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世对大观楼长联的篡改

后世对大观楼长联的篡改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 后世对大观楼长联的篡改大观楼长联发泄了孙髯翁对现实的不满,暗含着清政府将要覆亡的预言,具有“犯上”的嫌疑,必然遭到统治阶级的记恨与恐惧,但由于孙髯翁长联已广为流传,深得人心,他们又不敢公然撤销这副著名的长联,于是就有人用篡改字句的办法,妄图磨灭长联的思想内容和美学价值,为封建统治者所用。程含章评价孙髯翁的长联:“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才雄气猛,为海内第一杰作。”
后世对大观楼长联的篡改_布衣孙髯翁与大观楼长联

2 后世对大观楼长联的篡改

大观楼长联发泄了孙髯翁对现实的不满,暗含着清政府将要覆亡的预言,具有“犯上”的嫌疑,必然遭到统治阶级的记恨与恐惧,但由于孙髯翁长联已广为流传,深得人心,他们又不敢公然撤销这副著名的长联,于是就有人用篡改字句的办法,妄图磨灭长联的思想内容和美学价值,为封建统治者所用。但改来改去,总是弄巧成拙,造成不少笑话。

程含章

img19

嘉庆道光年间,封建知识分子景东人程含章是第一个修改它的。程含章又名罗含章,字月川,祖籍云南思茅地区,因为他的九世祖程文俊为了躲避仇家追杀,而将姓改为罗。直到他升任巡抚后才恢复本姓。他是嘉庆初出仕为广东封川县令,由县令一直升到巡抚、工部左侍郎,他在广东南雄州任内,亲自勘丈田地,解决了南雄地亩不清、赋税不清的积弊。他重视教育,重修和整顿了当地的道南书院。除千方百计地解决办学经费外,他还亲自为学子讲解文章,改变了当地“科名歇绝者,于今数十年”的状况。他又根据南雄地处粤北山区天旱少雨的情况,大力兴修水利,并亲自踏勘施工现场,商讨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还捐出自己的廉钱48.3万制,资助水利建设。当时,受益的灌溉面积达21000亩。由于这些功绩,他受到了嘉庆皇帝的赞赏,升任广东惠州知府。道光年间,又因治理黄河以及京城水利颇有建树,曾升任工部侍郎。道光十年(1830年),受同僚排挤,告老归还家乡云南。程含章在外做官30年,名气很大,著作也颇多。说来也怪,他也是第一个高度评价长联的人。程含章评价孙髯翁的长联:“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才雄气猛,为海内第一杰作。”在他充分肯定评价了长联之后,对长联作了一些改动(字下有着重号的为改动的字,有波浪线的为增添的字):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金马,西峙碧鸡,北耸青虹,南翔白鹤。登斯楼也,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风,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争欲同符天地,至今日离宫别馆,悉化为芳草长林,并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夕照。游于浦者,只剩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行秋雁,两岸芦花。

程含章修改过的长联并未刻制悬挂,而是收编在《程月川先生遗集》中。他改动19处,80个字,新增了两句,全联从180字增加到了192字。程含章虽然自己在《修改云南近华浦大观楼长联》一文中说:“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才雄气猛,为海内第一杰作。惟连用排偶八句,而无虚字跌宕之,又无单句疏畅之,似嫌气滞。不揣愚昧,改数字以成全璧。髯翁有知,当不余嗔也。”我国古典诗词联语贵在蕴藉含蓄,词语精辟,一词一句都含有不尽之意,或者意在言外,能引发读者无尽的联想,不像散文那样,要求文意一泻而下,并靠虚词衬托,以求层层推进,显得起伏跌宕。他用写散文的要求,来贬低孙髯翁的名联,暴露了自己在楹联创作上的浅薄和无知。从程含章所说的话语中看似改联完全出于艺术修辞方面的考虑,但他毕竟身为清朝的一个官员,在外做官30多年,他的言行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打上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烙印,所以他的政治观和人生观已经潜在地蕴涵到了他所改的长联中了。

程含章政治观的体现,从他对长联要害处的改动可以看出来,他将“费尽移山心力”改为“争欲同符天地”,虽然没有改动原联中的封建统治人物,但改后面这一句,他是想调和武功与自然天地的矛盾,歌颂建功立业实际,变反语为正面肯定的语气。下联中,程含章把原联的“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句改为“至今日离宫别馆,悉化为芳草长林”,把具有深意的讽喻淡化成了一般的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又把原联的“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句,增加了四个字改为“游于浦者,只剩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行秋雁,两岸芦花”。孙髯翁傲岸沉雄的寒士精神,被他改得平平淡淡的了。他还没有忘记把原联中看似比较敏感的“影射”的句子“一枕清霜”改为“两岸芦花”,这是他作为清朝官员的本能的一种反映。如果从纯艺术性修辞手法的改动方面来看,程含章在上下联中各增加了六个字,添了几个“也,者”之类的虚字,加了“登斯楼也”、“游于浦者”等几个单句,读起来都没有达到他所说的“跌宕之”、“疏畅之”的预期艺术效果,相反,添加的这些词语反而成了多余的废话。再者,原联中的“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是具有艺术韵味的精当用词,程含章却把它改为“东骧金马,西峙碧鸡,北耸青虹,南翔白鹤”,虽然增加了色彩感,但是他把这四座山写得太实,失去了让读者驰骋想象的艺术感染力。他又把原联“何妨选胜登临”的寒士风度,改成了“定当击节讴歌”的另一种身份的达官鸿儒的自我陶醉。下联中,程含章把孙髯翁思想深沉、感情浓烈的“把酒凌虚”改成了“把酒凌风”,把面对茫茫太空感慨万端的“虚”,收缩成了意窄情浅的“风”,感情力度被削弱了。当然,这是符合程含章本身那种平和平淡的思想情趣的,也是和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关,他毕竟是清代的达官,属于开明官吏式的儒家知识分子,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知识分子孙髯翁相比,他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孙髯翁所具有的气魄的。

阮元

第二个修改长联者是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他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学士,一生曾有不少传世佳作。道光六年(1826年)九月十三日,阮元由广东经贵州至云南,赴任云贵总督。他慕名来到大观楼观景,看到悬挂于楼前的长联,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有气,他认为孙髯翁的长联:“孙髯原联,以正统之汉唐宋元,伟烈丰功,总归一空为主,岂不骎骎乎到我朝?故改为‘爨长蒙酋’递到吴三桂等人身上,所以扶正而消逆也。”于是,将原联改为(字下有着重号的为改动的字):

img20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向远,喜茫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洲,衬将起苍崖翠壁。更img21天苇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藓碣苔碑,都付与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鸿雁,一片沧桑。

经过阮元这么一改,原联中的生动形象、雅趣韵致被剔除了很多。他把上联中的“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改为“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完全不知所云,不清楚他篡改这句的目的是什么。把“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改为“凭栏向远,喜茫茫波浪无边”,少了原来的大气,“梳裹就风鬟雾鬓”改为“衬将起苍崖翠壁”,改掉了原联中拟人手法的风趣和韵致。“早收回薄雾残霞”把“点缀些翠羽丹霞”的绚丽风光扫得精光,“早收回”三个字更是失败之笔,既然“早收回”了,还有什么景致可以玩赏,从上下文和词意上来解释都说不通。

下联中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改为“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是全联篡改的关键,“爨长蒙酋”指的是吴三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所以扶正而消逆也”,这样改动还割断了上下文的联系,原文中写史实从汉朝到元朝依次排列,而“爨”、“蒙”并不是正统,只是部落,出现在南诏大理国之前,另外,吴三桂叛清后,国号大周,也与“爨”、“蒙”无关,更与历史不符。把“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改为“便藓碣苔碑,都付与荒烟落照”,把“秋雁”改为“鸿雁”,这些篡改都十分的牵强。把“一枕清霜”改为“一片沧桑”,少了无穷的韵味。

梁羽生曾这样评价两联:一是原作“披襟岸帻”改为“凭栏向远”。“披襟岸帻”是“解开衣襟,推高头巾”的意思,承接前句“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不但显出眼界的开阔,也显出了作者的逸兴遄飞,情与景互相结合。改为“凭栏向远”,只是一句平凡的套语。二是同样的道理,把“喜茫茫空阔无边”的“空阔”二字改为“波浪”,不仅是失了原作的气势,而且也不符合实景。滇池并非长江黄河,它的波浪是不大的,更说不上“无边”,但从大观楼俯视,一望无际,却的确是“空阔无边”。

阮元以他的权势肆意篡改孙髯翁的长联,并且另外刻制成联板,悬挂在大观楼上,真是拙劣之至,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当时就有名士公开指责说:“阮元所改,不及原文远甚,芸台亦多事矣。”于是一首打油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软烟袋(阮芸台,阮元号云台,用其谐音来讥讽他)不通,萝卜韭姜葱,擅改古人联,笑煞孙髯翁。”道光十五年(1835年),阮元由云贵总督召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刑部。当他离开云南后,人们便摘下了这副长联,仍然把孙髯翁的长联挂上了。后来,民间传唱的这些歌谣传到道光皇帝的耳里,道光感到以阮元的才学,他可能不会如此糊涂,就在一次召见中,给他出了一上联,要他对答。道光出的是:“阮元,你这只耳。”既用他的姓名为题,又蕴含着你可听到民间对你这位大学士的嘲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