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规模后世创陵宫
孝陵晨曦
神道的尽头是另一座御河桥,又称五龙桥或金水桥。金水桥是明孝陵的第二座御河桥,是直通陵宫的桥梁。这里本来有五座连在一起的桥,象征着仁、义、礼、智、信五德。而且每座桥都有各自的用途,正中的桥是供皇帝走的,叫御路桥,桥栏上装饰着龙凤图案;左右两座桥是供宗室王公走的,叫王公桥;最两边的是供文武大臣走的品级桥。可惜原有的桥毁于兵火,清同治年间将其改建为现在看到的三座桥。桥面栏杆是后配的,只有桥身和两岸的石堤是原有的。
过了金水桥,顺着青石铺成的斜坡缓缓而上,便是红墙黄瓦的明孝陵陵宫的大门,即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是明孝陵主体建筑陵宫区的入口。这座大门是1998年底照原样复建的。从结构上看,文武方门共有五座门道:中间正门三孔,作券顶;两侧掖门各一,作平顶。这种不同结构的门道体现出的是使用者尊卑等级的不同。文武方门东西两边接有陵宫围墙,向北作长方形延伸,把后面的陵宫建筑围绕在内。围墙用城砖砌筑,墙面红色,顶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
在文武方门外的红墙下,立着一块告示碑。碑额篆书“特别告示”四字,周围饰云龙纹,碑面用日、德、意、英、法、俄六种文字刊刻保护明孝陵的告示。碑文大意为: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毁坏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游人越栏参观或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这块告示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竖立的。
在文武方门内,正对着文武方门的是碑殿,即“孝陵门”,是陵宫内第二进院落的门庭,实际上是明孝陵享殿殿前的中门。从台基上遗留的痕迹看,这里原来应当有墙垣向东西伸出,可惜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将门殿改建成碑殿,规模也大大缩小。碑殿的门口也立着一块告示碑,形制与立在文武方门外的相同。
特别告示碑
碑殿全景
碑殿内则陈列着清代石碑五通:中部三通,后部左、右各一通。中部正中一通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由康熙皇帝所立,碑上刻有康熙帝亲题的“治隆唐宋”四个大字,称颂朱元璋的文治武功超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的五次都曾来谒陵。而每次谒陵,康熙皇帝都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当然,康熙皇帝这样做的用意只有一个,就是以此笼络人心,缓和满汉矛盾,从而加强统治。而他的孙子——乾隆皇帝南巡时也曾谒祭明孝陵,还留下了御制诗。“治隆唐宋”碑的左右二通碑上就刻着乾隆皇帝谒明孝陵时题的诗,均为行书阴文,边饰云龙纹,碑座为蟠龙石刻。殿内靠后两侧是两通卧碑:东侧刻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谒明孝陵纪事,西侧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谒明孝陵纪事,背面刻两江总督陶岱等官员题名,其中有江宁织造曹寅(康熙皇帝的亲信、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的题名。这些碑刻反映了清代皇帝对前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重和对明孝陵的保护,凸显了明孝陵重要的政治资源价值。
碑殿西碑拓片
在文武方门与碑殿形成的院落中,原本还有御厨、宰牲亭、具服殿(皇帝祭祀前休息和换衣服的地方)等建筑,但地面建筑今已无存。2000年的时候,具服殿、御厨的遗址被清理了出来。现在人们可以看到清理出来的面向东的具服殿殿基以及面向西的御厨殿基。东西还各有复建的井亭一处,在东井附近曾出土白石槽一件,“方而长,名曰雀池,贮水以饮雀”。
穿过碑殿,可以看到东西各有一座复建的神帛炉。明朝祭陵完毕后于炉内燃烧祝版和神帛,因而又称“燎位”。神帛炉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单檐歇山顶,下承须弥座,正中辟券门,中为炉室。
享殿
享殿复原图
享殿原名“孝陵殿”,原是供奉朱元璋和马皇后及嫔妃们的神主牌位的地方。顺着两旁种植着许多古柏的青石板路来到享殿的台基下,仔细观察这座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可以看到台基四周原都围有白石栏板、望柱及石雕散水螭首。这些石雕都是当时的原物,虽然有一些损毁,但依然非常精美,骄傲地显示着明初石雕的高超艺术水平。享殿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的前后各出踏跺三道,中央踏垛居中置陛,从上至下图案为“二龙戏珠”、“日照山河”和“天马行空”,雕工细腻。
拾级而上,最先看到的是享殿前直径约为一米的石柱础,这样的石柱础现存56个,据此可推断当年明孝陵享殿的巨大规模。据文献记载,原来享殿前的柱子上还雕刻着金龙呢,可惜都于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火,现有的建筑初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重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规模比原来的小了很多。如今,明孝陵博物馆把享殿建成了重要的展示窗口,在这里举办了有关明孝陵的相关展览,通过展览,人们可以了解许多有关明孝陵的历史,从而加深旅游的文化内涵。
享殿两旁原来还建有配殿,殿内供奉着陪葬妃嫔的神主牌位,现已无存。享殿的后面是内红门,内红门是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其东西两侧有墙折向北与方城两边的影壁相连。内红门又称“阴阳门”,就是要将阴阳两界隔开。这一间隔充分展示了明孝陵在陵墓规制上的独创之处,即“前朝后寝”的格局。陵墓建筑中的“前朝后寝”规制是出于“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需要,表明皇帝就是去世了,也要和生前一样生活起居和处理政事。明孝陵以内红门为界,内红门之外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内红门之内则是朱元璋及马皇后亡灵的安息之地,由少数守陵太监守护,除皇帝和经特许的大臣外,一般人不得入内。这种“前朝后寝”和紧凑有序的三进院落的陵寝制度,创始于明孝陵,为明十三陵、明显陵、清东陵和清西陵所承继,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内红门内的甬道两侧种植了许多的腊梅。冬天,腊梅花开,黄色的花儿,带着幽香,伴随着长眠的人,也许他们也会感到格外的安稳吧。甬道的尽头是明孝陵的第三座御河桥,称为升仙桥。这是一座石造单券拱桥,桥身体量宏大,结构牢固,做工细腻,是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
内红门
升仙桥北的巨大建筑物是方城明楼。方城实际上是一座位于陵前的方形砖石台基。像所有的老建筑一样,经过长时间雨水的冲刷,方城外部的墙整个成了灰黑色,上面还长着杂草,随风而动。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方城的外部是用大条石砌成的,其下部是石造的须弥座,束腰部分装饰绶带纹和方胜纹。方城的东西两侧修建的影壁,作“八”字形,俗称“八字墙”。影壁高大宽阔,以砖砌成,下部为须弥座式,须弥座束腰部及壁面四角饰砖雕成花卉,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图案,风格规范、精细、活泼,被视作中国明代前期砖雕艺术的代表作。
方城影壁
孝陵遗韵
方城正中有一洞券门,高近四米,门内是通向宝顶的圆拱形纵向隧道,隧道深邃,两壁作须弥座结构,底部从低向高建有54级台阶,其设计别出心裁,充满神秘色彩。幽深的隧道阴暗而潮湿。在隧道入口右边的墙上刻有“民国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余杭章炳麟、腾冲李根原、崇明徐兰墅同谒孝陵记于隧中”34个字,令人不由想起“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鸦。国学大师居然也做这样的事,看着这样的石刻,也只能苦笑了。
出了隧道北口,是方城与宝顶之间的夹院。夹院也是明清帝陵中月牙形“哑巴院”的原型,据说这种形状是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意。人死谓之“亏”,皇帝死了,更是一缺,因此设月牙形的夹院以示悲伤。又传说工程结束后,营建工匠被集中至此灌下哑药,故称“哑巴院”。夹院之北即是宝顶南墙,用十三层条石垒筑,墙上用楷书横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顺着夹道东西两侧的台阶登上方城顶部,就可以看到俗称“马娘娘梳妆台”的明楼了。明楼原来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飞檐翘角,十分壮观。据推测,明楼内原应有一座碑,上刻碑文“大明太祖高皇帝之陵”,屋顶重檐间应有书写着“孝陵”两字的匾额。但现在仅有四壁留存。南面为正面,开了三洞拱门,东、西、北三面各设券门一洞。明楼内的地面用方砖铺就。
在陵墓前建方城和明楼,其设计思想应来自传统的城门和城楼的建制,只是在细节上给予了变形和夸张,以符合陵寝建筑的特殊要求。高大雄伟的明楼,是明以前帝陵所没有的,为朱元璋独创。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巧妙地遮掩住墓道的入口,制造出一种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秘感,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严。
明楼隧道
方城明楼
宝顶位于方城北面,是一个直径约400米、高约70米的圆形大土丘。原是钟山南麓的一座小山,称“独龙阜”,朱元璋选其作为宝顶后,又对其修整和填补,益显高大雄伟,体形圆润,气势不凡。宝顶周围建有砖构城墙,称为宝城,从高空俯瞰呈圆形,周长1000多米,墙以条石为基础,上砌城砖,顶覆黄瓦,高近7米。宝顶上树木参天,其下即为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玄宫所在。但民间也有传说,认为这里不是朱元璋的真正墓地,说朱元璋安葬的时候,13个城门同时出棺,明孝陵只是疑冢。
不过根据现代科学仪器探测,证实朱元璋的地宫就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地宫规模很大,保存完整。坟丘上面加筑了卵石层,既可以抵御雨水冲刷,还起到防盗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