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情景】江南水乡的节庆文化

【学习情景】江南水乡的节庆文化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南水乡的节庆文化一、元旦宋代,在临安(今杭州),正月初一谓“元旦”,俗称“新年”。在苏南吴县,以糖圆、春蚕为节食。礼毕,男子出访宗党亲友,谓之“贺节”。上巳节是古代举行“拔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祭祖扫墓是江南清明节俗的中心。江南地区的清明游玩活动则尤显丰富。
【学习情景】江南水乡的节庆文化_江南水乡文化概论

【学习情景3】江南水乡的节庆文化

一、元旦

宋代,在临安(今杭州),正月初一谓“元旦”,俗称“新年”。清晨,各家开门放爆竹,以求开门大吉。士大夫相互祝贺新年。但大多不亲往祝贺,令人持名刺(又称名帖)前往,留下名刺即回,表示已到。民间各家男女,均穿新衣,往来亲友间拜访,时称“拜年”。街坊以食物、冠梳、领袜、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街叫卖,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在苏南吴县,以糖圆、春蚕为节食。爆糯谷于锅中,名“孛楼”,亦曰“火花”。每人自爆,以此卜一岁之吉凶。

明代,在临安,鸡初鸣,各家在神、宗庙前罗列花彩、糖果等物。先以米团、糖豆祀灶,名曰“接灶”。祀毕,以米团饷众,谓之“欢喜团”。再迎岁神,次拜各神暨祖先,然后家众聚立中堂,按卑幼次序拜贺尊长。礼毕,男子出访宗党亲友,谓之“贺节”。拜节帖用红单书姓名,曰某某拜贺,例无称谓;不亲到而遣人投刺,谓之“飞贴”。贺客沓至,设门籍书姓名簿供签名之用,签标曰“留芳”,或曰“题风”。铺家设籍门外,以红笔束葱段、松段供人书写,取葱茏、松茂之意。在出行时,烧吉方喜神纸。凡出行者,先兜喜神方,后随意命驾,吉无不利。该日游戏甚多,有吹太平箫、吹鸟儿、放纸鸢、玩赶鱼儿、踢毽子、相思版、春对、十样景、面具及掷升官图等。架松柴于炉中,再放上栗炭使炉火猛旺,谓“旺相”。各置柏枝二大束于神前。也有在柿饼上,签柏枝,以大桔承之,谓之“百事大吉”。贴青龙于左臂,谓之“行春”。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在宁波,男子出拜亲族、亲戚、邻里,谓之“贺岁”。各家以酒食款待。三日,谓之“小年朝”,卜筮占年。四日祀灶,谓之“接灶”。

清代,元旦食糕,同时,又食粽,谐音为“高(糕)中(粽)”,含祝贺之意。嘉兴,六月六日取马齿苋蒸熟而食,其次序则自最幼至最老,为古人饮屠苏酒的遗意,并制椒柏酒款待亲戚邻里,以春饼为上供。

民初,将先辈及祖父遗像悬挂别室,曰“神子”或“容子”,朝夕燃香,供蔬果、酒食,至“落灯”(正月十八)才收下。戚族贺岁者先拜神子,后向主人贺年。男子出拜亲邻,女子不拜,唯口道吉语,大多备酒宴饮,谓之“岁饭”“年酒”。

二、元宵节

唐代,元宵节在临安已很盛。宋初,张灯三日夜,吴越钱王归宋后改为前后五夜张灯。街巷悬卖各色花灯,谓之“灯市”,灯品极多,以苏州、福州灯为冠。其名称有“珠子灯”“戏马灯”“无骨灯”等。从官巷口至苏家巷,还有24家傀儡戏,分场表演。家家开宴,装放烟花以娱宾客。民家粘灯谜于灯上,谓之“猜灯”,猜中者赠以巾、花爆、果核、杖头钱等。俗以五夜晴明为五谷丰登之兆,乡村妇女在十五夜请厕姑神占卜,以测一岁吉凶和蚕田丰歉,俗呼为“三姑”。

明代,每逢元宵节,全国驰禁十日,越地亦颇盛。在宁波,自十三日夜始,至十八日止。四街各设竹棚、彩障,悬灯其上;祠庙皆盛张灯,游观达曙;或以焰火为锦树之戏。并筛粉作圆,名“灯圆”,或设宴飨客,谓之“元宵酒”。在绍兴,每至正月十三夜,民间每户人家搭竹棚悬灯,有麦秆灯、料丝灯、羊皮灯、夹纱羊角灯、云母球屏灯等。在市区还设烟楼月殿、鳌山火架,集珍聚奇,凡人家有珍丽器具古玩者,必参差陈列,供人欣赏。箫鼓歌讴之声,喧阗达旦。十五、十六日夜灯市最多,十七则稍稀,十八、十九渐趋冷落,二十日则谓“残灯”了。

清代,在湖州,正月十五日,村落间束草把于杆,上挂彩帛。夜则金鼓、流星、花爆,侑以赞词,群聚而焚之,曰“烧田蚕”,也是一种祈年。年后沿袭,发展为“甩火把”,人们边甩边祝,“火把掼至西,风调雨顺笑嘻嘻,火把掼至南,国泰民安人心欢……”

三、清明节

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清明节无疑是江南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古人云:杏花春雨江南。如此意境实在令人向往和陶醉。清明节在众多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有着相当独特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而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汉魏以前,清明原和其他众多节气一样,是一个单纯的农事日期。以后,清明渐渐承载起另外两个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和上巳节的节日内容。寒食节和上巳节是两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周代就已经存在。那时,寒食节就已经有了禁火、吃冷食的习俗,这有可能反映了古代人对火的崇拜。火的出现使人类远离了野蛮的世界,是文明社会开始的象征。另外,古代的寒食节还有墓祭及巫术性游戏等习俗,这些就是今日清明扫墓节俗的由来。

唐宋之后的清明节不仅将寒食节的节俗纳入自己的名下,还将上巳节的节俗收归旗下。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拔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要在水中沐浴,然后祭祀,把晦气都除掉。在郑重肃穆的仪式后,青年男女就可以开始自由交往,互赠礼物,谈情说爱。所以说上巳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士与女,方秉兮”(《诗经·郑风》中的《溱洧》),这一诗句就是描写了青年男女于三月三上巳节在溱洧河畔游春相戏、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的诗。上巳节的这些仪式与习俗慢慢衍化融合,便有了踏青游玩、泼水嬉戏等节日活动,这是后世清明节踏青春游的雏形。

(一)祭祖

清明节的祭祖仪式不仅是一种仪式,而且注入了“礼”的内涵,表达了人们念祖崇宗,慎终追远的情思。

祭祖扫墓是江南清明节俗的中心。上坟祭扫的两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挂纸烧钱和培修墓坟,表达人们对家族先人的缅怀和尊敬。记录清朝苏州地区风俗习惯的《清嘉录》一书中关于上坟时期则有“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婿拜外父母墓者。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至”的记载。

(二)踏青

踏青是清明节的又一重要节俗。祭墓是为怀旧悼亡,踏青则为求新护生。清明时节,自然界生机盎然,阳气生发,万物萌芽。人们外出游玩,其意义在于以主动的姿态顺应时气。踏青、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一系列清明户外活动都有助于身体阳气生发。

江南地区的清明游玩活动则尤显丰富。《梦粱录》中记载南宋临安的清明节:“车马往来繁盛,堵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欢娱竟日,直至“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

知识链接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郊行即事

(宋)程 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三)插柳、戴柳

与踏青活动息息相关的则是清明插柳、戴柳的习俗。“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描绘的正是清代江苏吴县的一群女儿家在清明时节相约结伴买柳的场景。插柳、戴柳就是将柳枝插于门户、房檐等处,或者将柳枝、柳絮做成的柳圈、柳球等戴在头上或佩于身上。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有对插柳习俗的文献记载。而宋以后,清明节插柳、戴柳蔚然成俗,以至清明节有“插柳节”的别称。记录南宋杭州习俗的《武林旧事》一书中载:“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馉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四)清明食俗

浙江湖州有“清明粽子稳牢牢”的俗语,将粽子当做清明上坟的祭品。而农家在清明则吃螺蛳,有“清明螺,赛只鹅”之说。杭州临安、塘栖一带,家家采嫩蓬蒿拌糯米粉做“清明狗”,一家有几口人就做几只“清明狗”,并将“清明狗”挂到立夏,烧到米饭里吃,每人吃一只,谚云:“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头。”

江南盛行各地的清明食品——青团,是一种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绿色团子。青团皮儿松软,不甜不腻,带有清淡悠长的青草芳香,有一点黏,却不黏牙齿,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速融,仿佛春天的味道。

知识链接

清明习俗一览

清明节除了插柳戴柳之俗外,还插戴其他种类的植物。比如,苏州人习惯于门上插桃树枝。在浙江,各地小孩有头戴花草的风俗,俗信头戴葱头则聪明,戴豆花能明目,戴柳叶有好娘舅,戴黄杨有爹娘,戴香荠有好兄弟,等等。

而南京人扫墓有特别的规矩。据《金陵岁时记》载,在南京,为新葬者扫墓必须在社日进行,称作“赶社”,并用紫色纸长条镌刻成连缀的钱币式样,插于墓顶,称作“挑钱”。

江南蚕乡还有清明祭蚕神的习俗。祭蚕神时,各地都要插蚕烛,供茶饭,由年长妇女合掌默默祈祷,以求蚕花利市。蚕乡女子,无论老幼,在祭蚕神、谢蚕神及平时烧香拜佛时,头上总要插一朵用红花彩纸做成的纸花,叫做“蚕花”,以示对蚕神的虔诚。清代朱恒的《武原(今浙江海盐县)竹枝词》中有一首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盛况:

小年朝过便焚香,礼拜观音渡海航。

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香色压蚕娘。

四、端午节

(一)端午的传说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很多。根据目前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是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主张以法治国,倡导举贤授能,力主联齐抗秦,曾任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他的改革触动了不贤无能的贵族以及秦国的利益,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和秦国的强烈反对。在种种排斥打击诬陷下,屈原遭谗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受到鱼龙水兽的伤害,人们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了,这样,它们就不去咬屈原。并把雄黄酒倒进江里,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以后,楚地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

二是源于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军事家伍子胥。伍子胥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至今他仍是苏州地区端午习俗要纪念的人物。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无罪而为楚平王所杀,受到株连的伍子胥避祸外逃。他助吴王阖闾伐楚攻越,成就大业。后越王勾践栖兵会稽山,重礼贿赂吴国太宰伯嚭请求议和。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越王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痈遗患,而应乘势灭越。但夫差却听信太宰的建议,同意议和。继而听信谗言疏远子胥,赐剑令伍子胥自刎。伍子胥临终前对夫差派来的人说,“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而后乃自刭而死。夫差得知大怒,令取伍子胥尸体装在皮制的袋子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吴国老百姓十分敬重和怀念伍子胥,迅速将其尸身打捞上来,埋在吴县胥口乡。于是,端午节就成为纪念他的日子。

三是源于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传说。该传说主要是依据《会稽典录》的记载,大体为:“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曹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帝二年五月初五,于县江迎伍君神,溯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遂自投于江而死。”曹娥因为父亲溺死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她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她也投江了。就此,她的故事被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谏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省绍兴上虞,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还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了曹娥庙,而她所居住的村镇也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被称为曹娥江。

(二)江南端午习俗

吴越江南地区的端午竞渡,源于“勾践于此日操练水军”(高承:《事物纪元·竞渡》)之说。明万历《温州府志》仍载:竞渡起自越王勾践,永嘉水乡用以祈赛。另有纪念伍子胥之说。史载伍子胥尽忠于吴,后被吴王夫差所杀,抛尸于江,化为涛神。南朝时,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在钱塘江上迎潮、弄潮,逆涛而上,表示接子胥归来,俗称“迎潮神”(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另有纪念孝女曹娥之说。曹娥为会稽上虞人。其父于汉安帝二年五月初五于县江迎波神溺死,娥缘江号哭17日,遂投江而死,后人以五月初五为“曹娥节”。

端午避邪驱毒习俗,则历代传承。宋代,在临安,各家门首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钱,排饤果粽,虽贫亦然。人们还佩赤灵符,采百草制药以辟邪。

清代,各地均有龙舟竞渡。在西湖,有龙舟四五只,其船长约四五丈,头尾均高,中舱分上下两层。首有龙头及秋千架,均有小孩装扮各色人物。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十八件武器和各式旗帜。中央有高低五色彩伞,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锣鼓,旁坐水手划船。如抛物件,各龙舟水手下水抢取,最难者抛钱鸭二物,各舟争胜,大有可观。游船之中,或打十番锣鼓,亦有吹弹唱歌。此活动从五月初一起,至初十止。

(三)嘉兴端午习俗

嘉兴是距今7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就是以1959年发掘于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遗址命名的。早在7000多年前,嘉兴人的栽培稻生产就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原始农业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门类。

嘉兴自古是吴地重镇和腹地。嘉兴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吴风越韵”之称。汉以后至唐五代归属苏州府管辖,至宋始为嘉兴府。《吴郡图经续记·卷上·封域》、《四库全书·至元嘉禾志·卷一·沿革》、万历《秀水县志·卷一·方域》等都有明确记载。古时嘉兴东南大桥附近有胥山。相传春秋时,吴国名将伍子胥在此练兵,故得名。旧时,山上有伍子胥庙。而在嘉兴市郊洪合乡至今仍留有北为吴国南为越国的“国界桥”。嘉兴在地理环境上兼得吴越山水,并形成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为特色,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的民俗民风。嘉兴端午节俗在宋之前与以苏州为代表的吴地端午节俗有着天然不可分的历史渊源。

有关嘉兴端午节俗单独记载始见于唐代。此时,嘉兴已建制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在唐宋时期的诗文中,均有记载嘉兴端午节俗文字。《全唐诗》载唐时嘉兴诗人殷尧藩(780—855?)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过端午的重要内容:插艾草、喝蒲酒;过端午的主要景致:似火榴花;过端午的人生感慨:佳节难得,生命不永。宋代海宁词人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亦作《端午》一诗云:“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灵符、采丝、榴花、菖蒲和泛酒等嘉兴端午节俗的核心元素在诗中已有较完备的体现。明清时,嘉兴端午节俗活动达到鼎盛。一方面,经济继续发展,尤其是出现了较为发达的商业和兴盛街市;另一方面,古籍文献资料丰富,地方志的辑录和整理也颇为繁荣。万历《秀水县志》、《味水轩日记》,崇祯《嘉兴府志》,光绪《嘉兴府志》、《古禾杂识》等地方志和笔记保存了大量的嘉兴端午节俗信息,相当完整体现了嘉兴端午节俗的风貌和独特的端午事象。民国以来嘉兴端午节俗遗风尚存。丰子恺(1898—1975)《端阳忆旧》、庄一拂(1907—2000)《和鸳鸯湖棹歌》等对嘉兴端午节俗亦有详细记载。

(四)嘉兴端午民俗活动

1.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所谓“龙舟”,实为装饰成龙形的船只,它“龙头”高昂,“龙尾”翘起,船体上画有龙的鳞甲,并涂上各种色彩。嘉兴的龙舟竞渡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它不是源于战国的屈原,而是为了纪念春秋吴国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大臣伍奢的儿子,因为父兄遭楚平王杀害而逃到吴国。伍子胥刚从楚奔吴时,吴国还是个僻处东南一隅的小国,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公元前514年造起了著名的阖闾大城,奠定了吴国强盛的基础。后来,伍子胥又辅佐夫差实现了争雄东南、称霸中原的伟业。这样一个有功之臣,就因为敢于提出不同政见,加上佞臣的谗言,失去了吴王夫差的欢心,最后吴王竟派人送“属镂”之剑,命他“自裁”。伍子胥临死前吩咐侍从,说我死之后,务必要挖出我的眼珠,挂在吴城东门,我将看越寇入城灭吴!这些话传到夫差耳中,夫差不禁大怒,令人将伍子胥尸体抛浮江中。对于这段故事,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作了详细记述,并说“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在嘉兴东南大桥附近有胥山,相传伍子胥曾在此练兵,故得名胥山。旧时,山上有伍子胥庙。据说,伍子胥被抛尸入江后阴魂不散,“乃有遗响,发愤驰腾,气若奔马,威凌万物,归神大海”,“子胥恚恨,驱水为涛”,“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从此,伍子胥被吴越民间当成了潮神、涛神、江神。吴越故地每到端午也就有了龙舟竞渡、“迎伍君”等习俗。

嘉兴的龙舟竞渡时,船上结彩张旗,勇士们奋力划船。嘉兴清代大诗人朱彝尊的《午日吴门观竞渡》诗中写道:“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从中可知,直到清代端午竞渡还被看做是纪念“伍相”的一项民俗活动。

2.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具有悠久历史,后因五芳斋粽子而著称于世。粽子作为一种味道鲜美的食品,不仅是端午节的名吃,还作为独具风味的食品而常年流传于世,深受人们的青睐。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的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和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

粽子,是嘉兴人端午不可或缺的食品。嘉兴人端午节非但自己要吃粽子,还要用它来祭祀祖先并互相馈赠。因粽子还有“种子”的谐音,粽子成了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媳妇的礼物等。民间遂有吃了“粽子”能早得儿子的风俗。旧时,端午节一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就飘出了粽子箬叶的阵阵清香。真如嘉兴俗语所称:“端午不吃粽,死了没人送。”另外还有指天气的俗语,如“未吃端午粽,夹袄勿可送”等。说到嘉兴粽子的起源,可能和嘉兴史前的稻作生产有关。嘉兴在距今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已开始了稻作生产。在陶制盛器和炊具发明之前,“石烹法”即将烧烫的石块投于盛有米和水的坑内来烧煮食物,或将水和米盛于竹筒之内,包裹于箬、笋等植物叶子里,然后放在火上烧烤,这是古人最可能的煮饭方法。因此以米为原料的粽子,很可能正是这种古代饮食习俗的遗存。

3.“躲午”、挂钟馗像

以前五月被人们视为“毒月”或“恶月”,是个不吉祥的月份,而五月初五更被看做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一天。这一天过去嘉兴人有很多禁忌,如忌晒床上的席子,忌用茅草盖房子。为了禳解这一天的不吉利,人们想出了不少办法。过去未满周岁的孩子,端午这一天都要到外婆家去过,称为“躲午”。端午节,家长还要给孩子戴老虎头帽子,穿老虎头鞋子。端午节,家家还都要挂出钟馗像来。据说他有捉鬼的本领,挂上了钟馗像自然就能够驱鬼避邪了。旧时在嘉兴,有好些有名的画家都是画钟馗像的好手,像施定夫、潘雅声、郭季人等,施定夫画的钟馗像还卖到了日本。至今,嘉兴民间仍有好些画钟馗像的民间画家。

4.“五黄”与“五毒”

为了辟邪,人们还将艾叶做成人形,将菖蒲做成宝剑的样子,把蓬条做成鞭子,杂以蒜头,挂于门首,认为这些东西能够避邪驱鬼。同时,人们点燃苍术、白芷等中草药,烟熏室内,并用艾叶、菖蒲烧汤沐浴。有的人家以“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端午节人们还要吃“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黄泥蛋(咸蛋)及雄黄酒。饮雄黄酒、带香包也是端午驱毒习俗。据说,雄黄酒具有消百病、驱蛇虫的功效。著名的民间故事《白蛇传》中,就有化为人形的白娘子,因为端午多喝了几口雄黄酒,结果显出了蛇身原形的情节。端午这一天,人们还会佩带一种由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中草药制成的“避瘟丹”,或将其在室内燃点,以此来避疫祛毒。还有人将五色丝线缠在孩子的手臂上,叫做朱索或长命缕,据说也可以降伏鬼怪。真所谓“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五、中秋节

宋代,八月十五,谓之“月夕”。富家巨室登楼临轩玩月,琴瑟铿锵,酌酒高歌,有通宵达旦,彻夜不眠者。中等人家,亦登月台,安排酒宴,全家团圆以酬佳节。有些贫苦之家,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夕。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南宋乾道、淳熙年间,在西湖,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俗谓此江神所喜。民间以月饼相互馈赠。

明代,月饼以酥果为馅。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榼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人们联袂踏歌,好似白日。

清代在中秋夜祀月,糊纸斗,炷香其中,其斗四方,上大下小,纱绢糊造,上缀月宫,走马灯景,四角挑灯。大者四方各二尺许,谓“斗香”。据《杭俗遗风》记载,“琵琶街有出售”。除大街店面供奉外,人家设于天井,还配以各式灯景。

民初,民间以月饼相赠遗,有的人家载家挈子出游,轻歌妙曲,往往彻曙而罢。或架桌于庭中焚香,名“烧天香”。在四明(今宁波),以十六为中秋,并有竞龙舟之乐。相传越王母夫人以十六日生,故以是日为佳节,并以龙舟娱其亲,其俗一直传承至今。

六、重阳节

宋代,在临安,店肆或人家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明代,以糜栗粉和糯米拌蜜蒸糕,铺以红缕,标以彩旗,问遗亲戚;并供神和祖先,曰栗糕。登高都为富贵家和士人。在绍兴,重阳登高,并蒸米做五色糕,亦裹角黍。府城剪纸旗供小儿嬉戏。在诸暨,则饮茱萸酒,必配以豆荚。清代,在浙江各地,多有登高饮酒之举。唯余姚,重九不登高,但为花糕饮食而已。在杭城,人们纷纷赴城隍山、紫阳山登高,吃糖炒栗子、鸡豆,游斗坛、文昌、关帝、火德等庙,摆设灯谜,为一时雅会。民初,在东阳,重阳与端午并重。民间亦制角黍相馈,并以茱萸酿酒。养菊者饮菊花酒。人们提壶挈榼,登高览胜,如下雨则在十二日补之,谓之“赛重阳”。

七、除夕

阴历十二月始,谓之“腊月”,各地均办年货。宋代,在苏南吴县,于腊月力舂一岁粮,藏之土瓦龛中,经岁不蛀,谓之“冬春米”。腊八日,在临安,各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医家亦多合药剂,佐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免费馈送,谓之“腊药”。二十四日,谓之“交年”,不论穷富皆备蔬食、花饧、米饵等进行祭灶,并做糖豆粥,谓之“口数”。该日,各地扫除尘土,谓之“掸尘”“掸新”“换新”“除残”。除夕,士庶家不论大小,都要洒扫门闾,换门神,钉桃符。家家灯烛辉煌,香烟不断,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谓之“聒听”,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寝,谓之“守岁”。

明代,人家多换桃符、门神、春贴、钟馗、福禄、虎头、和合诸图,粘贴房壁。至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燃灯床下,叫“照虚耗”,以赤豆做粥,猫狗皆食之。

清代以竹制轿,以箸作杠,在祀灶时焚烧,俗谓灶神上天之舆,买必配双,吉号谓善富。在嘉兴,该日曰“小年”。

民初,仍有此俗,唯时间多改于二十三日,灶神像有用刻板印染一男一女之形,但无口。除夕,在室内燃巨烛,直至天明,谓之“岁烛”。儿童度岁,长者用红绳穿铜钱放在枕边,曰“压岁钱”。该夜必留火种,号曰“隔年火”。还在家堂、庙并各神前供饭一盂,上置小桔,中插柏子,旁放年糕,又用锡盂式小篾箩,中插竿杆及柏子一封,旁置葱一对,并年糕、橘子、菱肉、元宝花之类,供于大厅,名“聚宝盆”。杭俗,以“除夕”为鼠娶妇日,在床下放一碗饭,插花其上,曰“鼠饭”。“除夜”封门,必至“元旦”始开,索债人来也不敢扣门。封门,束甘蔗竖立门侧,取渐入佳境之意,曰“封门甘蔗”。并以柑橘、荔枝置枕旁,翌日取食,叫“吉利”。后又有封井、封仓库诸俗。家人拜贺尊长,谓曰“辞岁”。在奉化,用牲祭祀神,谓之“送岁”。同时,明烛烧香,炽炭燔柴,全家人聚集待旦,谓之“守岁”。并在该夜蒸米为粰,新岁时复饮而食之。在绍兴,自过年即洒扫堂屋,到天晚在庭中聚杂柴燃烧,古谓“火山”,俗曰“笙盆”,光焰烛天。燃纸包以代爆竹,设祀曰送神。全家老小欢饮,曰“分岁”,有终夜围炉坐者,曰“守岁”。

知识链接

各月节庆民俗

(清)顾 禄

正月

行春、打春、拜春、拜牌、岁朝忌讳附、挂喜神、上年坟、拜年、飞帖、开门爆仗、欢喜团、黄连头叫鸡、看风云、称水、新年、烧十庙香、山川坛迎喜、状元筹、升官图、年节酒、小年朝、接路头、开市、七人八谷九天十地、看参星、斋天、祭猛将、点鼋灯、爆孛娄、春饼、灯市、走三桥、放烟火、闹元宵、打灯谜、三官素七子山、接坑三姑娘、百草灵、验水表、灯节。

二月

元墓看梅花、惊蛰闻雷米似泥、土地公公生日、赏腰糕、文昌会、冻狗肉、百花生日、观音生日、观音山香市、木枕柴、老和尚过江、神鬼天落沙天、春台戏,解天饷。

三月

田鸡报、野菜花眼亮糕、栽杨柳球、过节、青团亏熟藕、上坟、纸锭、山塘看会、犯人香回残烛、放断鹞、野火米饭、游春玩景看菜花、茶贡、谷雨三朝看牡丹、斋元坛、白龙生日、东岳生日草鞋香。

四月

立夏见三新、称人、注夏、立夏三朝开蚕党、小满动三车、卖新丝、麦秀寒、卖时新、浴佛放生会、阿弥饭、七日八夜、蛇王生日、神仙生日、劜神仙、剪千年、神仙花、四月十六、药王生日。

五月

修缮月斋毒月、贴天师符、挂钟馗图、端午、秤锤粽、雄黄酒、蒲剑蓬鞭、采百草蟾酥、健人、雄黄荷包袅绒铜钱、老虎头老虎肚兜、独囊纲蒜、长寿线、五毒符、辟瘟丹蚊烟、划龙船烟囱洞、关帝生日磨刀雨、黄梅天、三时、分龙雨、拔草风。

六月

黄昏阵、六月弗热五谷弗结、山糊海幔、龙挂、谢鼋素菜、狗浴、晒书、翻经、三伏天、凉水、珠兰茉莉花市诸色花附、乘风凉、虎丘灯船、合酱、火神素、雷斋接雷素、封斋开荤、二郎神生日、荷花荡、消夏湾看荷花、辛斋。

七月

预先十日作秋天、秋毂碌收秕榖天收、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秋老虎、立秋西瓜、巧果、染红指甲、看天河、烧青苗、青龙戏、七月半、斋田头、盂兰盆会水旱灯、棉花生日、地藏王生日。

八月

天灸、鼋君生日、八字娘娘生日、八月半、小摆设、斋月宫、烧斗香、走月亮、塔灯、月饼、石湖串月、糍团、稻生日、木犀蒸、风潮、秋兴、处暑十八盆、白露身弗露、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稻秀只怕风来摆麦秀只怕雨来淋、分后社白米遍天下社后分白米像锦墩、寒露没青稻霜降一齐倒、霜降见霜米烂陈仓未霜见霜粜米人像霸王。

九月

重阳信九月九蚊虫叮石臼、登高、重阳糕夜作、祭钉靴、菊花山、唤黄雀、养叫哥哥、门鹌鹑、阳山观日出。

十月

十月朝、太平山看枫叶、收租完粮、五风信、冬酿酒、炸蟹、盐菜。

十一月

冬至大如年、冬至团、拜冬、连冬起九、冬春米、起荡鱼、乳酪、饧糖、窖花、三朝迷路发西风、弥陀生日、腊雪。

十二月

跳鼋王、跳钟馗、腊八粥、年糕、冷肉祭山猪、送历本、火烛、打埃尘、过年、龙馒头、念四夜送鼋、守岁、守岁烛、老虎柏子花、过年鞋、门神、神荼郁垒钟进士、乐图、春联、封井、接鼋、祭床神、掌门炭、节节高、富贵弗断头兴隆、灯挂挂锭、冬青柏枝、口数粥、接玉皇、烧松盆、照田菜、送年盘、年物、年市、年夜饭、安乐菜、暖锅、压岁盘压岁钱、压岁果子、辞年、年饭万年粮米、书米囤、听乡卜、叛花、节帐、小年夜大年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