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红英,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
我省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我省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称。推动旅游强省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成为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的联姻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双赢。旅游产业的优势体现在市场上,文化产业的优势体现在内涵上。旅游产业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文化抓住了旅游就争取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如果文化长期没有一个合适的载体或生存空间,就会变成不被人所知的文化,就会渐渐失去生命力,慢慢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内涵丰富的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成为旅游文化,就变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为大众所接受。
二、科学规划,实现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深度开发我省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正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文化旅游业应密切联系实际,依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谋划文化旅游产业的“十三五”规划。要做好文化产业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在工作思路、目标、措施、步骤和产品开发等方面,有机结合、有效配合,使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树立起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做到合理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文化旅游业科学有序发展。
三、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旅游文化品位。我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完整、厚重的文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辽宁大地上都有保留。7000年前,辽宁地区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阜新的查海遗址、沈阳的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我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在距今5000多年的牛河梁遗址,发现了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女神头像和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说明这里存在着初具国家雏形的文明社会。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提前了1000年,表明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文明多源论提供了重要证据。
我省在绥中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大型皇家行宫遗址——碣石宫,为秦始皇的帝国之门所在,是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象征,也是中央政权开发东北地区的纪念碑,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我省汉唐时期的高句丽遗存众多,保存状况基本完好。其中,桓仁的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最早的都城遗址,已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丹东凤凰山山城作为高句丽最大的山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女山山城和凤凰山山城已被开发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同期,朝阳地区保留了大量东晋十六国文化遗存,作为三燕都城,朝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草原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到了辽代,辽宁被称为大辽域,现存的辽代城址、墓葬广泛分布于辽北、辽西地区,其中著名的医巫闾山更是辽代中期显宗、乾宗陵寝所在地。满族建立清朝,以沈阳故宫、永陵、福陵、昭陵为代表的清前期文化遗存,是目前仅存的汉以外民族建造的皇家宫殿建筑群。
进入民国时期,辽宁保留了大量的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历史建筑是中东铁路沿线的历史建筑群,包括沈阳站(奉天驿)、太原街二号、中山广场周边的历史建筑,还有大连的俄式建筑群。沈阳保留有很多民国时期名人故居,如张氏帅府;还保留了很多公共建筑,如东三省总督府。这些建筑都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辽宁的近现代工业遗产也举世瞩目,沈阳拥有百年工业发展史,曾经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创造过无数的辉煌,诞生了几百个新中国工业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者。此外,我省还有众多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重要资源。
我省各地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有可发掘的独特文化资源。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永久的活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就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核心主题,提高旅游景区的内在吸引力和核心力,实现景区景点的转型升级。
四、实施品牌战略,助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辽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是辽宁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化旅游中民族文化大有可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经济发展又是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基础和推动力量。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不但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向外界宣传和展示辽宁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例如,抚顺就确立发掘满族文化资源、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五、活跃文艺演出,增强旅游的娱乐性和互动性。通过节庆演出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搭建平台,丰富旅游内涵,彰显文化渗透力,扩大旅游影响力。我省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演出节目,沈阳故宫再现皇室礼仪表演;丹东排演了反映满族文化的大型风情歌舞《八旗山水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举办了蒙古贞敖包文化旅游节。很多景点也推出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包括一些民族的展示、民俗的展示、民间手工艺的展演,还有一些传统的美食展演等,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了旅游的娱乐性和吸引力。我省的满族“八碟八碗”筵席、剪纸等,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升了我省旅游的文化内涵,深受游客喜爱。
要使文化旅游业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运用多学科、多理论、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