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芳香韭黄汉唐有

芳香韭黄汉唐有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清菜农用其灌溉韭黄可谓得天独厚。韭黄原为高档原料,售价昂贵,多用于筵席。临潼的韭黄饺子更是远近闻名的翘首。韭黄是中国最早发明、栽培最久的蔬菜之一。据史料记载,韭黄从西汉萌芽以来,多次受到排斥和压抑。韭黄第三次遭受打击就是来自唐太宗的亲自阻遏。骊山因有温泉水浇灌,华清韭黄首选为行宫享用。到了宋代,韭黄的身份进一步得以明确。说明当时卞京市场已有售卖韭黄的了。
芳香韭黄汉唐有_陕菜纵横谭

韭黄向来以色、味和口感取胜于人,只要你看到那鹅黄般的色泽,首先给人以娇嫩的感受,就十分喜悦,再品尝那比春韭还柔媚的芳香,怕是很少有人不为之动容的。

韭黄,又叫黄韭芽,古代也称生菜,是冬春季调节蔬菜市场淡季的佳品。它是利用植物在摭光条件下,不能产生叶绿素,只能形成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黄化现象”,将韭菜置于光线暗的条件下,经过特殊栽培方法而育成的。

全国各地都产韭黄,惟临潼华清韭黄独占鳌头。华清韭黄主产于骊山华清池附近,系用温泉水浇灌而成。骊山温泉,不只水温高达43℃,而且水中富含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矿物质,既是良好的沐浴水,又是优越的农田用水。华清菜农用其灌溉韭黄可谓得天独厚。生长出的韭黄叶片宽厚,色泽鹅黄,质地柔软,脆嫩多汁,芳香浓郁,滋味鲜美,吸引得南来北往的人争先品尝。《续修陕西通志》中对“韭菜”的记述是“案此秦地通产,临潼尤盛,其韭黄晚冬可剪,嫩肥味美,号为特产,乃温泉灌溉之力也”。俗语也有“神州美味处处有,华清韭黄佛开口”佛门弟子是禁食葱韭的,可华清韭黄使佛祖馋涎欲滴,足见其多么诱人了。

韭黄原为高档原料,售价昂贵,多用于筵席。可做主料,但多做配料。冷盘、热炒均适宜。做冷盘可与海哲皮、琼脂、桃仁等相伴;做热菜宜于肉丝、鱼片、鸡丁、虾仁、鸡蛋、鳝丝为伍。由于韭黄特具芳香,衬托出猪、鱼、鸡、虾、鳝等食物的鲜味,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任何其它配料都难以匹敌的。用韭黄衬底也不失为一种好吃法,但需要将韭黄一次炒就盛在盘中,荤料单独烧炒后盖在上面就成了。“红焖肉丸”就是用韭黄垫底的菜,吃起来既可尝到二者的独有风味,又可尝到二者的融合味,其感受实在妙不可言。韭黄还是一种最佳馅料,作春卷和锅贴,韭黄是不可缺少的,不然,就不得其味。馄饨、饺子的馅料,亦以韭黄为上品。临潼的韭黄饺子更是远近闻名的翘首。它以华清韭黄为主,配以适量鲜肉,加调料搅拌均匀成馅,包成饺子煮熟,盛入盘中,乳白如玉,光绵滑润,一旦咬破饺皮,柔嫩鲜美的滋味满口溢香,而且越嚼越隽永,回味无穷。

韭黄是中国最早发明、栽培最久的蔬菜之一。据专家考证,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冬葵温韭”中的“温韭”就是韭黄。说明公元一世纪初,中国已有温室培育的蔬菜了。其后的《汉书·召信臣传》也有祥细记载:“大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复以屋庑(音武,房舍),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些栽培术并不稀奇,但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却是特别惊人的发明创造。要知道世界上日本是在19世纪初才有温室,叫“纸屋”,英国是19世纪末才有温室,叫“绿色屋子”,而中国竞领先了一千七百多年。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韭黄这个由温室栽培的新生事物,虽然为皇家贵族和富豪世家所珍爱,却同时又和其它温室蔬菜一样遭逢种种厄运。据史料记载,韭黄从西汉萌芽以来,多次受到排斥和压抑。首先是前述提及的汉代召信臣就曾发过一通谬论:“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供养。”怎么“伤人”?没有说出具体事实,但还是在奏明皇帝后停止了温室裁培生产。其次是经过一百几十年以后的东汉中叶时,温室栽培又一次受到皇室的阻挠。据《资治通鉴》记载,东汉安帝时,邓太后就曾为罢温室蔬菜下过诏:“凡供养新味,多非其第,或郁养强熟,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传》曰:非其时不食。自今当奉祠陵庙及给御者,皆须时乃上。凡所有二十三种。”二十三种中就有韭黄。其理论根据就是“非其时不食”,来之于孔夫子的《论语》。韭黄第三次遭受打击就是来自唐太宗的亲自阻遏。据《太平御览》记载,唐太宗一次路过易州(今河北易县),“司马陈元寿令百姓种蔬,珉而微火煦之,欲其速生,以拟供进。太宗问之,责其诌媚,诏免宫”。看来,陈元寿这次丢了乌纱帽,并不是“非其时不食”,而是“责其诌媚”。

也许正因为如此,唐太宗之后,韭黄的“厄运”逐渐好转,加上皇室显贵享乐的需要,特别是皇室冬日来骊山温泉度假需要吃新鲜蔬菜,原来那种“非其时之物不食”的戒律被放到一边不管了,韭黄的生产得以恢复。骊山因有温泉水浇灌,华清韭黄首选为行宫享用。大概也就是从此才形成了春日吃春饼必有韭黄的食尚。《唐制》云:“立春以白玉盘盛细生菜(即韭黄),颁赐群臣”。《四时宝镜》说:“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关中记》则记道:“立春日作春饼,以青蒿、黄韭、蓼菜包之。”春饼,显然是一种圆形薄饼,是用来包裹各种菜肴食用的。诗圣杜甫在其《立春》诗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说的也是春饼韭黄。到了宋代,韭黄的身份进一步得以明确。罗愿《尔雅翼》“(韭)首春色黄,未出土时最美,故云春初早韭……”苏轼《浣溪沙》中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说明苏东坡的春盘也是少不了韭黄的。《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街尽卖撒佛花、韭黄、兰芽……”说明当时卞京市场已有售卖韭黄的了。

元明清三代虽然代有发展,但因韭黄生产技术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一般平民还是很少问津的。例证之一是明代《五杂俎》载:“隆冬有黄芽菜、韭黄,盖富室地窖火炕中所成,贫民不能办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富贵皆珍之”。例证之二,清代乾隆是一位美食追求者,可他的御膳单中也只有一道“韭黄肉饺”。皇家如此,一般老百姓岂敢奢望。例证之三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韭黄虽在市场有售,可大多用红线捆着,并放在菜摊最显要的高台上,一般家庭很少食用,只有富贵人家和餐馆筵席上才用它。

现在好了,韭黄生产有了很大改进和发展,城乡菜市常年都有售卖,随时吃一顿“韭黄肉饺”已不是什么过高的奢望,昔日皇家贵族的珍馐,今天已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厨了。不过,事情不都是随人愿的,有时甚至是不尽人意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骊山华清池附近的土地多被改作其它重要用途,原来韭黄生产基地缩小了,产量少多了,食用华清韭黄的事将逐步减少,这不能不说是件令人意外的遗憾了。好在临潼其它地方的韭黄基地扩大了,要吃临潼韭黄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韭黄生产虽从汉代温室软化,发展到今日的塑料大棚软化,其原理都是一样的。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汉唐向人类贡献了韭黄,同时贡献了温室栽培技术和软化技术,这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