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疟疾、丝虫病这三种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蚊子传播的,祸根是蚊子。可传播这三种病的蚊子种类海南都有,故到海南旅游的人对这三种病应有所认识,以利防治。
1.登革热1978年5~6月间,广东佛山市石湾镇突然“感冒”流行。病人除发热以外,多半伴有全身肌肉、关节和骨骼的疼痛。一些老医生回忆起抗战期间见过的“登革热”,对这种似感冒又不是感冒的病产生了怀疑。经过专家们的会诊,又经过实验室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最后确定是登革热Ⅳ型流行。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陆首次发生登革热流行。
两年后,海南省又刮起了比佛山更为猛烈的登革热风暴,全年发病数达46万例,全岛沿海各县市几乎无一幸免。当年7~8月间,广州也受到波及,病例3000多例,死亡4例。于是全市紧急动员灭蚊,甚至租用飞机在市区上空喷洒灭蚊药。这次流行经实验室证实为登革热Ⅱ型病毒作祟。
自此以后,在1985~1988年间,海南省与广州市曾有登革热流行。直至第六届全运会前夕,广州市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投入防疫,日夜奋战,才最后控制了登革热的流行,确保了几万名运动员、来宾和观众的安全。
登革热是一种专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的古老疾病。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都有过登革热大规模流行。每次流行,发病人数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例。抗日战争期间此病曾在日本本土大规模流行。侵华日军又把它带入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各省,当时广东、广西、汉口、烟台及辽宁南部等省市均有病例报告。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病原体是登革热病毒,共有四个血清类型,即Ⅰ、Ⅱ、Ⅲ、Ⅳ型。
本病流行的季节性与当地的气温、雨量以及伊蚊密度有关。患者以青壮年居多,男女无显著差别。
据临床观察,在初次感染的病人中,Ⅰ型登革热者皮疹出现率较高,未见死亡者;Ⅱ型病毒感染者出现出血性休克者较多,有皮疹者较少。
据多年来的经验积累,防治对策是:
(1)掌握登革热流行动态。一旦发现邻近地区发生流行时,要密切注意传染源的输入,及时通报疫情。
(2)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鉴于基层医疗单位对登革热病例常有误诊,故应时刻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对此病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对广大群众亦要多做宣传。
(3)控制疫点。一旦发现某地连续有2个病例出现,则灭蚊的范围就应扩大到整条街、整个自然村、整个单位的各个科室;同时还要仔细搜查有无孑孓孳生地。
(4)发现病人及时收治和隔离。
2.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经蚊传播导致的一种传染病。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
在所有热带病中,疟疾发病率最高,居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研究的六大热带病的首位。疟疾的死亡率也很高,仅非洲一地,每年就有100万左右的儿童因患疟疾而丧命。
解放后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总结出不少重要经验。防治措施主要有下面三点:
(1)消灭传播媒介:发动和依靠群众,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采取各种措施灭蚊。
(2)消灭传染源:对疟疾病人和疟原虫携带者进行彻底根治。
(3)保护健康人群:通过预防服药、涂搽防护剂和使用蚊帐等措施,积极预防健康人感染疟疾。
3.丝虫病丝虫病是由班氏丝虫寄生于人体腹腔、泌尿生殖系及四肢的淋巴系统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出现阴囊肿大(鞘膜积液)、下肢水肿(象皮腿)等症状。蚊是传播此病的罪魁祸首。蚊虫吸血时,将微丝蚴吸入蚊胃并使其在蚊体内发育成感染期幼虫。当蚊子再度叮咬他人时,感染期幼虫即可进入人体而使人感染此病。
此病早期症状是:畏寒、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持续2~5日自行消失,周期性发作。发作同时可伴有表浅或深部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精索炎、附睾丸、睾丸炎等。感染数年或数十年后,可出现淋巴管曲张、阴囊淋巴肿、鞘膜积液、乳糜尿等,甚至出现乳糜胸水和腹水,危及病人的生命。
因此,在海南旅游期间,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被蚊叮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点蚊香、使用电热驱蚊器、放蚊帐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