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玉彬,辽阳市广佑寺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一
驰名中外的辽阳广佑寺白塔,坐落在古城辽阳老城外护城河的西岸,现为辽阳市中华大街一段北侧广佑寺的西苑。白塔通高70.4米,是全国76座古塔之一,高度排名在全国第五位,是东北地区最高的一座古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下现为辽阳白塔公园,旁为广佑寺,按塔取寺名的传统方式,此塔又被称为广佑寺塔。
因塔檐立壁和塔身涂饰白垩以醒人眼目,一直被人们俗称为“白塔”。广佑寺史上一度又被人称为“白塔寺”正是缘于此。白塔依形制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檐、塔刹四部分组成。
从文献记载上看,现存的辽阳白塔始建于辽代中晚期。千年古刹,饱经风雨剥蚀。地震摧残,战乱尘染,大自然的涤荡,致使塔刹颓倾,宝珠零乱,铜镜、风铎坠落不全。碑载广佑寺塔大修九次。新中国成立后,又分别在1963年、1972年、1983年先后三次对塔基座进行加固维修,但塔貌仍无更大改观。1988年,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遵循修旧如旧、恢复原状的古建维修原则,对塔基、塔座、塔身、塔檐、塔刹已经颓坏和易裂部分进行修补和加固;对塔身眉龛浮雕刻品乃至佛龛上的原扦木结构的方孔没有补修和雕刻性的复原,只是进行了适当的加固处理,以保持文物原有的艺术价值。
白塔的基座由塔基和塔座组成。塔基是一座塔的下部基础,它覆盖在地宫的上面,又是承托塔身的基座。白塔的塔基建在双层八角形石筑台基上,为八角形砖筑束腰形须弥座。每边长10.3米,高9.4米。塔基的上面是塔座,为须弥状叠涩上收的青砖砌壁,高8.6米。每面中部还有道教的八卦图案。为什么佛塔上饰有道教的八卦图案?经书上有这样几句话:“一僧一道一儒家,一束怎开两只花,红花白藕青荷叶,原来三教是一家。”因此,八卦图案镶嵌在佛塔上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种说法是:辽太宗耶律德光推崇佛教,使契丹族对观音文化有了极高的信仰。后萧太后笃信道教,道教于辽时极为兴盛。为平衡佛、道两教的地位,故将佛塔下方加饰八卦图案。
再往上部嵌以支柱相隔的双狮纹饰花砖,每面中间砌一弧门形小龛,龛内有砖雕狮首卧兽,其上部每面镶砌砖雕一佛二胁侍像五组,转角处为金刚力士像。这五个小佛龛的每座龛内坐着一尊佛,他们是五方佛,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
塔身高12.6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面一部分为塔身的主体部分,以两层砖砌仰莲花承托,平面呈八角形,转角处为砖筑圆形倚柱,高9.55米,宽7.55米,每面用横线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每面筑有模仿拱券形门龛,龛楣上雕有缠枝牡丹、宝相花及双龙、双飞天等图案,下部分龛内塑坐佛一尊。龛内坐佛高2.55米,端庄恬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龛内佛背部浮雕着火焰佛光,意为佛光普照,超度众生。坐佛两侧立有胁侍,高3.25米,脚踏莲花,双手捧钵、如意、枝莲等法器。坐佛、胁侍头上方皆有砖雕垂幔式璎珞花纹饰宝盖。每面上部分浮雕是相对的两个飞天,中间镶有铜镜。佛龛两侧的胁侍,是护法神来听佛说法。
在南面塔檐下的对斗拱间,横排嵌着木刻匾额,上刻四个大字“流光碧汉”。流光意谓流光溢彩,有佛光普照之意;碧汉,意为绿色的天空,既是对佛教极乐世界的描绘,又是对白塔直冲霄汉、气势挺拔的赞美。
向上的13层塔檐逐层内收紧密相叠,梁头装有套兽,檐上悬小风铃,每面34个,共272个,每角有一个大风铃,共104个,大、小风铃总共376个。每层平面中间有一个铜镜,共有156面。
白塔最上面的一部分为塔刹。塔刹是佛教世界的象征,有国土、佛国的意思。白塔塔刹上有刹竿、五颗宝珠、相轮、圆光覆钵和莲花座。刹竿上八条铁链与塔顶垂脊上的8个铜宝瓶相连。顶端置有刹帽,装一个铜铸喇嘛塔。刹竿高9.5米,直径100毫米,可起到避雷针的作用。刹竿上有5颗宝珠,又被称作如意珠,传说触摸可消百病。虽然人们无法触摸那5颗宝珠,但它也一样会给每一个仰望它的人带来吉祥和幸运。
二
辽代中晚期佛教信仰以密宗为主,显密相融。辽阳白塔是一座佛塔,自然也受到其佛教信仰影响,以密宗为主。其塔身八面佛龛内的佛像,目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佛教密宗的大日如来和药师七佛。第二种说法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八大弟子。从辽代佛教经典文献、信仰内涵、四尊胁侍菩萨的名称、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辽阳白塔发现两尊佛造相实物分析和现存的辽代佛塔佛像对比分析,第一种说法更贴切。
据《辽阳县志》记载:白塔是一座舍利塔,在地宫中埋藏着释迦牟尼的黑发舍利。因地宫从来没有被打开过,所以白塔有好多谜都没有解开,如此塔是何人何年所建等问题,还都是个谜。
白塔
辽阳广佑寺塔和中国所有的古塔一样设置有地宫,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将印度舍利塔与中土原有的丧葬传统巧妙结合的产物。在印度,塔为埋葬舍利用,舍利供奉在塔中,而我国热衷土葬,便把舍利安置在地下供奉。为了表示恭敬,建筑似帝王陵寝,位于塔基下面正中。地宫的形式与塔身相一致,呈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辽宁省兴城九龙烟塔建于辽代大安八年(1092),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砖塔,通高43米,塔下中央12米深处置一座八角形地宫,用17块青砂岩砌成,碑上刻佛像、佛号、佛经、记载建塔年代及建塔人。石藏中空5尺,安置一座水晶塔和一个石匣。石匣内有一个金瓶、一个银瓶,金瓶内装杂色舍利数百粒,银瓶内装感应舍利一颗。广佑寺塔外部结构与九龙烟塔相同,只是高出27.4米,与其类比,辽阳广佑寺塔地宫应设在塔下中央20多米之处,八角形,用多块石岩碑砌成。碑上刻佛、佛号、佛经及建塔年代。《辽阳古迹遗闻》载:“塔下覆大锅、盖海眼”,“塔下埋石匣藏释迦一发”。从中分析,“大锅”,为坚固的石门;“盖海眼”,告诫人们要好好保护,一旦塔遭破坏将会给辽阳地区带来灾害。地宫中设置石匣,匣内供奉一佛发舍利。
值得注目的是,1990年4月修缮广佑寺塔时,在塔刹最上一颗鎏金宝珠中发现一尊童子佛像,高0.1米,是释迦牟尼佛初生即立的造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从中标明广佑寺塔应是东北地区的领军之塔。塔内设置按理推测应比辽东诸塔精湛,珍藏宗教文物也应尤为丰富。广佑寺塔没有被打开,一切都是神秘的,只能通过辽代同时代塔的类比,做出对广佑寺塔内部所藏的一个猜想。
三
辽阳广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出现得最早的寺院之一,至今已经有1700余年的历史。验证了它是东北地区佛教文化传播中心这一说法。
广佑寺历史沧桑,其间历经无数的辉煌与悲壮的洗礼。广佑寺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大清安寺”和“白塔寺”。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率大军东征抵辽阳城,在城西南的马首山安营扎寨。是日夜,李世民登城赏月,但见皓月东升,银辉素影;万家灯火,烟云飞掠。或许是良辰美景让其兴致盎然,或许是广佑寺的钟声让其感慨万千。于是,诗兴大发,一首《辽城望月》喷涌而出,这位显赫的帝王为辽阳人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
白塔寺(广佑寺)的整体建筑规模,是一个围绕白塔而存在的庞大建筑群体,除塔西不详外,塔南、塔北、塔东都应有建筑,其位于塔南的部分为白塔寺主体建筑,规模最大。1902年以后,因沙俄建设战略物资仓库和铁路专用线占地需要被拆毁。而当时在白塔东侧现复建广佑寺的位置,尚残留了包括塔院在内,计有房产33间的白塔寺一部分附属建筑,这部分建筑于1907年年初被拆除,同年10月在此建成了辽阳寻常高等小学校。至此,白塔寺(广佑寺)的整个历史建筑群才彻底毁灭在沙俄和日本侵略者之手。
为了重现辽阳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经国家、省有关部门批准,辽阳市政府决定复建广佑寺。2002年1月19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于2004年6月21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四
复建后的广佑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寺前广场占地7.7万平方米,西院的白塔公园占地6万平方米,河东的青年湖公园占地9.6万平方米。广佑寺主景区共占地29.3万平方米。在寺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造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在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东西配房、护法堂、古佛殿,寺院西部还建有别院“圆通禅院”、药师佛亭和辽阳白塔宝殿崇阁,气势恢宏,十分壮观。广佑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宗教局确认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青石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礼教,标榜功德。
广佑寺的青石牌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五门六柱”式青石牌坊,高16.9米,长34米,重达260吨,由95块山东嘉祥县的青石雕刻组合而成。青石牌坊五门六柱的每根柱子正反面都有一对石狮,总共有六对石狮,特别是四根高柱的顶上,雕有四个怪兽,名叫“朝天吼”,又叫“望君归”。其体态优美,造型端庄,从而使得整个牌坊凝重而又古朴。石柱上面有斗拱和华表柱,每个单体都是一块石头雕刻而成,上面分别刻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正面刻有“千秋衍水”“广佑众生”“万世襄平”;背面刻有“物阜民康”“播惠九州”“神功浩荡”等六幅匾额。
丁令威驾鹤升天青铜雕塑
《丁令威驾鹤升天》雕塑展现的是曾任辽东郡太守丁令威的事迹。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平生最大的乐趣是养鹤。有一年,辽东大旱,颗粒无收,他为救民众私自开仓放粮,被处斩刑。正当行刑之时,被他所养的鹤救起,腾空而去。百姓为纪念这位清官,在他家立了华表柱。
实际上丁令威是传说中道教神话人物。最早载于东晋陶渊明《搜神后记》,是全书10卷近120篇传说故事的第一篇,就连最为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也排列其后,书中写道: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墟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这便是道教著名的“羽化成仙”“驾鹤升天”传说故事的由来。
海岛观音
山门(三门)
进入寺庙的第一道门称为山门。佛教有“三解脱门”的说法,意为“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所以,三门还分别称作“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它被视为僧、俗两家的分界线,意思是入门后就要遵守寺规,不得喧哗吵闹,扰乱佛门清静。历史上名寺古刹多是修建于深山之中,进山如同进了寺院,因此寺院大门称作“山门”;据说只有皇帝光临、寺院大佛菩萨开光或方丈升座等重大仪式才能打开中门进入寺院。
辽阳广佑寺的山门正中的“广佑寺”牌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亲笔题写,下方“慈云衍水”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
山门的两侧是钟、鼓楼,左钟右鼓,进入寺院,您就会领略到“晨钟暮鼓”的极佳氛围。广佑寺的大钟由青铜、镍等五种金属元素铸成,重5吨,高2.4米,下口直径1.5米,传音5公里。广佑寺的大鼓乃牛皮制作,直径为2.2米。寺中的钟、鼓是报时、召集众僧的法器。
大雄宝殿
广佑寺内的大雄宝殿为重檐抱厦歇山式建筑,殿顶盖呈黑色,为典型的辽代建筑。建筑顶部呈歇山式,屋顶宽大平缓,青瓦覆盖,特别是屋脊上吞脊兽,尾巴向上内翻,这是辽代建筑所独有的。还有雕梁的彩绘,用色大蓝、大白、大绿,略显暗淡,却透着庄严。窗棂内花纹也多直线,充分显示了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的粗犷与豪放。
辽代建筑区别于明清建筑的标志是上面的吻兽,辽代建筑鸱吻的卷尾上没有剑把儿,有剑把儿的一般为清代建筑。此乃区分辽代建筑和明清建筑风格的最根本的标志。
大雄宝殿坐落于24级三重汉白玉石砌台基之上,这24级台阶寓意辽阳2400年的悠久历史。殿高三层,连台基通高41.7米,面阔13间,进深7间,建筑面积达11472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佛教殿宇。
大殿中央是樟木鎏金大佛,目前是世界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释迦牟尼佛坐像,总高21.48米,“21”寓意为21世纪,“48”寓意为佛祖四月初八诞生纪念日。佛像须弥座高4.48米,四周的浮雕是佛界著名的《法界源流图》。佛身高17米,头上螺旋发髻325个,仅面部就达28平方米,垂耳长达3米,张开的手掌可站8人,微微弯曲的手指长度相当于一个成人的身高。
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叠复式莲花座之上,其造型古朴、凝重、祥和、庄严。右手抬举轻拈金婆罗花,以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遂得普播寰宇;左手结与愿印,以示佛陀的慈悲恩德遍布法界,有求必应。佛像通体贴金,共用香樟木600立方米,黄金24000克。
大殿两侧站列的是“二十诸天”,他们是分别掌管日、月、星、地、水、电、火、雨、风、雷等天神,为佛教护法神。
白塔公园
辽阳白塔公园建于1908年,占地面积12公顷,毗邻广佑寺和中华广场,主要建筑有白塔、圆通禅院、药师佛亭和日本风格的茶室。
在辽阳白塔东侧有一座五角封闭亭式建筑,当地人称为“药师佛亭”。供奉着一尊药师佛像。佛像铜质,外层鎏金,整体高2.98米,佛高2米,头部0.68米,身高1.32米。身披袈裟,结跏趺坐,头上肉髻螺发,双耳垂肩,眉目修长,双眼微睁。右手执药柯子,左手向上结定印,安坐莲花台上。属明代藏传密宗风格鎏金坐佛。
自该佛落座广佑寺以来,百姓纷纷前来拜求,香火旺盛,远近闻名。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座神佛有着非同寻常的来历。据清康熙二十四年《辽阳州志》记载:“广佑寺在西门外,内有自来佛,相传前代,有一乡民往广佑寺贸易,路遇一童子曰:‘我欲往广佑寺,能负我往,以银布相酧。’其人诺之,数百里不终,朝而至。抵寺,则一金身佛像也,数人舆之不动,寺僧异之,酧于银布。”当地人称为“自来佛”。
明张鏊《过白塔寺》:“白塔雄西寺,黄金铸佛身。”明韩承训《广佑雄图》:“西北禅林出郭偏,当阶宝塔对金仙。”这些诗篇是对这尊古佛的尊崇和赞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