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奥勒留是一位哲学家,《沉思录》是一部哲学著作。你对此怀疑吗?翻看《沉思录》时,你或许会惊讶吧?这和印象中的哲学有些不同,它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没有可靠的理性论证。而是一段段的格言,轻声细语地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保持达观,如何面对自己的生与死病与痛。找来哲学史的教科书,谈到马可·奥勒留也好《沉思录》也好,都只有薄薄的两三页。《沉思录》乃至于整个罗马帝国时代的这些哲学都不受重视,即使被当作哲学,也是不重要的哲学。那么,真是这样吗?
马可·奥勒留讲人要靠哲学指引,要相信哲学家,像哲学家一样度过人生。那么,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首先是外在的。比如和其他斯多亚派哲学家一样,马可·奥勒留生活简朴,衣着朴素,睡硬板床。他喜欢穿一件短而粗陋的皮袍,见到他的人立刻就知道他是一位斯多亚派哲学家。当时的罗马人是不太愿意让哲学家当他们的皇帝的。于是,教他修辞学的老师弗朗特特意写信叮嘱他,当了皇帝以后千万要把皮袍换成紫红色袍子,那才是皇帝应该穿的。当然,这种生活方式更是内在的。
马可·奥勒留一直讲要关注内心、灵魂、精神,要按本性生活。哲学并不是书本知识,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代人恰恰忽视了这样的哲学,谈起苏格拉底,只想搞清楚他的几个哲学概念和思想,而没有关注苏格拉底的方式。苏格拉底的哲学是通过柏拉图记录他的谈话得以保留的,他就是靠与不同的人谈话、聊天、辩论来弄明白他认为的一些重要问题。爱比克泰德效仿了苏格拉底,并影响了马可·奥勒留。他们传达给我们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整套学问。因此,这样的哲学并不华丽,甚至有些朴素,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哲学是个动词,不是“想”,而是“做”。
生活本是平淡的,遇到的事和人大多都是重复的,没有太多惊奇。所以,不需要太多创见,以往哲学家说得好的话拿来就行了。但是,精神是需要磨练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正是在不断地磨练自己的精神,不断地坚守自己的信念。沉思和反省是每天必做的功课,这就是你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多次强调“你的力量范围之内”,正是因为生活是“你的”,哲学所指引的是“你”。
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大同小异。所以,即使是东方人看西方人的著作,现代人看古代人的著作,他们也是心灵相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