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情景】江南文化名人辈出的原因

【学习情景】江南文化名人辈出的原因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南文化名人辈出的原因一、发达的经济为江南文化名人辈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史》云,“苏、松、常、镇、嘉、湖、杭七府,供输甲天下”。不少人认为是江南的便利交通之灵秀之气毓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江南才子。
【学习情景】江南文化名人辈出的原因_江南水乡文化概论

【学习情景1】江南文化名人辈出的原因

一、发达的经济为江南文化名人辈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史》云,“苏、松、常、镇、嘉、湖、杭七府,供输甲天下”。洪武二十六年(1393),全国税粮2940多万石,而江南八府为668万石,占近23%。光苏州一府就达280多万石,居然多于湖广布政司的征输。这种独重的状况,历明迄清一直未变。

江南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素有“苏杭熟,天下足”的美誉。江南不但作物产量高,而且商品性作物种植极为普遍。最突出的是栽桑和植棉。除了农业、副业,江南的手工业也极为兴盛,南京、苏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等大中城市,以及星罗棋布的市镇,是丝织业、棉织业、踹布业等几十种手工业的集中之地。农副工各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的繁盛创造了条件。正是这繁荣的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使江南经济经久不衰。明人王士性说:“毕竟吴中百货所聚,其工商贾人之利,又居农之什七,故虽赋重,不见民贫。”清人唐甄也说,江南“虽赋重困穷,民未至于空虚,室庐舟楫之繁庶胜于他所”。

无论是攻读应举、创立学派、著书立说、吟赋填词,赴社应会,还是搜罗古籍彝器、校刻群籍、考证名物,都需要强大的财力作后盾。顾炎武能手不释卷、遍读群籍、著述宏富,归有光、王世贞能成为一代大家,钱谦益能领袖诗坛,毛晋父子能筑汲古阁,黄丕烈建士礼居、蓄书数万册,无不与其家境富裕有关。而他们的富,也无不沾了江南这块宝地的光。明人高启赞江南,“财赋甲南州,词华并两京”,道出了经济对文化的重要影响。

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江南文化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江南地区北靠长江,东傍大海,南依杭州湾,大运河通贯南北,境内更是水系成网,港湾遍布,舟楫相望。文人学士结社兴地,切磋交流,往返便利,信息传递便捷。江南山色秀丽,泉水清冽,湖光山景,秀色可餐,园林胜景,触目皆是,俗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少人认为是江南的便利交通之灵秀之气毓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江南才子。袁宏道云:“山川之秀丽,人物之色泽,歌喉之宛转,海错之珍异,百巧之川凑,高士之云集,虽京都亦难之。”美好的环境又是文人学士卜居休憩赋诗填词的极佳场所。日夜喧阗,利来利往的城市赋予文人作品浓郁生活气息。江南藏书居全国之首,书肆林立,册籍充栋,翻检容易,购买方便,上至三代彝鼎、秦汉玉石,下至宋元珍本、鲍校毛抄,无所不有,是读书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江南书院,崇轩敞楹,布列其间,有杨绳武、夏之蓉、钱大昕、卢文弨、姚鼐、程恩泽、胡培翚、任泰、缪荃孙、俞樾、冯桂芬等当世名流传授学问,江南学子享尽其福,得益良多。于是本地人虽远走他乡,犹时时回首,外地人虽相隔万里,也以漫游是地为乐事。在江南这一舒适的人间天堂里,文人学士优游自在,或寄情山水,或潜心学问,“或辩理诘义以资其学,或赓歌酬诗以通其志,或鼓琴瑟以宣堙滞之怀,或陈几筵以合宴乐之好”。钱谦益总结著名画家沈周的成器缘由道,“其产则中吴文物风土清嘉这地;其居则相城,有水有竹、菰芦虾菜之乡;其所事则宗臣元老,周文襄、王端毅之伦;其师友则伟望硕儒,东原、完庵、钦漠、原博、明古之属;其风流弘长则文人名士,伯虎、昌国、徵明之徒。有三吴、两浙、新安佳山水,以供其游览;有图书子史,充栋溢杼,以资其诵读;有金泵彝鼎、法书名画,以博其见闻;有春花秋月、名香佳茗,以陶写其神情”。这些其实也是一般明清江南学人皆具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三、崇文重教的社会风气是江南文化名人辈出的社会原因

明清以科举取士,读书人一旦登第,便升以高官厚禄,诱使无数的人入其毂中。从而出现了“乡校间士人以举子业为事,或为古文词,众辄非笑之”的奇怪现象。自明中后期起,更以录取进士为荣,“士益向风,争相磨濯,攘袂以起”。然而关键的不是统治者的提倡,而是当地人的传统习俗。因为前者适用于全国各地,只有后者才是区别他地的决定因素。江南人读书喜文,有着悠久的传统和良好的习惯。士官缙绅之家不必说,他们希望家业不坠,仕途不绝,读书登第,以增加财富,以保妻子,以荣乡里,从而延师设塾,增加智力投资,无不皆然。归有光的祖母、母亲督课的情景尤为动人。即使非世宦或书香门第,也决不放过求学入仕的机会。甚至连一些寒素子弟也发奋读书,以期跻上层行列。母督子、妻励夫的例子俯拾皆是。如顾一清者,家甚贫,其母“乃脱簪珥资给之而躬督学”。而钱文通者,为诸生时,“游乡学,勤苦特甚,夫人昼夜纺织以资给之,得专意于学问。遂取高科入翰林,以文名于世”。苏州人莫旦夸张地形容苏州是“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家弦户诵”,纺车声伴着读书声,其情景何等别致!一般百姓耳濡目染,见多识广,居然也会一二句《诗经》《论语》,读读《百家姓》,诵诵《千字文》。早在明朝宣德时期,巡抚周忱经过长期的观察后认为,“天下之民出其乡,则无所容其身;苏松之民出其乡,则足以售其巧”。周忱的话表明,苏松之人文化水准高,掌握知识多,所操技艺精。这除了经济、地理诸因素外,与长期的传统观念有关。归有光说:“吴为人材渊薮,文字之盛,甲于天下。其人耻为他业,自髫龀以上,皆能诵习举子,应主司之试。居庠校中,有白首不自己者,江以南,其俗尽然。”所谓文人“非得于师友之渊源,即得于家庭之传习”是也。正是在这种自幼诵习的风气熏陶下,显者世世相承,穷居者纷起效尤,友僚互相奥援,江南文才在相互提携、相互激励中拔地而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