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
白昼正渐渐消逝,昏暗的影子。
解除了大地上面一切生物
辛劳的感觉,只有我一个人,独自
准备着应付双重战斗的任务——
道途既遥远,心中又惶惧不安——
这一番经过,我将要忠实地叙述:
啊,诗神,崇高的灵感,给我以支援!
啊,记忆,你曾写下我亲身的闻见,
如今该轮到你显示你的尊严。
我对他说到:“诗人和导师,且慢,
先请看我有没有足够的品德,
然后再将我托付给艰巨的考验。
……
正像在夜寒当中娇小的苞蕾
下垂关闭着,等阳光涂上了银色,
又一一耸立在枝上,将花瓣张开;
同样我衰退的勇气重新振作,
进取的热望在我血脉里奔腾,
仿佛一个人刚脱掉周身的束缚。
我说:“救苦的圣女啊,她真是多情,
还有你,排难解纷也真是尽力,
对她的指令能如此迅速执行!
你已经消释我心中一切的疑忌,
听了你的话,我只想即刻前往,
决不再更改我当初定下的目的。
请走吧,同一个意志督促着我俩,
你是主人和老师,你又是向导。”
于是他走去,我随着他走的方向,
踏上了一条艰涩荒凉的小道。
(吴兴华译)
赏 析
《神曲》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复杂和最壮丽的作品之一。全诗由《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组成,每部各有三十三章,加上作为全书序曲的第一章,共计一百章,14233行。通篇用三韵句作连续押韵。可惜王维克和田德望等著名译本都采用散文体,无法真正呈现原诗风貌,吴兴华的译本只存留了残篇。即便如此,全诗的主旨依然清晰可见。但丁在导师维吉尔的带领下穿越地狱、炼狱,最终抵达天堂见到上帝。诗中充盈着基督教思想,人生是一座充满了荒野、艰险、难行的森林,人们极容易在里面迷失正途,因此,必须克服各种罪恶的诱惑,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忏悔、求索,才能获得救赎,进入天堂。这里节选了《神曲》第一章(全诗开宗明义的序曲)及第二章的片段(《地狱篇》的序曲),选择了田德望和吴兴华两位翻译大师风格迥异的译本供读者参考和感受。
《神曲》全诗充满着象征的意义。简言之,这首长诗以记述诗人但丁“神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方式,深刻剖析了人类在黑暗中迷失、探索,进而借助理性和信仰的引导,到达光明之境的心理过程。
“黑暗的森林”代表着罪恶,人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其中,而“披着阳光的山顶”则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境界;人们希望重见光明,但因为自身贪欲(母狼)、野心(狮)和逸乐(豹)等弱点的制约而不能自拔,因此诗人需要呼求外来的援助——“导师”和“圣女”作为向导。在《神曲》中,古诗人维吉尔是“理性”(“人智”)的化身,他足以让人们明白罪恶的可怕,引导人们洗心革面;而“圣女”贝雅特丽齐则是信仰(即“神智”)的代表,只有心存信仰,才能达到至善之境,得到真正的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