述以外,佛光会员还有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这都是菩萨应当具足的性格。

星云大师在第三册、第六册中,阐述了佛教的道德标准以及伦理观念,并且还对我们所关心的经济、教育,根据佛经有证地进行了阐述。第四课,《佛教对经济的看法》一文中,星云大师这样说,日常的衣食住行,没有一项可以离开经济的,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厚实经济,慈悲道德也难以获得重视,春秋时期的管仲、孔子对经济也有过相应的论述。

过去原始佛教的行者虽然不重视经济,只重清修,追求朴素淡泊的生活,倡导清贫的思想,认为简朴才是修行,淡泊才是有道。然而从大乘佛教的思想来看,修学佛法不一定要以穷苦为清高,佛教鼓励在家信众可以荣华富贵,可以营生聚财,但要集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业与正命,只要能将本求利,勤劳赚取,无论是农牧收成,还是经商贸易、企业经营、投资生息所得,都是佛教认可的经济营生。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是“非善非恶”,佛教并不完全否定钱财,据经典记载,佛教的信众当中,不乏大富长者,如须达长者,布施精舍,毗舍佉四事供养等,都受到佛陀的赞美,因此佛教不能过分倡导贫苦思想,朴素淡泊用来自我要求是道德,用来要求别人则为苛刻。财富有清净的,有污染的;有外在的,有内心的;有一时的,有永久的;有现世的,有来生的;有个人的,有共有的。大乘佛教主张个人可以清茶淡饭,所谓“三衣一钵”(三衣即九条衣、七条衣、五条衣三种袈裟,代表出家僧侣的功德、精神,也是出家人的形象特征。钵是出家人的食器)、“衣单二斤半”(学道者生活朴素淡泊,所拥有的衣物合计不过二斤半重)、“头陀十八物”(游方僧侣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品,分别是杨柳枝、澡豆、水瓶、锡杖、香炉、佛像、菩萨像、经律等),但是寺院不能不要财富,自古寺院建筑,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廊院相接,因此有谓“佛门净土”,佛门其实就是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一个安乐富有的世界。

佛教不但重视一时的财富,更重视永久的财富;不但重视现世的财富,更重视来世的财富。佛教认为钱财是五家所共有(世间财物为王、贼、火、水、恶子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用,故无须强求)的,钱用了才是自己的,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此有了财富,还要懂得规划。《阿含经》有四句偈:“一施悲和敬,二储不时需,三分营生业,四分生活用。”布施如播种,要有拔济奉献的精神。布施财富则要不自苦、不自恼、不勉强、不计较、不比较,要能做到随喜、随缘、随分布施,这样才不失布施的真意。

佛教传到中国后,历代禅门都提倡农林生产,近代的太虚大师又提倡工产合一,结合农禅、工禅生产而发展出适合现代的经济制度。金钱是学道的资粮,是一切佛化事业的基础,所以金钱不完全是万恶的,佛经所说“净财、善财、圣财”,只要能善用金钱来弘法利生,其功德更有意义,更有智慧。因此,学道并不一定要贫穷才是有道心;若是心理的贪欲不除,也不足取法。把金钱用在造福大众的事业上,用在修学的慧命上,合乎正业、正命这样的净财,只要能对国家民生、对社会大众、对经济利益、对幸福生活有所增益的事业,佛教都应该去做。

佛教不但重视狭义的金钱财富,更重视广义之财,例如佛法、信仰、慈悲、智慧、健康、欢喜、人缘、发心、道德、人格等等,这些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好,并且还主张以享有代替拥有,以智慧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思想代替物质,发挥普世的观念,建设共有的胸怀。

当读完第八册《佛教与世学》,回顾前七册的时候,感觉星云大师懂得太多了,他从佛教的点点滴滴,一直到广博精深的佛教经典,一一在告诉我们、在教导我们。可见,星云大师爱护这阎浮提世界的众生,就像在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在《佛教与命运》中,星云大师告诉我们关于自己命运的问题。大师说,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人事的离合成败,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原则,三世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由此推论:今生所遭遇的一切顺、逆是过去行为的造作而形成的,这就是今生的果报;而今生的一言一行,又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所以,我们的命运在随着业力时时改变,并受制于一个特定的主宰者,这个主宰命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星云大师将影响命运的因素,为我们归纳了几点:

一、习惯,习惯有好有坏,因此对于习惯的养成,我们必须要谨慎,坏的习惯,不但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败坏道德名誉,还会影响到别人,造成一定的恶缘。星云大师教导我们,养成读经的习惯,可以用佛法指破迷津;养成念佛的习惯,可以以佛号启发心中的佛性。总之,一个人即便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习惯不好,也难有大富大贵的命运。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助缘,可以帮助我们化险为夷。

在此,我也有自己的一个观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了不得的一点,只是由于我们的浮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这一点使自己很难发现,可一旦发现,这个人就非常了不得。

二、星云大师在禅释“迷信”的时候说,这是不做理性判断的表现,佛教认为,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只要合乎因果正理,没有什么可忌讳的。大师的一句话,便将迷信和佛教区分开来。

三、情念,人是有感情的,而一些人往往因为一念之情而丧失理智,由爱生恨,乃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悲情。由于情爱处理不当,往往衍生烦恼痛苦,所以佛教教人以智化情,以悲作情,能够升华情爱为慈悲,就能不自苦也不恼人。

四、权欲,权力的支配是由于我执(看见有权有势者而忘记自我真实的存在,生起变态的爱恋和贪取心,而产生“我”与“我所”的妄想分别,即称我执)、我慢(乃以执着“我”为一己之中心,所形成的傲慢心,指与他人较量优劣,而生起的轻蔑他人的心理)在作祟,令人养成尊卑贵贱的阶级意识,有的人过度自卑,甘心屈服于权势,养成一副奴性,不求自主,一生卑微;有的人名利熏心,求取权力,不择手段,丧失理性。而佛教则认为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面对贫富贵贱时的心态,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如何。

五、业力,佛教认为业力是控制命运的最大力量。业力是指一个人的身、口、意的各种行为,对自己或他人未来产生的影响力。成功自然在我,而外在的环境配合更是不可忽视;失败纵然是自己的过,当即反观自性,自己福少德薄,怎么能成就好事呢?佛教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平时若能广结善缘,忏悔业障,必能化解俗世恶缘,如果这样,怎么不能开创未来美好的前途呢!

根据我们的一切不良习惯,大师又告诉我们,为恶为善都决定于我们的一念之差,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从“心念”的净化开始。在此,星云大师告诉了我们,改变命运的具体方法:

一、改变观念,观念影响我们每一个人对一切事物的判断,决定着行为的善恶趋向。佛教重视正知、正觉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观念。佛教认为人生的基本正见有四种,即正见有因有果、正见有业有报、正见有圣有凡、正见有善有恶。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深信因果,明白缘起,自然就不会起恶造业、怨天尤人。

二、改善行为,每一个人的行为所造的业因,一旦因缘成熟,自然就产生果报,所以我们希望未来前途美好,生活富乐,就必须从改善自己的行为着手、为祸转福,因为一切幸与不幸都操纵在自己的手中。

三、广结善缘,从因到果,中间还必须要有“缘”的力量,才会有果的生成,有的人聪明智慧,能力很强,却不一定有成就;有的人资质平庸,却凡事顺遂,处处都有有缘人相助。因此我们必须要“广结善缘”,结缘是最美好的事。

四、持戒守法,戒能防非止恶,所谓“福祸无门,唯人自招”,行善必得善报,持戒守法的人,行为上不会犯下不好的业因,自然不会招致不好的果报。持戒守法能杜绝恶缘,自然会拥有光明的前途,美满的人生。

佛教对人一生的有积极乐观的看法,主张诸法无常、缘起性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万事万物都是缘生则聚,缘灭则散,因此无自性,本质乃空,故说缘起性空)即便是坏的命运也可以培植善缘而加以改变,即使业障深重,也能重业轻报。(佛教认为,再重的罪业也可以通过忏悔、广积福德来减轻现世的罪业,修来世的福德)人不要感伤自己的命运不好,而应力争上游,改变厄运。所以人不能听天由命,沮丧消沉,空过岁月,要有洗面革新的魄力,努力创造自己的命运,无论在富贵顺达里,还是贫贱苦厄中,都应该正观其缘,分析了解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进而创造命运。

星云大师的《佛教与神通》中说,神通是修习禅定与智慧而得的一种超乎常识、体能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佛教说,神通有六种,一、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能见六道众生轮回的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色色,无有障碍;二、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的言语,悉闻世间一切声音;三、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喜恶等事的作用力;四、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身通等。《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本记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随欲,可至任何地方(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的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的圣如意(随意自在),后者唯佛独具;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己、他人过去宿世造作的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永不再生的悟力。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的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

系依修习四禅是指合和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即色界中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故又称四戒定。自初禅至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外道亦可得五通,但漏尽通唯佛教圣者可得。《俱舍论》卷二十七,《成实论》卷十六中指出,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的仙人即称五通仙人。而得神通还有种种层次,《大乘义章》将神通分为报通、药通、咒通、修通四种;《宗境录》则将神通分为道通、神通、依通、报通、妖通五种。

神通的层次复杂,种类不一,并非人类究竟解脱之道,然而神通却比平实的佛法更能满足一般人的好奇心理,因此菩萨有时以神通作为弘化度生的方便法门,神通只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也不是万能的,并且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才是世间最大的力量,因为神通是不能违背因果的,所以即使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个人也无法拯救母亲脱离地狱之苦。

因此欲求证神通,必须具备四种条件,才不致走入神通的歧途:

一、安于慈悲。《大智度论》中说,菩萨离五欲,得诸禅,有慈悲故,为众生取神通,现诸稀有奇特之事,令众生心清净。一切修持一旦离开慈悲,缺乏慈悲心的神通,如虎狼毒蛇。

二、住于净戒。有了持戒的修养,以戒律约束自己的身心,便不会依仗神通而胡作非为,因为在净戒里才知道取舍。

三、行于忍耐。若无忍耐的功力,动辄展现神通,导致伤人害己。

四、用于智慧。神通不能祛除根本烦恼系缚,如无智慧,有了神通反而徒增烦恼,所以能在平常生活中体会佛法的真谛,净化三业,一切以道德行事,才是真正的神通。佛法的流传依靠真理,不在神通。佛陀住世时,一切生活并无异于常人,佛陀以慈悲、智慧、道德、人格来化导众生,不用神通惑众。

佛陀不但善于引用故事、比喻、因缘等十二分教,即佛陀说法的十二种方式,可以以一首偈诗表示: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记别。以及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悉檀是佛陀用以成就众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等,其教育特别注重教材和教学法。例如佛陀说长者,就举出“长者十德”(即姓贵、位高、智深、行净等);说儿童法,则提出“四小不可轻”(佛陀曾对波斯匿王开示说,不可以轻视微小的东西,小火、小龙、小王子、小沙弥,是为“四小不可轻”);说朋友法,则说明“友有四品”(朋友的类别有四种:有友如华、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是为“友有四种”);说夫妻法时,则譬喻为“夫妻如共命鸟”(佛经里常把夫妻比喻为“共命鸟”,这种鸟有一个身体、两个头,生死相依);佛陀在《善生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对于亲子之道、主仆之道都有很好的教示。

佛陀不但善于教化众生,而且还提倡“自我教育”,建立自我信心。佛陀对于弟子绝少打骂、拒绝责备、否定,大都用鼓励、关怀的方式,让弟子知错能改,而不伤害尊严。佛陀以身教代替言传的行仪传到中国后,历代高僧大德莫不承此风范,用以教育弟子。义玄禅师汲取、延续了上述理论的精华,不过他的“棒喝”理论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以后,现在也已经成为历史。

习佛,只要对大众身心健康有益、对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益就好,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时节因缘”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