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一年里,米努底亚[1]的第四世国王法伊奥勒从阿非利加地方给高朗古杰运来了一匹从未有人见过的、又高又大的牝马。这匹马长得形状出奇(你们知道,阿非利加来的总是新鲜的[2]),身材足有六只象那样大,蹄上分趾,跟茹留斯·恺撒那匹马一样[3],两只耳朵像朗格多克[4]的羊耳朵那样往下耷拉着,屁股后头还长着一个小犄角。此外,身上的皮毛是深栗色,夹杂着灰色的斑点。特别稀奇的是它那条惊人的尾巴,不折不扣,和朗热[5]附近圣马尔斯的那座塔[6]一样粗,形状也是四方的,尾巴上的毛又粗又硬,一根根活像麦穗。
如果你们认为奇怪,那么西提亚[7]绵羊的尾巴还要叫你们奇怪呢,单单尾巴就有三十多斤,还有叙利亚绵羊的尾巴(如果戴诺的话[8]靠得住),需要在羊屁股后头用一辆小车托住才能走,你们看有多长多重吧。你们这些平原上的小子,当然不会有这样的东西了。
这匹马由海路用三条大帆船和一条小快船方才运到塔尔蒙台[9]的奥隆纳港口[10]。
高朗古杰看见这匹马,说道:
“正好送我儿子到巴黎去。啊,天主保佑,这可好了。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大学者。如果那里没有笨货的话,我们将来就要过学者的生活了。”
到了第二天,喝过酒以后(这是可以想见的),高康大及教师包诺克拉特一行人等,随同那个年轻的小侍从爱德蒙一齐动身。这时天气晴和,气候温暖,高康大的父亲叫他穿了褐色的皮靴,也就是巴班[11]称作半统靴的那种皮靴。
他们就这样吃吃喝喝、快快活活地上了路,一直走到了奥尔良城[12]。那里有一座大森林,长约三十五法里[13],宽约十七法里。树林里的牛蝇和马蜂多得吓人,那些不幸的驴马等牲口走到这里,那真要活受罪了。可是高康大这匹牝马却大大地出乎害虫意料之外,把它们加在它同类身上的侵害,好好地来了一次报复。因为他们一走进森林,大群的马蜂便立刻发动攻击,那匹牝马竖起尾巴,左拍右打,把整个树林都打倒了。只见它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东忽西,跟刈草人刈草似的把那座树林直打得连树带马蜂一齐绝迹,最后那块地方就只成了一片平地。
高康大看见了,非常得意,但是没有说别的自夸的话,仅向他身边的人说道:“我觉着‘包斯’[14]。”从此时起这块地方便改名包斯了。可是他们连吃饭的地方也没有,只好拿打呵欠当吃饭。包斯的绅士们为纪念这次事件,到现在还拿打呵欠当饭吃呢[15],而且还觉着不错,连吐痰也觉着更利落。
最后,大家来到巴黎。高康大一行人等休息了两三天,一面痛快地吃喝,一面打听当地都有哪些学者,巴黎人都喝什么酒。
[1]米努底亚,非洲古国,近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
[2]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8卷第16章。
[3]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8卷第42章。
[4]朗格多克,法国古省名。
[5]朗热,施农县地名。
[6]圣·马尔斯在施农县郊区,离开1公里远,该处有方形古塔一座。
[7]西提亚,指我国新疆、西藏一带。
[8]约翰·戴诺在他的《海外游记》里曾叙述苏丹向开罗输送羊群,但未提到叙利亚。希罗多德的《历史》第3卷第113节里倒是描写过这样的羊。
[9]塔尔蒙台,旺代省地名。
[10]奥隆纳港口在法国靠大西洋海岸,16世纪时为一重镇。
[11]巴班,古时的波兰。一说施农有一鞋匠姓巴班,作者可能认识他。
[12]奥尔良在巴黎南面121公里处。
[13]每法里约等于4.5公里。
[14]“包斯”(beauce),意思是“不错,很好看”。
[15]传说包斯的贵族以贫困出名。
第十七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