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的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一个综合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它以经济分析为主线,以倡导“经济自由”和“自由贸易”著称,不仅如此,它还广泛地谈论到政治、历史、教育、宗教、哲学等,而且都颇有见地。各种各样的人,无论是保守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反激进主义者,以及经济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将斯密奉为自己的先哲。不同的人都可以在斯密的著作中,各取所爱。更为神奇的是,所有这些截然不同的东西,竟然都是浑然一体地凝结在这本书中。
最为重要的是,《国富论》是一座经济学的思想宝矿。它既涵盖了生产理论、价格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史、财政学等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科的内容。而且,它又是一个有着自身逻辑的、独特的、完整的总体——国家财富增进这一主线,把所有内容贯穿起来;“经济自由主义”这一灵魂,让各个看似零散的部分熠熠生辉。
斯密属于和瓦尔拉斯、古诺完全不同的一类经济学家。他更多地是以观念的丰富,而不是逻辑的表达而著称。这就推动思想向不同的、有时甚至是朝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斯密的著作奠定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后来的经济学家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分配和自由竞争的理论;马克思则从中看出自由经济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提出用计划经济理论解决的思路;凯恩斯则提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宏观调节的方法。斯密影响到了所有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家,而且,就连最新的一些学术进展都和他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学研究都是在这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论是发展它,还是反对它。
当然,也有人认为,《国富论》似乎没有任何新奇之处。它所论述的观点或者是前人都已经充分论证过的,或者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共同认识。其最大的贡献无非是把这些思想集合起来了而已,里面还有很多别人没有的错误,以及逻辑上的瑕疵。
但是,没有人能真正否认《国富论》的价值。在斯密的著作出现之前,尽管经济学的天空不乏明亮的星辰,但还均不足以照亮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是集当时几乎所有的科学知识之大成而建立起来的。他不仅是简单地吸收前人的成就,而且把原来种种分散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观点,综合成了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理论体系。斯密的学说好比一条宽广的大河,许多大大小小的支流在他那里汇合在了一起。
要理解这样一部有些奇特的经济学著作,还是让我们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说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