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1年以来,瑞典学院每年颁发诺贝尔奖时,总是要发表一篇不长的颁奖辞,说明获奖者的获奖缘由。根据1922年,瑞典学院对贝纳文特的颁奖辞,我们可以看到,贝纳文特得奖的原因是“由于他以适切之方式,延续了西班牙戏剧之灿烂传统。”
同年还有一位西班牙人也在角逐诺贝尔奖,他就是来自西班牙北部省份加泰罗尼亚的诗人、剧作家吉梅拉。巴塞罗那皇家文艺学院一直非常推崇吉梅拉,自从1906年起,几乎每隔一年,就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提交一次吉梅拉的名字。
另外,有两位捷克作家也于当年参选诺贝尔奖。一位是吉拉塞克,他由捷克科学院艺术部推荐,写过一部有关波西米亚的历史小说。还有一位是布里吉纳,由波尔诺学院推荐,推荐语是“布里吉纳是一位神秘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而自从名字一年年被提出,却始终未获奖的乔治·梅瑞狄斯和史温朋先后去世之后,英国作家哈代是最有希望得奖的一位。哈代是一名伟大的作家,已经年逾八旬,一直以来,很多瑞典人和英国人都坚持不懈地支持他。
贝纳文特的作品在国内外都非常受欢迎,一生有近百部剧作。但是,当世界文学界得知贝纳文特获奖时,都显出愕然的样子,也许多少有些失望吧。只有德国,面对贝纳文特得奖表现出了赞赏的态度。《汉堡日报》专门刊出文章来表达赞美,文中写道:贝纳文特不仅是“西班牙的萧伯纳”,并且具有一流的政治才能,这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表现出来了。德国人当然不会平白无故地捧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部分中立国都不看好德国,但是,作为中立国的西班牙,却上演了一场全民亲德的风潮,而贝纳文特是这次运动的风云人物,以至于1918年他去法兰克福演出他的著名戏剧时,目的是表彰“德国对世界的使命”。
贝纳文特获知自己得奖时,当时正在南美洲,他已在那居住了近一年,在南美洲的这些时间,他发现自己的戏剧很符合当地人胃口,他甚至希望在阿根廷定居了。
不过,贝纳文特并未去斯德哥尔摩亲自领奖,人们推测也许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他知道世界文学界及许多瑞典本地记者对他获奖反应平平。另一方面,当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有两位即将名垂青史的科学巨子——爱因斯坦和波尔,而这两位都将亲自前去领奖,无疑,绝大部分人会把目光放在他们身上。
往事如风,一切都已过去,探寻事情的真相也再无意义,贝纳文特没有亲自去阿夫弗德·诺贝尔的祖国领取他生命中最高的荣誉,以后的日子再也不可能享受到那份光荣,他于1954年去世,死时非常落寞——那时人们几乎已经忘了他是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