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寺沧桑八百年

古寺沧桑八百年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寺庙伪造灵迹有意渲染,以及一些帝王的崇封,宝志越来越成为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偶像。太平兴国寺在这次战火中遭到破坏,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泰定四年,他令钟山各寺院聚铜万斤,铸成一口大钟。“钟成,珠宛然在其上”,于是“万目惊睹”,认为又是宝志显示了神迹。
古寺沧桑八百年_钟山文化之旅

第三节 古寺沧桑八百年

从梁代修建到明初搬迁的近八百八十年间,开善寺几度衰而复振,这不但和当时的佛教政策有关,许多时候还是因为宝志的关系。由于寺庙伪造灵迹有意渲染,以及一些帝王的崇封,宝志越来越成为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偶像。

唐乾符年间开善寺改称宝公院,南唐升元中徐德裕重修,宋开宝三年(970)改名为开善道场。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舒州(今安徽潜山县)有一个名叫柯萼的人,偶遇一老和尚。老和尚带他到万岁山(今安徽休宁古城岩),指一株松树叫他掘,结果掘出一块石碑,碑上刻的是宝志的谶言,预言宋朝社稷兴旺。此事很快为宋太宗得知,当即谥宝志为“宝公妙觉”。不久,宋太宗又梦到宝志降临宫中,并与之对话,更觉神奇,加封宝志为“道林真觉”,诏改开善道场为太平兴国寺,并广赐良田以赡养众僧。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下侵犯江淮,被南宋军民击退。宋高宗赵构竟认为是宝公显灵,默助王师退敌,加封宝志为“道林真觉慈惠大师”,志公塔也御赐“感顺”二字横额一幅。以后,南宋的皇帝对宝公越来越迷信,每逢旱涝灾害,远在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皇帝还要派官员到钟山志公塔前竭诚礼拜,祈雨祈晴。如淳熙九年(1182)大旱,宋孝宗遣使赴志公塔下虔诚祈祷,后来雨至灾消,又要建谢雨道场。宋理宗时,每逢旱涝都派官员来志公塔祈祷,据称皆获灵验,各有诗以纪其事。

我国的汉化佛教宗派繁多,自唐代以来,禅宗以静坐默念为其修行之法,简便易行,逐渐流行起来。宋代一般佛教徒着重实践的倾向非常显著,所以禅宗和净土宗最为流行。北宋庆历二年(1042),建康知府叶清臣奏改太平兴国寺为十方禅院,不久又恢复原名。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罢相归金陵,政治上失意,与寺院的佛教徒往来密切,曾多次以私财资助佛寺。他还把一些小寺并入太平兴国寺,于是,太平兴国寺成为金陵的一所大寺。

建炎三年至四年(1129—1130),金兀术大军南下占据了建康,岳飞驻兵钟山,在牛首山大破金兵。太平兴国寺在这次战火中遭到破坏,南宋绍兴年间重建。重建后的太平兴国寺比原来的还大,佛殿之前有毗卢阁,两侧有行道阁,其余的堂庑也都很壮观。淳熙十六年(1189),太平兴国寺毁于大火。南宋时期,该寺多次遇火,又多次重建。

元朝时期,太平兴国寺香火很盛。据记载,元至治元年(1321),庐山的和尚、原灵隐寺玉山禅师弟子守忠法师到太平兴国寺当住持,当时前来听讲禅学之士每天满座。元代武宗死后,其弟仁宗继位,其后仁宗儿子英宗继位,武宗次子图贴睦尔则被安置到海南居住。泰定元年图贴睦尔被从海南召还京师,封为怀王,第二年被派到金陵为殊祥院使。后来,这位怀王当了皇帝,就是元文宗。话说怀王图贴睦尔到金陵后,有一天到太平兴国寺游览,恰巧发生火灾,寺宇被烧毁。怀王的随从迎合他说:“这是天意撤旧作新,以迎殿下。”怀王大喜,当即带头捐款重建寺院,各衙门和郡县的官员也只好随着掏钱,建成了一座规模更大的太平兴国寺,寺内殿阁有北山阁、经楼、水陆堂、白莲堂、伽蓝祠、道林堂等。元代文人胡炳文在《游钟山记》中写道:“(太平兴国寺)弘丽视半山(王安石捐建的半山寺)百倍,龛锼壁绘,光彩夺目,诡状万千,两庑级石而升四五十丈,始至志公塔。”

怀王对宝志很是崇拜。泰定四年(1327),他令钟山各寺院聚铜万斤,铸成一口大钟。冶炼时,怀王亲手将一颗宝珠投入铜液中。“钟成,珠宛然在其上”,于是“万目惊睹”,认为又是宝志显示了神迹。事后,怀王在太平兴国寺侧为宝志建了一座崇禧万寿寺。不久,怀王登基当了皇帝,加封宝志为“道林真觉慧感慈应普济圣师”。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打集庆路(今江苏南京),与元兵大战于钟山,太平兴国寺再次毁于战火,三门仅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